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7年江苏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江苏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九壹网


2007年江苏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 (题后含答案

及解析)

题型有:1.78米,一表人才,但因患有疾病,谈了好多次女朋友都告吹了,至今未找到对象

D.小谢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左脚,他的女朋友提出与他分手,说她无法跟一个四肢不健全的人过一辈子,如果再生一个没脚的孩子更是让人笑话,小谢又气又恨,答应了分手

正确答案:C

解析:定义的关键同句是:(1)从基因角度;(2)预测遗传倾向;(3)产生不利影响。选项A、B、D都符合题干要求。选项C中,小烽受到“不利影响”的原因并不是基于“从基因角度”的预测,而是由于自身的疾病。故选C。

21. 定义:①趣缘关系:指因彼此之间的兴趣、志愿相同而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②业缘关系:指人们由职业或行业的活动需要而结成的人际关系。 ③地缘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因地理位置相近并发生交往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典型例证:(1)老张和老李都是退休干部,两人都喜欢下棋、打牌,又是近邻,每天都要下几局棋,打几把牌,在下棋打牌时常听到他们计较输赢的争吵声。 (2)小戴是河南人,小熊是安徽人,他们现在都在某所高校进修学习,是同班同学,都住在同一宿舍,平时经常在一起聊天。 (3)小李和小贾都是一个单位的,小李是会计,小贾是业务员。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小贾经常到小李那里报销差旅费,两人慢慢就熟悉了。 上述典型行为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D

解析:(1)中李张二人因“下棋、打牌”而结成的关系符合①趣缘关系的定义;(2)中二人是同班、同宿舍,符合③地缘关系“因地理位置相近并发生交往”的条件,二者存在对应关系;(3)中二人因从事职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交往,与②业缘关系对应。因此本题的对应关系有3个。故选D。

22. 定义:①刑事制裁:指人民对触犯刑法、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依其应负的刑事责任实施的法律制裁。 ②民事制裁:指由人民依法对于民事违法行为所采取的一种法律制裁。 ③经济制裁:通常指国家机关根据经济法规,对经济组织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一种经济性强制性制裁。典型例证:(1)澳大利亚一教练,被指控对一名幼女进行了性侵犯,法庭上被告对这一指控矢口否认,经法庭审判,认定了其有三起强奸的案件和六起性侵犯的案件,罪名成立。 (2)唐某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也没有经过与著作权有关的人员许可,故意删除并

改变了其作品,假冒他们署名出版发行,人民依法认定唐某侵犯著作权。 (3)王某在担任某省国土资源厅副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索要和收受数百万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 上述典型行为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B

解析:定义③的关键词句是“国家机关”、“经济组织的违法行为”,例证中没有与其符合的项,定义①②的关键词句是“人民”、“实施犯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1)(2)中唐某实施民事违法行为,人民认定其侵犯著作权,与定义②存在对应关系,因此本题只存在一对对应关系。故选B。

23. 定义:①静止人口:指一个总人口数长期保持不变的人口,需每年出生人口数与死亡人口数总是相等及年龄构成不变的人口群。 ②现有人口:指在规定的普查标准时点上,普查区内实际居留的人口,不问其是否经常住在普查区内或居住时间的长短。 ③户籍人口:指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经常居住区内的户口登记机关登记为常住人口的人,即户口本上登记的人口。典型例证:(1)某市对一个社区进行了详细的人口调查,结果发现,该社区在过去五年中,每年的总人口数是完全相同的,并且出生的婴儿的性别比例也差不多。 (2)小邱带着妻儿一起去某地旅游,为了节省开支,在景区内的农家住下来,居住期间,适逢当地搞人口普查,小邱一家都登记注册。 (3)赵某一年前跳槽来到南京某公司工作,在某小区买了80平方米的住宅,赵某前两天把自己的妻儿从老家接来,打算在此居住一段时间。 上述典型行为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C

解析:例证(1),由“结果发现,该社区在过去五年中,每年的总人口数是完全相同的”与①定义静止人口的“总人口数长期保持不变”相符合,两者相对应;例证(2)中;小邱与妻儿是当地的实际居留人口,符合②现有人口的定义,两者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例证(3)不涉及人口以及人口登记,与各定义无关,故不存在对应关系。故选C。

24. 定义:①首属关系: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最初接触的社会关系,即个人首先归属社会关系。它是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形成的首要条件。 ②次级关系:又称次属关系,指个体在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监护过程中渐次接触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个体继续社会化的重要基础。 ③正式关系:指社会公共生活中受纪律、法律等进行调节的人际关系,它是一种“人工结构”,是人们为实现某种目

