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2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V0】.31 No.2 Apr.201l 201 1年4月 现代汉语教材中的方位词问题 ——从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谈起 邵霭吉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现代汉语》教材中都有方位词论述。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方位词论述的特点是:定位准 确,次类划分细密,例词数量多。不过,该教材的方位词论述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从学术研究的角度 来看,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是如何划分出来的,“往×”、“之×”、“以×”是不是方位词,方位词跟处所词的 关系,方位词组跟偏正词组的关系,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材;方位词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11)02—0090—07 《现代汉语》教材中都有方位词的论述。本文 汉语》在“名词有三类”的名义下把名词分为“人 为参加“第5届现代汉语教学研讨会”(2010.12 物名词、时地名词、方位词”三类 J2鹋,黄伯荣、廖 暨南大学)而作,初稿曾打印出来带到会上交流。 序东(2002)《现代汉语》在“名词有以下几种”的 这次会议主要研讨《现代汉语通论》教学和修订问 名义下把名词分为“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表示时 题,所以先从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u 的方位词 间、表示处所、表示方位”四类 』l。,兰宾汉、邢向东 论述谈起,并与其他十几本《现代汉语》教材进行 (2006)《现代汉语》在“名词的分类”标题下把名 对比,最后对方位词本身的几个问题谈一些自己 的粗浅看法。 词分为“表示人和事物、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 名词”四类_2l】 。但我们觉得,时间、处所、方位的 1.《现代汉语通论》方位词论述的特色 名称,也可以说是一种“事物”的名称,它们应该被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的方位词论述, 包含在“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当中,让“表示方 有三大特色: 位”的方位词跟“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并列为 1.1方位词的定位准确 类,不怎么妥当。《现代汉语通论》把方位词、处所 《现代汉语通论》称方位词是“名词的特殊小 词、时间词作为三个特殊小类分别讲述,避免了跟 类”,这在《现代汉语通论》出版之前的教材中我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并列为四类的情况出现, 们还没有看到过,在之后有兰宾汉、邢向东(2006) 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现代汉语》 下册’ 、邵霭吉、冯寿忠(2009)《现代 汉语概论》【3]2 等。我觉得,说方位词是“名词的 1.2方位词的次类划分细密 特殊小类”,就是说它是名词里面的一个特定的 《现代汉语通论》把方位词分为3大类7个小 类。这比说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和“子类”更 类,这比其他任何一本《现代汉语》教材都划分得 为确当。因为说它是“附类”,好像说它是“附 更加细密。详细的分类来自于周密的科学的观 庸”,非正统;说它是“子类”,即逻辑划分的子项, 察。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方位词的三个大类 又很难说清跟它并列而不包含、不相容的子类究 是:“单纯方位词”、“合成方位词”、“特殊方位 竟有哪些。2O世纪50_.60年代流行“附类”说, 词”,其中,合成方位词又分“在单纯方位词后边加 80年代以后流行“子类”说。邢福义(1991)《现代 上‘边、面、头’构成”和“在单纯方位词前面加上 ¥[收稿日期]2010—12—28 [基金项目】盐城师范学院2008年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邵霭吉(1947一),男,江苏东台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第2期 邵霭吉:现代汉语教材中的方位词问题 9l ‘以、之’构成”两个小类,特殊方位词又分为“由 其他《现代汉语》教材讲单纯方位词一般都是 单纯方位词相互组合而成”、“正反义的方位词构 16个,这似乎是从2O世纪50年代起就有了的共 成”、“单纯方位词跟别的语素组合而成”、“‘:也、 识。