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 学生写作想象力的培养 孙永华 (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本文通过激活文字、学会“录音”、学会复制和放心感悟等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写作想象力。 关键词:写作想象力;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 些许活力。运动场上,因为有了一阵高于一阵的欢呼喝 彩,才显得热闹非凡;剧院里,因为有了一阵又一阵的掌 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 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 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 声、欢笑声,才使舞台艺术风景这般独好。在写《感受春 雨》的作文时,我让学生到雨中去接受雨的滋润与抚摸。 认真观察,仔细倾听,结果,有人干脆将文题改为《听 雨》。为读者表演了一首“春雨变奏曲”,效果非同凡响。 所以,引导学生放耳聆听,才能感受人间的美妙。听山村 的鸡呜狗叫,夏夜的蛙声阵阵;听春燕的呢喃,百灵的欢 歌;听雨水的哗啦,山泉的叮咚;听荡气回肠的《梅花三 弄》,也听柔肠百结的《二泉吟》;听集市上粗犷嘈杂的叫 卖,也听父母师长温文尔雅的教诲;听泼妇骂街的辛辣 刻薄,也听官场上的“拍马溜须”。用你的耳朵仔细聆听, 你会听到禾苗拔节,残雪消融的声音,也能听到阳光歌 唱的声音。录下这些,作文时定能真切感人。 三、放手把握,学会“复制” 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想象是 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 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 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 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 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 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 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 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 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 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 世界和创造性阐述世界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个方面来培养学 生的想象力。 一生活中,许多东西,只有接触了,抚摸了,才能抓住 特点,写得入微。因而,你不妨鼓励学生去摸摸泥鳅,感 、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而现实生 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 受生命的灵动;摸摸狗儿的皮毛,感受生命的轻柔;摸摸 父母额上的皱纹,感受生命的沦桑……并及时对耳闻目 睹的现象进行复制,否则,时间的浪潮或许会连同“底 片”一起冲走。所以,最好引导学生随时记载实验课的 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 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告诉学生:你们的眼睛 是最好的“摄像机”,只要处处留心,这架高科技的“摄像 机”就能随时随地拍下无数亮丽的风景:看白云如何悠 然飘荡?鲜花怎样吐蕊绽放?草儿如何扭着腰肢跳舞? 风儿怎样褪去树木的秋装?拍下操场上,同学们生龙活 虎的游戏场面;拍下体育场上,运动健儿的矫健英姿;拍 下文艺汇演上,演员们婀娜翩跹的舞姿;拍下集市上琳 琅满目的繁华;拍下“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只要 真正投入自然的怀抱,充分利用眼睛的摄像功能,作文 兴趣盎然;记载体育课的大汗淋漓;记载野炊的别开生 面;记载初上讲台的担惊受怕……只有每天及时记下喜 怒哀乐,点点滴滴地积累,何愁写不出话来又选不好素 材呢? 四、放心感悟 . 学会“编剧”弄来了真实感人的素材,还必须引导学 生放飞思绪,深入浅出,从题材上挖掘内涵,进行艺术加 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清理,去感悟。把精粹 沉淀,让灵感升华。如给学生们听《渔舟唱晚》的音乐时,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欣赏旋律的优美外,还要引导他们展 会因生活而美丽。因此,在写《我的同学》时,我干脆叫 上几个同学上讲台让大家观察。同学们当场对人物的 外貌特征给予描绘,这样人物的外貌特征就个性十足 地跃然纸上了。再引导他们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素 材,这样,就避免了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 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斜阳里,波光 粼粼的江面上,渔民满载而归的情景。不光想象精彩的 画面,还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想象一篇作文,或根 据一些符号去想象,或根据一面段文字去想象……有了 原汁原昧的生活素材,学会了开拓创新的手法,写出真 情洋溢又文采飞扬的作文,自然不在话下了。 总之,鼓励并引导学生投入自然中,感受生活,开放 视野,积极思考与练笔,作文教学将会走出一条阳光大 道 二、放耳聆听、学会“录音” “眼观四向,耳听八方”。耳朵对于我们来说,实在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录音机”。即使你用眼睛拍来了再 多精彩的画面,缺乏有声语言的间入,就少了些许灵气, 一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