的有意识地设计。典型例证:(1)小鲁和小毛是邻居又是小学同学,在一起总是随心所欲,很少,并彼此互相影响,经常聚在一起看动漫。 (2)在校生小林经职介所介绍做钟点工,她每天12时至14时在李经理家照料小孩吃饭午休然后上学,下午 17时至19时在张教授家做饭。 (3)小钱与小武在一个单位工作,小钱是机要秘书,小武是设计员,两人住在一起,关系很好,但因单位明确规定不允许工作时间串门,她俩工作时很少机会能见上一面。 上述典型行为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D

解析:首属关系定义的关键是“最初接触的社会关系”,所以家庭关系、儿童伙伴关系、邻里关系等属于首属关系。例证(1)符合该定义;次级关系的关键是“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监护过程中渐次接触和形成的社会关系”,例证(2)中的钟点工工作正是家庭和学校之外形成的关系,与定义(2)符合;例证(3)小钱与小武由于“单位明确规定”而很少机会见面,正是出于受“纪律、法律等进行调节”的需要,显然两者存在对应关系。因此本题存在3对对应关系。故选D。

25. 定义:①淡漠:指对外界事物、他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和精神状况 ②忏悔:指良心和羞耻心支配下的内心自我谴责。 ③怜悯:指对他人的不幸表示关切、同情。典型例证:(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上述典型行为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B 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了诗人闲适的心情,与定义各项均不符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唐代诗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了诗人对天下寒士的悲悯,与定义③相符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现了诗人对远在他乡亲人的思念,与定义各项亦不符合。故本题只有1对对应关系存在。故选B。

图形推理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26.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所给图形规律为:第一、三、五个图形含有平行线,第二、四、六个图形不含平行线,符合要求的只有D项。故选D。

27.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所给图形规律为:图形分别由1,2,3,4,5部分组成,其下一个图形应由6部分组成。故选B。

28.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所给图形规律为:各项图形的内部图形均与外部图形相连,且外部图形为多边形。故选D。

29.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设圆为0,方块为1,以黑色图形为首顺时针方向读三个加背景色的图,分别为000,111, 101,011,010,各不相同,则下个图形也应不同,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110与上述数字没有重复。故选A。

30.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所给图形规律为:各图形中星星依次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则第六项星星数目应比第五项减少了,只有D符合。故选D。

31.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封闭空间的个数,其规律为:每一行图形中,第一个图形封闭空间的个数与第三个图形封闭空间的个数之和,等于第二个图形的封闭空间的个数。由此规律,所求图形应有2个封闭空间,只有 A项符合。故选A。

32.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所给图形规律为:每一个图形的直线都能截出“三角形,”,所给选项中,只有B项被截出了三角形,故选B。

33.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所给图形规律为:以中间的“太极”图形为中心,与它相邻的图形都是开放图形,与它斜相对的图形都是封闭图形,只有C项符合。故选C。

34.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所给图形规律为;每列都有10个黑色方形,则应选图形中有4个黑色方形。故选D。

35.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所给图形规律为:圆内三个三角形在平面内旋转,不发生空间变化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内三角形是第三行前两个三角形在于面旋转后所得。故选B。

类比推理先给出一组或多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36. 石榴:火红

A.企图:规划 B.海洋:广阔 C.桂花:山坡 D.平原:草丛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形容词与名词间的描述关系。火红的石榴,广阔的海洋。故选B。

37. 分配:任务 A.解决:问题 B.团结:合作 C.公共:服务 D.信息:技术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动宾搭配关系。分配任务.解决问题。前后为动宾关系。故选A。

38. 万水:千山 A.四通:八达 B.乱七:八糟 C.五湖:四海 D.七上:八下

正确答案:C

解析:万水与千山构成一个成语,五湖与四海构成一个成语,并且词的第一字均是递减的数量词。故选C。

39. 奢侈:节约 A.复杂:朴素 B.八卦:阴阳 C.:廉洁 D.巧妙:巧合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反义词的关系。奢侈与节约为一对反义词,与廉洁为一对反义词。故选C。

40. 秋天:季节 A.中国人:外国人 B.名人:英雄 C.将军:职业 D.节约:品德

正确答案:D

解析:秋天是季节之一,节约是品德之一。故选D。

41. 运动员:大学生 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 C.四季:春天 D.纸张:书法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两个概念的外延是相交关系,即运动员不一定都是大学生,而大学生也不一定都是运动员,专家不一定是青年,青年也不一定是专家。故选u。

42. 混凝土:建筑 A.高粱米:秧酒 B.燕窝:浸淀 C.紫金山:天文台 D.公务员:管理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物品与其制作材料的关系。混凝土是建筑的原料;高梁米则是酿制秧酒的原料。故选A。

