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资料之南宫帮珍创作
主控项目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尺度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尺度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陈述和进场复验陈述。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取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该小于;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尺度值的比值不该大于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该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陈述。
5.2.3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
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陈述。
一  般  项 目
5.2.4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概况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3 钢筋加工 主  控  项  目
5.3.1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HPB235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该小于钢筋直径的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该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该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该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该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5.3.2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
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该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该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该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尺度的规定。
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
符合5.3.2A的规定。
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
钢筋牌号
断后伸长率 A(%) ≥21 ≥16 ≥15 ≥13 ≥14
≤8
≤6
≤5
直径6mm~12mm ≤10
重量负偏差(%) 直径14mm~
20mm —
直径22mm~
50mm —
HPB235、HPB300 HRB335、HRBF335 HRB400、HRBF400
RRB400 HRB500、HRBF500
注:1  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公称直径;
2  重量负偏差(%)按公式(Wo—Wd)×100计算,其中Wo为钢筋理论重量(kg/m), Wd为调直后钢筋的实际重量(kg/m);
3   对直径28mm~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1%;对直径大于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2%。
采取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为一批;每批见证取样3件试件。
检验方法: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经时效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且与长度方向垂直,且长度不该小于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该低于1mm和1g。
一般项目
5.3.3  钢筋宜采取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取冷拉方法调直。当采取冷拉调直时,HPB235、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该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5.3.4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就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表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5 5.2.1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与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筋焊接网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尺度有:《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与冷加工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尺度有:《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冷轧扭钢筋》JG190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19等。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陈述,并按相关
尺度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别,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实际检查时,若有关尺度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尺度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情况确定:
1  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2  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3  对分歧时间进场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本条的检验方法中,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陈述是对产品质量的证明资料,通常应列出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当用户有特别要求时,还应列出某些专门检验数据。有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陈述可以合并;进场复验陈述理进场抽样检验的结果,并作为判断资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依据。
对于每批钢筋的检验数量,应按相关产品尺度执行。国家尺度《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中规定每批抽取5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
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本规范中,涉及原资料进场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时,除有明确规定外,都应按以上叙述理解、执行。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2.2根据新公布的国家尺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的规定,本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包管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条第1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2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尺度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3款中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含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架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强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尺度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含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尺度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
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概况轧有专用标记。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2.3  在钢筋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钢筋性能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同批钢筋进行专项检验。
5.2.4  为了加强对钢筋外观质量的控制,钢筋进场时和使用前均应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弯折钢筋不得敲直后作为受力钢筋使用。钢筋概况不该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以免影响钢筋强度和锚固性能。本条也适用于加工以后较长时期未使用而可能造成外观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钢筋半成品的检查。
5.3.1~5.3.2  对各种级别普通钢筋弯钩、弯折和箍筋的弯弧内直径、弯折角度、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分别提出了要求。受力钢筋弯钩、弯折的形状和尺寸,对于包管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据构件受力性能的分歧要求,合理配置箍筋有利于包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特别是对配筋率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更为重要。
对规定抽样检查的项目,应在全数观察的基础上,对重要部位和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的数量通常采取“双控”的方法。这与本规范第条的说明是一致的。
本条规定了钢筋调直后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要求,为本次局部修订新增条文,所有用于工程的调直钢筋均应按本条规定执行。钢筋调直包含盘卷钢筋的调直和直条钢筋的调直两种情况。直条钢筋调直指直条供货钢筋对焊后进行冷拉,调直连接点处弯折并检验焊接接头质量。增加本条检验规定是为加强对调直后钢筋性能质量的控制,防止冷拉加工过度改变钢筋的力学性能。
钢筋的相关国家现行尺度:《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等。表5.3.2A规定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是在上述尺度规定的指标基础上考虑了正常冷拉调直对指标的影响给出的,并按新公布的国家尺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增加了部分钢筋新品种。
对钢筋调直机械设备是否有延伸功能的判定,可由施工单位检查并经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当不克不及判定或对判定结构有争议时,应按本条规定进行检验。对于场外委托加工或专业化加工厂生产的成型钢筋,相关人员应到加工设备所在地进行检查。
钢筋冷拉调直后的时效处理可采取人工时效方法,即将试件在100℃沸水中煮60min,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5.3.3  本条规定了钢筋调直加工过程控制要求。钢筋调直宜采取机械调直方法,其设备不该有延伸功能。当采取冷拉方法调直时,应按规定控制冷拉率,以免过度影响钢筋的力学性能。本条规定的冷拉率指冷拉过程中的钢筋伸长率。
5.3.4  本条提出了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内净尺寸是新增项目,对包管受力钢筋和箍筋自己的受力性能都较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