文炼(1957)《处所、时间和方位》列出的单纯 面、头’跟别的语素组合而成”四个小类。而其他 方位词就是l6个 。1957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 《现代汉语》教材一般只分两类,如胡裕树《现代 版的杨欣安等编《现代汉语》第三册指出:“单纯 汉语》分“单纯的”和“合成的”两类 j2 ,黄伯荣、 的方位词有‘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 l6 ,共16个。1962年初 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分“单音节的 和 里、外、内、中、问、旁”,_“双音节的”两类 J9,邢福义《现代汉语》则没有说 版、以后多次修订的胡裕树《现代汉语》列举的单 到方位词的分类。 1.3方位词的例词数量很多 《现代汉语通论》较多地列举了方位词的例 词,单纯方位词有14个,合成方位词有55个,特 殊方位词28个,共有例词97个,而胡裕树《现代 汉语》方位词仅举“单纯的方位词”16个,“合成的 方位词”仅说有“加‘以”’、“加‘之”’两类,而没 有一一列举 』2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2002年“增订三版”有方位词例词9O个 儿 ¨, 2007年“增订四版”又删去59个,仅剩31个 。 方位词例词列举最少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 语教研室《现代汉语》 ,它的第280页名词例词 里面有“外边”,281页名词例词里面有“里头、下 面”,一共只有3个方位词例词。我们认为,在版 面允许的情况下,详细的举例对学生掌握方位词 的知识是十分有益的。 2.《现代汉语通论》方位词论述的瑕疵 2.1方位词附着在名词之后“表示处所” 《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第174页讲方位词时所 说的第一句是:“方位词一般附着在其他名词之 后,表示处所;有的也可以使用。”这里说方位 词附着在其他名词之后“表示处所”有点儿偏,因 为方位词附着在其他名词之后还表示时间、范围、 方面、条件等。 《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第192页论“方位结 构”说:“方位结构是指方位词跟在其他词语后面 组合而成的结构,通常表示处所、时间或范围意 义;如果方位词是‘上’、‘中’、‘下’,还可表示方 面、条件或过程等意义。” 第174页的论说不妥,第192页的论说是正 确的。 2.2单纯方位词“有l4个” 《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第174页指出:“单纯方 位词有14个”。我觉得,这“l4个”之数可商。 纯方位词是16个 ,1979年初版、以后多次修 订的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讲单纯方位词也 是列举这16个 他 。1991年初版、后来虽没有 修订但一直还在重印和使用的邢福义《现代汉语》 也是这样的16个 】26 。 把《现代汉语通论》的l4个跟别的教材的16 个相比,被删减掉的是“间”和“旁”。不过,我觉 得,“间”和“旁”还是可以认定为单纯方位词的, 这不仅是因为其他教材都认为它是单纯方位词, 连《现代汉语词典》也认为它是方位词: 【间】①1名f方位词。中问:彼此之间f同志之 间I两国之间。②1名{方位词。一定的 空间或时间里:田间1人间J晚间I一 刹那间。[“] 。 【旁】①1名l方位词。旁边:路旁j旁观l旁 门i旁若无人I目不旁视o[1111023 我们可以轻易地举出许多“间”和“旁”用在 别的词语后面,组成方位短语的用例,例如: ①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 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 生机。(碧野《天山景物记》) ②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 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 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 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陶铸《松树的风 格》) ③后来他的“苛择”成了[朋友间]的谭助。 (茅盾《创造》) ④[央视新大楼旁]在建文化中心大楼起火。 (网络文章) ⑤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 “绿壁”。(朱自清《绿》) ⑥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 村旁]。(《人说山西好风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3l卷 在l6个之外,还有一些语法著作和《现代汉 都没有列举过这些例词。