43. 火锅:饭桌 A.果树:水果 B.船舶:水运 C.潜艇:海洋 D.太阳能:层顶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物品与其特定空间的关系。火锅在饭桌上,潜艇在海洋里。故选C。

44. 营养:健康 A.修路:致富 B.富裕:休闲 C.山:水 D.云:阴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是两个并列的形容词。选项A中,“修路”是动词,不符合题意,首先排除;C项中,“山”、“水”是并列的名词。排除;D中“阴”是形容词,可修饰“云”与题意不符。故选B。

45. 立方体:几何学 A.比重:物理学 B.血液:植物学 C.地质学:化合物 D.基因:历史学

正确答案:A

解析:立方体是几何学中的概念,而比重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故选A。

逻辑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最相符合的选项。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46. 某银行资金交易部最新报告指出,从国内宏观的需要看,只有人民币持续不断地加息,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经济扩张的冲动,避免资产泡沫的出现和破灭;如果人民币不加快升值,那么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利率偏低的状况无法纠正,资产泡沫就有可能越吹越大。 据此,可以推出( )。

A.如果人民币加快升值,那么人民币流通性就可以根治

B.如果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那么利率偏低的状况就无法纠正

C.如果人民币持续不断地加息,那么就可从根本上抑制经济扩张的冲动 D.如果人民币不能持续不断地加息,那么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经济扩张的冲动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直接推导型。由“如果人民币不加快升值,那么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可知“人民币升值”是“人民币流动性得以根治”的必要非充分条件,A项推论是根据充分条件得出的,所以错误;B显然是错误的,“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和“利率偏低”都是“人民币不加快升值”的结果,两者之间不存在充分或必要关系;“人民币持续不断地加息”是“从根本上抑制经济扩张的冲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所以C也是错误的,D是正确的。故选D。

47. 小李是四川人,他喜欢吃酸泡菜;小王也是四川人,她也喜欢吃酸泡菜;小陈是四川人,她也喜欢吃酸泡菜。我所认识的四川人都喜欢吃酸泡菜。 因此,可以得出( )。

A.所有四川人都喜欢吃酸泡菜 B.有的四川人喜欢吃酸泡菜

C.并非所有四川人都喜欢吃酸泡菜 D.并非有的四川人喜欢吃酸泡菜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直接推导型。我认识的四川人为个体,可以推出部分即“有的四川人”喜欢吃酸泡菜,B是正确的。A、C项过于绝对,D项明显错误。故选B。

48. 地球环境日益恶化,危及我们的健康,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应当承担起保护绿化环境的义务。 据此,可以推出( )。

A.并非有些人不应当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 B.并非有些人应当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C.有些人没有环境保护意识 D.有些人有环境保护意识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直接推导型。A项否定了有些人不应当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即肯定了所有人都应当承担起保护绿化环境的义务,这与题干的全称肯定命题是相符的。故选A。

49. 著作权包含以下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网络传播权、应当由著作权人等拥有的其他权利。作品一旦创作出来就具有著作权。著作权法规定,计算机软件也是作品,其著作权和其他作品的著作权没有本质区别,如果你经过原著作者的同意,那么只要你对创作做了五分之四的修改并提出了自己的算法,你就获得了该创作的著作权。 据此,可以推出( )。

A.如果你享有了软件的著作权,那么你提出了自己的算法 B.如果你创作了这个软件,那么你能享有它的网络传播权

C.如果你对软件进行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修改,那么你享有了著作权 D.如果你没有获得该软件的著作权,那么你一定没有经过作者的同意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直接推导型。由题干第三句可知,“做出了五分之四的修改”及“提出自己的算法”是“获得著作权”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只有你获得著作权,才能享有它的网络传播权;而一旦创作了某个软件就享有著作权,所以B正确;如果你没有经过原著作者的同意,即使进行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修改,也不具有著作权,所以C也是错误的;如果你没有获得软件的著作权,也有可能是因为修改幅度小,没有提出自己的算法,所以D过于绝对。故选B。

50. 如果在仪器周围存在一个强电子或者存在一个场,那么仪器可以检测到所有的场并且会蜂鸣,强电子的存在至少导致一个场的存在。当仪器周围只存在强电子时,仪器不会蜂鸣。现在仪器没有蜂鸣。 据此,可以推出( )。

A.仪器没有检测到所有场的存在 B.仪器周围只存在强电子 C.仪器周围没有强电子

D.强电子的存在未必导致一个场的作用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直接推导型。由“仪器没有蜂鸣”可推知仪器周围没有强电子和场,或只有强电子,而“强电子的存在至少导致一个场的存在”,即如果仪器旁有强电子,那么必然会有一个强电子导致的场,仪器应该蜂鸣,由此可知仪

