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与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与答案

来源:九壹网
班级: 1316 姓名: 付子怡 总分:

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答案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 ) A.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B.说话时,用手指摸着喉头,手感觉到振动 C.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吊着的泡沫弹开 D.用手按住余音缭绕的锣面,锣声立即停止

2、一天晚上,小明在家复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干扰了他的学习,小明打算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A.将原来的房门关闭 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快流动 C.用棉花塞住耳朵 D.到邻居家,请他降低歌声的响度 3、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能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4、唐诗《枫桥液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11111111120 1 2 3 4 5 6 7 8 9 0 A B C A B D B C D C C D C C 没D C 学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5、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音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6、“震耳欲聋”这个成语听说过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形容声音的响度大 B.它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它说明噪声的危害大 D.它说明物体振动得快

7、小明与妈妈去商店买新碗时,看到妈妈将新碗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碗是否有裂缝,进行判断的根据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噪声

8、抗口战争年代,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队员们为了抗口,经常将耳朵贴在铁道的钢轨上,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就地卧倒,防止敌人发现自己 B.防止敌人的机扫射 C.因为声音在钢轨(固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能够提前听到日军的火车到来,早点做好战斗准备

D.避免火车灯光照到自己身上,从而有效地打击敌人 9、分贝是用来计量( )

A.音调的高低 B.频率的大小 C.音色的好坏 D.声音的强弱

10、雷雨来临时,总先看到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隆隆不断,这主要是由于( )

A.雷一个接一个不停地产生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闪电发生在雷鸣之前

1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灶 B.月亮 C.太阳 D.平面镜 12、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

A.日食 B.踩影子 C.照镜子 D.铅笔断了

13、彩色电视机能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混合而成,这三种色光是( )

A.品红、黄、青 B.红、绿、蓝 C.红、绿、黄 D.红、橙、青

14、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

15、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 B.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反射

C.不可见光在均匀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其实并不存在 16、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17、小明在课外按如下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18、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 A.像的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

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

19、如图所示,M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盘中有两粒黑色棋子,它们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

20、有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若使这束光的入射角增大,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反射角变大 B.折射角变小 C.折射角变大 D.折射角仍比入射角小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1、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_空气______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__骨头____传播。

22、蜜蜂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为__300____Hz;这种声音_能___ (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见。 23、常见的摩托车排气管制得较长,并且在尾部还安装了消声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减弱_ (填“增强”或“减弱”)发动机产生的_噪音_ (填“乐音”或“噪声”)。

24、超声波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这表明超声波能传递_ 能量_;B超可以用来检查人体内部疾病,这又表明,超声波能传递_ 信息_。

25、牛的叫声和鸟的叫声不同,牛的叫声 响度 大,鸟的叫声 __音调_高。

26、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讲台上的实验仪器,是因为照射在仪器表面上的光发生_折射_的缘故;而教章里某些位置上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某处写的字,这是光的__折射__现象。

27、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是由琴弦的___振动_产生的,并通过__空气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28、在探究影响环境的活动中,小明用手电筒灯光比较空气中浮尘的多少,他在夜晚向空中射一束手电筒灯光,空气中就会出现笔直的光柱,如右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1)光的传播遵循的规律是__光沿直线传播________;

(2)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光柱是由于_光的反射现象___的原因。 29、雨后天晴的天空会出现彩虹,这实际上是一种光的___折射_现象,说明太阳光是一种 ___复色光_(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30、能使各种色光全部反射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_____色的,隔着蓝玻璃片看红花,红花是______色的。

31、如右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 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______(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32、真空中的光速为___0__m/s,声音_不能_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3、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向_______法线(填“靠近”或“偏离”)的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填“大小”“小

于”或“等于”)。

34、古诗词中有许多是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_______现象。 35、电视遥控器是靠发出的_______线对电视进行遥控的;许多公共场所经常用_______线进行消毒。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6、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反射光线。

37、OA'是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

38、画出AB在平面镜M中的像A'B'。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39、40题各4分,第41题6分)

39、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是她在实验时记录数据: 编号 A 琴弦的材琴弦的长度料 钢 /cm 20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0.3 B C D E 钢 尼龙丝 铜 尼龙丝 20 30 40 40 0.7 0.5 0.5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_______和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40、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工凯同学分别做了甲、乙两次实验,请分别从下图所示的甲、乙两实验中归纳出两条有关反射的规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4)移走后面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

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4分)

43、如图,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 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求海洋中该处的深度 (假设当时气温为15℃,放到海底的钢管是中空且密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