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思想政治期末复习测试题(一)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座位号:               题 号 第 一 卷 (满分50分) 第 二 卷(满分50分) 四   总 分 七 五  六  得 分   答题提示:第一卷的1—25题共50分,答案请填写在答题表的相应位置,答在题中的空
白处无效;第二卷的26—35题共50分,答案请直接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第一卷(满分50分)
第一卷答题表: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4  1  15  2  16  3  17  4  18  5  19  6  20  7  21  8  22  9  23  10  24  11  25 12    13 一、辨别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答题表写“A”,错误的写“B”。 1.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履行法律义务就是履行道德义务,履行道德义务也是履行法律义务。 3.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国家领导人的照片不属于侵权行为。
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既包括物质方面的消费,也包括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 5.我们中学生是未成年人,还没有财产继承权。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这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前面的字母编号填写在答题表中。
6.某小区经常发生失窃事件。某夜,李某深夜加班回家,他警惕地朝四周看看,然后轻声上楼回家,却被守候多时的小区保安怀疑行为不轨,将其带到物业公司扣押、盘查达四个多小时。该小区保安的行为主要侵犯了李某的    A.劳动权                        B.休息权         C.生命财产权                    D.人身自由权
7.在我国,人一出生便享有公民权,享有人身权和人格尊严,享有受抚育、受监护的权利,享有继承的权利。到了入学年龄,享有接受义务教育权。到了成年,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劳动权。达到法定年龄就有了结婚的自由。到了老年丧失劳动能力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此外,还有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利。我国公民的广泛权利伴随人的一生。这说明
A.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B.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C.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            D.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8.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图书馆学习。许多人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班、
。对此现象的正确理解是
A.这些人在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B.学习是当今社会流行的时尚        C.终身学习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D.终身学习是可有可无的
9.八年级的同学李鸿在寒假买了一台电脑,使用不久电路板就被烧毁,经专家鉴定,
是电脑自身质量引起的。你认为李鸿对此可以采取的正确方法有
①和商家协商解决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查  ③到商场直接搬走一台价格相同的电
脑
④向起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前几天,小张从某商店买回一双皮鞋,回家后发现皮鞋有多处裂痕,就去商场要求
调换,但商场以“商品售出,概不退换”为由拒绝。该商场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
A.依法求偿权                    B.公平交易权
C.自由选择权                    D.真情知悉权
11.我们做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①对正义的事情能够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②对非正义的事情眼不见为净         ③明辨正义与非正义行为  ④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是因为公
平总是受到
A.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B.人们道德水平的制约         C.人们知识水平的制约             D.人们生存环境的制约
13.中学生陈明发现自己的一项专利发明被某厂家投入生产,厂家未经陈明许可,也未
给他任何报酬,陈明为此诉诸法律。这是陈明在依法维护自己的
A.名誉、荣誉权                   B.人格尊严权
C.智力成果权                     D.财产继承权
14.总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
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材料表明我们党
A.高度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公平     B.实行同步富裕、保障人民生活         C.平均人民收入、调整分配格局     D.拉大收入差距、促进两极分化     15.小梁与伯伯梁某关系和睦,在梁某生病期间他经常给予照顾。梁某的父母已故,有