器周围没有强电子也没有场。故选C。

51. 某县在一次招商引资活动中,投资商难引资方说:“我有三个项目:环境项目、旅游项目和化工项目。如果你说的话是正确的,我会把其中一个项目投资到贵县,但是如果你说的话是错误的,我就一个项目也不投资。” 引资方当然想获得环境项目,那么引资方该如何说呢?( )

A.你不会把环境项目或旅游项目投资到我县 B.你不会把环境项目或化工项目投资到我县 C.你不会把旅游项目或化工项目投资到我县 D.你不会把旅游项目和化工项目都投资到我县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可采用代入法进行推理。A、B项代入后引资方不能必然获得环境项目.可能获得的是旅游项目或者化工项目。代入C,如果投资方想投资一个项目,那么引资方说的就是对的,则投资方只能投资环境项目;如果投资方不想投资,引资方说的也是对的,则投资方只能投资环境项目。故选C。

52. 某个团队现有张、王主任、李工程师、杨工程师、赵科员、马科员六个成员。现在因为工作关系,必须调整某些成员,已知:(1)只有保留王主任和李工程师、杨工程师,才能保留张; (2)如果不调整李工程师,则不能保留赵科员; (3)如果调整赵科员,那么就必须调整马科员; (4)张是团队的核心,是不能调整的。 据此,可以推出( )。

A.保留赵科员并且调整李工程师 B.保留李工程师和杨工程师 C.保留赵科员并且调整杨工程师 D.保留赵科员和马科员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由(4)可知一定要保留张,又由(1)可知要保留王主任、李工程师、杨工程师,又由(2)(3)可知需调整赵科员和马科员。故选B。

53. 在对某一社区13名成员的休闲生活情况的调查中发现:(1)喜欢游泳的成员不喜欢太极拳; (2)不喜欢郊游的成员喜欢太极拳; (3)喜欢郊游的成员不喜欢登山。 据此,可以推出( )。

A.喜欢登山的成员不喜欢游泳 B.喜欢游泳的成员不喜欢登山 C.喜欢太极拳的成员不喜欢郊游 D.喜欢太极拳的成员不喜欢登山

正确答案:B

解析:(1),(2),(3)为3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推理规则可由(1)推出喜欢游泳的成虽不喜欢太极拳,由(2)推出不喜欢的太极拳的成员没有不喜欢郊游,由(3)推出喜欢登山的成员没有不喜欢郊游,由此三个推论可得到喜欢游泳的成

员不喜欢登山。题目中的3个条件只说出了前者被后者包含,但未说后者包含了哪些,所以只能得到前者被某群人包含的信息,只有B项符合。故选B。

54. 科学家观测表明:(1)全球正在变暖,并且南极冰块正在融化;(2)如果没有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那么臭氧空洞就不会扩大。有关专家根据卫星云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出:(1)如果科学观测两项都准确的话,那么南极冰块没在融化;(2)如果科学观测至少有一项不准确的话,那么全球没有变暖,臭氧空洞正在扩大;(3)科学观察两项中至少有一项是准确的。 根据有关专家的分析,可以推出( )。

A.全球正在变暖 B.南极冰块正在融化 C.臭氧空洞不会扩大

D.存在人类的破坏性活动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直接推导型,可采用排除法。科学观察两项至少有一项是准确的,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两项都是正确的,可以得到南极冰块没有融化,所以排除B;另外一种情况是一项准确,一项不准确的,可以得到全球没有变暖,臭氧空洞正在扩大,所以排除A、C项;因此只能选择D。故选D。

55. 在某城市,有一家银行被盗,警方通过侦查,拘捕了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六个重大嫌疑人,经过审问,查明了以下事实:1号、5号、6号三人中只有两个作案,1号、2号两人最少有一个作案,2号和3号两人要么都作案,要么都没有作案,1号和4号两人中只有一人作案,3号和4号两人中也只有一人作案。 据此,可以推出全部案犯人数是( )。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运算型。如果5号和6号作案,则1号没有作案,2号、3号作案了,4号也没有作案,与题干中“1号和4号两人中只有一人作案”不符;如果1号和5号作案,则6号没作案,4号也没有作案,那么3号和2号作案了,作案人数为4人,符合题干事实;如果1号和6号作案,则5号没有作案,4号也没有作案,那么3号和2号作案了,作案人数为4人,符合题干事实,故全部作案人数为4人。故选B。

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56. 2,5,28,257,( ) A.2006 B.1342 C.3503 D.3126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规律为:1的1次方+1,2的2次方+1,3的3次方+1,4的4次方+1,是一个自然数列的多次方综合,其下一项应为5的5次方+1=3126。故选D。

