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九壹网
第3l卷第1期 2015年2月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J0URNAL OF XINZH0U rEACHERS UNIVERSITY V01.31 No.1 Feb.2015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刘 潇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以“异彩纷呈”的姿态出现在各大卫视荧屏 上,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愉悦需求。但最近几年各大卫视本着“收视率至上” 的目标追求使电视节目出现了泛娱乐化的现象,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主要表现在弃“寓教于 乐”,求“哗众取宠”,弃“标新立异”求“疯狂克隆”这两个方面,它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 思维能力、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只有充分发挥家长、教师、广电总局、媒体的合力作 用,对电视节目泛娱乐化趋势给予正确引导,才能有效避免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泛娱乐化;青少年;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2015)01—0048—03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是近几年来许多专家和学 者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有 两层含义,一是在电视节目中娱乐节目的数量开始 以“严肃”二字为标识的新闻领域也充斥着“泛娱乐 化”现象,例如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明星代表 穿着、服饰成为一些新闻媒体爆料的对象而非明星 代表在大会期间提出的议案。 1.2弃“标新立异”求“疯狂克隆” 严重泛滥,娱乐节目越来越成为各大卫视的重头戏。 二是一些严肃的电视节目也开始偏向娱乐化,有很 多具有研究性和欣赏性的古典文艺越来越多的以一 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的视野里,很大程度上偏 离了研究和欣赏的的意义。 1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1 弃“寓教于乐”,求“哗众取宠” 2012年一档引进荷兰版权的“真人秀”节 目——《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火爆荧屏,引发收视狂 潮,“广告费从每15秒l5万,涨到最后每l5秒116 万的高价” J。如此强的“吸金”节目使各大卫视在 全国掀起了“选秀”旋风,湖南卫视的《中国最强 如今各大卫视为了能在激烈的电视竞争中脱颖 而出,进而在电视媒体市场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逐 渐放弃之前“寓教于乐”的节目运作模式。类似《幸 音》、山东卫视的《中国星力量》、北京卫视的《最美 和声》等选秀节目纷纷横空出世,占据电视娱乐节 目的半壁江山。此种情况同样发生在婚恋节目上。 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类节目纷纷淡出人们的 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以插科打诨、生硬低俗的 明星竞技游戏的节目运作模式博取青少年眼球的娱 乐节目。录制现场,节目主持人不再拘泥于大气、沉 稳、知性的主持风格,想方设法以无厘头、粗俗、搞笑 类似节目虽多,但基本都是花重金购买国外版权或 节目与节目之间僵硬模仿,细观其节目形态至赛制 规则,几乎如出一辙。这种排斥创新,想靠“咀嚼旧 食”而在扎堆的娱乐节目中分到一杯羹的节目创办 理念势必会影响到节目质量,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2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2.1 扭曲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 改革开放后,我国多元文化百花齐放,电视娱乐 的主持风格迎合追求“自由、洒脱、不羁”理念的青 少年。节目内容仅限于娱乐圈明星的生活琐事、感 情生活、艺人新作品的宣传,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向 收稿日期:2014—11—01 作者简介:刘 潇(1988一),男,山西广灵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当代社会发展与青年 价值观变迁研究。 第1期 刘潇: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49 节目遍地开花,以势不可挡之势成为青少年娱乐休 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少年自身缺乏进 快乐的明星为自己的终身偶像,为自己精神上的朋 友,所以他们甘愿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周围广阔的社 会生活不去积极地认识和了解、对为人处事、接人待 物的原则和方式等不去积极学习,此外,他们对有关 将来的人生理想目标思考不足,对将来的就业形势, 和自身需要加强哪些职业技能等严肃问题认识不够, 行价值观选择的经验,缺乏媒体认知能力,原有的价 值标准在新的信息冲击下极容易发生扭曲,甚至错 位。” 所以电视“泛娱乐化”传播的庸俗、低俗文化 势必会对青少年“艰苦朴素”的人生观、“知识改变 命运”的成才观构成严重的挑战。 如今,电视娱乐节目中提及的大量赤裸裸的炫 富、拜金、攀比的对白,潜移默化地使青少年抛弃艰 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一股“活在当下,及时享乐”之 风气弥漫于校园之中。这类青少年不再在学业上争 强好胜,反而在一些名牌服饰、高端电子产品上进行 盲目的攀比。 铺天盖地的选秀浪潮催生了青少年“急功近 利”的成才观,他们沾沾自喜于找到了通向成功的 捷径,以为只要自己长得足够漂亮或足够帅气,在选 秀舞台上露露镜头或爆出类似“宁愿坐在宝马里 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笑”的大胆犀利的拜金言论 就可以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红极一时。这类青少 年崇拜的偶像已不再是像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九旬高龄仍拾荒救学子的刘 盛兰等感动数亿人民的鲜活人物,而是活跃在影 坛、歌坛,靠参加选秀节目或炒作绯闻而一举成名 的当红明星。 2.2僵化青少年的思维能力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认为,青少年时期正是锻炼思辨能力的形式运算阶 段,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求知欲 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总之,青少 年时期是一个人能否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良好思维方式的养成决定了他们能否为将 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否承担起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艰巨任务。但由 于“低水平的娱乐信息重复制造,导致了大众传媒 品位的低下和受众欣赏趣味的表面化、庸俗化。” 这使青少年犹如吸食精神鸦片一般长期淹没在肤浅 且容易获得的重复快乐之中不能自拔,长期以往,渐 渐失去了探究新事物的兴趣,推陈出新、标新立异的 创新理念久久不能确立。 