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文导入:出示雷锋照片及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中国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主义战士。
2、交流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
4、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习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播放音乐链接:学习雷锋好榜样)
5、齐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察一下这篇课文和前面学到的课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不是自然段的结构,而是从中间空行断开。每断开一次就是一个小节。)认识小节。
2、学生尝试找出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在每一个小节前面标出序号。 3、明确课文由五个小节组成。
4、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小节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7、我们读一读课文,思考:雷锋在哪里呢 8、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曾、蒙、泞、顺、迈、踏、荆、棘、瓣、莹、觅、啊、需、献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泞、瓣、献、荆、棘。 (1)比较认知“迈”和“踏”:两个字都是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
(2)“泞”字强调偏旁是“氵”,想一想还见过哪些“氵”的字呢(预设:江、河、湖、海、洋……) (3)“啊”字强调读音为四声。 (4)“荆棘”:出示荆棘的图片,帮助理解生字。 5、猜谜语。 水泊宁静——泞
一个瓜分两辛——瓣 南边来了一只狗——献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图片上的这个人,你可知道是谁吗说一说你对他的了解。一起来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认真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试着读出来!) 2、小溪说:
昨天,他曾(cénɡ)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ménɡ)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nìnɡ)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着雷锋叔叔的助人为乐来读这一小节。) 3、顺(shùn)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注意“你在哪里,你在哪里”的朗读!) 4、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mài)的大娘,
踏(tà)着路上的荆(jīnɡ)棘(jí)。 瞧,那花瓣(bàn)上晶莹(yínɡ)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深情地来诵读这一小节,雷锋叔叔的精神在这里体现。) 5、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mì)。 啊(à),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xū)要献(xiàn)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6、结合情景,读好课文。 五、课堂展示
小组推荐优秀小选手比赛读句子。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2)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六、交流分享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好人,一起来说一说啊! 七、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锋、昨、冒、留、弯、背、洒、温、暖。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锋、弯、洒、温”的注意要点。(预设:注意“钅”的书写。)(想一想其它“氵”的字。)
4、学生临习生字。 八、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读 导学:图片上的这个人,你可知道是谁吗说一说你对他的了解。一起来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一)学习第一小节。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1、“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复出现,增强了语气。 2、照样子仿写:长长的小溪
仿写:长长的小路长长的腿长长的直线 (二)学习第二小节。 小溪说:
昨天,他曾(cénɡ)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ménɡ)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nìnɡ)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1、找一下拟人修辞的句子。 2、雷锋叔叔在哪里他做了些什么 (三)学习第三小节。 顺(shùn)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1、照样子仿写:弯弯的小路 仿写: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河 (四)学习第四小节。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mài)的大娘,
踏(tà)着路上的荆(jīnɡ)棘(jí)。 瞧,那花瓣(bàn)上晶莹(yínɡ)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1、深情地来诵读这一小节,雷锋叔叔在哪里,做了些什么 2、雷锋叔叔的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五)交流分享。
1、读了这几个小节,你了解到了什么 2、我来问,你来答: 示例:雷锋叔叔在哪里 雷锋叔叔在路上。 ……
雷锋叔叔在帮大娘过马路。 ……
3、你对雷锋叔叔的了解还有哪些啊在小组里说一说。 4、模仿着第一第二小节的形式进行问答。 (六)学习第五小节。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mì)。 啊(à),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xū)要献(xiàn)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七)课堂训练 仿照例子作答。 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雷锋叔叔在哪里做什么
答:雷锋叔叔在路上帮助大娘过马路。
答: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迷路的孩子找妈妈。 三、课堂展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有感情! 四、中心点击
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多帮助别人。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 六、作业布置
1、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件好事。 2、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子写到小本本上。
6.千人糕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掌握多音字“的”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
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
2、齐读课题《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在讲些什么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糕、特、嘛、买、糖、蔗、汁、菜、熬、算、销、售、劳、的、确、应。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特、的、确、应、汁。 (1)比较认知“特”和“确”: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出示谜语帮助识记生字。) (2)“的”字强调音节是“dí”,还有一个读音“de”。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的确”中读第一个音节。 (3)“应”字强调音节是“yīnɡ”,还有一个读音“yìnɡ”。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应该”中读第一个音节。 (4)“特”字也是左右结构的字。出示谜语,帮助理解生字。
(5)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甘蔗”和“甜菜”。 5、猜谜语。
寺旁有头牛——特 加水十次——汁 石头一角——确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一起来学习《千人糕》。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把句子读通顺。)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想一想如何才能读出“好奇”的语气。)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真好奇啊!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è)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mɑ)!您给我买(mǎi)过。”(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很想知道,你呢)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mò)成粉做的,还加了糖(tánɡ)。” 8、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朗读时注意顿号的停顿时间。) 9、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zhè)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āo)售(shòu),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láo)动。”(注意把长句子读通顺、流利。)
