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小区外出就医购物应急预案
为常态化做好全县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关于切实加强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响应原则
(一)快速反应。小区一旦出现疫情,根据县防控指挥部统一指令,第一时间与属地对接,精准传递信息,部署属地社区(村)迅速做好小区管控准备。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
(二)属地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属地和有关部门根据确诊病例状况及流调信息,确定封控范围、封控单位、封控时间和封控方式。
(三)精准封控。依据\"分区分级、精准管控”的要求,根据流调溯源推送的封控信息,科学判定疫情风险范围,精准划定管控区域,确保应封尽封、应管尽管。
(四)及时到位。为确保封控小区居民各项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必须做到“八到”,即分工明确到人、人员值守到点、物资配送到边、上门服务到家、健康监测到位、环境消杀到角、纾解疏导到心、责任落实到肩。
二、封控处置
(一)发生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小区必须实行全封闭
1.所有居家隔离者必须做到“足不出户、人不下楼”; 2.对封闭小区的重点楼栋的电梯实行限时关停,其他楼栋的电梯根据疫情控制情况逐步决定是否关停;
3.电梯关停后的场所,由社区和物业加大宣传引导,发放温馨提示单,提醒广大居民安心居家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真正做到“足不出户”;
4.部分楼栋电梯关停后的应急通道,应张贴警戒提示、拉警戒线或物理隔离,提醒广大居民不要擅自走动;
5.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必需品、所产生垃圾由包保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定时上门送达和收取,不准擅自出门到楼梯口自取、自送;
6.重点楼栋、封闭小区居家隔离人员每天进行两次健康监测,由街道社区的专门医务人员上门监测,当面询问是否有异常情况;
7.居家隔离人员必须每天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直接与室外空气对流,避免使用空调,尤其是空调;
8.养成早、中、晚休息习惯,食物要清淡、多样化,保证基本营养充足;
9.居民生活废弃物应丢入专门带盖的垃圾桶内,交由上门收取人员专门处理,坚持一日一清;
10.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鼻塞、流涕等八种现象者,请立即电话联系隔离观察点工作人员;
11.各属地、社区必须安排足够力量到封闭场所值班值守,加大巡逻频次,确保“足不出户”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2.市场监管和物业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管理,确保使用电梯及时到位,物业服务满时满意。
(二)发生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小区实行封闭楼栋、封闭闭单元
发生本土病例后,病例的密接与次密接所在小区实行封闭楼栋、封闭单元,该小区大门要管起来,必须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人和车辆出入必须限行,非必要不外出,戴口罩、测温、扫码、查证和登记必须落实到位,宣传氛围要浓,外来人员要控。
凡是封闭的楼栋、封闭的单元,严格按照“足不出户”的硬性规定管理,24小时值班值守。要安排专门人员上门服务、专业人员每天落实两次健康监测。垃圾要及时清运,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报告,绝不允许大门一锁了之、一封了之,如出现安全责任事故和其他事件,严肃问责。
(三)物资配送
为保证封闭小区(楼栋、单元)居民真正做到足不出户,所有服务必须做到上门提供,外卖、快递小哥或商家配送到小区内的物品,只能送到大门口警戒线外,由志愿者接单,登记清楚,在物品袋外注明楼栋号、单元、楼层、接收人姓名。每一栋楼的志愿者或值守人员登记后,将物品放到楼梯口,核对信息后由取物人自取,志愿者与取物人不得正面接触,避免感染。如果是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楼栋,物品和垃圾必须由专门人员穿防护服上门服务,实行无接触交单。
(四)核酸检测
属地乡镇(社区)要认真做好封闭小区所有居民的核酸检测组织、安排和配合工作,对重点人群实行专业人员上门1:1单样检测;对中风险、低风险地区分别按照5:1、10:1混样检测,确保所有被封居民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回小区后,继续实行7天居家健康检测,督促其本人在第2天和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五)值班值守
封闭小区(楼栋、单元)要配备值班值守人员,定点值守人员以包保单位和街道社区为主,主要驻守在小区大门、便民服务点、单元楼道口等位置,配合做好物资配送、宣传引导、相关登记等工作,值班人员要有值班表并保证24小时不断档。
(六)环境消杀
全封闭小区内所有公共场所每天进行专业消杀,包括物业办公室、地下车库、单元楼楼梯、电梯,公厕、公共文体设施等,实现消杀全覆盖无死角。搞好小区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要覆盖全区域,坚决不留卫生死角。
(七)垃圾处理
封闭小区内每天所产生的医疗垃圾,由具有专门资质的环保机构及时消毒处置,必须做到专用袋、专用桶、专业车和专门通道,不能人与车同道。其他生活垃圾由小区物业定时收取,定点存放,定时转运,处理前必须全程消毒消杀。低风险区域生活垃圾做到尽早及时消毒清运;中风险区域医疗垃圾做到专业人员规范上门收治,定点投放,
消毒消杀,随时清运,且生活垃圾作无害化处理。
(八)健康监测
各单位要根据流调安排封闭小区、楼栋、单元的个数,并准确掌握监测人数。同时建立监测主体、监测对象、每日监测次数的台账。坚持早晚测量体温,中间至少间隔5-6小时。重点楼栋由专门工作人员穿防护服上门测量,并询问是否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鼻塞、流涕等八种现象;其他楼栋可以由工作人员上门测量,也可以由居民自行测量,并自报是否有以上八种异常现象,监测结果按照规定上报,切实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封闭小区(楼栋)有发热患者,由所在社区防控组安排,一律用救护车转送到定点发热门诊就诊,按防控要求落实检查、检测和留观,并做好记录,同时报县防控组备案。