57. 5,13,37,109,( ) A.136 B.231 C.325 D.408

正确答案:C

解析:本数列为等差数列变式,其规律为:相邻两项的差为等比数列8,24,72,该等比数列下一项为216,则未知项应为109+216=325。故选C,。

58. -8,-4,4,20,( ) A.60 B.52 C.48 D.36

正确答案:B

解析:本数列为等差数列变式,其规律为:相邻两项的差为等比数列4,8,16,该等比数列下一项为 32,则未知项应为32+20=52。故选B。

59. 1200,200,40,( ),10/3 A.10 B.20 C.30 D.5

正确答案:A

解析:所给数列规律为:前项与后项的比为等差数列6,5,(4),(3),则未知项应为10。故选A。

60. ( ),4,18,48,100 A.-16 B.-8

C.-4 D.0

正确答案:D

解析:本数列为三级等差数列,其规律为;相邻两项的差为(4),14,30,52,再做差为(10),16,22,则未知项应为0。故选D。

61. -9,-5,0,6,( ) A.13 B.14 C.15 D.16

正确答案:A

解析:本数列为二级等差数列,其规律为:相邻两项的差为等差数列4,5,6,(7),则未知项应为13。故选A。

62. ,24,44,34,39,( ) A.20 B.32 C.36.5 D.19

正确答案:C

解析:本数列为等差数列变式,其规律为:相邻两项的差为等比数列-40,20,-10,5,(-2.5),则未知项应为36.5。故选C。

63. -2,-1,6,25,62,( ) A.105 B.123 C.161 D.181

正确答案:B

解析:本数列为立方数列的变式,该数列各项可变形为:03-2,13-2,23-2,33-2,43-2,则未知项为53-2=123。故选B。

. 8,16,25,35,47,( ) A.58 B.61 C.65 D.81

正确答案:A

解析:该数列规律为:相邻两项之差为8,9,10,新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则新数列下一项为11,因此,未知项应为47+11=58。故选A。

65. 2,2,6,12,27,( ) A.42 B.50 C.58.5 D.63.5

正确答案:C

解析:所给数列规律为:an+2=(an+an+1)×1.5,则未知项为(12+27)×1.5=58.5。故选C。

数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66. A、B、C三件衬衫的总价格为520元,分别按9.5折,9折,8.75折出售,总价格为474元,A、B两件衬衫的价格比为5:4,A,B、C三件衬衫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

A.250,200,70 B.2.0016e+008 C.1.5012e+008 D.100,80,340

正确答案:B

解析:可采用方程式求解。设A、B、C三件衬衫的价格为5x,4x,y,可列方程组,解得y=160。本题也可用代入法解题。故选B。

67. 修路若干千米,第一天修了总路程的1/3又3米,第二天修了剩下的1/2少0.5米,第三天修了剩下的3/4又2米,还剩下2米没有修完,共要修路多少米?( )

A.51 B.45 C.42 D.33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工程问题。第二天剩下(2+2)÷1/4=16米,第一天剩下(16-0.5)÷1/2=31米,一共要修路(31+3)÷2/3=51米。也可用代入法解题,把各选项答案代入可得总路程为51米,符合题意。故选A。

68. 将一批电脑装车,装了28车时,还剩80%没有装,装了85车时,还剩1320台没有装。这批电脑共有多少台?( )

A.3360

B.3258 C.2752 D.2800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批电脑可装28÷(1-80%)=140台车,每台车应装1320÷(140-85)=24台电脑,故一共有24×140=3360台电脑。故选A。

69. 杯中原有浓度为18%的盐水溶液100ml,重复以下操作2次,加入100ml水,充分配合后,倒出100ml溶液,问杯中盐水溶液的浓度变成了多少?( )

A.9%. B.7.5%. C.4.5%. D.3.6%.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浓度问题。第一次操作后盐水浓度变为18%×1/2=9%,第二次操作后浓度变为 9%×1/2=4.5%。故选C。

70. A、B、C、D四支球队开展篮球比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1场,已知A队已比赛了3场,B队已比赛了2场,C队已比赛了1场,D队已比赛了几场?( )

A.3 B.2 C.1 D.0

正确答案:B

解析:每个球队要比赛3场,则A队和B队、C队、D队各比赛1场,C队和A队比赛1场,B队和 A队、D队各比赛1场,故D队比赛了2场。故选B。

71. 甲,乙两人的月收入都是四位数,大于等于1000元,小于10000元,已知甲月收入的2/5和乙月收入的1/4正好相等。甲、乙两人的月收入最大相差是多少元?( )

