H现代公路IGHWAY石砌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概述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边坡防护及路基支挡工程是防止土坡坍塌、保证路基稳定的构造物,其石砌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预工程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及今防措施后边坡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砌体砂浆不饱满是石砌边坡防护及路基支挡工程由于先砌筑的浆砌片石边坡防护应与边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出现的问题更坡密贴,无空洞。砌体砂浆不饱满主要多、更广。目前,应用广泛的石砌工程表现在浆砌片石的砌体上,片石砌体之的主要类型有:干砌片石护肩,干砌片间存在空隙和孔洞。认真分析原因,主石护坡,M7.5浆砌片石护坡,格窗式要有下面几个因素造成:①采用层铺法浆砌片石护坡,M7.5浆砌片石截水骨施工,致使层底空洞多或没有湿砂浆;架,M7.5水泥砂浆砌片石脚墙。根据②座浆不饱满或采用干砌灌浆法施工,以往施工情况来看,石砌工程常见的质在石块之间缝隙小或相互贴紧的地方灌量通病有:砌体砂浆不饱满、泄水孔堵不进浆;③砌筑工艺差,片石搭配不塞、沉降缝不垂直、砌体平整度差等。当,大块石之间未用小片石填塞,或未在众多石砌工程中,石砌挡土墙在工程把大块石的棱角敲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如何防治石砌工程通过以上分析,施工中可采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已成为各项工以下预防措施。①浆砌片石应采用座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为此,在石浆法砌筑,不能采用层铺法或干砌灌砌工程施工前,有针对性地分析产生质浆法施工;②要确保石块完全被密实量通病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的砂浆包裹。这就需要立缝和石块间140TRANSPOWORLD 2012 No.12 (Jun)文/邵艳梅的空隙用砂浆填捣密实,大的空隙应采用小片石填塞;③砂浆要现场集中搅拌,严格控制配合比,准确计量,尤其要加强砂浆稠度控制,确保砂浆与石面胶结;④加强砌工进场教育,提高砌工素质,同时要求砌工及时用钢钎和小铁锤挪动石块位置和敲去棱角,保证砌筑质量。泄水孔堵塞泄水孔的位置、布置形式、孔径尺寸及泄水孔背反滤层设置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畅通,严禁倒坡。泄水孔堵塞主要表现在挡墙背后填土潮湿,含水量大,但泄水管却长期流不出水,形同虚设,水从周围块石缝隙渗出,表面可以看见明显的渗水痕迹。究其原因,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①墙背未按要求设置反滤层,泄水管直接与填土接触,填土进入泄水孔;②泄水孔进水口处反滤层材料被堵塞,路基填土进入反滤层;③反滤层设置位置不当,不起排水作用;④泄水孔被杂物堵塞;⑤泄水孔横坡度不够,水流不出来。通过分析,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砌体反滤层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只有使用合格的反滤层材料,才能防止泥土流入泄水孔;②路肩或路堤式挡墙后填料为不易风化的硬质岩渣碎石类土及中砂以上的粗粒土时,可不设反滤层。当墙后用其他材料填筑时,墙后通长全高设无砂混凝土反滤层,厚度不小于20cm。且最底排泄水孔下部和墙顶50cm的范围内设置夯填黏土防渗层。墙身于地面处一定要设泄水孔,墙身地面以上部分反滤层范围相应位置每隔100~200cm设置泄水孔;③路堑挡墙当墙背岩土ф≤450时,墙背设砂夹卵石通常反滤层。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反滤层厚度为300cm,膨胀土地区、砂卵砾石土及地下发育地段反滤层厚度500cm; ④确保泄水孔的横坡度,以利于排水;完工后,应定期检查泄水孔是否堵塞,如泄水孔堵塞,应及时清除孔内堵塞物,确保泄水通畅。沉降缝不垂直沉降缝、伸缩缝的设置、缝宽与缝的塞封应符合设计要求。沉降缝不垂直主要表现在砌体往往存在沉降缝不垂直或沉降缝上下错位,缝宽不一致,有时表面虽垂直,但墙身内部块石相互交叉重叠,形成假缝影响观感的质量通病。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①沉降缝处未设样架,或样架不垂直;②转角石两个面不垂直,表面不平整;③上下块石没有对直,相互错位或边线不垂直;④砌筑时只注意表面,不重视墙内,致使墙内块石相互交叉重叠;通过分析,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砌筑前必须认真放样,树好样架,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准施工。在砌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样架是否走动,如有走动,应随时纠正样架;②用于砌筑沉降缝处的块石应经过加工,块石形状应基本方正,大小适中,表面平整,相邻面相互垂直。