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Mfir.2010 第9卷第1期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la Sciences) V01.9 No.1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查及分析 王 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专业是连接教育和经济的桥梁,专业设置是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抽取江苏 省50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来分析专业设置现状,对城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在工学结合、联合办学、对 口升学与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还存在一定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 合作力度,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加强城乡及区域间联合办学,加强骨干、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中 等职业学校布局等建议。 关键词: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991(2010)01-42033-05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pecialty Sett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of Jiangsu Province Wang Hui (Insit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Qinhuangdno Hebei 066004,China) Abstract:Specialty is the bridge to connect education and economy,and specialty setting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serve social economy.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ecialty setting is analyzed by choosing fifty ke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Jiangsu Province,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fr specilaties set by urban and rurla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aspects fo the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learning,joint operation of schools,further study and employment.It is found tha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specialty set t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Jiangsu Province.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actively innovat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the mode of urnning schools,rein・ forcing joint operation of schools between urban and urral raeas,strengthening the consturction of key and distinctive specialties,and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secondary voeafion ̄schools. Key words:Jiangsu Province;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specilaty setitng;sample survey;result analysis 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设置的专业培养各种专业 49.9%,招生和在校生规模继续保持与普通高中 人才,他们毕业后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 大体相当,全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位居 于各自所在的企业,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所 全国第一¨】。其中,省级重点职业学校75所(教 以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是教育与经济、学校 育部门所属45所,劳动部门的技工学校3O所), 与企业之间的纽带,是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76所(教育部门所属134 为宗旨的具体表现,也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 所,劳动部门的技工学校42所),承担了全省 要表现,而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这种作用 70%以上的职校在校生培养任务…。笔者从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苏省251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随机抽取了50 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研究越来越受 所(城市中等职业学校23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 到人们的重视。 27所),对其2008年的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进行 2008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共634所(五 分析,基本情况如下。 年制高等职校40所,普通中专121所,职业高中 一216所,技工学校145所,成人中专112所)¨ 。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共招生51.6万人,在校生 根据教育部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 152.5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50.7%和 录》(教职成[2000]8号)对选取的50所学校的 收稿日期:2010-01-12;修回日期:2010-03-06 作者简介:王辉(1984.),男,山东省淄博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 开设专业和招生人数进行统计,以把握江苏省中 (一)加工制造类专业招生优势明显,而资源 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现状,统计结果见表1。 与环境类专业招生最少 表1 被调研学校2008年开设专业及招生人数统计表 如表1所示,在5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加工制 7.09%。这些新型专业中又以复合专业居多,如: 造类共开设194个专业,接近总开设专业数的 苏州职业教育中心校开设的导游与时装表演专业 31%,招生人数占总招生人数的33.59%。其次是 和吴江第二职业中学开设的丝绸工艺与贸易专业 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人数占总招生数的21.29%, 等,复合专业招生人数和所设专业数分别占新型 开设的专业占总开设专业数的18.85%;商贸与旅 专业的70.53%和64.58%。此外,与国外合作办 游类专业招生人数占总招生数的10.93%,开设专 学的模式已经出现,但比例较低,规模很小。 业占总开设专业数的13.74%。资源与环境类专业 (三)招生人数适中,专业规模均匀、特色有 招生最少仅招95人,设两个专业,占总招生数的 待提高 0.25%;其次是能源类,设3个专业,招150人,占 被调研的50所中等职业学校总共计划招生 总招生数的0.39%。