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模电数电

模电数电

来源:九壹网
第 一 章 模拟信号: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幅度和时间都是离散的。 数字信号的表示方式:1) 采用二值数字来表示,即0、1数字。0为逻辑0,1为逻辑1; 2) 采用逻辑电平来表示,即H和L; 3) 采用数字波形来表示。 9;基数是10。用字母D表示运算规律:逢十进一,即:9+1=10十进制数的权展开式:D=∑ki×10i 数码为:0~ 1;基数是2。用字母B表示运算规律:逢二进一,即:1+1=10。二进制数的权展开式:D=∑ki×2i 数码为:0、 7;基数是8。用字母O表示运算规律:逢八进一,即:7+1=10。八进制数的权展开式:D=∑ki×8i 数码为:0~ 9、A~F;基数是16。用字母H来表示运算规律:逢十六进一,即:F+1=10。 数码为:0~ 十六进制数的权展开式:D=∑ki×16i 一、二-十转换 方法: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再相加,即可以转换为十进制数。 = 1 ×23 +0×22 +1×21+1×20+0×2-1+1×2-2 =(11.25)10 (1011.01)2 二、十-二转换 方法— 基数连除、连乘法。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转换。整数部分---基数连除取余; 小数部分---基数连乘取整。 整数部分: 基数连除,取余数自下而上. 小数部分: 基数连乘,取整数自上而下. 三、二-十六转换 将二进制数由小数点开始,整数部分向左,小数部分向右,每4位分成一组,不够4位补零,则每组二进制数便是一 ( 1 0 1 1 1 1 0. 1 0 1 1 0 0 1 )2=(5E.B2 )16 位十六进制数。 四、十六-二转换 方法:将每位十六进制数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 二、反码、补码和补码运算 原码:最高位作为符号位,正数为0,负数为1. 补码:最高位作为符号位,正数为0,负数为1.正数的补码和它的原码相 同;负数的补码需先将其原码数值逐位求反,然后在最低位加1. ◆作业: (1)P17 题1.4、1.5(1)、1.6(2)、1.9(1)、1.11(1)(3)、1.13(1)(4) 第二章 §2.2 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 一、与逻辑(与运算): 与逻辑:仅当决定事件(Y)发生的所有条件(A,B,C·)均满足时,事件(Y)才能发生。表达式为:Y=A•B。 A&Y 实现与逻辑的电路称为与门。与门的逻辑符号: B 二、或逻辑(或运算) 或逻辑:当决定事件(Y)发生的各种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多个条件具备,事件(Y)就发生。表达式:Y=A+B。 A ≥1 B 实现或逻辑的电路称为或门。或门的逻辑符号: 三、非逻辑(非运算) 非逻辑:指的是逻辑的否定。当决定事件(Y)发生的条件(A)满足时,事件不发生;条件不满足,事件反而发生。 =A′ 表达式为:Y 实现非逻辑的电路称为非门。非门的逻辑符号: 1、与非运算:逻辑表达式为:Y(AB) 2、或非运算:逻辑表达式为:Y(AB) 3、异或运算:逻辑表达式为:YABABAB YABAB=A⊙B 异或和同或互为反运算 4、同或运算:逻辑表达式为: 5、与或非运算:逻辑表达式为:Y(ABCD) A0AA11 0-1律:  A1AA00互补律: AA1 AA0  2.基本公式 重叠律:A AA AAA 还原律(双重否定律):(A)A 3.基本定理 (AB)CA(BC)ABBA结合律: 交换律: (AB)ABA(BC)ABAC反演律(摩根定律): 分配律: (AB)AB ABC(AB)(AC) 二、常用公式 1. A+AB =A 2. A+A′B=A+B A′+AB=A′+B A(A′+B)=AB A′(A+B)=A′B ′=A (A+B ) (A+B′)=A 4. A(A+B )=A 3. AB+AB 5. AB+A ′C+BC =AB+A′C AB+A′C+BCD =AB+A′C ′=A·6. A·(A·B) B′ A′·(A·B) ′=A′ §2.4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一、代入定理 任何一个含有变量A的等式,如果将所有出现A的位置都用同一个逻辑函数代替,则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则 称为代入定理。 