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论文

来源:九壹网


计算机的发展与当今社会的关系

陈涛 0961120067 09机械设计与制造(1)

摘要 : 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在推动人类物质文明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同时,也把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带到一个新的境界,而现在的计算机全球互联网的技术对人类的精神文明的作用将更强烈、更直接,并将为人类的精神文明过程带来新的载体和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我们应该有志为早日实现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信息化社会作出贡献,使中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也能稳稳地站在人类信息社会的制高点上。 关键词:计算机全球互联网,Internet,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

Internet(计算机全球互联网)发展到世界范围是在90年代初。当时一些商业团体发现其中蕴藏着广阔的商业天地.从此,爆炸性地扩展到了全球。有人估计,目前全球用户可能已达7000万户,并正以165%的年增长率在全球蔓延;力口入的国家已达175个(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有187个)。预计1998年全球用户将达1亿,到2000年,全球用户将超过2亿。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7年-1993年,在这期间我国。一些科研部门开展了应用计算机全球互联网的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在小范围内为国内的重点院校、研究所提供了国际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第二阶段从1994年开始,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数个全国范围的计算机信息网络项目相继启动,1995年12月,我国在Internet网上的装机数量还只有400台,用户仅3000人;到1996年下半年,上网计算机猛增到l万台,上网用户达10万人。随着1996年6月全国31个城市开通Internet专线,再加上原先已开通的几个大中城市,用户的发展必将加快。我国目前有权直接与国外Internet连接的部级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邮电部和电子部。现有6条国际专线连接Internet.这种国际专线在今后几年将继续增加。

计算机与对社会的关系

一、 Internet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Internet的发展过程就是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过程,它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目前还难以准确地描述、但专家们认为,尽管有些事情目前还觉得新奇,但也许在10年以后,它将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网上的一些变化已经为人们提供了涉及社会生活、经济、科技、政治等领域的许多思考。 1、信息组织手段发生性的变化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对社会信息资源的生产和组织将出现以下变化: (1)依靠电子网络形成庞大的信息库。

现在发达国家的各种信息媒体和源体正在持续不断地进入Internet,专家预言,不出两年,发达国家的大多数社会消息都将成为Internet网上的成员。它们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介绍;图书馆的图书目录、文摘、论文;电视台的电视新闻和电视节日预告;各种报刊、杂志的重要文章;出版商的电子出版物:各公司的广告和网上服务;各增值服务商的游戏、影视点播和信息服务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些机构的信息和法规条文也正在进入Internet。美国为了提高其形象,联邦各组成部门,包括白宫、情报局、农业部、教育部、能源部、卫生部、联邦调查局、众议院和宇航局等机构都在Internet上建立了信息发布主页(Home Page)。他们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布各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已经取得的工作成果。供网络用户调阅。

(2)出现网上电子出版物。

内于网络上的电子拷贝和广播式发送非常容易,成本极低,这将给知识生产者带来一次。即知识可以不经过纸质等媒介和各种发行商,直接进入读者市场。 (3)个人可以在网上设立专用的资料库。

人人都可以把网络上有关信息连接起来,组成个人的资料库.作为自己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需要

2、 将出现网络上的社会、文化和政治

由于Internet已是全球的电子网络,地理空间不再成为人们交流的障碍。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语言。可以打破国家和民族的,形成各种网络文化,人在网络上可以建立各种不见面的虚拟联系,个人的信息获取能力剧烈增长,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变化。

另外,国家和国家间,根据全球利益格局变化,完全可能借助全球信息网络化,进行各种政治乃至军事上的渗透和反渗透、窃取相反窃取的斗争。出现一些不见硝烟的“网上争夺战。

二、 Internet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催化社会生产力。产生一次性飞跃

以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同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一样。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力。不同的是,过去的新技术都着眼于对人类社会的客体改造。如新能源、新技术等,而Internet技术则是着眼于提高人类社会主体的能力,它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知识的理解。通过网络,知识可以实现全社会共享、并进行。人工拓展。网络将单个电脑汇集为一个整体,将“单个智慧”整合为“集体智慧”。因此,Internet技术的普遍应用将充分发掘人类智力资源,通过对劳动者本身这一生产要素的提高,转而对其他生产要素,包括能源和物资源的效能发挥,产生倍增作用。有的专家把美国最近公布的《联邦通讯法》,为通讯业尽快建成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意义,与19世纪横跨全美铁路在美国经济腾飞中的作用相提并论,认为美国建成信息高速公路,必将为美国经济在下个世纪继续保持领先于他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2市场营销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用户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企业与用户可以直接交换信息。公司可以通过网络及及时得到用户的信息和要求,用户则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公司的背景和产品,并得到技术和服务。这样,生产者对市场机会的反应更加敏捷,消费者在市场中应有的主动权会更加突出。其次。在网上开设“虚拟商店”。使得交易和支付活动直接在网上进行,从而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 3提高经济组织的科学管理能力