从表1中可以看出,江苏省中 38 285人,平均每个学校招生766人,2008年全国 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中,加工制造类一枝独秀,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12.11万人,全国共有中等职 而部分专业大类开设专业却相对较少。 业学校14 847所_2 J,平均每所学校招生547人,因 (二)新型专业数量增多,其中复合专业比重最大 此,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略高于全国平均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涌现 水平,招生人数适中。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等职 的新兴行业越来越多,与之对应的中等职业学校 业学校专业目录》的各专业大类中,所开设的专业 的专业设置也不断更新,新型专业(包括表1中 数占开设总专业数的比例与所对应专业招生数在 的复合专业和其他专业)越来越多,教育部2000 总招生数中的比例大体相当,这就说明江苏省中等 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教职成 职业学校的专业规模比较平均,专业特色不够明 [2000]8号)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如今的中等职业 显。各专业大类平均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除医药 学校开设的专业。在此次调研的5O所中等职业 卫生类较多和社会公共事务类较少外,其他大类各 学校中,共开设48个新型专业,如:无锡职业教育 专业招生人数大体相当,这说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 中心校开设的国际贸易(报关)和吴江职业高级 校医药卫生类各专业规模相对较大,社会公共事务 中学开设的物流与仓储,48个新兴专业占总招生 类专业规模相对较小,其他大类各专业招生人数比 专业数的7.67%,共招2 715人,占总招生人数的 较平均,学校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第1期 王辉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查及分析 35 (四)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对口升学的比 例较低 对口升学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以升入对 大体相当,第三产业招生人数比例远远高于目前 江苏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例37.10%。 口高职或其他学校继续深造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 式。调研的5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2008年共招 二、城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之比较 被调研的江苏省5O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 包括23所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和27所农村中等职 业学校,分别统计这两类学校对口升学、联合办学 和校企合作专业的招生人数,比较城乡中等职业 生38 285人,其中对口升学专业共招生5 805人, 占总招生人数的15.16%,所占比例较低。说明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就业为 导向的。 (五)联合办学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具有 了一定的规模 联合办学是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其中包 括订单培养。如表2所示,5O所中等职业学校共 招收的38 285个学生中,采用联合办学招生的人 数为4 720人,占总招生数的12.33%;采取校企 合作培养模式的招生数为5 305人,占招生总数 的13.86%,二者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且比例大 体相当。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招生人数 中,订单培养的有2 465人,占校企合作人数的 46.47%,比例较大,这说明了订单培养在校企合 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六)开设的专业与三次产业结构和从业人 员结构吻合度不高 表2被调研学校2008年三次产业专业设置统计表 产业名称鬻 所 例 所 例 200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例 最高,占55。89%,其次是第三产业占37.36%,最 低的是第一产业,占6.75% J。而调研学校所设 的专业中最多的是第三产业,占65.33%,其次是 第二产业占33.07%,最低的是第一产业,仅占总 数的1.60%。根据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 苏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07年江苏省劳动和社 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计算的江苏省三次 产业的从业人数比例分别为:27.60%、35.30% 和37.10%,调研学校招生人数中,第一产业仅占 1.57%,远远低于江苏省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 例27.6O%,第二产业招生人数和从业人员比例 学校的特点。 (一)对口升学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所占的 比例较大 27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22 910人,其 中对口升学专业的招生数为4 370人,占农村中 等职业学校总招生数的19.07%。相比之下,23 所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专业的招生数仅为 1 435人,占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15 375人 的9.33%。这说明农村职业学校中有一部分专 业还是以对口升学为主要目标的,而城市中等职 业学校则主要以就业为主。 (--)联合办学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占有 一定比重 27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采用联合办学的 专业招生人数为3 665人,占农村中等职业学校 总招生数的16%,而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对应专业 的招生人数为1 055人,占其总招生数的6.86%。 这说明对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来说,与其他发达 地区学校或某些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是其重要 的办学模式。但同时也应看到,不论是农村还是 城市,联合办学的规模都不大。 (三)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专 业数量和比例远远大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 城市和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招生数 分别为4 060人和l 245人,分别占城乡招生总数 的26.40%和5.43%,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 作招生数所占其总招生数的比重远远大于农村。 这说明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条件比 较好,而且也说明江苏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在城市。 (四)农村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比城市学校 设置的专业分布更广 根据教育部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 录》(教职成[2000]8号),分别统计23所城市中 等职业学校和27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的 所设专业,统计结果见表3。