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摘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根据巢湖区域概况,分析了巢湖旅游资源特色和类型,全面、系统地评价了该地区的优势旅游资源,指出了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关键词:巢湖 旅游资源 评价 开发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全市总面积9423km2,总人口453万。周边与南京、合肥、滁州、安庆等城市相接,隔江与铜陵、芜湖、马鞍山三市相望,风光旖旎,气象万千。巢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处,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巢湖风景三绝”。近年来,随着巢湖旅游大开发,城镇建设日趋加快,中外游客逐年增加,由八十年代年游客人数40万人次增加到80万人次。成为省城合肥市的后花园,与皖江开发开放相呼应,构成了合肥、南京旅游都市圈。具备建设生态型、旅游型滨湖山水园林特色城镇的基础条件,是安徽省皖江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文化底蕴沉积丰厚,折射出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素有“皖中大花园”之称。
一、巢湖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根据国家旅游局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的《中国资源普查规划》,对该市旅游资源进行统计,其旅游资源可分为5大类15个基本类型。其主要类型及资源典型代表见表1。
二、巢湖旅游资源评价
(一)自然景观优美,观赏价值高
根据表1可以看出,巢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八百里巢湖惊涛拥雪,烟波浩淼,宛如一面宝镜镶嵌在江淮大地;湖中姥山与长江中的西梁山两个岛屿,被誉为“两颗明珠”;环湖的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飞珠溅玉,俨然“三串珍珠”;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茂林蓊郁,犹如“四块翡翠”;仙人洞、紫薇洞、王乔洞、华阳洞、泊山洞五发溶洞,各具特色,恰似“五座龙宫”;还有一株生长千年,风姿绰约的奇花--银屏野生白牡丹。天然组合的奇观,点缀着巢湖沿岸,犹如“众星捧月”,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立体山水画。
(二)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高
以和县猿人、银屏猿人和凌家滩等为代表的文化遗址,昭示着巢湖流域无疑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县猿人”遗址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与发展,研究南方和北方古人类在演化上的差异、系统位置,以及探索中华文化渊源和长江阶地的发育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其中古墓、故居和古寺对于现代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旅游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经济的大发展,为巢湖的宾馆服务业带来了崭新的变化,短短的几年,巢湖市内的一批原有的宾馆、招待所按星级标准进行了全新的改造,遍及市区、县城和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宾馆:半汤接待中心、汤池接待区、香泉温泉山庄等利用天然温泉资源,融住宿、沐浴、健身于一体。全市已建成并开放20余处旅游景区、景点,隆重推出“巢湖水上浪漫游”、“湖岛娱乐休闲游”、“温泉保健度假游”、“牡丹花观赏节”等特色旅游项目,能充分调动游客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有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场所、还有集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娱乐场所。这不仅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不同层次的住宿条件,也为游客在观赏巢湖风景,领略巢湖山水风光、游览巢湖名胜古迹之余,提供娱乐、健身、休闲
和保健的好去处。
三、巢湖旅游资源开放利用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旅游景点的知名度直接影响客源市场的范围,旅游宣传是提高旅游景点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也是开拓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巢湖旅游资源丰富,但外界影响不大,除银屏牡丹、半汤温泉外,其它的知名度都很小。巢湖旅游目前促销手段较为陈旧和单一,缺乏计划性、目的性、整体性、连续性,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各景点各自为政,没有进行整体促销,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使得巢湖的知名度不高,客源结构多为散客,有组织接待的团队很少,没有在游客之间形成相互宣传的纽带,从而形成回头客,或形成游客的几何式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不足
巢湖的经济总量不高,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全市投入旅游建设资金十分有限,这对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巢湖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况且这些有限的资金也仅局限于一些有发展潜力、知名度较高的景区、景点,如半汤温泉、银屏牡丹、紫薇洞风景区,还未形成旅游业六大要素配套成龙
的旅游产业格局。因此,建立一些优惠,招商引资是巢湖旅游业发展的必要途径,靠地方有限的资金来发展旅游,制约了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三)资源管理与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
有关的旅游法规条例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措施不能落实,没有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优势。存在毁坏山林的现象,如乱砍乱伐和开山采石。尤其是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给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另外巢湖的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水上旅游资源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在没有形成规模式的开发之前,保持良好的水质是招商引资的资本,如果不能对其加以有效的治理,给巢湖的水上旅游资源开发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巢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巢湖旅游的知名度 要成立“巢湖旅游联合开发办公室”,负责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旅游线路,联合促销旅游产品,增加游客滞留的时间。通过网络和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巢湖的旅游特色和优越的旅游服务,进而增强国内外游客对巢湖的了解,扩大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同时与全国各地的旅行社或旅行代
理商进行合作,让他们成为宣传的中介。特别在举行特色旅游项目时,邀请一些各界名人前来助阵,利用名人效应扩大优势旅游项目的影响力。
(二)多途径积聚开发资金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实行优惠的投资,出台极具旅游市场潜力的项目,必将使巢湖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之间的界限,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五为一体”,内引外联,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吸引中外投资者参与巢湖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实行边建设边开发、边经营的滚动发展战略。
(三)依托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开发前要对该市的生态资源、水资源、文物资源进行认真调查,加强对当地旅游承载力的研究,以此为依据,有效控制开发建设的规模和数量,切不可盲目开发。旅游资源应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的同时,必须注意其自身的环境保护,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加强对水污染的处理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巢湖支流水质的监控,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从而更有效的做活“水”文章。另外,巢湖的一些
人文景观风景区,古迹被毁,土地被占严重,应加强管理,尽可能保护和恢复旧貌,文物景观的存在是旅游景点的要素之一,游客在游山玩水之余,对古文物的欣赏则是大势所趋。
五、小结
巢湖的旅游资源在地理位置、资源数量、质量等方面特色鲜明,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其开发的系统性和规模性还没有形成,影响了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这种劣势,在地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招商引资尤为重要,把外资引进来,拓宽优势旅游资源的特色,从而建立精品化的旅游产品链,使游客最大限度地受益。就是说变优势资源为效益,使巢湖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礼荪.特色:评价旅游资源的主要标准.旅游调研[J].1991,(1):26-28
[2]安徽省旅游局.走遍安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