A.3216 B.3665 C.3720 D.3747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可设未知数求解。设甲收入为x,乙收入为y,则,两人月收入相差y-x=3/8 y,当y取最大值9992元时,3/8 y有最大值3747元。故选D。

72. 旅游团安排住宿,若有4个房间每间住4人,其余房间每间住5人,还剩2人,若有4个房间每间住5人,其余房间每间住4人,正好住下,该旅游团有多少人?( )

A.43 B.38 C.33 D.28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可用方程式求解。设除去4个房间后还有房间x个,可列方程4×4+5x+2=4×5+ 4x,解得x=2,则该旅游团有5×4+4×2=28人。(另一种解题思路:从题干可知,总人数一定是4的倍数,而选项中只有28是4的倍数,所以只能选D。)故选D。

73. 甲、乙两清洁车执行A、B两地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乙两车单独清扫分别需2小时、3小时,两车同时从 A、B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6千米,A、B两地共有多少千米?( )

A.2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相遇问题。甲、乙过了1÷(1/2 + 1/3)=6/5小时后相遇,则A、B两地共有6÷[(1/2 - 1/3) × 6/5]=30千米。故选B。

74. 某射击运动员每次射击命中10环的概率是80%,5次射击有4次命中10环的概率是( )。

A.0.8 B.0.6322 C.0.4096 D.0.3281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概率问题。5次射击命中4次10环的概率为.(80%)4×20%=40.96%。故选C。

75. 甲、乙、丙三人是某公司的职员,三人分8天、9天、12天到经理办公室汇报工作一次,三人在经理办公室两次相遇至少要相隔多少天?( )

A.72 B.144 C.216 D.288

正确答案:A

解析:三人在经理办公室两次相遇至少相隔的天数应取8、9、12的最小公倍数,即72天。故选A。

76. 某轮船计划用15小时从A地到月地,行驶5小时后,由于天气变好,速度加快了25%,可提前几小时到达? ( )

A.4 B.3 C.2 D.1

正确答案:C 解析:行驶5小时之后的路程由于速度加快,剩下路程需用(15-5)÷(1+25%)=8小时走完,故提前了15-5-8=2小时。故选C。

77. 买5本甲种图书和4本乙种图书,需要280元,买4本甲种图书和3本乙种图书,需要219元,买1本甲种图书,需要多少元?( )

A.36 B.26 C.24 D.22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可用方程式求解。没甲种图书x元,乙种图书y元,可列方程组5x+4y=280, 4x+3y=219,解得x=36。故选A。(另一种解题思路:买1本甲种图书和1本乙种图书需要280-219=61元,则买1本甲种图书需要219-61×3=36元)。

78. 修剪果树枝干,第1天由第1位园丁先修剪1棵,再修剪剩下的1/10,第2天由第2位园丁先修剪2棵,再修剪剩下的1/10,……第n天由第n位园丁先修剪n棵,结果n天就完成,问如果每个园丁修剪的棵数相等,共修剪了果树( )。

A.46棵 B.51棵 C.75棵 D.81棵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无须计算。由于每天修剪的棵数实质是相等的,第n天修剪了n棵,由此可知这n天每天都修剪n棵,那么共修剪果树数目为n的平方数,四个选项中,只有81符合。故选D。

79. 某工程队承担子A、B两个工程任务,A工程的工作是B工程的两倍,施工过程如下:第一阶段15天,全体人员投入到A工程中,完成了A工程的部

分工作量;第二阶段20天,一半人员投入到A工程中,一半人员投入到B工程中,完成了A工程的剩余工作量和B工程的部分工作量;第三阶段10天,10个人投入到B工程中,完成了B工程的剩余工程量,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等,该工程队共有多少人?( )

A. B.58 C.48 D.40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可用方程式求解,设该工程队共有x人,可列方程得2×(10×10+20×x/2)=15x+20×x/2,解得x=40。故选D。

80. 为缩减开支,某国家通过压缩公务员队伍和调整公务员工资的办法,将公务员工资总支出缩减30%,人数占全公务员队伍40%的A类部门压缩40%,人数占全公务员队伍40%的B类部门压缩30%,人数占全公务队伍20%的C类部门压缩20%,留用公务员的平均工资调整幅度如何?( )

A.上浮约2% B.上浮约3% C.下降约2% D.下降约3%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例问题的计算能力。现在的工资总支出相当于原来的1-30%=70%;现在的人数是原来的40%×(1-40%)+40%×(1-30%)+20%×(1-20%)=68%,则现在的人均工资为原来的70%÷68%≈103%,上浮了约3%。故选B。