二、 反演定理 对于任何一个逻辑表达式Y,如果将表达式中的所有“·”换成“+”,“+”换成“·”,“0” 换成“1”,“1”换 成“0”,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换成原变量,那么所得到的表达式就是函数Y的反函数Y′(或称补函数)。 反演定理。 这个规则称为 ◆应用反演定理应注意两点: 1、保持原来的运算优先顺序,即如果在原函数表达式中,AB之间先运算,再和其它变量进行运算, 那么非函 数的表达式中,仍然是AB之间先运算。 2、不属于单个变量上的反号应保留不变。 二、逻辑函数表示方法 常用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逻辑真值表(真值表)、逻辑函数式(逻辑式或函数式)、逻辑图、波形图、卡诺图 及硬件描述语言。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1、真值表→逻辑函数式:方法:将真值表中为1的项相加,写成 “与或式”。 2、逻辑式→真值表 :方法:将输入变量取值的所有组合状态逐一带入逻辑式求函数值,列成表即得真值表。 3、逻辑式→逻辑图 :方法:用图形符号代替逻辑式中的运算符号,就可以画出逻辑图. 4、逻辑图→逻辑式:方法:从输入端到输出端逐级写出每个图形符号对应的逻辑式,即得到对应的逻辑函数式. 三、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 最小项: 在n变量逻辑函数中,若m为包含n个因子的乘积项,而且这n个变量都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形式在m 中出现, 且仅出现一次,则这个乘积项m称为该函数的一个标准积项,通常称为最小项。  ABBA(AB)CA(BC) 最小项的性质: ①任意一个最小项,只有一组变量取值使其值为1。 ②任意两个不同的最小项的乘积必为0。 ③全部最小项的和必为1。 ④具有相邻性的两个最小项可以合并,并消去一对因子。 只有一个因子不同的两个最小项是具有相邻性的最小项。 ◆最大项: 在n变量逻辑函数中,若M为包含n个因子的和项,而且这n个变量都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形式在M 中出现, 且仅出现一次,则这个和项M称为该函数的一个标准和项,通常称为最大项。n个变量有2n个最大项,记作i 最大项的性质: ①在输入变量的任何取值下必有一个最大项且仅有一个最大项的值为0; ②全体最大项之积为0; ③任意两个最大项之和为1; ④只有一个变量不同的两个最大项的乘积等于各相同变量之和。  最小项与最大项的关系 ◆相同编号的最小项和最大项存在互补关系 ◆若干个最小项之和表示的表达式Y,其反函数Y′可用等同个与这些最小项相对应的最大项之积表示。 §2.6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一、公式化简法  并项法:AB+AB =A * 吸收法:A+AB =A *消项法:AB+A C+BC =AB+A C  消因子法:A+A B=A+B * 配项法:A+A =A A+A =1 例2.6.1 例2.6.2 例2.6.3 例2.6.4 例2.6.5 例2.6.6 二、卡诺图化简法 ........ 卡诺图的定义:将n变量的全部最小项各用一个小方块表示,并使具有逻辑相邻性的最小项在几何位置上相邻排 列,得到的图形叫做n变量最小项的卡诺图。 ◆用卡诺图表示逻辑函数: 方法一:1、把已知逻辑函数式化为最小项之和形式 2、将函数式中包含的最小项在卡诺图对应 的方格中填 1,其余方格中填 0。 方法二:根据函数式直接填卡诺图 ◆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化简依据:逻辑相邻性的最小项可以合并,并消去因子。