(九)心理疏导
每个封闭小区安排若干名心理疏导员,实行“一对一”服务,主动对接或电话回访,及时对被封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和关爱帮扶,做好情感抚慰,消除居家观察人员的忧虑和恐慌心理。
(十)特殊关爱
对于封闭小区或楼栋内的失能或独居老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残疾人、孕产妇、严重慢性病患者、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特殊人群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动员社会力量对极个别特殊人群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三、管控责任
(一)县级统筹协调。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实施精准指导,确保有效指挥。从策略上采取室内决策指挥与一线指导、督查相结合原则,上下联动、左右联合,一竿子插到底,使抗击疫情的战斗指挥更加顺畅、高效。及时公开各种防控信息,各组互通,全社会互动,确保组织指挥措施不偏向、不走样、不打折。
(二)乡镇负责落实。乡镇要建立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成立社区(村)疫情防控封闭管控专班,统一领导,靠前指挥,形成指挥、部署、研判“一盘棋”工作格局。乡镇主要领导每天要召集召开工作例会,研判防疫工作形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对疫情防控有关指示、指令、方案的落实情况随时开展检查督导,主要是检查值班值守,健康监测,消杀登记,上级督查、反馈、整改情况,以及居民反映个案解决情况等。
(三)社区执行到位。社区(村)要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社区(村)牵头成立由包保单位干部、社区干部、、、医护、物业等人员组成的社区防控工作组,做到分工有序,紧密配合。要以小区为单位,协同物业公司、志愿者通过宣传栏、悬挂标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形式将疫情信息传递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督促家庭开窗通风,加强日常清洁消毒,减少家庭聚会。督促居民做到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不信谣、不传谣,咳嗽时掩口鼻。对在小区封闭前刚返乡人员要立即登记,发热患者要专车送至定点医院就诊,并做好登记上报。
(三)物业全力配合。县局要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在疫情期间
协助当地(社区)对所管理小区进行区域封闭管理,关闭无人员值守的出入大门、部分分散的小区出入口,为方便管理可以仅开一个出入口。对从中高风险地区归来人员重点跟进监测,发现体温异常、有重点疫区接触史等人员要及时向所在社区报告。加强发热和八种症状监测,追踪、督促其居家医学观察14天。对本小区出入人员必须扫安康码,提醒戴口罩、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小区,并做好登记。禁止快递、外卖等人员进入小区,做好便民服务,保障居民生活秩序。
(四)个人主动参与。每个人均应担负起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要主动报告,自觉接受隔离治疗、隔离观察;对于怀疑自己有感染症状的,应主动报告并佩戴口罩到定点发热门诊就诊;对于有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的或与确诊病患有直接接触的,应当主动报告并接受隔离,不隐瞒信息,不与他人交往;普通民众也应当如实报告自己的健康信息。公民个人应当认真学习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按照防控措施要求,积极响应号召,主动配合落实一切防控措施,降低区域内疫情防控的压力。
四、解封后管理
(一)防疫意识不松。小区解封后,小区以预防为主,常抓不懈,不断提高疫情防范意识,解封不解防控,严格做到责任不减、值班不停、人员不撤。
(二)消杀力度不减。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后,小区仍然要对卫生死角、垃圾收运点、电梯及其他封闭空间等公共部位的环境卫生进行
反复、彻底的常态化消毒。疫情防控期间所产生的各类防疫物废料要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三)管控措施不少。继续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必须落实测温、查证、扫码、登记等具体事项。加强白天、夜晚值班值守,确保24小时值班不断档。
(四)人文关怀不断。解封后继续加强防控宣传,保持居民信息共享,提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回应居民关切,及时给予适当人文关怀。要妥善安排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各级员工,并做好隔离观察工作。
五、工作保障
(一)人员保障。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统筹部门、乡镇下沉力量,发动党员、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包保单位、物业服务机构等参与防控工作。
(二)物资保障。各社区要充分做好小区走访排查、小区管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等工作的物资准备,储备口罩、消毒液、红外测温仪等应急物资,确保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
(三)演练保障。乡镇要提高科学指挥、高效研判、协调对接能力,做到依法科学和精准有效应对。要适时组织开展突发疫情实战演练,为处置突发性疫情积累经验。要制定完善细化应急预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保障。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要求,在执行应急预案过程中,对不履行职责分工、不服从指挥调度、玩忽职守、失职、渎
职,推诿扯皮、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据党纪、政纪、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