资料分析每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全省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效果逐步显现,基本情况如下: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45.33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935.38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67.2%,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8%,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15.7个百分点。“三资”和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20.17亿元和1931.38亿元,同比增长23.8%和24.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和2.9个百分点。1~9月产值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5个行业,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等六大行业共实现产值1682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高达56.0%,对全省产值增长累计贡献率达53.7%。 (二)投资增速回落。1~9月,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4.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43.25亿元,增长20.7%,涨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最低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继续领先一、三产业,但涨幅减缓。第

二产业投资增长25%,增速分别快于第一、三产业8.9个和7.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回落。今年1~9月份,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70.24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同比回落15.8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9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5亿元,增长16%。1~9月,汽车、石油及制品、建筑及装潢材料分别增长58.1%、35.8%、72.5%;从绝对额来看,汽车类以259.8亿元零售额仍居榜首,比重由去年的14.8%上升到18.1%,食品、饮料、烟酒等吃的商品以228.7亿元的零售额居第二位,比重呈下降趋势,由去年的17.6%下降到15.9%,同比增长12.4%,石油及制品类占12.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占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占11.7%。城市零售额增速明显快于县及县以下。城市零售额比重和增速均高于县及县以下,1~9月份,城市的零售额3522亿元,比重由去年同期72.2%提高到72.8%,同比增长 17%;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1313亿元,增长13.4%。 (四)外需保持稳定增长。1~9月份,全省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达到2041.5亿美元,仅比去年 1~11月份进出口总额少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进口901亿美元,增长17.5%;出口1140.5亿美元,增长28.9%,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5%,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个百分点。 (五)物价保持低幅上涨。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低通胀局面。1~9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原材料价格上涨7.2%。涨幅稳定在较低水平或略有回落。 (六)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1~9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工薪收入7238元,增长13.9%;经营性收入944元,增长23.6%;财产性收入193元,增长 11.7%;转移性收入3128元,增长12.9%。从各项收入构成来看,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从不同收入群来看,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0.7%~15.5%之间的两位数增长。1~9月全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4690元,同比增长 14.2%。

8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06年前三季度,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电气及通用设备制造等六大行业对江苏产值增长的累计贡献率在50%以上

B.2005年前三季度,江苏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为33.7% C.2005年1~9月,江苏累计进出口总值突破两千亿美元

D.2006年1~9月,江苏经济继续在高平台上稳定快速增长,宏观效果逐步显现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观点判断题。由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可知A说法正确,由第三段第—句可知增长速度为19.1%+14.6%=33.7%,B项正确;2005年1~9月份江苏累计进出口总值为2041.5÷(1+23.6%)≈1651.7亿美元,C错误;由文章首句可知D正确。故选C。

82.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 A.15%. B.16%. C.高于16% D.低于15%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观察分析题。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16%,而城市零售额增速明显快于县及县以下,故应高于16%。故选C。

83.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比率是原材料的( )。 A.1.4%. B.1.2%. C.7.2%. D.16.67%.

正确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计算题。江苏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比率为1.2%,原材料为7.2%,故答案为1.2%÷7.2%×100%=16.67%。故选D。

84. 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村人均现金收入( )。 A.多5224元 B.多5956元 C.高于16% D.低于15%

正确答案:B

解析:观察文字资料,可知江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多106-4690=5956元。故选B。

85. 2006年1~9月,江苏汽车类以及食品、饮料、烟酒等吃的商品以外的其他消费品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

A.81.9%. B.66%. C.34.6% D.34%.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字资料可知,汽车类占的比重为18.1%,食品、饮料、烟酒等吃的商品占15.9%,则其他商品占1-18.1%-15.9%=66%。故选B。

表格资料 江苏省主要运输指标完成情况 8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江苏2005年的民航旅客周转量约是2000年的两倍

B.江苏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的货物周转量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C.江苏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D.2005年与2000年相比,江苏港口货物吞吐量中外贸吞吐量的比重明显上升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观察型的观点判断题。由图表可以看出,2002年江苏水路客运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故选C。

87. 2000~2005年江苏旅客运输量与货物运输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相比( )。

A.前者较慢 B.恰好相等 C.前者较快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计算题。2000~2005年旅客运输量增幅为(145204.34-107244)÷107244× 100%≈35.4%,2000~2005年货物运输量增幅为(112908.73÷90436-1)×100%≈24.8%,显然若按年平均增长速度来算的话,旅客运输量也较快。故选C。

88. 2005年江苏公路旅客周转量为多少亿人公里?( ) A.138287 B.59448 C.719.08 D.948.1

正确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计算题,从图表找出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公路旅客周转量为1222.03-245.37- 28.45-0.11=948.1亿人公里。故选D。