化简规则:能够合并在一起的最小项是2 n 个 特别注意:卡诺图中所有的 1 都必须圈到, 不能合并的 1 必须单独画 圈。 ◆合并最小项的原则: 利用 AB+AB′=A 2个最小项合并,消去1个变量;4个最小项合并,消去2个变量;8个最小项合并,消去3个变量; … …2n个最小项合并,消去n个变量; ◆卡诺图化简法的步骤 ★ 画出变量的卡诺图; ★ 作出函数的卡诺图; ★ 画圈 ★ 写出最简与或表达式。 ◆画圈的原则: ◆ 合并个数为2n; ◆ 圈尽可能大---乘积项中含因子数最少; ◆ 圈尽可能少---乘积项个数最少; ◆ 每个圈中至少有一个最小项仅被圈过一次,以免出现多余项。 (4) ABCA(BC)BC(ABCABCABC) P58题2.2 P59表P2.3 (b) Ym(1,2,4,7,8,11,13,14) P59表P2.4 (2) Y2ABCD(BC)DAD P60题2.6 2.10 2.12 2.13 2.19 P60题2.5  图P2.9 第三章 正逻辑:高电平表示逻辑1、低电平表示逻辑0。 负逻辑:高电平表示逻辑0、低电平表示逻辑1。 3.2 半导体二极管门电路 ◆当外加电压由反向突然变为正向时,要等到PN结内部建立起足够的电荷梯度后才开始有扩散电流形成,因而正 向电流的建立稍微滞后一点。 ◆当外加电压突然由正向变为反向时,存储电荷反向电场的作用下,形成较大的反向电流。经过ts后,存储电荷显 著减少,反向电流迅速衰减并趋于稳态时的反向饱和电流 因此,影响二极管的开关时间主要是反向恢复时间,而不是开通时间。 3.3 CMOS门电路 一、MOS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vGSvDSiD=0DSDSG DSGD B G 不论D、S间有无电压,NN NN均无法导通,不能导电。 P PSN沟道增强型 VVDSGSvGS>0时,VGS(th)称为阈值电压(开启电压 vGS足够大时(vGS>VGS(th)),形成电场G—B, SDG把衬底中的电子吸引到上表面,除复合外,剩 余的电子在上表面形成了N型层(反型层)为 D、S间的导通提供了通道。 NN可以通过改变vGS的大小来控制iD的大小 P 二、MOS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特点:iD0 夹断区(截止区):条件:整个沟道都夹断GSGS(th) 可变电阻区:条件:源端与漏端沟道都不夹断。 特点:(1)当vGS 为定值时,iD 是 vDS 的线性函数,管子的漏源间呈现为线性电阻,且其阻值受 vGS 控 制。恒流区:条件:(1)源端沟道未夹断 (2)漏端沟道予夹断 特点:(1)受控性: 输入电压vGS控制输出电流 2)恒流性:输出电流iD 基本上不受输出电压vDS的影响。 ★ 当vI=vGS< VGS(th)时,MOS管工作在截止区。D-S间相当于断开的开关,vO≈vDD. ★ 当vI>VGS(th)且vI继续升高时,MOS管工作在可变电阻区。MOS管导通内阻RON很小,D-S间相当于闭合 的开关,vO≈ 0。 Vgs=0时, D、S间相当于两个背靠背的PN结 vv§3.3.2 CMOS反相器工作原理 当NMOS管和 PMOS管成对出现在电路中, 且二者在工作中互补,称为CMOS管(意为互补) VDDvIT1T2vO VDDvI=0 vI=1 T1 TPvIvO vIvO T2 TN vo=―1‖Tp导通 Tn截止vo=―0‖ Tp截止Tn导通 §3.3.3 CMOS反相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 CMOS门电路的输入端不允许悬空 一、输入特性 ★ 在正常的输入信号范围内,即–0.7V< vI <(VDD+0.7)V时输入电流iI ≈0。(因为CMOS门电路的GS间有一层 绝缘的SiO2 薄层。) ★ 在–0.7V ~ (VDD+0.7)V以外的区域, iI从零开始增大,并随vI增加急剧上升,原因是保护电路中的二极管已进入导通状态。 二、输出特性 低电平输出特性VOL≈0 高电平输出特性VOH≈VDD 一、其他逻辑功能的CMOS门电路 P92 vA=0或VB=0 vO=1 T1 导通 T2 断开 1.与非门 Y(AB) vA=1和vB=1 vO=0 T1和T3断开 T2和T4导通 2.