通过网络,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与相关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合与协作。企业也可以很容易地建立公司内部网络(Intranet),从而增强自己的管理功能,改进自己的管理组织、完善自己的管理方法,企业通过自己内部网络可以高效率地跨地区、界地组织生产活动。使企业的效益大大提高。企业也进行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 4孵化新的行业

网络中出现的信息服务和软件服务是Internet出现后新的信息服务业。这类服务是以有偿和赢利为目的的商务活动,构成真正的信息贸易。另外还出现了一种帮助人们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所需信息而专门提供搜寻信息的特定服务。随着网络的发展.将还会出现新的各种各样的行业。 三、 面临挑战,作出对策

现在,发展中国家因为人才和技术的劣势而处于不利地位。但世界信息化本

身也处在初创阶段,这又为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奋力赶上。

当前无论对于国家、企业还是个人,信息优势都已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社会信息网络化决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也不是一件纯技术性的工作,实际上它是一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乃至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以及信息活动的规模扩大和作用强化过程。发展信息网络化产业不仅要建设和经营一些信息硬件的基础设施。而且还要从现代化社会的管理软件角度考虑,要促使企业和事业单位,和公共管理部门通过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和资源,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增进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使社会成员普遍享受信息互联网的服务,从而提高全民的现代化素质。所以说,信息互联网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且归根到底是发展生产力的问,自然它还必将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完善。 1、 努力做好信息网络的基础工作

我国的信息网络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在这期间。我们有许多网络建设的基础工作要做。但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认真吸取别国在网络建设上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少弯路,走出一条功能多、建设快、效果好和消耗省的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网络发展道路来。 a. 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网络化的规划。

这关系到网络建设成失的重大举措,世界 各国都极其重视。譬如,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NII)”计划,明确提出了NII行动计划的四条直接 目标、间接目标和十三条预期效益;继美国之后,加拿大、英国也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提出了“维纳斯计划”,欧洲提出了“欧洲传输网”,韩国提出了“超高速公路”等等,这说明在信息网络的发展中,国家纲领性计划或规划是首先应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已明确提出要“进行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以副总理邹家华同志为的国民经济信息化领导小组,已将制定我国情息化发展规划列入了议事日程,近期将开始工作

b. 有关信息网络和产业的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目前,上海的Internet上网用户已近万家,经邮电部门批准从事网上服务的单位有十多家。现在需从领域界定、入市条件到竞争规则和价格体系等等,都需要用法律或市场规则来给予规范和指导。另外还可借鉴其它领域立法执法的经验教训,尽快建设起计算机全球互联网行业的法规,为从业者和客户及时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及良好的市场环境。

2、 我国开拓信息网络的着眼点

由于信息的特性可以使信息网络的边际效益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递增,这是其它商品不可比拟的;新扩充的用户不仅是信息的获取者,而且也是信息的提供者,网上用户越多,其社会经济效益就越好。而中国是世界信息需求最大的国家,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加速其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 a.为搭建健康、健全的市场机制服务。

当前,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要素市场的机制时.生产者、消费者各自需要什么信息,这些信息如何组织和加工处理,如何建设和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系统来满足市场产、需和买、卖各方的需要,这都可以靠信息网络建设来解决。 b. 为宏观、中观决策服务。

当我们把某方面信息按一定口径或方法归纳出来,就可以为经济或计划制定服务,所以说,网络系统能够从整体上优化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

部门。

c. 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计算机全球互联网可以为企业专门开发内部信息网络,也可以利用外部已有的信息网络来搭建企业内部信息网络。从发展趋势看,衡量一个企业综合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后很可能就是看其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利用水平高低。 d. 为个人信息需求服务

由于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差异较大,过去几乎没有哪一种商品能如此全面满足这种复杂的个性需求.而信息网络可以制做出丰富的“菜单”让顾客点“莱”,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为其“炒”一盘“菜”。所以,预计Internet产品的应用和开发的前景十分诱人。 参考文献:

1 刘涛,小型网站建设技术。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 何丽,计算机网络概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彭彩虹,计算机网络。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4 《探索与争鸣》杂志199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