. 表中显示,江苏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 A.公路 B.铁路 C.水路 D.管道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观察题。由表格中可观察得出客、货运输量都是公路最高。故选A。

90. 2005年江苏水路货物运输的平均距离是多少公里?( ) A.695 B.703 C.821 D.0

正确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计算题。平均距离为2056.9×10000÷29277≈703公里。(货物周转量=货物吨数×运输距离)。故选B。

西部部分省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06年1~10月)

91. 2005年1~10月,贵州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甘肃省相比( )。 A.较低 B.较高

C.恰好相等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计算比较题。2005年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86.02÷(1+21.2%)≈8.5(亿元),甘肃省为787.02÷(1+22.17%)≈4.2(亿元),故贵州省较高。故选B。

92. 2006年1~10月,四川、重庆两地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约( )。

A.29%. B.30%. C.31%. D.32%.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计算题。两地去年同期投资总额为1531.12÷(1+28%)+3120.84÷(1+32.50%)≈3551.54亿元,故增长了(1531.12+3120.84-3551.54)÷3551.54×100%≈31%。故选C。

93. 下列关于表中西部省市区2006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三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也最大 B.固定资产投资最少的三个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也最小

C.总体上说,固定资产投资较多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也较高 D.固定资产投资较多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问比增长率也较高,反之亦然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观点判断题。D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例如甘肃省的投资比少,但增长率要高于。故选D。

94. 2006年1~10月,表内西部省市区中,不同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最大达( )。

A.2955.33亿元 B.2065.21亿元 C.1878.36亿元 D.1722.98亿元

正确答案:A

解析:通过观察图表中的数据,投资差距最大的显然为四川和,差值为3120.84-165.51= 2955.33亿元。故选A。

95. 以2006年10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估算后两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以2006年的前10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估算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增长率,可估算出表中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在4000亿元以上的西部省市区有几个?( )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C

解析:通过计算可知,只有四川、内蒙古和陕西三省可以超过4000亿元。故选C。

96. 2000年以来,粤苏沪浙鲁五地进口增长率相差最小的时期是( )。 A.2001年 B.2002年 C.2005午

D.2006年1~11月

正确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观察题,可从图中直接观察得出,进口增长宰相差最小的时期是2006年1~11月。故选D。

97. 2000年以来,粤苏浙鲁四省中,进口午增长率的最高出现在( )。 A.广东 B.浙江 C.江苏 D.山东

正确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直接观察出,2000年以来进口年增长率最高出现在江苏。故选C。

9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五”期间,江苏的进口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水平 B.2001年,全国及粤苏沪浙鲁五地的进口增长率普遍较低 C.总体上说,2000年以来,江苏的进口增长率较高 D.2005年江苏的进口增长率比上海高约5.4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观点判断题。A、B、C项均可以从图形中找到依据,而D项2005年江苏的进口增长串比上海高25.9-10.5=15.4个百分点。故选D。

99. “十五”期间,江苏进口增长率高于粤沪浙鲁四地的年份占( )。 A.80%. B.60%. C.40%. D.20%.

正确答案:A

解析:通过图中所示,除2001年外,“十五”期间各年份江苏进口增长率均高于其他四地,所以五年来,有四年其进口增长率高于其他四地,即80%。故选A。

100. 2000年以来,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比,江苏进口增长率相差多少个百分点?( )。

A.61.5 B.58.2 C.41.7 D.39.8

正确答案:B

解析:简单计算即可。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比,江苏进口增长率相差71.3-13.1=58.2个百分点。故选B。

101. 1998~2005年,苏州市规模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最大的年份与最小的年份相比,比重相差多少?( )

A.15.2个百分点 B.16.3个百分点 C.18.9%. D.15.2%.

正确答案:A

解析:在图中找到相关数据比较即可得出,相差33.3-18.1=15.2,即15.2个百分点。故选A。

102. 1998~2005年,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

度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相比,大小关系如何( )。

A.后者较大 B.恰好相等 C.前者较大

D.不能比较

正确答案:C 解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故增长速度较工业总产值要高。故选C。

10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五”期间,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B.“十五”期间,苏州市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C.总体上说,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有逐渐增加趋势

D.“十五”期间,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

正确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观察型的观点判断题。由图表可知,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有所下降。故选D。

104. 2005年与2000年相比,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了多少万元?( )

A.2.51×107 B.2.51×105 C.2.51×102 D.7512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计算题,3085-575=2510亿元=2.51×107万元。故选A。

105. 哪一年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年增长额最多?( ) A.2005年 B.2004年 C.2003年 D.2002年

正确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观察题,从图表中可直接观察出2004年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年增长额最多。故选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