2.3腐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些青少年两耳不闻天下事,长时间沉溺于电 视娱乐节目,一头扎进无厘头、搞笑、吐槽、庸俗的 “垃圾”快乐中乐此不疲。这类青少年由于视制造 这对他们在不久后融进社会形成了无形的障碍。例 如大学生毕业后由于屡遭挫折后,不知道自己在人生 奋斗旅程中何去何从,从而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由于电视泛娱乐化的作用,一些青少年逐渐养 成窥私、猎奇的八卦爱好,这类青少年对国家、民族 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但对自己所崇拜的娱乐明星 偶像从家庭背景至生活琐事无所不知。例如在《中 国好声音》播出期间,一些“粉丝”为了在第一时间 了解自己所崇拜偶像的参赛情况,终日守候在电脑 旁边不断刷新娱乐新闻页面。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 关键时期,长期如此,一些青少年视力、免疫力下降、 内分泌失调、身体素质得不到正常发展。 3应对策略 3.1 家长积极发挥“第一任老师”的作用 马克思曾说:“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家长 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在 日常生活中,父母扮演者着“第一任老师”的角色, 他们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感染效果,在 潜移默化中对青少的行为起着示范作用。家长在众 多鱼龙混杂的电视娱乐节目面前,首先应该自律,积 极为青少年树立榜样模仿作用。在孩子在家的情况 下,家长对一些低俗、庸俗、媚俗节目坚决抵制观看, 多看一些时事新闻、益智类综艺节目,为孩子营造一 个既高雅,又有品味的电视观看环境。其次,由于青 少年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还不成熟又缺乏一线生 活的直接经验,对美与丑、是与非、真与伪的辨别能 力还比较弱,所以家长应积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能明辨善恶、是非、 对错创造有利条件。最后,家长要尽可能多地和孩 子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多 的了解,如果发现电视“泛娱乐化”对孩子造成了影 响,要及时给予引导、纠正。 3.2教师充分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 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首先,作 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充分了解青少年在学 50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3l卷 习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 上平等交流,倾听青少年真实的内心世界,以青少年 的知己的身份给予正面引导。比如说,现代社会是 一个学业竞争压力过大的社会,一些青少年由于升 学等竞争的压力,学校生活单调等一些原因,便产生 了厌学心理,他们埋怨学校老师的授课方式过于老 套,不敌娱乐节目中主持人的幽默搞笑风格吸引人。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有利于沟 通的场所和空间倾听学生的真正需求,采用多样化 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说教授课模式,或根据学生 自身的兴趣爱好,组织类似于志愿者献爱心、参观历 史博物馆等社会实践活动,既转移了青少年长时间 关注娱乐节目的注意力,又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 例如2014年9月中旬,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院老师带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参观落户在天津 荣程集团的时代记忆纪念馆。通过参加此次活动, 同学们不仅透过一件件珍贵的红色藏品深刻认识到 那个时代的红色记忆,同时也深刻地接受了精神的 洗礼。其次,教师可以针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特点 开设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邀请审美专家来校开 展提高审美素质,陶冶情操的专业型讲座,还可以利 用学校广播、报纸等宣传方式为青少年身心发展营 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3 广电总局适度加强监管力度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 盛为支撑的。”_5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所呈现的低俗、 庸俗、媚俗文化势必会影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影响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广电总 局作为电视媒体的监管者,要不断加强在娱乐文化 方面法规、制度的制定,使电视娱乐节目开播内容有 内涵、有深度、有价值。比如广电总局在2011年1O 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 管理的意见》把矛头指向了形式雷同,内容肤浅的 选秀、婚恋类综艺娱乐节目。《意见》不仅了全 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节目时 间长度,还规定了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播出 的时间。此外,广电总局为了避免娱乐节目形式雷 同单一,对类型相近的娱乐节目在结构上进行了调 控;为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规定各电视上星 综合频道要积极开办一档思想道德建设栏目。广电 总局的这一规定,不仅有利于引导电视娱乐节目向 知性、健康的方向上发展,也有利于让青少年树立正 确的道德信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4媒体自觉强化自身社会责任 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工作人员为了收视率、广 告费最大化,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娱乐市场分到一杯 羹,忽视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甘愿降低 节目品质,于是乎一大批低俗、肤浅、雷同的低级趣 娱乐节目粉墨登场。针对这一情况,广电总局要建 立健全的电视媒体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定期考评电 视媒体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对相关法律、法 规的认识和了解。 综上所述,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主要是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追求高利润的产物,对青少年的影响大, 有必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只要充分发挥家长、 教师、广电总局、媒体的合力作用,督促各大卫视创 办电视娱乐节目时始终把社会的整体效益放在首 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青少年才 能够在良好的电视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央广财经.文化中国[EB/OL].http://eu1.china.corn. en/2013—07/26/content一6154818.htm.(2013一cr7— 26、. [2] 孔国庆.