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说“这儿、那儿”是方 语》教材提及“边”是单纯方位词。吕冀平《汉语 51195。赵元任《汉语口语 语法基础》认为“边”是“常见的方位词”_l 。司 所词(称代性的方所词)[1徒允昌《新编现代汉语》认为“边”表示方位,“也 语法》曾经指出:“‘这儿’、‘那儿’是单音节方位 称为方位词”Ll 1l侣。胡裕树《现代汉语》讲“方位 词”[1 】2 。邹韶华(2007)《现代汉语方位词语法 词组”时讲到“X×边”:“方位词组如‘西湖 功能补议》一文也讲到“这儿”、“gJL”是单音节 边”’[6]304。张斌《新编现代汉语》讲“方位短语” 方位词Ⅲ 。 时也曾举“西湖边”为例I1 I3 。这样看来,单纯方 说实在话,“这儿、gJL、这边、那边、这面、那 位词也不限于仅16个。 基于此,我希望《现代汉语通论》教材修订时 把“14个”三字删去。 2.3单纯方位词的单用要“对举”才行 《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第175页指出:“单纯方 位词单用,要对举时才行。”兰宾汉、邢向东《现代 汉语》下册也指出:“单纯方位名词单用时要对举 才行。’’ 其实,单纯方位词作句子成分,不一定非得 “对举”不可。古代诗文中就有“独怜幽草涧边 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洲西涧》)、“满 院花阴,楼影沉沉,中有伤春一片心”(朱藻《采桑 子》)等句子。现代汉语中亦不乏这样的句子,例 如:“他拿出一个手提包,中有我给他的那本书”、 “房子朝南”、“朝霞在东”、“光明在前”、“旁若无 人”、“往里走”、“朝左拐”等等。邢福义《现代汉 语》指出:“方位词可以单独使用,相当于时地名 词,如‘向后转” j26 一。黄伯荣、廖序东《现代 汉语》增订三版指出:“方位词可以单用,表示方向 或者位置,例如‘往西,穿过密林,又折向南’,其中 ‘西、南’表方向”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指 出:“单说一个方位词。例如:……然烛入小洞,中 坐头陀象(林纾《记翠微山》)。中轩敞者为舱,旁 开小窗,左右各四(《核舟记》)。”l】5_ 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教材认为: “方位词大多能够作‘往’、‘朝’的宾语,或者附着 在某些实词或词组后面组成方位词组作‘往’、 ‘朝’、‘在’、‘到’的宾语。” 如果上述说法大 体不错,那么就可以说,单纯方位词单用作句子成 分,就不一定非得对举才行,特别是在单独作 “往”、“朝”的宾语的时候,一般都不需要“对举”。 2.4“代方位词” 《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第175页列举的合成方 位词中,有“这边、那边、这面、那面、这头、那头”。 这和其他《现代汉语》教材是不一样的。其他教材 面、这头、那头”都具有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如果仅 仅从语法功能来区分词类,本应该把它们划归方 位词。但是,汉语词类并不仅仅是根据语法功能 来划分的。比如,可以代替名词的“你、我、他、她、 它、你们、我们、他们、咱、咱们、自己、别人”等,都 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却不把它们划归名词,可以 代替动词的“这么、那么、怎么、这样、那样、怎样、 这么着、那么着、怎么着、怎么样”等,都具有动词 的语法功能,却不把它们划归动词。邵敬敏《现代 汉语通论》教材第178页论说代词时指出:“代词 实际上并不是按照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类,只 是在‘指代’这一点上有共同点。有的代词相当于 名词,例如:谁、我、你、他、这、那、什么、哪儿;有的 代词相当于动词或形容词,例如:这样、那样、怎 样。有的代词相当于副词,例如:这么、那么、怎 么。也有的代词相当于数词,例如:几、多少。”这 样的论说是正确的。 事实上,“这边、那边、这面、那面、这头、那 头”,它们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们有方位词的语法 功能,另一方面它们跟“代词”在“在‘指代’这一 点上有共同点”,它们是“代方位词”。 既然《现代汉语通论》教材把代名词、代动词、 代形容词、代副词、代数词都划归“代词”,那么,我 们觉得,也应把“代方位词”划归代词。 出人意料的是,我们又在《现代汉语通论》教 材第178页的“代词”词例里面看到了“这边、那 边”了,同样的词在两处出现,这不免使一部分好 动脑筋的学生产生疑问,这“这边、那边”怎么一会 儿是方位词,一会儿是代词呢?难道方位词“这 边、那边”跟代词“这边、那边”有什么不同吗? 2.5方位词的“使用” 《现代汉语通论》多次讲到方位词的“使 用”。如第174页:“方位词一般附着在其他名词 之后,表示处所;有的也可以使用。”第175 页:“由‘边’、‘面’、‘头’构成的合成方位词可以 第2期 邵霭吉:现代汉语教材中的方位词问题 93 使用。”