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 3 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答案】 (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 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情况。本题易错字:湍、喧、豗、砯、壑、暇、嘶。
故答案为: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⑶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⑷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⑸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
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鉴”“攻”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⑵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⑶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识记积累能力。名篇名句的默写题型以情境默写为主,因而学生平时不仅要强化背诵名篇名句,更要理解语境语意,不可死记硬背,而且注意正确书写,不可写错别字,不可添字漏字,力求准确无误。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________”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2)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分析】本题考核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覆、隔、磷、庾、粟、哀、鉴。
故答案为:⑴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⑵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⑶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决心效法前贤,至死不渝。
(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谆谆告诚后主,宫中之事咨询郭攸之等人之后再施行,必能“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再现当年宋武帝刘裕北伐时的磅礴气势。
【答案】 (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直、裨、阙、戈。
故答案为:⑴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⑵ 裨补阙漏;有所广益;⑶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从个人成长到国家发展,辩证地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指出国家“________,________”,常常会走向灭亡。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________”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答案】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的写法:拂、淇、隰、泮、繁、鬓、潦。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通过占卜确定婚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批判当时随意歪曲法度,竞相苟合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尔、卜、筮、咎、墨、竞、纵、苇、凌、顷。
故答案为:⑴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⑵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⑶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出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于从师的心理。
(2)苏轼《赤壁赋》中侧面描写客之箫声悲凉幽怨、凄切婉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取得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言警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并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卑、谀、壑、蛟、嫠、戈。
故答案为: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⑵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无题》) (4)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庄子《逍遥游》) (5)不积跬步,________。(荀子《劝学》) (6)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________,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8)靡不有初,________。(《诗经·大雅·荡》) 【答案】 (1)日月忽其不淹兮
(2)唯见江心秋月白 (3)庄生晓梦迷蝴蝶 (4)辩乎荣辱之境 (5)无以至千里 (6)艰难苦恨繁霜鬓 (7)不愤不启 (8)鲜克有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本次名句默写课外部分难度偏低,主要还是需要把握住课内名篇,复习时需要立足课本,精确记忆。对于易错字,如“唯见江心秋月白”中的“唯”,“辩乎荣辱之境”的“辩”和“无以至千里”的“至”等,需要在复习时默写记忆。
故答案为:(1)日月忽其不淹兮;(2)唯见江心秋月白;(3)庄生晓梦迷蝴蝶;(4)辩乎荣辱之境;(5)无以至千里;(6)艰难苦恨繁霜鬓;(7)不愤不启;(8)鲜克有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熟记要求背诵篇目,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包括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字、异形字,形近字,通假字,句中虚词。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坚持原则,面对高位厚禄等物质诱惑也不能违背礼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写出蜀道的高险,以衬托入蜀的艰难。
(3)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答案】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本题中的辩、义、猱、度、予、渺,都要格外留意。
故答案为: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⑶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2)庄周在《逍遥游》的结尾处说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勤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紧接着阐明了他做到这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3)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罔”“殆”“辩”“惨”。
故答案为: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⑵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⑶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守护洁净品德的坚强意志。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独自酌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余则缊袍敝衣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答案】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盈”“倚”“倾”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⑵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⑶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
(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他们之间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3)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有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辩”“盛”“谀”“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⑵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4)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攀栖鹘之危巢,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 (6)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7)________,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韩愈《送董邵南序》) (8)吾生也有涯,________。(《庄子》) 【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 (2)渺沧海之一粟 (3)业精于勤荒于嬉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5)俯冯夷之幽宫 (6)忧劳可以兴国 (7)怀抱利器 (8)而知也无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要答好名句默写题,平时要注意
理解句意、积累名句名篇、打好基础,做到必背篇目一定会背诵,会背诵的篇目会依据关键词的提示准确默写。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易错易混字是:生、渺、沧、粟、嬉、瑰、俯、冯、夷、涯。
故答案为:⑴君子生非异也;⑵渺沧海之一粟;⑶精于勤荒于嬉;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⑸俯冯夷之幽宫;⑹忧劳可以兴国;⑺怀抱利器;⑻而知也无涯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宋荣子已经达到“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所以能认清物我,辨明荣辱,但庄子依然评价他“犹有未树也”。
(2)《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连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后,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赞美锦绣山河,人才辈出。 【答案】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誉,沮,箸,茫。
故答案为:⑴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⑵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⑶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1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曾说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其实,在学习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荀子在《劝学》中也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相似的道理。
(2)《论语十则》中提到一个成为老师的条件是________,而《师说》中表明从师的标准是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放开小船自由飘荡后“________”,此情此景,让他欢乐至极,不禁“________”,想要登仙而去。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温故而知新;道之所存
(3)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遗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本题中的终、须、臾、凌、顷、茫、飘、遗等字,都要格外留意。
故答案为: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⑵温故而知新;道之所存; ⑶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遗世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