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大气二次污染物:  2、水体富营养化:  3.半衰期:
4.人口环境容量:  5.废物资源化:  6.生物入侵:  7.环境科学:  8.环境保护:  9.电磁污染:  10.环境评价: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2.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
3.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12
5. 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6.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通过学习本课,以你身边的或家乡的某一环境问题为例,谈谈你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建议。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大气污染:
2. 水体自净:
3. 逆温:
4. 永久性听力偏移:
5. 生物入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     三种方法。 2. 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      污染源。
3.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源与人为源,人为源又分为   和   。
4. 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    和(   )。  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理因素包括(   )和(   ) 。
6.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氮、磷过剩)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淡水中称( ),若发生在海洋中则称为( )。
6. 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强度范围约为( )。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
海啸   B. 全球温室效应  C.  火山喷发
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E. 水旱灾害  F. 噪声污染
2. “九五”期间,我国确定的“三河”、“三湖”、“两区”、“一市”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其中三河指的是(  )。
A 淮河  B 黄河  C 海河  D 辽河  E 长江  E 松花江 3. 噪声作为一种公害有以下特征即( )
A、主观判断性   B、多发性的  C 对人的危害性小 C、无残余物质需要处理  D、局部的
4. 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 A. 55  B. 60  C. 50  D. 65  E. 45  F. 40
5. 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重金属(   )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A.铅    B.镉   C.甲基汞  D.铬     E.铜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2.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
3. 简述在人口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环境问题, 并提出你对这些环境问题出现的看法。
4噪声的影响及危害有哪些?
5.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   得  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通过学习本课,以你身边的或家乡的某一环境问题为例,谈谈你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建议。
2. 举例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成因、特征和危害。
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何在,如何保护?  得  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大气二次污染物
2. 土壤净化:                                    
3. 固体废物资源化:
4.环境背景值:
5.人口环境容量   得  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指标一般包括         、         、 湖水透明度和溶解氧等项。
2. 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和           。 4. 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卫生填埋、
和         。
5.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速度取决于农药本身的        、             和近地表的空气层扩散速度。
得  分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大气还原型污染经常发生在(      )情况下。 A、高温、高湿        B、低温、低湿 C、高温、低湿
D、低温、高湿
2. 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
A. 海啸     B. 全球温室效应     C. 火山喷发 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E. 水旱灾害
3.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 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
最高允许浓度的大气标准为(     )。
A.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 大气警报标准
4. 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     )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A.铅
B.甲基汞
C.镉
D.铬
5. 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
A.  去除有机物              B. 去除无机物
C.  去除颗粒物              D. 去除氮、磷
得  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 什么叫农药残留量?简述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
2. 什么是逆温?简述辐射逆温的产生和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3. 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4. 简述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5. 简述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的影响?
得  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从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来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异同点, 并阐述其 特点和危害
2. 试述大气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特征、形成机理和条件
3. 结合我国人口发展或资源环境破坏的问题,阐述你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  得  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2. 大气二次污染物
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 土壤净化:                                    
土壤净化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吸附、分解、迁移、转化)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3. 固体废物资源化:
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4.环境背景值:
环境中的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人体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5.人口环境容量
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得  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指标一般包括  氮、磷浓度     、  叶绿素α含量   、
湖水透明度和溶解氧等项。
2. 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物种多样性、   遗传    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多样性。
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 和 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 。
4. 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卫生填埋、    堆肥    和   焚烧      。
5.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速度取决于农药本身的    溶解度    、    蒸汽压
和近地表的空气层扩散速度。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噪声可以通过——,——,——三种途径。
污染物在海水中的移动途径有——,——,——,——。
《京都议定书》规定减排和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生物生产、——,——,——。 化石能源包括——,——,——。
农药主要是通过——进入人体,在——和——中积累,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写出与下列疾病有关的化学元素,水吴病——;骨痛病——,大脖子病——;斑釉病——。
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按污染物的性质一般可分为4类:即——,——,——和病原微生物。
名词解释4x4 酸沉降 生物多样性 环境伦理 环境激素
得  分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大气还原型污染经常发生在(      )情况下。 A、高温、高湿        B、低温、低湿 C、高温、低湿
D、低温、高湿
2. 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
B. 海啸     B. 全球温室效应     C. 火山喷发 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E. 水旱灾害
3.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 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
最高允许浓度的大气标准为(     )。
B.
C.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75
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 大气警报标准
4. 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   )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A.铅
B.甲基汞
C.镉
D.铬
5. 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
A.  去除有机物              B. 去除无机物
C.  去除颗粒物              D. 去除氮、磷
得  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 什么叫农药残留量?简述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
4. 什么是逆温?简述辐射逆温的产生和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3. 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5. 简述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6. 简述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的影响?
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及其内涵、特征。 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得  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 从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来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异同点, 并阐述其 特点和危害
滇池由海埂划分成草海(内海)和外海两部分,来到滇池的外海边,第一眼看到滇池,几乎误把它当作了一片草地,湖水呈现墨绿色,在大风中翻卷着绿色的浪花。这些绿色的物质就是蓝藻,平时没风的日子,蓝藻积聚成厚厚的一层,由于蓝藻蛋白质含量高,容易,散发的气味很难闻。蓝藻是水体富营养化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它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绿色油漆,造成水下缺氧,同时也抑制了水面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 1 水体富营养化的含义
2水体中需氧有机降解与水体富营养化的联系。
3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控制因素和主要营养物质的来源。 4 我们能够彻底地遏制湖泊富营养化趋势吗?为什么?
2. 试述大气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特征、形成机理和条件
3. 结合我国人口发展或资源环境破坏的问题,阐述你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