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明达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
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设计一个原电池来实现反应:2Fe3++Fe=3Fe2+,下列各选项中,电极和电解质溶液选择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负极材料 Cu Zn Fe Fe 正极材料 Fe Fe 石墨 Ag 电解质溶液 FeCl3 FeCl2 Fe2(SO4)3 Fe(NO3)2 参: C
解:A.Cu为负极,发生2Fe3++Cu=2Fe2++Cu2+,故A错误;
B.锌的活泼性大于铁,锌作负极,铁作正极,所以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故B错误;
C.铁的活泼性大于C,铁作负极,C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所以是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故C正确;
D.铁的活泼性大于银,铁作负极,银作正极,但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所以是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H=2与pH=1的中c(H)之比为1:10 B. 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之比为2:1 C. 0.2 mol?L与0.1mol/L醋酸中c (H)之比为2:1
D. NO2溶于水时,被氧化的n(NO2)与被还原的n(NO2)之比为3:1
-1
+
+
2-+
1 / 11
参: A 略
3. 2011年5月24日,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部分饮品中用于分散乳化油脂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含有禁用物质“塑化剂”。起云剂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祸首昱伸公司制造起云剂时偷梁换柱,用塑化剂取代成本贵5倍的棕榈油以图牟取暴利,与工业酒精勾兑、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类同,是极其恶劣的制假行为和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塑化剂中最常见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简称DOP或DEHP,可用乙醛与邻苯二甲酸酸酐分步合成制得,路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过程涉及加成、消去、酯化、聚合等类型的有机反应
B、步骤(1)中②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C、步骤(1)(2)连续操作时,③、⑤消耗H2物质的量相等
2 / 11
D、⑥反应方程式中产物H2O系数x=2,及时除去⑥中反应釜内的水可提高DEHP产率 参: C 略
4. 如右图所示,检流计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溶液 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溶液 C.A是Fe、B是Ag、C为AgNO3溶液 D.A是Ag、B是Fe、C为AgNO3溶液 参: D 略
5. 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
素
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3 / 11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参:
D
6. 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HIn(溶液)
H+(溶液)+In-(溶液)
红色 黄色
浓度为0.02 mol·L-1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 ②石灰水 ③NaCl溶液 ④NaHSO4溶液 ⑤NaHCO3溶液 ⑥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 )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①④ D.②③⑥ 参: C 略
7. 据报道,美国正在研究的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酸蓄电池,锌电池具有容量大,污染少等优点,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负极反应为:Zn-Ze-=Zn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质溶液肯定不是酸溶液 参:
BD
4 / 11
8. 将1 mL 0.1 mol·L-1的H2SO4溶液加入纯水中制成200 mL溶液,该溶液中由水自身电离产生的c(H+)最接近于( )
A.1×10-3 mol·L-1 B. 1×10-11 mol·L-1 C.1×10-7 mol·L-1 D. 1×10-13 mol·L-1 参: B 略
9. 以石墨层间化合物氟化石墨为正极,锂为负极,用溶有LiCI04的有机溶剂作电解质新型锂电池,能使输出电压比普通电池提高2倍,该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贮藏性好等特性。电池总反应:nLi+(CF)。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Li+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 B.负极反应式:nLi-ne=nLi
C.正极反应式:(CF)n+nLi+ne=nC+nLiF D.可以用水代替有机溶剂 参: D 略
10.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醛基官能团符号:—CHO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
--+
nLiF+nC。则下列说法不正
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表示羟基 参:
D.-OH与 都
5 / 11
B 略
11. 某化合物具有如下化学性质:①能与Na反应放出气体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能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HCOOCH2CH20H B.HOCH2CH2COOH C.C1CH2CH2CHO D.HOCH2CH2—O—CH3 参: A 略
12. 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发现有人将工业染料“苏丹红1号”非法用作食用色素。苏丹红是一系列人工合成染料,其中“苏丹红4号”的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苏丹红4号”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C.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属于甲苯同系物 参:
BC
13.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6 / 11
A.HCO3-、Cl-、Na+、H+ B.Al3+、K+、OH-、SO42- C.Fe3+、OH-、SO42-、K+ D.K+、Al3+、SO42-、NO3- 参: D 略
14. 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2CO3 + H2O B.HCO3 + H2O C.HCO3 + OH D.HCO3 + H2O
参: B 略
15. 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H3O + HCO3 OH + H2CO3
H2O + CO3 H3O + CO3
+
2-2--
+-
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
7 / 11
B.1 mol EGC与4 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 C.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 D.遇FeCl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 参: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的一些装置组合后,快速制取氨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同时收集少量纯净氮气,请回答:
(1)写出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反应制氨气的化学方程
式
(2) 本实验进行一断时间后,观察到加热的硬质玻璃试管内黑色氧化铜粉末转为红色,盛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内出现蓝色,并且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氮气。根据这些现象,写出在硬质玻璃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这个反应说明氨气具有____(填编号:A、碱性 ;B、还原性;C、氧化性; D、不稳定性) (3) 洗气瓶中盛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11
(4) 在最后的出气的导管口收集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 (填编号:A、排气法 B、排水法 C、用气囊收集)
(5)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装置F验证的气体是___________。 参: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有机物含有C、H、O三种元素,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CH4密度的3.625倍,把1.16g该有机物在O2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3.72g,又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该有机物的摩尔质量 (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3)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是有一个羟基,无甲基的链状结构,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参:
略
18. 通过实验对有机物A的组成、结构、性质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①A为无色晶体,微溶于水,易与Na2CO3溶液反应;
9 / 11
②完全燃烧83g有机物A,得到176g CO2和27g H2O;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分子中只有两个峰,其面积之比为2∶1;
④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200之间,是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的有机物。试推导:
(1)A的最简式; (2)A的分子式。 参:
略
19. 某有机物含碳85.7%,含氢14.3%,向80 g含溴5%的溴水中通入该有机物,溴水恰好完全褪色,此时液体总重81.4 g。求: (1)有机物的分子式。
(2)经测定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两个—CH3,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参:
分子式为C4H8,结构简式为
CH3—CH==CH—CH3或
解析:(1)因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则该有机物中必含有不饱和键,由题意
n(Br2)==0.025 mol
该有机物中n(C)∶n(H)=85.7%/12∶14.3%/1=1∶2,所以该有机物为烯烃。
10 / 11
又因为1.4 g该有机物可与0.025 mol Br2反应,
所以M==56 g·mol-1,所以分子式为C4H8。
(2)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或。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