10、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bǎi)在我们面前。”(大家的力量!) 11、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dí)确(què)应(yīnɡ)该叫‘千人糕’啊!”(原来是这样!读流利、读通顺哦!) 五、课堂展示
1、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出示: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B.讨论:这两句话是什么句式 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C.指导读句子。
第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第二句要用肯定的语气读。
2、小组推荐优秀小选手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千万人合力得来的,让我们心怀感恩吧。(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味、具、汁、劳”的注意要点。(预设:“具”三横不要少一横。“味”注意“未”上横短,下横长。“汁”想一想其它“氵”的字。“劳”注意偏旁下面没有一点。) 4、学生临习生字。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千人糕》”,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
(一)品读第1—4自然段。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一起来学习《千人糕》。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è)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1、你在这些文本中读到了什么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千人糕”是什么呢我也很好奇,小朋友们,你好奇吗 4、为什么用“很多很多”呢 5、在孩子的想象中,“千人糕”是怎样的呢 (二)课堂展示
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A、提示语在前面,加:“” B、提示语在中间,加“”,“” C、提示语在后面,加“。” (三)品读第5—9自然段。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mɑ)!您给我买(mǎi)过。”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mò)成粉做的,还加了糖(tánɡ)。”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
水……”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zhè)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āo)售(shòu),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láo)动。” 1、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2、试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平常吃过的米糕为什么就叫做“千人糕”了呢 4、“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5、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6、顿号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7、用上“就算……还得……”说一句话。 8、用上“要有……还得有……”说一句话。 9、仿照例子写句子。
AABB:平平常常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四)品读第10—11自然段。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bǎi)在我们面前。”(大家的力量!)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dí)确(què)应(yīnɡ)该叫‘千人糕’啊!” 1、“才”字说明了“千人糕”制作的不易。
2、想一想“经过”的意思,并用上“……经过……”说一句话。 3、的确:确乎,确实。试着说一句话吧! 4、为什么叫它“千人糕呢”
三、交流分享1、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通过大家合作得来呢(播放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
2、句式训练。 例:
看到“千人糕”,我想到了农民、稻谷、大米、甘蔗汁、包装…… 看到“衣服”,我想到…… 看到“铅笔”,我想到…… 四、中心点击
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千人糕》”,一起来闯关吧! 六、作业布置
1、写会本课生字。
2、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子写到小本本上。 3、把自己懂得的道理写在“我的小本本上”。
6.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8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有归类识字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思考爸爸的话和他的做法,理解鼓励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8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培养归类识字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思考爸爸的话和他的做法,理解鼓励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
2.齐读课题《一匹出色的马》。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和家人一起经历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在讲些什么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郊、泛、波、纹、葱、软、毯、异、恋、舍、求、株、骑、跨。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波、毯、株、骑。 (1)比较认知“波”和“纹”: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出示谜语和图片帮助识记生字。) (2)“舍”字强调音节是“shě”,还有一个读音“shè”。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舍得”中读第一个音节。 (3)“株”字强调音节是“zhū”,不要读成“shū”,注意它的偏旁和结构。 (4)“骑”字也是左右结构的字,按照汉字书写的要求,书写的时候注意衔接。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出示谜语,帮助理解生字。) (5)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波纹”和“绿毯”。 5.猜谜语。
水面一层皮——波 两把火一根毛——毯 一匹奇怪的马——骑 一棵红色的树——株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匹出色的马到底出
色在哪里呢一起来学习《一匹出色的马》。
1.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jiāo)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fàn)起层层波(bō)纹(wén)。河岸上垂(chuí)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把句子读通顺,读出一家人在一起的美丽心情。)
2.路的一边是田野,葱(cōng)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ruǎn)的绿毯(tǎn)。(景色这样美丽,我们也要读得很美丽哦,读流利,读通顺。)
3.春天的郊外,景色异(yì)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liàn)恋不舍(shě),不想回去。(读通顺,不丢字,不多字。) 4.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qiú)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要读出妹妹的语气。) 5.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妈妈为什么摇头,要读出妈妈的语气。)
6.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zhū)柳树下,拾(shí)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zhī)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qí)着它回家吧。”(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很想知道,你呢) 7.妹妹高兴地跨(kuà)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朗读时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时间。爸爸的柳条好有魔力啊!)
