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技术与管理 1 02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5年第40卷第4期 Vo1.40 No.4 机的关键部位进行了防水处理,减少了断电现象。 加强备品备件的管理,避免了因为缺少工器具对 4结语 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加强机具的现场维修和保养, 对小故障进行现场处理,确需升井处理的及时进 行升井处理。 半煤岩巷综掘工作面安全高效快速掘进技术 运行模式于2014年l1月应用于9102回风顺槽 掘进工作面中,当月完成掘进进尺332.8 m,所掘 3.8加强煤质管理 为了提高煤炭质量,实行了煤矸分离。首先用 进的巷道质量全部达到合格品等级,杜绝了轻伤 及以上事故,实现了煤矿井下半煤岩巷综掘工作 面巷道的安全、高效、快速掘进。 [参考文献] 掘进机进行割煤,经工作面胶带输送机、转载刮板 机至胶带大巷胶带输送机,最后到井底煤仓。然后 放炮落矸,经工作面胶带输送机至矿车,经无极绳 循环后至地面矸石场。为了避免掘进工作面将矸 石运人煤仓,首先加强源头控制,根据煤层厚度, [1]刘书灿.管好不同工种,不同工序的交叉作业[J].煤矿 安全,1991(1):61. [2]冯拥军.提高煤巷半煤岩巷道掘进速度的途径[JJ.中州 煤炭,2005(1):9. [作者简介] 严格控制掘进机割煤时的进尺,避免为了加快进 尺而割了矸石。其次加强各转载点的监控管理,如 有大块矸石或将矸石运人煤仓的,对责任人员按 制度进行处理。 张文军(1974一),男,注册安全工程师,毕业于山西大 同大学,从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收稿日期:2015—04—01] (上接第94页) 5结论 4支护方案及支护效果 以工钢棚作为基本支护,使用结构补偿锚索 增强整体支护结构稳定性。断面支护参数为:支护 断面3 600 mm×2 800 mm;12 工钢棚顶梁长度 3 200 mm,棚腿长度2 800 mm,棚距为1 000 mm; 矿井主采煤层为5—2 煤层,巷道沿煤层顶板 掘进,直接顶为软弱复合顶板,这种软弱复合顶板 煤层巷道在掘巷初期就形成松动围岩压力。锚网 支护并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围岩条件,需要根据现 场地质条件的变化,采用合理的支护技术。采用 UEDC建立相应的数值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复合 锚索采用 17.8×7 000 mm 1860钢绞线,锚索布 置采用A、B两种断面相间布置,其中断面A布置 3根,顶板中部1根,两帮距巷道底板1 000mm处 顶板巷道破顶掘进时,巷道直接顶板极易冒落,严 重时会随掘随冒,不利于顶板的维护,棚索耦合支 护对控制围岩塑性区发育的效果较好;相比锚杆 支护,在减小巷道围岩剪切屈服和拉应力破坏范 围方面,棚索耦合支护的作用也要好得多。矿井 5—2 煤层的2220综采工作面顺槽跟顶掘进期围 岩破碎,局部地段随掘随冒,因此采用工字钢对棚 各布置1根,断面B共布置4根,顶板2根,间距 I 600 mm,两帮距巷道底板300 mm处各布置1 根。 支护完成后,设置位移变形观测站,观测顶底 板、两帮相对位移,如图4所示。 支护,采取帮部结补偿锚索增强工字钢整体承载 l 1 稳定性。现场工业性试验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 巷道支护效果良好,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70 一 观测天数/【1 [1]荆升国.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棚一索协同支护围岩控 制机制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9. [作者简介] 一顶底板相对位移 一~两帮相对位移 图4支护完成后顶底板、两帮相对位移示意图 由图4可知,顶底板位移量大于两帮位移量, 顶底板位移量以底板变形量为主。巷道变形在20 mm 左右趋于稳定,围岩总体变形量较小,巷道变形得 到有效控制,支护效果良好。 赵中印(1975一),男,助理工程师,毕业于江西理工大 学采矿工程专业,现从事煤矿掘进技术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