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一号文件全解读

2013一号文件全解读

来源:九壹网
2013一号文件全解读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2013年第2期

文/特约记者 李海鸥

2013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1月31日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连续第10个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共分7个部分,包括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等。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一号文件,我们以问答的形式,分出题目,对一号文件进行解读。

1、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工作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工作的理论成果表现在四个“全面”:一是全面推进“三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二是全面确立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四化同步”等战略思想;三是全面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四是全面构建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

2、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哪些阶段性特征?

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有:一是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二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三是国民经济与农村发展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的要求更为迫切,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远。

3、为什么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之所以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那是因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超乎于农村自身工作之上的工作思路。它源于农村自身工作、高于农村自身工作、以“跳出农村抓农村”的视角解决“三农”问题。农村自身工作不能脱离城乡发展一体化独行,而要纳入城乡发展一体化轨道并行。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轨道中,农村自身工作才能有活力,农民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才能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重点都在农村。尽管过去的十年,是农村发展的十年黄金期,但是农村距离全面的小康社会还很遥远,农村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统筹考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必须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加大城市支援农村力度。

4、为什么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四化同步”的重大任务。因为实现现代化建设大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业。只有着眼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和带动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实现“四化同步”有其内在联系,四者之间相辅相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需要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和人力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农业现代化需要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支持、辐射和带动。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以城镇化带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农业现代化夯实城乡发展一体化基础。

5、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6、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有哪些部署?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部署有七个方面:一是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二是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三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五是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六是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七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7、怎样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要从五个方面着手: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市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8、怎样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

要在稳定完善强化行之有效基础上,着力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确保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

9、怎样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

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10、怎样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11、怎样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按照提高水平、完善机制、逐步并轨的要求,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2、怎样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顺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城乡利益格局、农民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安全。

13、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党的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2013年1号文件也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任务。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建设?浙江省已走在前边。其目标,一是加快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二是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三是日益繁荣农村生态文化。其任务,一是实施“生态人居建设行动”;二是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三是实施“生态经济推进行动”;四是实施“生态文化培育行动”。其工作措施,一是编制建设计划;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三是增强科技支撑;四是营造良好氛围;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给村庄一个美丽的外表,关键在于实实在在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还有,对自然生态要尊重,对乡村文化历史要尊重,对可持续发展要尊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