“由‘以’、‘之’构成的合成方位词除 大多数《现代汉语》教材说名词有“表示人和 了少数(以上、以下、以前、以后)可以使用外, 事物、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四类,这给人的感 般必须跟名词组合成方位短语后才能使用”。 觉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其实不然。逻辑上的 第175页指出:处所词的第一个小类是“能够 划分应该使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出来的子项必 一使用的方位词”。其他《现代汉语》教材也讲方位 须是互相排斥的,各个子项之间是不相容关系,否 词的“单独使用”[ ] 或“单用”[ ]”。 则就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而“表示人和事 不过我们觉得,所有方位词都应该能“使 物、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四类则是既有包含也 用”。如果不能够“使用”,它就可能不是一 有相容的。即使像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这样把 个“词”而是一个“语素”了。《现代汉语通论》教 有可能产生包含关系的“表示人或事物”一项排除 材第111页指出:“词,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 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 位。”汉语的所有的实词、虚词,包括那些介词、连 词、助词(时态助词、结构助词)、语气词,都是能够 使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 我们认为,所有方位词都应该是能够“使 用”的,不过,有的方位词“使用”是作短语 (方位结构)的成分,有的方位词“使用”是作 句子成分(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如此而已。 《现代汉语通论》教材所说的方位词的“ 使用”,显然是指方位词“使用”作句子的主 宾语等成分。因此,如果在“使用”4字后加 上“作句子成分”似乎会更好一些。其他《现代汉 语》教材也应如此。 2.6方位词“必须跟名词组合” 《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第174页指出:“方位词 一般附着在其他名词之后”。第175页指出:“由 ‘以’、‘之’构成的合成方位词……一般必须跟 名 词组合成方位短语后才能使用”。我觉得,这些说 法中的“附着在其他名词之后”和“必须跟名词组 合”,都可以商榷。 《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第192页论说方位短语 时指出:“方位结构是指方位词跟在其他词语后面 组合而成的结构,……例如:‘工作以前’(动词)、 ‘平凡之中’(形容词)、‘采购年货之外’(述宾词 组)、‘女儿出嫁之后’(主谓词组)等。” 我觉得,第192页所说的“其他词语”(含“动 词”、“形容词”、“述宾词组”、“主谓词组”),才是 正确的。 3.关于方位词本身的几个问题 3.1方位词是如何划分出来的 方位词是怎样成为名词的一个特殊小类的,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在外,“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三个特殊小类仍 然是相容的,其中,方位词跟处所词交叉最大(详 后),方位词跟时问词交叉较小。“前、后”两词既 是方位词,也是处所词、时间词。在“向前看”“向 后转”中表示方向,是方位词,在“前有伏兵,后有 追兵”表示处所,“前”“后”意为“某某的前面”“某 某的后面”,是处所词,在“前所未有”“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中表示时问,“前”“后”意为“从前”“今 后”,是时问词。 相容的并列关系,一般是由多次运用“二分 法”对同一个属概念进行划分所得到的多个“正概 念”聚集起来的。我们用有无“表示方向、位置” 这个属性对名词进行划分,可以得到“方位词”和 “非方位词”两类,我们用有无“表示处所”这个属 性对名词进行划分,可以得到“处所词”和“非处 所词”两类,我们用有无“表示时间”这个属性对 名词进行划分,可以得到“时间词”和“非时间词” 两类,这样就有了三个“正概念”:方位词、处所词、 时间词,和三个“负概念”:非方位词、非处所词、非 时间词。我们的教材在讲名词的时候,是不讲上 面的负概念的,这样,方位词、处所词、时问词三个 特殊小类就形成了。 由于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不是用同一个标 准一次性划分出来的,所以三者之间有交叉是必 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3.2假方位词 方位词也需要“打假”,清理门户。 第一,周一民《北京口语语法・词法卷》“方 位名词”中的例词“往东、往西、往南、往北、往上、 往下、往左、往右、往前、往后、往里、往外” 不是 方位词,它们是动宾词组,或者介词结构。 