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测试一 总序35
(总分:5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阅读《狼》,完成练习: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寐,盖以透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给加粗字注音(10分)
缀行甚远( )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 奔倚其下( ) 眈眈相向( ) 少时( ) 目似瞑( ) 意暇甚( ) 狼亦黠矣( ) 二、填空(18分)
1.本文作者 ,字 , 代 家。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名,“志异”的意思是 3.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 惧狼 → ( )→ ( ) 三、解释词义
1.试解释加点的字。(12分)
①缀行甚远( ) ..③屠大窘( ) .
②一狼仍从( ) . ④顾野有麦场( ) .
⑥苫蔽成丘( ) ..
⑤积薪其中( ) .⑦目似暝( ) .
⑧又数刀毙之( ) .
⑩止露尻尾( ) . ⑫狼亦黠矣( ) .
⑨一狼洞其中( ) .
⑪乃悟前狼假寐( ) ..2.辨析下列一词多义。(8分)
恐前后受其敌•①敌
盖以诱敌•
以刀劈狼首•②以
盖以诱敌•)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不敢前•③前 ④
其一犬坐于前•四、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比较多,请写出2个。(2分)
1
18《狼》测试二 总序36
(总分:5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3分)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一一御狼一一惧狼一一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4、翻译(6分)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6分) 句子: 意思: 6、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5分) 7、“投以骨”的正常语序为 ,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6分) 8、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9、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6分)
10、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6分)
2
18《狼》测试一答案
1.略
2. 蒲松龄 留仙 清 文学家 3、书斋 记述奇异的事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遇狼 御狼 杀狼
三、1.①紧跟着走 ②跟从 ③困窘 ④回头看⑤柴 ⑥覆盖 ⑦闭眼 ⑧杀死 ⑨打洞 ⑩屁股
⑪假装睡觉 ⑫狡猾
2.①攻击 敌人 ②拿 用来 ③前进 前面④神情 想
四、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等
18《狼》测试二答案
1、B
2、C
3、 D(A不能先让步,B应“惧狼”后才“御狼”,C没有“怜悯”)
4、①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狼像以前一样一齐追赶。 ②狼不敢前进,瞪着眼朝着屠户。 ③想钻洞进入来攻屠户的后部。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6、交代了屠户卖完肉在回家路上被二只狼紧追不舍的情景。作用:①写出了屠户危险的处境;②渲染了紧张的气氛;③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7、以骨投,目的是吸引狼的注意,以求脱身。
8、①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 ②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
③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由恐惧到与狼斗争并积极出击杀死了狼。
9、 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10、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所写事情的看法,既是对狼的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画龙点睛,提示了文章的主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