五、课堂展示
1.讨论交流:妹妹说累了,爸爸妈妈分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2.小组推荐优秀的小选手上台进行分角色课文朗读。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匹、波、纹、像、景 、恋、舍、求。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匹、纹、恋、求”的注意要点。(预设:“匹”注意结构,同类的汉字注意笔顺。“纹”注意偏旁部首。“恋”想一想其它“心”的字。“求”注意一点。) 4、学生临习生字。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一匹出色的马》”,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匹出色的马到底出色在哪里呢一起来学习《一匹出色的马》。 (一)品读第1—3自然段。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jiāo)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fàn)起层层波(bō)纹(wén)。河岸上垂(chuí)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把句子读通顺,读出一家人在一起的美丽心情。)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cōng)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ruǎn)的绿毯(tǎn)。(景色这样美丽,我们也要读得很美丽哦,读流利,读通顺。)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yì)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liàn)恋不舍(shě),不想回去。(读通顺,不丢字,不多字。) 1.你在这些文本中读到了什么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我们一家人在什么时间去哪里做什么了呢 4.景色是怎样的,你能不能读出来呢
5.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里的美景呢 6.这里的景色这样优美,我们的心情很很好! 7.课堂展示:
碧绿碧绿:乌黑乌黑、雪白雪白 葱葱绿绿:高高兴兴、清清楚楚 8.“异常”是什么意思
9.“恋恋不舍”照样子说词语。
10.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二)品读第4—6自然段。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qiú)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要读出妹妹的语气。) 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妈妈为什么摇头,要读出妈妈的语气。)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zhū)柳树下,拾(shí)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zhī)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qí)着它回家吧。”(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很想知道,你呢) 1.我们走的时间久了很累,妹妹要做什么 2.妹妹很累,妈妈也很累。
3.妹妹累了就要妈妈抱,你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 4.又长又细:又大又圆 5.爸爸为什么默不作声呢 6.讨论:
妹妹累了为什么要爸爸、妈妈抱 爸爸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呢 (三)品读第7自然段。
妹妹高兴地跨(kuà)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刚才还嚷着说累的“妹妹”为什么突然就可以蹦蹦跳跳地跑回家了
2.想一想“迎接”的意思,并用上“迎接”说一句话。 3.照样子说词语:蹦蹦跳跳。 4.妹妹是怎样回家的
5.为什么她很累了却跑得这样快呢难道真的是那匹马的魔力吗 6.课堂展示
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A.提示语在前面,加:“” B.提示语在中间,加“”,“” C.提示语在后面,加“。” 三、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一匹出色的马》”,一起来闯关吧! 四、作业布置 1.书写本课生字。
2.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子写到小本本上。 3.把自己懂得的道理写在“我的小本本上”。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词,了解常见职业名称。 2、根据情境,练习写话。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4、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5、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难点: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读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词语。
4、解释词语意思。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5、全班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三遍。 二、我会写话
(一)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课本短文景物:田野、云、大树 示例:天上的云 雪白雪白的 好像一群小绵羊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风景,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
3、指名同学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鲜花——蝴蝶 小河——飘带 月亮——白玉盘 ……
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写一写,写一句即可。
5、作品展示。
挑选优秀的作品放到投影下进行展示。 (二)介绍我的好朋友 1、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2、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以“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这个思路组织语言。 3、出示课本示例。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按照出示的例子,自己也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吧! 4、作品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
这两句话带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
特别:第一句中特别强调“很、十分、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第一个经过是“花费、集结”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路过、走过”的意思。 4、小结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第二课时 一、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3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要为身边的人伸出热情的手) 3、交流句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会很高兴。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平时你乐于帮助他人,那么当你遇到危急情况时,也会有人来帮助你。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与其在别人好的时候去祝贺,不如别人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 4、小结。
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的帮助他人,这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会的地方圈点勾画,读完小组交流。
3、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结,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校音。 5、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踮疲倦、挂牵”,理解两个词的意思。放到句子中理解。 “踮”:一个动作,表现出孩子的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老师 “消除疲倦”:消除疲劳,让老师放松心情。 “牵挂”:时刻的想着我们。 6、复述诗歌内容。
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说一说吗指名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表现出孩子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 8、尝试背诵诗歌。 三、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的继承和发展。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 田野——绿毯我的朋友
天空——棉花糖、小绵羊他是谁 小河——飘带长什么样子
月亮——白玉盘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