第二,各种《现代汉语》教材(包括《现代汉语 通论》)都有的“之上、之下、之前、之后、之外、之 东、之西、之南、之北、之内、之中、之间”,也都不是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31卷 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在“定语+之+中心语” 真方位词,而是假方位词。 在这l2个“之×”中,有1O个不能单独作句 偏正词组中作“中心语”,而且其中的“之+中心 子成分,只有“之前、之后”两个有时能单独作句子 语”都没有被分析为一个词,何以独独“之+单纯 成分。不过,单独作句子成分的“之后、之前”并不 方位词”被分析为“合成词”?真是很奇怪。是方位词,而是时间词。它不表示方位,也不表示 第三,“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外、以东、以 位置,而表示时间。时间词“之前、之后”和其他时 西、以南、以北、以内”也是假方位词。在各种《现 间词一样,能作状语,作定语,作介词后宾语。 代汉语》教材里(包括《现代汉语通论》)的方位词 例如: 词例中都有“以X”。但在1O个“以×”中,真正 ①韩国男子下药麻倒7人,之前曾许诺受害 能够自由作句子成分的仅有“以前、以后、以上、以 者赴韩工作。(作状语) ②有一滴水,滴进了大海,之后他突然大叫: “啊,这里好挤啊。”(作状语) ③他想把之前的名字换掉。(作定语) ④之前的幸福是之后的泪水换来的。(作定 语 ⑤正如黎明在之前的发布会上说的那样,22 日晚的“黎明梦幻婚礼广州演唱会”纯粹是 歌迷的聚会。(作介宾) ⑥北京市旅游局:奥运会接待实际人数将在 之后发布。(作介宾) 除了能够单独作句子成分的“之前”“之后”, 其余“之×”,都是一种“跨段结构”,它们是偏正 词组中定语后面的结构助词“之”和偏正词组的 “中心语”。它们都跟下面例句中的“之本”、“之 基”、“之源”一样,是“定语标记‘之’+中心语”。 ⑦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 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文选》 第3卷第l5页) ⑧60年过去了,这一优良传统依然是报社新 闻工作者的工作之本、立身之基。 ⑨诚信是立人之基、科研之本。(复旦新闻 网) ⑩只有当这些力量巧妙地、神奇地结合在一 起。人之力才会成为巨大的魅力之源。 这样的“定语+之+中心语”偏正词组,在现 代汉语中成千上万,举不胜举,如: 东方之子世纪之交母子之情分内之事 健康之道成材之路青春之歌草原之夜 职工之家光荣之家破冰之旅和平之旅 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北国之春心腹之人 月亮之上科技之光城市之光希望之光 生命之光出头之日 创业者之歌 令我们不解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数以于计的 下”4个,而“以前、以后”在单独作句子成分的时 候,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位置”,而只表示 “时间”,它们是时间词,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 第175页时间词中就有“以前、以后”。刘叔新《现 代汉语理论教程》也说“以前、以后”是时间 词I1 9_¨ 。另两个能够自由作句子成分的“以上、 以下”也不表示“方向”,它们是处所词。其余“以 x”是否能够自由作句子成分,值得怀疑,但它们 都不表示方向,算不得真方位词,这一点倒是可以 肯定的。 学术界有没有人讲过“往×”、“之×”、“以 ×”不是方位词,笔者尚不完全知晓。我只知道, 刘叔新《现代汉语理论教程》曾经指出,“之前、之 后、之东、之西、之南、之北、以前、以后”不是方位 词[】卯H ,但他承认“之上、之下、之内、之外、之中、 之间、以上、以下、以东、以西、以南、以北、以里、以 内、以外”是方位词 9_ 。另外,朱德熙的《语法 讲义》讲合成方位词,只讲“单纯方位词加上‘边 (儿)、面(儿)、头(儿)’等后缀造成合成方位 词” 0I ,压根儿不讲单纯方位词前面加“之、以” 造成合成方位词。在他给出的方位词表中有“× 边(儿)”、“×面(儿)”、“X头(儿)”,而没有“之 ×”、“以X”。我想,大概朱先生在写《语法讲义》 时,早已觉察到“之×”、“以×”不是方位词了。 3.3方位词跟处所词的关系问题 关于方位词跟处所词的关系,是应该讨论一 下的。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认 为,方位词不能是处所词,处所词不能是方位词。 方位词跟处所词的区别是:“凡是能受带‘的’的 定语修饰的,都算处所词” 】』∞;“凡是前头不能出 现‘的’的,算方位词”[21132。正因为如此,2002年 “增订三版”有方位词例词9O个,到2007年“增订 四版”时就删去59个可以算作处所词的,仅剩3I 第2期 邵霭吉:现代汉语教材中的方位词问题 95 标准来衡量16个单纯方位词,除了“间”不能够作 胡裕树《现代汉语》没有谈及方位词跟处所词 存现句主语以外,其余l5个都能够作存现句主 的关系。该教材讲方位词时所列举的例词,只有 语,因而都可以是处所词。 