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产销数据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聚氨酯(即聚氨基甲酸酯), 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因的大分子化合物统称. 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翔基或多翔基化合物加聚而成. 依据原料, 一般可分为聚酯型和聚醚型.
聚氨酯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 由德国科学家Otto Bayer 和他的同事研发而成, 德国科学家将液态的异氰酸酯和液态聚醚或二醇聚酯缩聚生成一种新型材料, 该材料的物理性能参数与当时的聚烯烃材料并不相同, 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聚氨酯.
20 世界 50 年代, 美国率先采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共聚醚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了聚氨酯软泡沫塑料, 这是聚氨酯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即多元醇原料由德国拜耳原先的煤炭路线变为美国的低成本石油路线, 从而为聚氨酯实现产业化和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聚氨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发展初期是以生产聚氨酯原料为主. 1962年中国建成了年产500吨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生产装置, 奠定了中国聚氨酯及聚氨酯原料工业发展的基础. 1963年中国成功开发一步法聚醚型聚氨酯软泡生产工艺, 并于1966年建成国产聚氨酯软泡生产装置.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有了一定规模的小工业装置生产. 至1978年, 中国聚氨酯制品生产能力为1.1万吨, 实际产量约为0.5万吨. 这一时期为中国聚氨酯行业的初创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国陆续从日本、欧洲等国家引进聚氨酯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和装置, 聚氨酯工业开始飞速发展, 年产量增长速度超过20%. 在20世纪90年代, 随时中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 聚氨酯作为新型多功能、先进的高分子材料, 具有橡胶和塑料的双重优点, 尤其是在隔热、隔音、耐磨、耐油、弹性、挠曲性等方面具有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 因此应用范围很广泛.
目前, 中国的聚氨酯产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近些年随着工业制造技术不断发展, 以烟台为中心的环渤海生产区、珠三角生产区以及西北制造产业基地都在蓬勃发展中. 迫于国内的环保压力, 各个企业开始寻求转型, 以打造绿色化、环保化的聚氨酯生产工艺为主要发展方向, 逐渐淘汰落后产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消费国. 中国2000年聚氨酯产量约100万吨, 占当年全球总量约10%;而到2013年中国聚氨酯产销量已达到约870万吨, 2018年中国聚氨酯产量在1250万吨左右.
聚氨酯上游市场主要涉及聚合MDI、纯MDI、TDI、聚醚型多元醇、聚酯型多元醇等, 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被誉为“第五大塑料”, 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 主要包括硬泡、软泡、弹性体、涂料、胶粘剂、密封剂、浆料等.
聚氨酯产品应用领域涉及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等. 据海关统计2018年中国聚氨酯进口数量为16.90万吨, 进口总金额为7.94亿美元, 进口产品均价为4694.4美元/吨;2018年中国聚氨酯出口数量为21.04万吨, 出口总金额为6.46亿美元, 出口产品均价为3069.0美元/吨. 以此推算2017年中国聚氨酯需求总量为1185.9万吨, 2018年中国聚氨酯需求总量在1245.9万吨左右.
2006-2018年中国聚氨酯进出口统计表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进口金额:美元 进口数量:千克 出口金额:美元 出口数量:千克 $367,784,031 $478,905,550 $513,017,688 $439,371,366 $572,974,627 137,184,763 160,447,837 151,600,822 127,836,166 154,334,696 $37,952,7 $67,4,883 $96,858,168 $96,468,845 $204,242,520 16,857,437 22,786,935 27,655,327 31,5,796 63,101,662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590,410,669 $534,085,419 $591,430,660 $607,565,516 $532,420,440 $601,6,674 $724,029,168 793,553,421 144,875,506 125,366,411 138,8,450 126,979,652 115,636,059 127,606,275 152,386,838 169,040,910 $252,044,236 $258,946,962 $318,913,888 $380,006,569 $383,433,862 $378,745,918 $505,166,130 5,776,140 74,447,463 80,580,439 107,195,034 132,210,613 150,192,879 168,288,165 183,756,218 210,415,879 2006-2018年聚氨酯进出口价格统计表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进口均价:美元/吨 $2,680.9 $2,984.8 $3,384.0 $3,437.0 $3,712.5 $4,075.3 $4,260.2 $4,265.7 $4,784.7 $4,604.3 $4,715.2 $4,751.3 出口均价:美元/吨 $2,251.4 $2,968.6 $3,502.3 $3,048.4 $3,236.7 $3,385.5 $3,213.5 $2,975.1 $2,874.3 $2,552.9 $2,250.6 $2,749.1 2018年 $4,694.4 $3,069.0
在国内经济稳步发展的大格局下, 未来几年中国的聚氨酯产业规模将维持持续扩张态势. 随着日益严苛的环保不断落地, 中国的聚氨酯生产技术将会迈进全新的时代, 产业结构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产品性能将会不断提升, 各个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 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型、绿色型生产体系.
近二十年间中国聚氨酯工业生产技术实现了飞速发展, 生产规模显著扩大, 中国生产的多种聚氨酯制品产量都达到世界第一, 虽然产量位于全球第一位, 但是中国对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并不够. 在“十三五”期间, 中国的聚氨酯工业一定要优化现有生产技术, 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 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作为聚氨酯行业的发展目标, 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