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研究

关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研究

来源:九壹网
水利科技 2016年第36期I科技创新与应用 关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研究 班玉琴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铁西事处,内蒙古宁城024200) 摘要:水资源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水利工程作为一种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设施,在诸多方面都能体 现出来,比如,防洪、供水、排涝、水力发电、水运等。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在并且存在着 水资源分布不均,夏季南方洪水蔓延,北方容易出现干涸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如何建立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已 经成为了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事情。文章针对上述问题,首先从我国自身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发展,其次 结合国外的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现状,重点对水利工程运行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做了进一步论述,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水利 工程管理机制,加快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水资源;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1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发展 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就是在充分了解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性质 和作用后,尽可能趋利避害地去利于水利工程,使其为社会的发展 所服务,创造出社会有用的价值。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 活动的演变,逐渐形成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我国的水利工程管 理机制大致经历了如下两个阶段。第一,小规模应对型阶段:在中国 古代,由于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对于水利工程制度的建设 主要是以修建小规模的水利工程为主,主要起应对型作用,修建水 渠供庄稼灌溉,群众自发的组织水利活动到后来主导这一水利 活动,因此,鉴于当时的情形,这种管理机制发展缓慢,不过也逐渐 形成了慢慢地挑战自然的管理模式。第二,大规模开发型管理:自新 中国成立以来,人口的不断攀升,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 量也很大,因此作为农业大国自然会追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与此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也与水利资源有很大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业的不断成熟,使 得对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水利发电作为最为优质的资源,自然而 然成为了首选的资源。那么水利资源在我国就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 位置,水利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当然,也取 得了较好的成就,如:三门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等。通过水 利工程的建设,使得我国在蓄水防洪、灌溉抗旱、水利发电等社会建 设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国外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现状 回望历史沿袭,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结合各国国情,世界 上的水利管理机制都各有特色,参差不齐。例如:印度等国家以水利 部为主的水资源管理,美国、日本等以多部门分工的管理机制, 英国、加拿大等以防治水污染为重点将水管理纳入环境部的水资源 管理机制,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将水资源管理纳入资源框架的管理 ,当然,还有其他管理机制。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利建设十 分发达,其管理机制也相对完善,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3水利工程运行与建设管理有机结合 3.1新建水利工程建管结合 水利工程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重要作用,首先要建设水利工 程,然后运用其恰到好处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是一 项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工程。鉴于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普遍 存在的现象是“重建轻管”。就一项工程而言,要将工程建设和管理 制度保证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提升是有着充 分的积极意义。 水利工程在运行和管理阶段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如下几个 方面的相互结合是十分重要的。一是从资金整个运转方面,因为资 金的投入是在建设时期,而取得的资金回报和社会价值的体现是在 建设结束后的管理阶段。因此,从前期建设时就要将后期的诸多因 素考虑进去,例如工程预算、管理机制、运营模式、人员构架等等。二 是就工程本身而言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建设时期,二是运行时期。运 行时期是建设完成后的开始,一项水利工程要想发挥最大的社会效 益,必须是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密切结合。三是作为一项工程,每一部 分都很重要才能形成一项伟大的工程,从工程建设到运行,每一个 阶段都很重要,运行作为建设的后期,其管理的好坏势必会影响到 建设的功效发挥出来与否。当然建设作为运行管理的前提,前期的 建设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势必会影响后期的运行管理。 3.2建管结合效果分析 通过建设与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可以达到 如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1)经济效益:通过管理加入到建设当中,可以节省后期的改造 费用,缩短工程的工期,提高工程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2)社会效益:建管结合可以使得工程得以良好的运行,使得工 程进度加快,早日实现社会价值,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任。 (3)管理效益:建管结合可以使得工程管理人员提前参与到工 程建设中,前期对工程的认识对后期的管理有了保障,缩短了管理 人员的适应时间,使得工程能更好更快的过渡。 (4)人才效益:由于工程建设时期加入了工程管理人员,使得接 管工程方较好地参与了整个工程的建设,对具体情况的了解比较清 楚,会大大提高后期管理的效益。 4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分析 4.1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划分 我国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主要依靠设置的水行政主管 部门水利局,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水利局对水利工程 进行统一管理。在各个省市设立水利厅,直接受当地管理,当 然,间接受水利部管理。 4.2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主要对以下三种性质的水利工程进行管理。 一是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同时具有经营性,既能为投资 者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也能为社会带来公益效益。对于这类水工程 建设,首先可以社会效益的角度着手,对其进行经济补偿,使其能够 立足于社会,再给予一定的便利条件,适当减免税收等,当开始盈利 时,盈余部分上交主管部门。二是公益性水利工程,只有社会公益效 益。对于这类水利工程,首先要做好管养分离,国家财政支出用于管 理水工程的费用,出面,去授权、指导水利工程的管理,做到真 正的公益性。三是经营性水利工程,水利效益归功于投资者独享。对 于这类水利工程,可以完全按照对企业的管理去进行,吸取好的经 验和技术,为水利工程更好地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11苏铁.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新机制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7,04: 39-41. 『21陈志宏.水利工程管理和机制创新研究IJJ.广东水利水电, 2005.04:87-88. 一2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