16个单纯方位词外加“之×”“以×”,基本上跟黄 用“能作存现句的主语”的就是处所词这样的 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相同,是否 标准来衡量合成方位词(不含假方位词“往×”、 他也认为方位词不能是处所词呢,不得而知。 方位词不是处所词的说法,笔者不能苟同。 “之×”、“以×”),它们全都能作存现句主语,因 而全都是处所词。 3.4方位词组与偏正词组的关系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教材第175页指出: 处所词的第1小类是“能够使用的方位词”。 在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黄伯荣廖序东 但有多少个方位词能够“使用”,该教材虽没 有具体说,但绝不是一个小数,至少有几十个。 朱德熙《语法讲义》认为“合成方位词”都是 处所词,是处所词的第3小类 叫 。因此在《语法 讲义》里,只有那14个单纯方位词不是处所词,其 余的方位词都是处所词。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讲方位词时,认为: “双语素的方位词是自由的,一般本身就可以作为 一个处所词”¨ ” 。该书讲处所词时又说:“上、 下、前、后、内(非‘里’)、外、左、右、东、南、西、北” 都是处所词,是处所词的第2小类“位置词”中的 “单音节位置词”[161238-239。因此,在《汉语15I语语 法》里,几乎所有方位词都可以作处所词。 我也认为,几乎所有的方位词都是处所词。 我有一个简单的检验方位词是不是处所词的方 法,那就是“能不能作存现句的主语”,凡能够作存 现句的主语的,就是处所词,不能的就不是。因为 凡能够作存现句主语的方位词,前面都隐含着一 个名词,它这时相当于一个表示处所的“名+方” 词组。例如: ①他拿出一个手提包,中有我给他的那本书。 ②最南面是戏台,上面演着戏。 ⑧前有堵兵,后有追兵。 例①“中有我给他的那本书”是说“手提包中有我 给他的那本书”,“手提包中”表示处所,省说“手 提包”之后的“中”也表示处所,是处所词。例② 的“上面演着戏”是说“戏台上面演着戏”,“戏台 上面”表示处所,省说了“戏台”后,“上面”仍跟 “戏台上面”一样表示处所,是处所词。例③“前 有堵兵,后有追兵”是说“他们的前面有堵兵,他们 的后面有追兵”,或者是说“我们的前面有堵兵,我 们的后面有追兵”。省说了定语“他们”“我们”之 后,“前”、“后”仍表示处所,是处所词。 用“能作存现句的主语”的就是处所词这样的 《现代汉语》、邢福义《现代汉语》等许多教材中, 方位词组(方位短语)是一个的类,偏正词组 也是一个的类,两者无关。 不过我始终觉得,方位词组(方位短语)应属 于偏正词组(偏正短语),它是偏正词组(偏正短 语)里的一个特殊小类。这是因为: (一)合成方位词(“往×”“之×”“以×”假 方位词除外)跟前面词语组成的方位结构,是偏正 词组,双音节方位词是中心语,前面的词语是定 语。在这类偏正词组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都可 以加“的”。如“池塘旁边一池塘的旁边”、“大楼 东面一大楼的东面”等。 (二)单纯方位词跟前面词语组成的方位结 构,也是偏正词组,单音节方位词是中心语,前面 的词语是定语。在这类词组中,有的可以在定语 和中心语之问加“之”,如“月亮上一月亮之上”、 “他的朋友中一他的朋友之中”等;有的可以在把 单音节方位词换成双音节的以后加“的”,如“路 边一路旁边一路的旁边”、“月亮上一月亮上面一 月亮的上面”、“讲台前一讲台前面一讲台的前 面”等。 (三)方位结构跟“定+名”式偏正词组一样, 是体词性的,表示指称。 已经有一些《现代汉语》教材谈及方位结构是 偏正词组这一问题。张静《新编现代汉语》指出: “‘桌子上’、‘饭前’等就是偏正词组。”[22 31o5吴积 才、程家枢《现代汉语》指出:“双音节的方位名词 与其他实词的组合,看作词组,是偏正词组。如 ‘公园外面、假期当中、太平洋以东、联合国之 外’0”[231217陆仁昌《现代汉语教程》指出:“方位词 语与其他语言结构组成表示时间或处所的词组, 叫方位词组。这种词组内部也属于限定和受定的 偏正关系。”_24]3 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 取消了方位词组的资格,把它归人了偏正 96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31卷 词组 ]瑚。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 也有一些语法学术专著谈及方位结构是偏正 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词组,例如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指出:“从结 [12]吕冀平.汉语语法基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构关系看,方位结构是一种定中偏正结构,判断的 社.1983:73. 标准是:前面的定语是后面成分的参照。方位词 [13]司徒允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6:1l8. 