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 2013年5月下 Consumer Electronics Magazine 技术交流 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初探 朱道元 (龙江县第二中学,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1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使得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随着新课改事业的不断推进,这就对高中信息技术 课程要求也就相应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笔者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信息技Y-i, ̄程教学展开阐述,阐述了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望能对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参考借鉴作 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我国已经较为普及,人们 不论是用电脑娱乐还是工作都已经常态化,电脑也已经成为促 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下,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因 此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监管单位乃至各高中领导层均应提高 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确保学生能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 机操作技术。同时计算机也能辅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 因为网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料,学生均可以很轻松的获得。笔者 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在与同行的交流过程 中,发现我国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存在一定的认知方面问 题,以及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严重制约着我们提升高中信 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高中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这 也是制约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低下的最主要原因。 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 该确保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保证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提 升。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生面临着高考 的大关,许多学生都把精力放在语数外等考试科目上,同时学 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也把眼光聚焦在高考上,因此整个教学 体系就存在着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态度,这对于信息技术 课程的教学工作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二)缺乏上机实践的教学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来说,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 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运用的整 体水平,这对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帮 助。在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 均应该重视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目前,针对我国高中信息 技术课程教学来说,上机课安排的学时明显,通常是两周进行 一次上机课,从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的操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 的提升。 (三)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着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高中阶段紧张的教学进度,学生被各门课程压迫的喘 不过气,因此好的教学模式必将带来好的教学效果,就当前信 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来看,符合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情的教 学模式是极度欠缺的,这也是严重影响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教 学质量的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是随便讲 讲课本,即使有上机时间,也是让学生自己玩玩电脑,自己则 也坐在电脑前面等着下课时间到。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升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几乎不可能的。 二、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保证信息技术课 程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首先,从整个大环境来说,不论是教育监管单位还是学校 都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同时给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167消费电子2013 文章编号:1674-7712(2013)10-0167—01 定个严格的教学目标,并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从而确保信息技 术课程的正常进行。同时有的学校一些高考考试科目的教师打 着为高考服务的旗帜经常会霸占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校方在 此时应坚决杜绝此种现象,给信息技术课程一个公平合理的地 位。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保证上机实践的有效频率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对理论课程的教 学和上机课程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学生在有效掌 握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充分的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培训,以加强 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确保学生计算机整体水平的有 效提升。教师在理论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对配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校应加 强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对一些理论知识的教学进行讲解与演 示一起,以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在上机课与理论课学 时的安排上,应保证上机课与理论讲解课保持在1:1的比例, 尽量在理论讲解技术后安排学生上机实践,以保证学生对理论 知识的有效巩固。 (三)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应采取符合实际情况 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都积极的加入到课堂当中,把 提升教学质量作为自身教学的目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 可以将学生按照计算机水平的高低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讨 论的形式来将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课变得活跃起来,并且还能 培养学生协同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情 景教学法来辅助教学,例如在讲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IP”一 词时,很多学生就会显得很陌生,对这些虚拟的东西根本不知 道如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对其进行讲述。笔者在平时教 学活动中,灵活多变的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 活动的高效性。 三、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应该充分重视对 优秀教学方法的引进和应用,保证良好的教学气氛,加强学生 的实践操作能力训练,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确保促 进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1于江涛,闰丽.抓住学生心理规律,注重兴趣培养,提高计 算机基础教学质量Ⅱ1.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0 ̄. 『21刘秀花.计算机有效教学初探-一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 教学中的运用田冲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0 ̄. 【31陈邦泽.民族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探讨Ⅱ】.甘肃 高师学报,2009 ̄5). f41石菁菁.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Ⅱ].中 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 【5l谢庆胜.浅谈有效实施高中计算机教学的方法 .中国校 外教育,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