媒体文化对青少年生活方式影响研究[J].中 国青年研究,2012(1):65—67. [3]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8. [4] 肖北方,杨雪梅.教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121. [5] 宣传部.*总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92. [6] 新华网.广电总局发布限娱令婚恋选秀等七类[EB/ OL].http://news.qq.corn/a/20111025/001639.htm. (2Ol1一l0—25 . [7] 吴婷.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规制研究[D].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13. [8] 张玲.电视娱乐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南方 论丛,2013(4):71—75. (下转第54页) 54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31卷 3结论 [2】 罗能生.审美道德功能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 学学报,2005,34(2):16—18. yant,Doll Zillmann.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3] Jennings Br德育作为一门“幸福之学”,向受教育者昭示着 如何利用合德、合法的手段追求个体幸福生活之理。 但多年来德育惯习的强制“灌输”手段常常让受教 育者苦不堪言,收到的教育效果与德育决策者和教 Theory nd Reasearch[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36. [4] 魏延华.高中女学生阅读少女爱情漫画与爱情态度之 育者的良好初衷背道而驰。若道德教化能赋予美的 形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推进,那么受教育 关系研究[D].台北:世新大学,2000. [5] 杨医华.中国传统动画探索[D].杭州:浙江大学, 2008. 者必定愿意主动走进德育课堂,进而感受到德育的 魅力所在,觉得“学习也是一种快乐”。 参考文献: [1] Emily J.Cogsdill,Alexander T.Todomv,Elizabeth S. Spelke and Mahzarin R.Banaji.Inferring Character from [6] 萧湘文.漫画研究:传播观点的检视[M].台北:五南 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7]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165. [8] 陈晓云.动画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J].上海大学学 报,20lO,17(5):54—59. Faces:A Developmental Study[J].Psychological Sci- ence,20l4,25(5):1132—1139. An Analysis of ACG’s Moral Education Mechanism TAN Zhu—jal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As a kind of culturla artifact enjoying great popularity,ACG had reatg influence on adolescen ̄’value oirentation,moral con- sciousness,esthetic sentiment and life style.A good—quality works can not only lead teenagers to pursue the good,the true and the beautiful,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moral sentiment and perfcte personality.However,educational circle has only a handful of academic works about how ACG reliazes its moral valu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laity and aesthetics,ACG shapes juveniles’virtuous be- haviors by esthetic education through its beauty of content and form.This moral mechanism includes esthetic mechanism and cultivation mechanism.It is the very of dual mechanism that ACG realizes its moral education values. Key words:ACG;esthetic mechanism;cultivation mechanism;content;form jkrjkr I jk- k 9 } 业 _} k 盥 |kr=-k-业 k,业jl} I-} 业 j.} 业 kjk 1Ikrjk- 薯t jk ,● j-}j■ jk ・● I jk・jk- (上接第50页) Pan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 Programs on Young Peopl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UU Xia0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Tianifn 300134,China) Abstract:Since the 1990s,numerous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witll colorful styles appear on the screens from diferent TV sta- tion,which meet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teenagers’spiritual needs for pleasure.However,in recent years,to cater to the market de— mands and to aim at focusing on the ratings.tlle variety shows from diferent TV stations mainly in abandoned edutainment to seek grandstndiang and abandoned maverick seeking crazy clone of hese ttwo aspects,which gradually tend to be vulgar,silly and tasteless, which have a lot of negative inluences on tfeenagers’philosophy,Values,ability of thinking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Only when parents and teachers fully work together、vith SARFY nd athe media.giving a proper guidance to the excessive recreational orien— tation of TV pmgams,can we effectively avoid the negative iluences on tfneenagers. Key words:pan entertainment;youth;influenc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