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期间核查程序
文件编号: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修改记录:
修改页码 修改内容 修改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版号:第2版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 标题:实验室期间核查程序
文件编号:           版号:第2版,页码1/2
1  目的
为证明测量仪器、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校准状态在校准有效期内是否得到保持,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所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3  职责
3.1  检验人员负责期间核查的具体实施,并对检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3.2  实验室负责人提交期间核查计划,并对期间核查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3.3  检验所所长负责期间核查方案和核查计划的审批。
4  程序
4.1  选择期间核查对象的原则: 4.1.1 4.1.2 4.1.3 4.1.4 4.1.5
所有的测量标准、标准物质都必须进行期间核查。
对于新购设备,选择使用频次高的和使用环境恶劣的检测设备。 选择对关键参量的检测质量影响较大的检测设备。
分析历年校准证书/检定证书,选择示值的校准状态变动较大的检测设备。 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设备 。
4.2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4.2.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的方法
适用范围:仅限于有标准物质的仪器设备,并已知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En=|Xlab−Xref2√U2
lab+Uref
|
式中:Xlab—测量值;
Xref—标准物质指定值;
Ulab—本实验室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Uref— 参考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
接受准则:当En≤1时,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保持。
拒绝准则:当En>1时,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没有保持,必须查找原因或重新送检定/校准。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 标题:实验室期间核查程序 4.2.2百分比差方法
适用范围:该仪器送计量部门检定后给出了允差Δ%
操作方法:某一样本身具有的固定值X1,用被考核仪器测定的X2。 接受条件:
X2−X1X1
文件编号:
版号:第2版,页码2/2
×100%≤Δ%
4.2.3 t检验法 4.2.3.1 实验方法:
按操作规程正确开机后,分别设置好条件,先做标准曲线,然后重复测定样品n次。 4.2.3.2计算:
xx...xnx=12,s=nxix2n1,t=xu0s/n ,f=n-1=10-1=9(假设n=10),取
f置信概率P=95%,查t分布表得t95=1.86。
f4.2.3.3 评价方法:将t与t95=1.86比较, t≤1.86 ,u0和x无显著性差异,则仪器设备准确度
满足要求,处于检定有效状态。如果t>1.86 ,u0和x有显著性差异,则仪器设备准确度不能满足要求。
4.3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4.3.1  En数法
公式En=|̅−xx12√U2+U212
|
̅1―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测量的平均值式中:x(该核查值由一支不同源的该标准物质作曲线测定);      x2―标准物质证书中给定的标准值;
U1―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测量的不确定度; U2―标准物质证书中给定的不确定度。
当En≤0.7时,表明实验室保持该标准物质量值稳定性和准确性; 当En>1时,表明实验室没有保持该标准物质量值稳定性和准确性;
当0.7<En≤1时,表明该标准物质量值稳定性和准确性状态接近临界状态。 4.4  经期间核查确认为仪器设备失准,按《设备管理程序》办理。 4.5  经期间核查确认为标准物质失准,按《标准物质管理程序》办理。 4.6 《期间核查记录》及《期间核查记录表》应定期交设备管理员存档备查。
5  相关文件
5.1《设备管理程序》 5.2《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6  技术记录
6.1《期间核查计划》
6.2《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6.3《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 6.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7  附录
7.1测量不确定度示例 7.2仪器期间核查记录示例 7.3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示例 7.4气相色谱期间核查示例 7.5原子吸收期间核查示例
测定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 不确定度的来源
校准曲线          样品质量    定容体积   稀释   平等测定
校准         容量瓶        移液管     样品均匀性
分辨率                       容量瓶        过程
标准物质浓度
图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食品中镉的不确定度来源
2、测量方法:GB/T 5009.15-2003(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结果X
原理: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已均匀的样品约m(0.5000—5.0000)g消解定容至Vml。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计算公式:食品中镉的含量X(mg/kg)为:
