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通过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更大的识字热情。课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学生易于诵读记忆。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的形式,揭示出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课文配有一幅图片,三个小朋友在合作植树,三人为众,暗示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日字旁,理解字义,会写“木、林、土、力、心”5个字和卧钩笔画。 2、初步感受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3、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队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四、教学难点: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钩。 五、教学准备: PPT教学课件。 六、教学课时: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识“明”,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汉语拼音和许多汉字,能自己读书了,真是了不起。今天老师还要带你们到汉字王国里认识一些有趣的朋友。
2、幻灯片1,2:出示太阳及日出,月亮及月出。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月的明亮。 3、月亮和太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
4、 幻灯片3:这两位老朋友在一起啊,就组成了一个新字,这个字读什么?(正音,齐读)“日”和“月”这两个朋友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日”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这样组起来的字才好看。
5、了解“明”是什么意思,“日”和“月”都非常明亮,加在一起是非常亮的意思。 6、用“明”组词。
7、幻灯片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日月明》。(齐声读)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
二、朗读课文,趣味识字
1、打开书,翻到“日月明”,听范读(电子白板)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遇到不会读的生字请拼音宝宝帮忙。 3、指名诵读课文,识记前四行生字。 A、“日月明,田力男。”
1)出示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幻灯片5),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 2)写出汉字“男”,揭示字义,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 3)再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B、“小大尖,小土尘。”
1)让学生说说“尖、尘”分别是什么意思(幻灯片6,7,8),教师揭示末端细小为“尖”细微的土“尘”。
2)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想象尖的东西有哪些?在哪儿见到过? C、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
1)每人选一句自学,通过图片和想象画面,猜测“从、众、双、木、林、森”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幻灯片9)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 (幻灯片10)人多为“众”, (幻灯片11)成片的树木为“林”,更多更茂密树木为“森”(幻灯片12)。
D、小结会意字构字规律:以上生字,都是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会意字。(幻灯片13)
三、齐读课文
1、击打节拍,再次感受本课的汉字的构字特点。
2、质疑,课文有没有不懂的句子,预设“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下节课解决。
四、写字练习(见电子白板) 1、指导写“木”
1)指导学生观察“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反馈后,老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 2)学生尝试写“木”,检查点评,学生再次写。 2、指导写“林”
1)学生观察“林”,说说发现了什么。老师讲讲好朋友之间谦让的小故事啊。 2)学生尝试写“林”检查点评。重点强调右边的“木”,撇要穿插到点的下方。 3)学生再次写“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 2、 3、
指名读课文前四句,齐读并背诵。Ppt1 复习会意字。Ppt2、3
我和星星交朋友游戏。(出示课件ppt4,指名大声读汉字,星星上升。)
4、 认读课后词语: ppt5
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
二、朗读课文,理解识字
1、通过看图,结合上文“三人众,双木林”,ppt6、7启发学生理解“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的意思。
2、结合课文插图理解最后一句话,(见电子课本)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经过众多小朋友的努力,荒山变成了树林,变成了果园的神奇景象,体会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财富的道理。
3、通过扩词辅助记忆“条、心”。
三、朗读课文,读出三字一顿的韵味
四、拓展练习,进一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猜猜下面这些字的意思。
2、还在哪儿见过有两个汉字或三个汉字拼成的新字。让我们一起认识下面几个会意字,看它们是不是很有趣
五、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力”,看仔细关键笔画在哪里?第2笔是什么? 2、跟师书空“力”。
3、师小结:横折折勾要斜一点,撇和勾一样平,撇是放笔要比横稍 4、生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5、投影出示互评,指出优点(尽量不提缺点),再写一个。
6、学习新笔画卧钩,重点让学生观察白板中“心“的分步笔顺,关注三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7、让学生观察“土“两横的长短不同及竖的位置。
六、作业布置
1、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 2、练习朗读课文和读课后第二题词语。
《日月明》教学反思
《日月明》一课,是以会意字识字为主。我以两个谜语开课,学生很轻松的就猜出了谜底:日、月,而后我用PPT出示了“明”,并问学生“你们知道日和月和在一起是什么字吗?”由于提前进行了预习,所以学生很快就说是“明”。接着我让学生猜一猜“明”的意思,学生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 本节课在设计时,我的想法是:要充分利用课文中揭示会意字特点的韵文,反复读文中识字,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本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快记住这些生字呢?我想利用会意字的特点,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记字的方法,并且说说对字的理解,也许会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识记“尖、尘”后,就让学生同桌说一说怎样记住其他的字,然后汇报交流。一些字学生识记得很不错,例如:学生说“鲜,就是味道很鲜美,因为鱼很好吃、羊的味道也很好,鱼羊和起来就是鲜;着火了上面用大盖子一盖,火就灭了,一火就是灭”,但是其他的字,学生受原来识字方法的影响,总是说不到会意字的构字方法上来,如:有学生说“休”,木好像一个人,旁边的单人旁好像一张床。又如说到“众”,受从的影响,学生说上边的一个人是领头的,下边的两个人是跟在他后头的,所以众的意思是两个人跟着一个人。为此,我总是不停地引导学生往会意字的构字方法上说,感到一节课老师教得比较辛苦。而且后面读词语的环节,我发现学生的识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看来还是我过多的强调了会意字,让学生读文太少,也就是忽略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如果当时在设计教学时,以韵文为依托,来认识生字、了解会议字的构字特点,也许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同事们的研讨,我觉得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要做到: 1、要多读文,要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2、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并且要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要慢慢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师要经常检查,使预习对学生的识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本次教学使我更加认识到:老师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想,去问,去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