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坚守科研初心,勇担创新使命

坚守科研初心,勇担创新使命

来源:九壹网
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年第5期

坚守科研初心,勇担创新使命

万 华

(中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又是一度金秋时,遥想十二年前,我本科毕业工作三年后,二战考研,如愿考回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现信息管理学院),有幸师从电子商务专家桂学文教授。再次回炉深造,除了兴奋幸福,心中却又忐忑不安。因为我既定目标是争取提前毕业,而学校对提前毕业的要求是必须有论文发表。想发表论文就不得下苦功夫做科研。这就意味着除了要上各种基础课、理论课、方法课和研讨课之外,至少还要查阅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硕士生至少查阅600篇,粗看300篇,细看100篇,研读50篇)。如果未来不以科研领域作为自己的职业。那么不如设计另外一种可能:在读研期间,潜心考证可以为求职镀金加码,又或到外面兼职上课可以解决短期的经济压力。

带着疑问,又鼓住勇气跟老师敞开心扉。老师回答很简明:如果初心是想成为精致的功利主义者,回头工作,放弃读研;既然已经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必须要学会静下心来做研究。经过不到一天思考,我果断要求入学前主动参与导师项目的实地调研,以尽早融入研究团队。在桂老师悉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项目的问卷设计、文献整理、数据采集、现场访谈、大纲设计、子课题撰写、案例分析以及总报告的形成。全程全身心地参与科研全链条环节的具体工作使我收获良多,也为后续发表科研论文夯实了基础。

两年后,承蒙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胡昌平教授厚爱,如愿成为他的博士生,不胜欢喜。胡老师是国内信息管理与服务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耕耘者,他所提出的“以信息需求与利用为导向的信息管理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学科理论取向,其研究在多方面得到应用。胡老师承担包括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类项目。在近50年的教育生涯中,桃李芬芳,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许多同门已成单位骨干、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

三年博士求学生涯,导师对学生的要求万分严格。记得每周一次的研讨会,导师要求大家都要拿出自己的论文逐一交流讨论,每一位同学必须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不许重复别人的观点。胡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会选这个题,创新点在哪里?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回答起来很费劲。因为,选题本身会包含现象、问题、理论、方法以及意义。另外如果“一不小心”,选题组织的语言规范和逻辑结构也会出现纰漏。这对于学生的研究基础、研究方法、实践方法和写作方法都是一次重大而且残酷的考验。如果只是简单叠加前人的工作,没有属于自己创新性的科研工作,就会遭到导师的“敲打”。所谓“敲打”,并非真的体罚,而是暴击你守旧(投机偷懒)的学术灵魂。也只有当顺利通过导师第一问,我才会如释负重,大家也如释重负。胡老师曾说过: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科研为主要任务的研究生,创新当是治学的不二法则。

时隔多年,回忆两位老师的金句良言,依然记忆犹新———“必须要学会静下心来做研究”、“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结合自己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一些体会,可以归纳为:坚守科研初心,勇担创新使命。与大家略作

  作者简介:万 华(1982—),男,湖北荆州人,中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10·

分享。

科研初心包括勇于探索、甘于寂寞、不怕失败等科研态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既016年4月,*到中国科技大学考察并勉励大学生:“年轻人然选择了读研读博,那么就必须坚持完成。2在学校要心无旁骛”。专注是做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科研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科研现实环境往往会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或是曾经无人涉猎的领域。中国会计史第一人、我校郭道扬教授第一次接触史学研究时不到38岁,刚从十年的农场回到久别的校园。当时,9个科研课题任务中的8个已被其他老师选定,只剩下《中国会计发展史》这个冷门课题无人问津。41年来,郭教授把冷板凳坐热,他的首部专著《中国会计史稿》,填补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有关空白。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会计史教科书《会计发展史纲》,并开创国内会计史教学先河。中国老一代会计宗师、已故的潘序伦先生曾撰文称赞“填补了我国会计学的空白”。做学问,一定要坚守初心、坚持不懈才能出成果,才能使你的人生选择不落空,才能把小事情做到极致。

二是勇担创新使命。创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如果不了解别人的成就,盲目投入力量,显然是没有效果的。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的时候,必须了解国内外同行的前沿研究内容和成果。只有通过精读文献,得出同行的研究侧重点以及不足,才能厘清“需要研究什么”、“可以研究什么”,从而推动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但是凡事要有个度,否则会陷入跟风科研旋涡。另外,不少研究生的文献综述如流水账,或按著作或论文分类,或以出版和发表的时间为序,叙述或描述其主要内容,很难发现文献的动态演化轨迹或发展历程。

主动加强与导师的沟通联系。导师的科研工作当然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但是导师一般会比学生站得更高。所以,导师能洞察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研究课题,把握住研究方向。只有经常与导师沟通,将你的想法告诉导师,才能在导师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潜力,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不断尝试做出创新性的工作。切忌脱离导师的研究方向,否则导师或许无法开展论文指导工作,而且自己制定的研究路线极有可能是无法实现的。

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活动也是了解最新知识的重要来源。充分利用客座教授、友好院校、留学校友等资源,参加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知名校友对国际国内新的科研成果、前沿问题等知识领域的学术报告会、专题讨论会或科技宣传活动。一方面能开阔视野,有助于形成敏锐的知识触觉和感知能力,进而形成创新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参与内容广泛的学术报告和会议,能对不同思想方法和结论展开比较分析,有利于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大智移云时代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已相当发达,各种社会现象、问题和方法通过网络化、智能化工具和方式得以展示。与此同时,各学科之间既存在高度分工,也发展成为深度融合。面向未来国家、组织和个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希望每位中南大莘莘学子能够坚守服务于社会创新需求,形成自己的看法,有能力去探索人类未知领域中哪怕一小块范围的知识。

(责任编辑:王瑞祺)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