X=( C1- C0)×V/ (m×1000) 式中:X:样品中镉的含量,mg/kg;      C1: 测试液中镉的浓度, μg/L;           C0:空白溶液中镉的浓度,μg /L;            V: 样液定容积,mL;
m:样品质量 ,g。
3、不确定度的估算
3.1 待测样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分量):
由工作曲线计算,主要来源于工作曲线拟合,配制时器皿的引入可忽略不计。使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或其它方法拟合曲线。工作曲线斜率为b(吸光度对浓度拟合),样液平行测定P次计算出平均浓度为C0,则
su(1)b(c0c)11 Pnn2(CiC)i1(AiA)i1n22残差标准偏差s为:sn2
式中:b---斜率;P---测定待测溶液的次数;n---测试校准溶液的总次数;
C0---样品中镉的浓度;C---不同校准溶液的平均值(n次);
Ai---标准点的吸光度测定值, A---该点浓度带入回归方程的计算值。    该项相对不确定度:urel(1)u(1)/c0 3.2 样品质量的不确定度
如天平校准证书上查得的不确定度为1.0mg, 则:u(校准)=1.02=0.5mg;分辨率为0.1mg,假定为均匀分布, 则:u(分辨率)=0.1u(m)=u2(校准)+u2(分辨率)=3=0.058mg。
0.52+0.0582=0.50mg
urel(2)u(m)/m
3.3 样品定容体积的不确定度
如定容体积为50.0ml,容量允差为±0.25ml,假定为均匀分布,则:
u1=0.253=0.15ml
20℃校准,实验室温度在±4℃之间变化,温度变化导致体积测量的不确定度为:
u(2)0.00021450/3(一般忽略不计)。
u(v)=2u12+u2=0.152+0.0302=0.16ml
urel(3)u(v)/v=0.16/50.0=0.0030
3.4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查阅证书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如为urel(4) 3.5样品平行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分量)
如平行测量k次,均值为X(mg/kg),标准偏差为S,则:
u(5)SkX
urel(5)u(5)/X
3.6如有样品稀释,则要考虑稀释过程的不确定度
如取1.00ml定容到50.00ml容量瓶中,如大肚吸管最大允许误差0.002ml 则u(6)0.002/3
urel(6)u(6)/1.00
如定容体积为50.0ml,容量允差为±0.25ml,则
u(7)0.25/3
urel(7)u(7)/50.0
3.7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222urelurel(1)urel(2)urel(n)
uurelX
3.8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U通过使用包含因子k=2计算,:
U=u×2
4. 不确定度报告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镉的含量为X mg/kg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k=2)。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仪器期间核查记录
一、 核查方法: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
核查日期:  二、 仪器名称:
制造厂商: 检定日期: 证书编号: 三、 标物名称:
标物编号: 标物证书: 四、实验过程:
1、样品处理:吸取      ml混匀的有证标准物质               到      ml容量瓶,用1%稀释定容到刻度混匀,吸取稀释液          ml到        ml容量瓶,用1%稀释定容到刻度混匀,再吸取稀释液        ml到        ml容量瓶,用1%稀释定容到刻
核查依据: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有 效 期:
检定条件: 温度      ℃湿度:     % 有 效 期: 标 准 值: 不确定度:
度混匀备测。测定条件:仪器默认条件 ,环境温度            ℃ 湿度         %。 2、标准曲线:   标物编号                      标准使用液浓度(mg/L):
含量(mg/L)  发射光强度
3、样品测定: 样品编号 1 2 3 4 5 6 发射光强度       相当于标准(mg/L)        平均值(mg/L)
检验者:                                          复核者: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仪器期间核查记录(副页)
五、指数En的计算: 1、 计算公式:
EnXlabXrefU2labU2ref
式中:Xlab-测量值;Xref- 标准值(指定值);       Ulab— 实验室被考核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       Uref— 参考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 2、 计算结果:
En
六、核查结果评定:
检验者:                                                      复核者: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期间核查记录
一、 核查方法: 对保留标准的量值重新测量进行标准溶液的期间核查
核查日期:  二、 仪器名称:
制造厂商: 检定日期: 证书编号: 三、 标物名称:
标物编号: 标物证书: 四、实验步骤:
2、样品处理:吸取      ml混匀的有证标准物质               到      ml容量瓶,用1%稀释定容到刻度混匀,吸取稀释液          ml到        ml容量瓶,用1%稀释定容到刻度混匀,再吸取稀释液        ml到        ml容量瓶,用1%稀释定容到刻度混匀备测。测定条件:仪器默认条件 ,环境温度            ℃ 湿度         %。 2、标准曲线:   标物编号                      标准使用液浓度(mg/L):
含量(mg/L)  发射光强度
3、样品测定: 样品编号 1 2 发射光强度   相当于标准(mg/L)    平均值(mg/L)
核查依据: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有 效 期:
检定条件: 温度      ℃湿度:     % 有 效 期: 标 准 值: 不确定度:
3 4 5 6         检验者:                                          复核者: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期间核查记录(副页)
五、指数En的计算: 1、 计算公式:
En=||
√U2+U21
2
̅−xx12̅1―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测量的平均值(该核查值由一支不同源的该标准物质作曲线测定)式中:x;      x2―标准物质证书中给定的标准值;
U1―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测量的不确定度; U2―标准物质证书中给定的不确定度。 2、计算结果:
En
六、核查结果评定:
检验者:                                                      复核者: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气相色谱期间核查
1  目的
确保本气相色谱仪在两次检定之间量值溯源有效状态得到保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带FID和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的期间核查。  3  职责
3.1 设备使用人员负责设备期间核查和编制期间核查报告;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报告的审核、批准。
4  工作程序
4.1 原则上应在仪器使用时间达到量值溯源周期一半的时候实施期间核查,如使用频繁则根据使用情况进行。
4.2 使用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本仪器期间核查。带FI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采用100ng/ul的正十六烷/异辛烷作为标准物质测定,带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采用100ng/ul的正十六烷/异辛烷作为标准物质测定。 4.3 试验条件 4.3.1 FID:
标准物质: 正十六烷/异辛烷  100ng/ul
毛细管柱子:cat NO:06-10-113,AT.SE-30  50m×0.32mm×1.0ul. 进样量:1.0ml 柱温:120℃ 检测器温度:230℃ 气化室温度:210℃ 载气:N2  99.999% 流速:120ml/min 空气:300 ml/min 氢气:40 ml/min 4.3.2 ECD:
标准物质:丙酮中的丙体六六六,0.1ng/ul 玻璃柱子:1.5%OV-17+2%QF-1 Ф6mm×2m 进样量:1.0ml 柱温:185℃ 检测器温度:230℃   气化室温度:210℃
载气:N2 99.999% 流速:110ml/min, 4.4 试验方法
按操作规程正确开机后,分别设好以上条件,待基线稳定后,进标样求得标准曲线并连续测样12次。
4.5 检验结果及数据统计
4.5.1 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检测原始数据记录于QJ 001-01 《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检测原始数据》。
4.5.2 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数据统计分析评价结果见QJ 001-02《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数据统计分析评价结果》。
4.6 核查周期:在仪器检定半周期内核查,如使用频繁则根据使用情况随时进行。 4.7 计算
xx...xnx=12,s=nfxix2n1,t=xu0s/n ,f=n-1=12-1=11,取置信概率
P=95%,查t分布表得t95=1.80
5  仪器设备评价
5.1 评价方法:将4.7 计算结果t与t95=1.80比较, t≤1.80 ,u0和x无显著性差异,则仪器设
f备准确度满足要求,处于检定有效状态。如果t>1.80 ,u0和x有显著性差异,则仪器设备准确度不能满足要求。
5.2 评价结论:根据5.1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论记录于QJ 001-02-2010。
6  依据文件
6.1  《期间核查程序》 6.2 《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程序》
7  质量记录
7.1 SZJ ZY QJ 001-01  《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检测原始数据》 7.2 SZJ ZY QJ 001-02  《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数据统计分析评价结果》
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方案
1  目的
确保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两次检定之间量值溯源有效状态得到保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AA7003型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期间核查。  3  职责
3.1 设备使用人员负责设备期间核查和编制期间核查报告;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报告的审核、批准。
4  工作程序
4.1 原则上应在仪器使用时间达到量值溯源周期一半的时候实施期间核查,如使用频繁则根据使用情况进行。
4.2 采用标准曲线法,火焰法测定5.000mg/L的Cu标准溶液,石墨炉法测定10.000ug/L的Pb标准溶液,氢化物测定5.000ug/L的砷标准溶液。 4.3 实验条件
从仪器内设参数中选择实验条件。 4.4 实验方法:
按操作规程正确开机后,分别设置好条件,先做标准曲线,然后重复测定样品10次。
4.5  计算
x=
x1x2...xn,s=nxix2n1,t=xu0s/n ,f=n-1=10-1=9,取置信概率P=95%,f查t分布表得t95=1.86。
5  仪器设备评价
f5.1 评价方法:将t与t95=1.86比较, t≤1.86 ,u0和x无显著性差异,则仪器设备准确度满足
要求,处于检定有效状态。如果t>1.86 ,u0和x有显著性差异,则仪器设备准确度不能满足要求。
5.2 评价结论:根据5.1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记录见SZJ ZY QJ 004-01《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记录、结果评价》。
6  依据文件 6.1《期间核查程序》
6.2 《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程序》
7  记录
《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记录、结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