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表3被调研学校2008年所设专业城乡对比统计表 第9卷 根据表3计算出的城市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 各大类专业数标准差为23.209,小于农村中职学 不难看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中涉及 第一产业的专业数过少,而涉及第三产业的专业 校的31.579,这说明城市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专 业分布范围小,分布集中,大都集中在了加工制造 类、信息技术类和商贸与旅游类等专业,而资源与 环境类和土木水利工程类专业则没有设置;农村 中等职业学校所设的专业分布较广,范围较大,涵 盖了13大类的所有专业。 数较多。同样,根据2007年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 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出的江苏省三次产业劳 动力从业结构比为27.6:35.3:37.1,而对应的学 校招生数之比为1.57:35.38:63.05,第二产业的 招生数和从业人数比例大体相当,但涉及第一产 业的招生数严重不足而涉及第三产业的招生数则 较多。 三、对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调整 的几点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置要面向市场,融入到 地方经济当中,学校设置的专业及其培养出来的人 才要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和区 (--)加强校企合作力度,积极创新人才培养 模式和办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社会的支 持。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的中等职 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虽有了一定的进展,校企合 域经济建设相适应。针对江苏省目前中等职业学 作招生人数占总招生人数的13.86%,但与江苏 校专业设置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调整 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这一比例不高。因此,中 建议。 等职业学校应积极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 (一)重视第一产业专业发展,更好地适应江 主动寻求企业支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 苏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 经济竞争力强弱的反应,是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 自的不足,最终实现双方的共赢,有条件的地方还 可以寻求与国外大型企业、教育集团的合作,这种 趋势已经出现,但招生人数仅占总招生人数的 和产业内部的数量比例关系及构成状态 5 J。中等 0.42%。同时,企业也要有社会责任心,为学校提 职业学校若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专业设置必须 供实习场所、资金支持、行业人才标准等多方面的 符合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江苏省 帮助。此外,中等职业学校还应该积极淡化专业 产业结构比为6.75:55.89:37.36 j,而调研学校 界限、拓宽专业口径,探索以就业为导向、迅速适 开设的与之相应的专业比为1.60:33.07:65.33, 应人才市场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 第1期 王辉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查及分析 37 (三)加强城乡及区域间联合办学,促进农村 职业教育发展 的骨干专业还比较少,这样,不仅学校的办学效益 低,形成不了办学优势,而且还会制约各个专业的 长远发展。因此,江苏省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 自身的优势,积极兴办骨干专业、特色专业和示范 专业。此外,还应该优化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总 我国城乡存在二元结构,城乡各方面条件差 距都比较大,江苏省也不例外。同时,江苏省各地 区之间差距也比较大,大体上讲苏南比苏北条件 要好一些。这就要求处在不利办学条件下的中等 职业学校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合办学,所调研的 27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招生数占总 体布局,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江苏省教育厅已经 表示,到2010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将由目 前的634所调整至400所左右,原则上每30万人 招生数的16.00%,虽然有一定规模,但是规模还 口设置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以促进其发展。 不够大,还应继续加强联合办学力度。较不发达 (五)办好新型专业,及时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地区学校可以采取分段培养的方式与发达地区学 随着社会上出现的新行业,中等职业学校中 校进行联合办学,把学生送到条件比较好的学校 开设新型专业是非常必须也是非常必要的,调研 培养。这样,较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学生得到了先 的5O所学校中开设的新型专业占开设的专业总 进的教育资源,而较发达地区的学校通过与不发 数的7.67%,招生人数占总招生人数的7.09%, 达地区学校间的联合办学获得了更多生源,扩大 还难以满足社会对新兴人才的需求,因此,及 了办学规模。这种合作可以在省内学校间进行也 各个部门应大力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大胆创新、积 可以在省外学校间进行。 极开设新型专业,以及时满足新行业对人才的需 (四)加强骨干、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中等职 求。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在设置新型专业时也应 业学校布局 ・ 该立足社会,详细了解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趋势,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调研的5O所学校各 并且要参考企业的用人标准和人才结构,全面考 大类专业设置比例和招生人数比例大体相当,没 虑学校资源合理配置、学校自身的发展、就业以及 有招生人数特别突出的专业,所以,江苏省的中等 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职业学校特色专业不够明显,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江苏职教网.江苏职业教育情况介绍[EB/OL].[2009-05-12].http://www.jSVC.edu.cn/show_ ̄st.asp?pid=64ddid=1. [2]教育部.2008年教育统计数据——综合部分[EB/OL].[2009-05-23].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lev. el2.jsp?tablename=1261364094322579. [3]江苏省统计局.2007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9-05-25].http://www.jssb.gov.cn/j ̄tj/ jsnj/2OOS/njOO/njO001.htm. [4]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统计局.2007年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9-06. 13].http://www.js.1ss.gov.cn/sjybg/tjgb/200805/t20080507—17003.htm1. [5]何胜邦,查奇芬.江苏省产业结构研究[J].价值工程,2005(1):8.1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