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水阅读答案解析
2019高考全国I卷语文阅读《理水》到底讲了什么?
“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也称作“水体”, 泛指对于园林景物中的水景的处理,同时它也是排水、防止 土壤冲刷,稳固山体的一个重要手段。
《理水》这篇文章则是鲁迅先生 《故事新编》中的小说, 取材于神话传说,塑造的是史有所载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 鲁迅先生借助历史上的神话传说,将社会现实中的现象都寓 于其中,讽刺了那些昏聩的,还有空有理论的文人 学者,同时赞扬了真正的实干家,其主题主要是要弘扬中华 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1、《理水》的主要内容 我觉得《理水》主要内容情节分为五个部分, 即治水前、 治水开始、大禹到来、治水成功、治水成功后。
(1)、治水前其开头主要是写大禹治水之前的情况,
“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舜时突遇洪水,百姓生 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治水九年却没有任何效果的鲧被舜带去 充军,然后舜让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根据这篇小说的写作 背景,这个开始实际上写的就是黄河决堤发洪水,却 不顾这些灾情,反而变本加厉的搜刮民脂民膏,无视百姓安 危,导致当时受灾人数众多,鲁迅亲眼目睹这一切,心中愤 慨,就写下了这篇文章,用以讽刺的丑陋一面,并且 表达出了对于受灾人民的同情。洪水这件事只不过是一个缩 影,事实上鲁迅先生还影射了当时在统治下这种比较 普遍的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导致了百姓生活十分凄惨悲 苦。
(2)、治水开始鲁迅先生也在治水开始之后刻画出了 那些学者专家和水利局的的丑陋形象,那些人根本就不 会去治水,也不愿意,他们不会去听从百姓意见,他们只会 趋炎附势, 只会撒谎蒙骗, 欺上瞒下, 那些专家只会说, “灾 情倒并不严重,粮食也还可以敷衍”之类的话。当然,在这 其中,百姓表现的也是十分愚昧的,在这种痛苦的生活环境 中,他们懦弱又恐惧, 有些人就选择了对学者趋炎附势。
( 3)、大禹到来大禹是一心治水,要为人民造福的, 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小说中也是有体现的,大禹治 水时,妻子过来找他,但是大禹因为遵纪守法,根本就不愿 意见妻子,他的妻子因此破口大骂,鲁迅先生这样写,我觉 得是在表明大禹治水和为人民造福的决心,有着这样的决 心,无论是家人还是其他的,都是没有办法阻拦他 的。
(4)、治水成功文中写道,大禹来了之后,“况日见 其繁盛”,文中关于治水的过程没有详细的写,不过从文中 种种表述看来,的确是已经治理成功。治水成功的大禹回到 冀州,百姓们都在那里迎接,大禹此时的外表已经跟“乞丐 似的”了,就连腿脚也已经畸形,他也没有要邀功的意思, 也不居功自傲。
(5)、治水成功后小说的结局耐人深省,因为那个为 人民谋福利才会变得跟乞丐似的大禹很快就变了,他没有再 将自己之前的精神用来做其他的事情,他“吃喝不考究,但 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 ; 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 时候的穿著,是要漂亮的”,他还是那个大禹,但却已经跟 那些昏聩的混到一起去了,百姓依旧十分愚昧,这或许 就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现实。
2、赏析
鲁迅先生曾说过,“史书本来是过去的陈账簿,和急进 的猛士不相干……倘若不能忘情咿呀,倒也可以翻翻,知道 我们现在的情形,和那时的何其神似,而现在的昏妄举动, 胡涂思想,那时也早已有过,并且都闹糟了。读史,就愈可 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因此,先生《故事新编》的 历史小说基本都是古今杂糅交汇来进行讲述,来表达自己的 思想观念,先生的文学作品一直是我们前行的明灯,非常值 得学习。
《理水》是鲁迅先生《故事新编》里的小说,这篇小说 也确实非常“新”,打破了传统的历史类小说的形式,形式 上古今杂糅,披着历史外衣,写着大禹治水,实际上就是在 讽刺社会现实,并塑造出了学者那些形象。对于鲁迅先
生笔下的大禹,其实他那样的结局说是出乎意料,其实也不 是,因为现实就应该是那样的,传说之中,大禹是英雄,不 应该跟普通人一样,但是现实不同,现实中,大禹是治水的
“英雄”人物,可他更多的也是普通人,他也会像普通人那 样有弱点,也有自己的欲望,普通人会泯然众人,会被其他 人同化,这样或许有些悲哀,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英 雄”人物更贴合现实,更加的有血有肉。
鲁迅先生是衷心赞美大禹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先生通 过大量的白描手法将大禹的形象塑造出来,大禹“衣衫破 旧”,“粗手粗脚”、“黑脸黄须”、“满脚底都是栗子一 般的老茧”,大禹是一个实干家,可以脚踏实地的治水,身 先士卒,埋头苦干;他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人, 而且没有私心,即便妻子来了,也不相见;他是一个有“脑 子”的人,他能总结出前人的经验教训, 想出治水的办法来
至于大禹的结局,在我看来,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公而 忘私的大禹始终是孤独的普通人,他治水的事在那些凡人眼 里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慢慢的,大禹这样的人物也在“孤 独”和“平庸”中选择了平庸,选择了被同化,这样的结局 或许可以说是荒诞,但是他的贡献依旧是不可磨灭、值得歌 颂的。
《理水》这篇小说总的来说就是歌颂脚踏实地、公而忘 私的实干家,借助古代传说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来讲述中华民
族的精神和脊梁,并且告诫中华人民,不应该趋炎附势愚昧 无知,应当从这些人物中获取力量,并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