妻子和一儿一女。不久前梁某也不幸去世,但没有立下遗嘱,梁某的遗产有2间房子和6万元钱。对于梁某的遗产,享有继承权的是
A.梁某的儿子、女儿和小梁         B.梁某的妻子、儿子和女儿         C.梁某的妻子、儿子、女儿和小梁   D.梁某的儿子
16.“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享有一种作为同类而受到其他人最低限度的权利。”这句话
告诉人们
A.人格尊严不容非法侵犯         B.人格尊严是精神性的人格权
C.人格尊严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D.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17.何维和李星同是文学爱好者,两人关系很好。两人合作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寄给
了某杂志社。后来,李星收到杂志社的采稿通知书,该中篇小说发表在杂志社主办刊物的第四期上。但作者的署名只有李星,而没有何维。后经查明,李星在向杂志社寄稿件时删除了何维的署名。李星的行为侵犯了何维的
A.智力成果权                     B.人格尊严权
C.财产所有权                     D.姓名权、署名权
18.下列观点中错误的一项是
A.给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的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         B.智力成果包括着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种         C.未成年人享有智力成果权
D.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
19.中学生张某的自行车被盗,他打算到自行车交易市场买辆自行车,刚到市场门口,
一个人就悄悄凑到他跟前,说:“买车吗?八成新,便宜——100元!”张某一看车不错,且要价不高,心里明白了,就买下了。但骑没几天,派出所找他,没收了他的的自行车。张某就是想不通。派出所之所以没收了他和车是因为
A.张某的车属于“赃车”,不属于合法财产         B.张某没有在市场内买车,不符合自行车交易规定         C.张某买的是旧车,不值多少钱
D.张某买的车太便宜了,损害了卖者的利益
20.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正直的传统,下列诗句中能体现这一点的有
①正直者不可屈曲。 ②不为五斗米折腰。 ③头可断,腰不可屈。 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前面的字母编号填写在答题表中。请注意:只有全部选对才能得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1.某窃贼在行窃时被发现,逃窜时被居民围住,愤怒的居民将其打得遍体鳞伤,巡警
及时赶来将其带走。对此案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窃贼违法,打死活该
B.我国法律鼓励公民以任何方式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C.居民的殴打行为侵犯了窃贼的生命健康权 D.居民同窃贼作斗争应依法进行 22.下列各项属于公民应履行的法定义务的有
A.遵守公共秩序                    B.尊重社会公德 C.积极见义勇为                    D.放弃部分权利 23.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的是     A.配偶、子女、父母                 B.兄弟姐妹     C.祖父母、外祖父母                 D.堂(表)兄弟姐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小题。
某校八年级的学生小梅一向学习成绩不错。但她的爸爸对她说:“考试考高分有什么用呢?你早晚要出嫁,我供你上学是赔钱!” 24.父亲的行为是属于           的行为。
A.违反法律规定                    B.剥夺子女受教育权     C.维持生计                        D.勤俭节约 25.下列属于小梅的正确做法的是
A.以“自杀”威胁爸爸              B.顺从爸爸的意思     C.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              D.寻求法律的帮助
第二卷(满分50分)
四、简答题。(本题12分)
26.丁丁才七岁,很有绘画天赋,他的画多次在市儿童画展上获奖,有两幅还被选到加拿大参加国际儿童画展。后来,丁丁有三幅作品被编进一本少年儿童获奖美术作品选,正式出版。丁丁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找到出版社,索要儿子的稿费和样书。但接待他的编辑却说:“你儿子才七岁,哪儿有出版权?大人写书才有稿费和样书。我们收录你儿子的画,目的是为了鼓励儿童创作,根本就不是为了挣钱!”丁丁的父亲则说:“着作权法规定公民和法人都享有着作权,难道我儿子不是中国公民吗?”
(1)该出版社侵犯了丁丁的什么权利?(2分) (2)假如你是丁丁,你会怎么做?(4分)
27.父母翻阅儿女的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辩析题。(本题10分)
请注意: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8.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 六、材料分析题。(本题12分)
阅读并分析下面的材料,完成29—31题。
材料一:画里有话:南京一新张酒店“包间消费,送五粮液”的广告,引来“聪明”食客,在包间吃一碗面便领走一瓶半斤装五粮液。如是者三,终于令店家不得不对广告词进行修改这在饭馆不过是几瓶五粮液的代价,如果是在整个社会的广阔天地呢? (如图6—1)
                  图6—1《“聪明”的食客》 材料二:
甲:“怎么回事?刚买的圆珠笔没写一会儿就写不出了!”
乙:“我也一样,刚买的书包还没用一个星期,背带就脱线了。后来,我找商店要求更换,但由于买时没有索要,人家不予理睬!”
