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源:九壹网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考核题型。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和解题速度,需要我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答案,相信同学们完成后会有收获。

《宋史·欧阳修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泓

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

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日:“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日: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宋史·欧阳修传》阅读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

(2)文章止于润身( )

(3)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

(4)其平居教他子弟( )

18.对下列两句中“而”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宽简而不扰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A.①②中的“而”都是介词

B.①中的“而”是介词,

②中的“而”是连词

)。(2分)

C.①②中的“而”都是连词

D。①中的“而”是连词,

②中的“而”是介词

19.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20.下文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2分)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概括并简析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4分)

《宋史·欧阳修传》参:

17.(4分)(1 )顾及,考虑 (2)只,仅 (3)罪(或案件) (4)平时

18.(2分)C

19.(5分)

(1)你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

(2)(如果)我要寻求拯救理由最终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在意思对的前提下,加点的部分为得分点,1处1分)

20.(2分)(1)夫常求其生(2)犹失之死 (3)而世常求其死也(对一处1分)

21.(4分)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可概括为两个字:宽、简;其核心是“为民”。(2分)队百姓不放纵,更不“苛急”---谓之宽;处理政事不废驰,更不“繁碎”—谓之简。(1分)宽简有度,张弛适宜,治民,实为明智之举。(1分,意思对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