表示相对位置或方向,所谓相对位置,即需要参照 物的位置。”[ ]抽 m [14]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4. 总之,我们觉得,方位词组应该是偏正词组的 [1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一个类。 [16]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 【参考文献】 书馆,1979. [17]邹韶华.现代汉语方位词语法功能补议[J】.中国语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 文,2oo7(1). 版社,2007. [18]周一民.北京口语语法・词法卷[M].北京:语文出版 [2]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中华书 社.1998. 局,2006. [19]刘叔新.现代汉语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3]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 社.2003. 学出版社,2009. [2O]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M].增订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增订三版.北京: 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2]张静.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6]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社。1980.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增订四版.北京: [23]吴积才,程家枢.现代汉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社.1981. [8]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M].重排 [24]陆仁昌.现代汉语教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社.1990. [9]文炼.处所、时间和方位[M].上海:新知识出版 [25]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 社.1957. 馆.2004. [10]杨欣安,等.现代汉语[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 【责任编辑:赵荣蔚】 社.1957. Location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A Review of Shao Jingmin’S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SHAO AI—ji (School of Literature,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Yancheng,Jiangsu 224002,China) Abstract:In Shao Jingmin’S textbook Modern Chinese Language,location words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positioning accuracy,being able to sub—divided into finer categories,and overwhelming number of example words.Of course,in the above textbook,some analysis and categorization can be open to question.However,from the academic point of view,the following issues need urgent further study and discussion:how to group locations into one category;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location words and locative words;and whether location words are modified in structure. Key words:Modern Chinese Language;location words;locative;modiifed stur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