或非门 Y(AB) VDD 任一输入端为高,设 vA=或vB=1 Vo=0, T1断开 T2导通 输入端全为低 vB=0或vA=0 Vo=1 T1和T3导通 T2和T4断开 四、三态门 EN′ A Y 逻辑符号 EN1, G4输出高电平,G5输出低电平,T1、T2 同时截止,输出呈高阻态; EN′ A YEN0 YA 逻辑符号 ☆若A=1,则G4、G5输出均为高电平,T1截止、T2导通,Y=0; ☆若A=0,则G4、G5输出均为低电平,T1导通、T2截止,Y=1; ★三态门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高阻态。 CMOS电路的优点 1. 静态功耗小 2. 允许电源电压范围宽(318V)。3. 扇出系数大,噪声容限大。 3.5 TTL门电路 一、双极型三极管的结构 集电极C集电极 CN BPB 基极 N基极E ECBPNPCB发射极 EENPN型三极管 发射极PNP型三极管主要工作在饱和和截止两种开关状态,放大区只是极短暂的过渡状态。 NPN型三极管截止、放大、饱和3种工作状态的特点 截 止 放 大 饱 和 工作状态 件 iB = 0 0 i B I BS 条 << i B>IBS 发射结反偏 发射结正偏 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集电结反偏 集电结正偏 偏置情况 <0 , u BC <0 u >0 , u BC <0 u >0 , u BC >0 uBE工 BEBE = 0 = β i B i I 作 集电极电流iCiCC=CS CE = V CC - u CE = U CES = 特 uce间电压 uCE=VCC 点 i R C c 0.3V 很大, 很小, ce 间等效电可变 阻 相当开关断开 相当开关闭合 特点:电流约为 0 1) 截止状态 :条件:发射结反偏 特点: UBES=0.7V , UCES=0.3V/ 硅 2)饱和状态 :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反相器 §3.5.2 TTL - 晶体管逻辑集成电路 TTL — 晶体管 MOS —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集成电路 一. 其他逻辑功能的门电路 1.与非门 2.或非门 3.与或非门 4.异或门 二.集电极开路门(OC门) 为什么需要 OC门?普通与非门输出不能直接连在一起实现―线与‖! P96( OD门) P131 P132 (OC门) P94 P95 三. 三态门 (TS门) 三态输出门(Three-State Output Gate)是在普通门电路的基础上附加控制电路而构成的。 EN A YB 控制端高电平有效 EN A YB 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 P115例3.5.1 P151 3.7 3.9 3.10 3.11 3.12 3.23 第 四 章 4.3.1 编码器 编码: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某一信息(文字、数字、符号)的过程。实现编码操作的电路称为编码器。 P168 P169 P170 优先编码器: 在优先编码器电路中,允许同时输入两个以上编码信号。编码时只对优先权最高的进行编码。 4.3.2 译码器 三线 八线 译码:将二进制代码翻译成对应的输出信号的过程.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实现译码操作的电路称为译码器。 常用的译码器有: 二进制译码器、二-十进制译码器、显示译码器三类 P174 P175 一、数据分配器:定义:将公共数据线上的信号根据需要送到多个不同通道上去的逻辑电路。 4.3.4 加法器 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1)逢二进一。 2)最低位是两个数最低位的相加,不需考虑进位。 3)其余各位都是三个数相加,包括加数、被加数和低位来的进位。 4)任何位相加都产生两个结果:本位和、向高位的进位。 P192 半加器、全加器 4.3.5 数值比较器 定义:对两数A、B(可以是一位,也可是多位)进行大小比较的逻辑电路。比较的结果有 A>B、 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