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洛带中学高三地理组:吴静  曾春秀
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差,考试分数比较低,从选择题和综合题来看,我们学生弱在选择题上,准确率太低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复习中比较注重教学生如何做选择题,培养做题习惯。
一、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条件 1.读懂题意,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 图文并茂。题干的阅读有时需要读1-3遍,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题没有读懂, 是没法很好答题的。学生要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的是”、“最合 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2.抓住要点,分析解题条件
找出并勾画题干中的性语言和关键性语言,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明示条件: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例1: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答案】 D
【技巧点拨】 根据题干附加的明确解题条件“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避开的朝向”加以解读,北极地区盛行风向为东北风,故应该避开东北方向。(2)暗示条件: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
例2: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 拜科努尔(北纬46°) B. 肯尼迪(北纬28°)  C. 酒泉(北纬40°)  D. 库鲁(北纬5°) 【答案】 D
【技巧点拨】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故纬度越低,越有利于发射。
(3)多重条件:题干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正确选项必须同时符合所有条件
例3:下列产业中,既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是: A. 食品工业   B. 纺织工业  C. 煤炭工业   D. 石油化学工业 【答案】 D 【技巧点拨】 题干有两个条件即“既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选项必须符合这两个条件。
(4)(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是解题的条件,要特别注意
例4:6月22日,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未达到最大值的是:
A. 北京    B. 新加坡  C. 悉尼   D. 莫斯科 【答案】 C
【技巧点拨】 题干有两个数量方面的限定即“6月22日、最大值”。
(5)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转换视角思维要灵活 例5: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自北向南移动的时期:
A.尼罗河正值一年中水量剧增的时期    B.南极全部处于极夜的时期 C.各地地中海气候区正处于少雨的时期  D.北印度洋洋流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 D 【技巧点拨】 同一事实是“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并自北向南移动的时期”即“6月22日至9月23日”。 3.排除干扰,重点突破
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首先筛选,减轻对选择题的阅读分析,提高效率。
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可以马上排除,能大大缩短答题时间,对这种选项要特别注意。
例6: 澳大利亚与巴西自然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①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③都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④首都都是单一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  ⑤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沿海⑥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A. ①④     B. ②⑥        C. ③⑤   D. ③⑥ 【答案】 B
【技巧点拨】 ①④⑤不符合自然地理特征 4.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 (2)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
(3)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 (4)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
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6)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
在夏秋季节”。
例7: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运动物体质点的水平运动方向: A. 在任何地方均发生偏转             B. 在极地不发生偏转
C. 在南半球自高纬向中纬运动时向东偏  D. 在北半球自低纬向中纬运动
时向东偏
【答案】 D
【技巧点拨】 选项A“在赤道上不偏转”——表述绝对化;选项B“在极地偏转较大”——表述错误;选项C表述举例不当;选项D表述成立。 二、运用科学方法 1.直选法(再现法)
把记住的知识再现出来,主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做题时要审清题干、题支, 判断与所记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切忌似是而非、只看大概,或只看前一两个选项。 2.排除法
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较多时,可将选项与题干条件对照,将错误选项排除
1—3项,缩小范围,重点分析剩余选项。切忌将正确选项排除,即排除该项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自己有100%的把握。运用此法最后要复查。 3.优选法
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 “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采取选优法进行取舍。 4.转换法
或者用于“借用条件”的选择题。将命题条件转换成与该条件意义相同的另 一种说法(与选项的关系更明确、更直接)。 5.图解法
利用示意图辅助解答选择题,用熟悉的情景代替题干中的复杂难懂的情景, 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象等方面,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绘制出图形, 直观地表现解题条件或将条件具体化。 6.反证法
当正面不能准确选择时,可以从选项反推是否与题意吻合,这种方法也可以 用在检查时,若选的答案与题意不吻合,要及时纠正。 三、选择题的类型 1.正误选择题
题干中往往有“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这类 选择题一般是基础知识测试题。
主要用排除法、筛选法、直选法等。
解题时要注意对四个选项都要进行判断,切忌想当然,或只看了一个熟悉的 选项而不顾其他选项。 2.最佳选择题
题干中往往含有“最”这个关键字,即在给出的选项中找出最佳的或是最合 适的选项。所给选项往往与题干都有联系,但联系最为密切的或最为合理的选项只有一项。
主要用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等。 3.因果选择题
由因求果:题干为原因或条件,选项为结果。   由果推因:题干为结果,选项为原因或条件。   主要采用分析推理法、逆向思维法、直选法等 4.图表型选择题
题干或选项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表, 找出图表给出的有用信息和隐含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内容,分析所得信息, 得出相关答案。
主要采用分析推理法、读图分析法、排除法等 5.组合型选择题
选项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项目组成,是多项选择题变成单项选择题的一种主 要形式,往往比其他类型的选择题要复杂一些。
主要采用排除法等。从选项入手,找准一个或多个正确或错误选项,排除      1—3项。各项都有的不用判断;在三项中出现的多为正确叙述,也可先不判断 其正误;注意一下长短项。 6.时空顺序型选择题
把地理事物或现象按时间或空间分布排序的一类选择题。
解题关键是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按题干要求排序。
根据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确定两到三个,一般就能选取正确选项。 7.选择题组
近些年高考题中出现的,也是当前选择题中的主要考查形式。往往是给一段材料或图表资料,然后分多个方面进行命题。
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领会其实质含义,正确理解图表中的信息及信息之间的联系。
统览几个选择题,包括:(1)从哪几个不同角度考查;(2)情境是否相同;(3)条件是否有继承;(4)后面的对前面的是否有启示。特别要注意区分上述的(2)与(3)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