用于转角处的块石至少有两个面经过加工,平面处有一个面经过加工;③砌筑时做到上下对齐,侧面垂直,座浆饱满,填缝密实,缝宽一致;④用于浇筑压顶混凝土的模板做到支立牢固,尺寸符合要求,缝隙与墙身一致;⑤砌筑过程中,如发现沉降缝不垂直,视现场实际,应将影响沉降的块石拆除重砌。如条件许可或质量太差,则应全部拆除重砌。砌体平整度差、有通缝浆砌片石防护各部允许偏差表面平整度不大于30mm。砌体平整度差、有通缝,主要表现在砌体表面凸凹不平,块石之间出现错台,超出平整度要求;有两层以上通缝。究其原因分析,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①没有注意外漏面石的选择;②砌筑时没有挂样线,全凭肉眼拉平,或样架走动,样线松弛失准;③砌筑时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未按照丁顺相间和压缝砌筑,有通缝,侧立石块易受挤压位移;④当日砌筑高度较高,下层尚未凝固,造成下层承受不住上层的压力,局部块石外移;⑤砌体砂浆没有达到设计强度时,就进行墙后回填土施工,引起砌体走动。通过原因分析,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选择料石或预制块作为面石;②砌筑前要仔细放样挂线,竖立样架,并在砌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样架是否走动,样线是否松弛,同时要时刻牢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的砌筑原则;③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一层顶石,一层顺石,至少两顺一丁;④严格控制当日砌筑高度,当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2m;⑤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墙后填土施工,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⑥施工过程中如出现个别块石凸出,则应将影响平整度的块石挖出重砌。砌体断裂或坍塌主要表现在砌体产生较大裂缝,整体倾斜或下沉,严重时砌体发生倒塌或墙身断裂。究其原因:①地基处理不当,如淤泥、软土、浮土等没清干净;地基超挖后用素土回填并未压实;地基土质不均匀,又未按规定设置沉降缝,或地基应力超限;②砌筑质量低下,如:砂浆 ,捣固不密实;砂浆标号不够;采用强度低的风化石砌筑;块石竖向没有错缝,形成通缝;小石块过分集中等都将影响砌体质量;③沉降缝不垂直,或者块石间相互交叉重叠,甚至不舍沉降缝导致地基不均匀下降时,挡墙相互牵制拉裂;④挡墙一次砌筑高度过高或砌筑砂浆强度未达到要求时,过早进行墙后填土,导致砌体断裂或倒塌;⑤墙身断面过小,拉应力超限或基础底面过小,应力超限导致砌体破坏。通过原因分析,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严格控制基坑开挖的质量,基坑中的淤泥、软土、浮土等必须清理干净,基地要做到平整结实;如超挖宜用碎石回填或加深基础;②砌体砌筑时应做到座浆饱满,缝隙填浆密实,砂浆配合比正确,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保证砌体密实牢固;③地基应力偏小时,可加宽基础以增大基础底面尺寸,必要时可改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以增大基础底面尺寸,或采用砂砾垫层等方法,提高基础承载力;④地基不均匀地段或地基设台阶时,应设置沉降缝避免不均匀下沉出现裂缝;⑤砌体工程完成后出现质量问题,则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较小的裂缝可采用墙体注浆办法解决;因沉陷而倒塌的砌体应查明原因,拆除重砌;如是基础原因,可开挖墙前基础填土,加宽基础或打入桩基,但新基础必须与原基础连在一起。小结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发生这些质量通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设计方面的因素,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具有普遍性的常见的质量问题称之为“质量通病”。它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有的影响结构安全,有的影响使用功能,有的影响工程观感。因此必须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认真分析,及时总结和预防,通过优化施工方案,精细施工工艺,严格技术交底,抓好过程控制,把好每一道施工工艺,把这些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实实在在防止质量通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作者单位:京新高速公路张家口管理处2012年第12期 (6月下)《交通世界》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