这是不是同学们常遇到的现象呢?某班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就此问题在校内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后的统计数据统计如下表:
29.比较②、③的统计结果,你认为同学们在“想”和“做”方面为什么会出现
如此大的反差?(3分)
30.你认为购物时索要有什么好处?(2分)
31.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启示?(2分)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怎样依法维护自
身的消费权益?(5分)
七、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2—35题。
材料一: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社会制度来支撑,需要富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一个赏罚
分明、机会平等的社会,才是公平正义的社会;一个公正廉洁、依法执政的,才是值得人民信赖的;一个公道诚信、富有正义感的人,才是值得敬佩的正直的人。正义,让我们拥有神圣而博大的情怀。有了正义,我们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为了正义,我们反对强权霸道、恃强凌弱,提倡见义勇为、扶助弱小。让我们自觉遵守社会制
度和规则,提高辨别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能力,以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材料二:九年级某班有一个直升本校的保送名额,按照学校规定综合考评成绩在前两名的同学有资格参加面试。经过综合考评,排在前面两名的李东明和陈辉入围面试。面试的当天,两人惊奇地发现吴锋也出现在面试场上。面试的结果没有公开。最后,吴锋获得了这个保送名额,李东明和陈辉则名落孙山,大家对此议论纷纷。面对这样的选拔结果,两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李东明说:“不行,我得找班主任,让他给个说法!”而陈辉却说:“算了吧!”
材料三: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所以公平社会是不会出现的。     32.某市要举办一次宣传正义的专题宣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2分)     33.材料二中,陈辉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影响?(2分)如果李东明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
果,此行有意义吗?(3分)
34.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三的?谈谈你的看法。(3分)
35.读了上述的材料,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正义?请你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6
分)
八年级(下)思想政治期末复习测试题(一)参
第一卷答案:(共50分,1—5题每小题1分,6—20题每小题2分,21—25题每小题3
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4 A 2 B 15 B 3 A 16 D 4 A 17 D 5 B 18 B 6 D 19 A 7 D 20 D 8 C 21 CD 9 B 22 AB 10 A 23 BC 11 C 24 AB 12 A 25 AB   13 C 第二卷答案:(共50分)
四、简答题。(本题12分)
26.参:(1)侵犯了丁丁的智力成果权。(2分)
(2)假如我是未成年人丁丁,当我享有的着作成果权受到侵犯时,我会依靠法律
予以保护(或由我的法定代理人采用诉讼方式进行维护)。因为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4分)(意思相符即可得分)
27.参:父母翻阅子女的日记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1分)因为子女并非父母
的附属物,其人格是的,子女的日记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父母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树立隐私意识,尊重子女的权利,破除传统文化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5分)(意思相符即可得分)
五、辨析题。(本题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8.参: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分)
②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和家长。(2分)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2分)如果自己不想上学就不上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处罚。(2分)可见,孩子上不上学并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1分)
③所以,我们不能让别人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而且要履行义务教育。(2分)
六、材料分析题。(本题12分)
29.参:从消费者角度看,法律知识欠缺、运用法律实施维权的意识不强,怕
麻烦等;从社会角度看,法治建设不够完善,有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服务意识不强。(3分)
30.参:是消费者购物的凭据,索要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防止经营者偷税漏税。(2分)
31.参:(1)①我们作为消费者要履行自己的义务。②消费者要维护市场秩序,
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③ 目前市场上有些商品存在着质量问题。④个别经营商对消费者的欺诈、坑害,在使消费者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也使消费者觉醒起来,向不法经营者奋起反击,以维护自身权益,争取社会公正。⑤消费者应享有安全权、知情权等权利。(2分,其中①②点为材料一的启示,③④⑤点为材料二的启示,每个材料只要答出一个启示即可得分)(2)我们要学法、用法,增强维权意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在侵权行为发生以后,我们则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具体为: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
裁;⑤向人民提起诉讼。(5分,能答出做法可得2分,能答出其中三点具体做法、意思相符即可得分)
七、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6分)
32.参: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正义,从你我做起   维护正义,你我的责任
让世界充满正义   正义——世界的需要(答案灵活,意思相符即可得分) 33.参:陈辉的态度会助长不正之风的扩散,使歪风邪气压倒正气,最终损害
的将不仅是个人的利益。(2分)如果李东明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此行仍有意义:因为他用自己的行动维护正义。(3分)(意思相符即可得分)
34.参:我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在现
实社会中不存在绝对的公平。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我们要要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注重用合法的手段去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所以,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进行不懈的努力,推动社会向更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3分)(意思相符即可得分)
35.维护正义要做到:
①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②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③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当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意思相符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