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与保护开发路径——以南京高淳蒋山村为例

乡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与保护开发路径——以南京高淳蒋山村为例

来源:九壹网
2019年8月下半月刊

乡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与保护开发路径

——以南京高淳蒋山村为例

李 圆

乡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以南京高淳蒋山村为例,从协调发展、制定法规、确定市场定位、服务专业化、民俗文化传承五方面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进行了研究,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全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引言

南京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南京经济、文化等诸多行业均实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旅游业,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其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存在很大关联。不仅是南京,高淳蒋山村所特有的乡村文化遗产也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蒋山村位于高淳县的最南端,村境内有山有水,北有花山,南有固城湖,“双女坟”文化遗址、何氏宗祠、保贤局等均是特色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经过岁月的侵蚀,一些文化遗产均受到了损坏,为了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笔者对其进行了重点分析。

史价值。

现阶段,蒋山村旅游资源已逐渐得到了开发与利用,并且在相关的支持下,全面实现了该地区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的发展。因为具有优越的人文、历史资源,所以也举办了地区特色旅游活动。因而,为了推动蒋山村乡村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必须要对文化遗产资源、民族特色资源进行开发。

三、蒋山村乡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一)实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普遍存在盲目开发的问题,致使旅游资源的供需失调。为了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转变粗放式开发模式。此外,对于资源开发类型也要实现向自然生态资源的转变,这也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带来了困难。促进旅游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开发过程也要体现合理性,不能过渡开发,以免破坏环境。旅游资源保护的本质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需要突出二者的协调统一性,并凸显地区特色,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将其与周围自然环境进行协调,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统筹发展。

(二)结合地方发展制定法规以保护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了保证旅游资源的长期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旅游对象则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即实现环境资源与文化完整性的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现,需要乡村自然景观完整性作支持。对蒋山村自然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开发,可与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相结合,拟定符合该地区旅游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的制度,对乡村旅游保护具体举措与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此外,该地区旅游部门要以当地制度要求的乡村旅游发展计划为引导,引进的旅游项目必须要与发展计划相符,以实现蒋山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确定乡村旅游在市场中的定位

明确市场定位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也有利于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营销策略。蒋山村乡村旅游开发在市场中的定位必须要将蒋山村旅游开发作为中心内容,利用该地区在旅游方面的影响,将乡村旅游开发效应进行扩散,形成蒋山村乡村旅游整体化布局,在原来游客群体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周边地区市场,从而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迈进。与该地区的水上旅游以及历史人文特色相结合,将旅游特色逐渐扩散至海外,从而实现

(下转第182页)

一、蒋山村发展概况

蒋山村拥有体现历史韵味的文化遗址,也拥有美丽的民族文化特色,双女坟文化遗址、舞五猖、打莲香等。除了旅游资源,农业也是该地区的特色产业,芦笋与螃蟹的养殖,为蒋山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生态文明方面,蒋山村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长期目标,逐步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要求。

为了推动旅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是其中最为有效的发展资源,蒋山村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根据地也是值得开发的一个重要资源。现如今,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日俱增,加之互联网的发展,为蒋山村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多种渠道。通过旅游网站的合作、微博等媒体的推广,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此游玩。但同时给乡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了难度。对该地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是有关人员需要长期关注的重点内容。

二、乡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

本地调查主要运用问卷调查与文献调查方法,对高淳蒋山村的乡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考察,重点了解该地区文化遗产破损情况与开发保护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共发放调查问卷共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关文献资料15本,通过网络渠道查询共153次。

通过调查可知,蒋山村地区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例如:何氏宗祠、保贤局、游船码头等。除了一些优美的自然风景,蒋山村的山歌、夯调也被申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五月插秧》《风筝记》《十二月探花》等。何氏宗祠是该地区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该建筑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最初只是何氏家族祭祀祖先的祠堂,也正是该原因,何氏家族为了纪念先祖,便留下这一祠堂,宗祠祭典代表的是家族祖先所信仰并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历

作者简介:李圆(1984—),女,江苏金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与旅游文化。

180

2019年8月下半月刊

意识得以增强。旅游地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环境教育要从小抓起,可在当地小学、初中课堂设置环保课程,教授环保知识,开展针对小朋友们设计的趣味环保宣传活动,帮助他们从小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二)增强乡村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首先,乡村社区环境保护需要每一位社区居民的参与,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其次,当地环保组织可通过邀请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者基础培训活动,提高乡村社区居民对环保问题的关注。最后,加强各媒体对专业环保知识的宣传。乡村社区居民接触最多的是电视媒体,可鼓励编剧或者节目组制作一些以环保为主题的影视剧作品或其他节目,在电视台多频率滚动播放,增强乡村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其环境责任行为。还可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定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宣扬环保理念。

(三)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乡村社区居民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任何时候都尽量选择绿色的消费方式。比如,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可降低私家车使用频率,在可能的情况下多采用骑行或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购物时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随手关水龙头,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等。除此之外,也可积极选择乡村特有的绿色消费方式,自己种植蔬果,不用工业化肥使用农家肥实现绿色养殖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等。只有将环保作为一种无意识的生活习惯,才能最大程度促进乡村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实现。

(四)出台环保相关条例强制约束违规行为

乡村社区居民接触环保知识的时间较短,自觉实施环保责任行为的可能性较低,环保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时间,而条例规范的实施将有效缩短这一时间。人们在面临采取何种行为时,制度约束所带来的压力会使其倾向于选择环保行为。比如,当针对乱砍滥伐、随地乱扔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处以一定罚款时,此类行为可能会大量减少。

四、结语

乡村旅游环境的保护与每一位社区居民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旅游业的开展,旅游业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乡村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乡村社区居民的作用。一方面可加强教育环保设施建设,必要时出台相关制度条例加以约束。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要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环境责任行为,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践行绿色消费方式,为旅游地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接第180页)蒋山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加强服务专业化

促进旅业实现快速发展,提升服务专业化是最为重要的举措。一个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蒋山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有关人员必须以此为前提,重点强调村民职业素养与文化素质的提升,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职业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培养,一般涵盖以下内容。第一,组织以文化教育为主的培训机构,主要对农民工作者的思想观念进行再教育,使其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加深村民对蒋山村景区与文化遗产资源的了解,特别是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开发一些体现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与美食,以此发扬地方文化,向游客介绍蒋山村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二,开办旅游知识培训机构,向当地农民工作者普及旅游服务相关礼仪,介绍有关旅游专业知识,以培养其职业素养,将蒋山村地区的乡村风景特色展示给来自各地的游客。

(五)重点强调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

一个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是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将乡村间的田园景色、原生态的生产劳作形式、乡村独有的乡土文化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特色,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参

观。基于此,有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民俗优势,将其与旅游产品相结合,开发出体现蒋山村民俗特色的产品,例如:挂饰、食品等。除此之外,也可融合人文内涵,创新文化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消费层游客的需求。蒋山村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上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传承了丰富的乡村民俗文化,对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将其与文化旅游产品相结合,加之部门的支持,建立文化品牌,通过产品的特色化包装与营销,大力开发蒋山村文化历史、民俗风俗、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从中确定能吸引游客目光的旅游元素,结合现代化游客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融合营销理念体验与地方特色文化等因素,设计多样化的旅游主题,实现游客视觉、知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的整合,通过文化旅游资源激发游客的人文情怀,使其积极参与到旅游体验当中,扩大蒋山村乡村旅游的影响力,进而推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蒋山村乡村文化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务必要在开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同时,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通过对蒋山村乡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调查了解到,开发保护旅游资源,不仅能实现该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有利于推动旅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进该地区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作者单位: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