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7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班级、学校填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核对条码上的信息。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苦累是一种 ,触而得之,避之不知其艰;酸辣是一种 ,尝而得之,不尝不知其味;福祸是一种 ,临而悟之,不悟不知其吉凶;乐忧是一种 ,思而有之,乐时不思其乐,何乐之有?忧时不思其忧,何忧之有?
A.体验 品味 境遇 心态 B.体验 品味 心态 境遇 C.品味 体验 境遇 心态 D.品味 体验 心态 境遇 2.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的文章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B.武汉,这座英雄辈出的城市,正是青年人梦想起航的希望之地。 C.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D.今年高考语文命题紧扣时代主题,将立德树人融入到语文素养与能力。 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
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追求的。
B.常回家看看,给家人一句暖心的问候;常联系朋友,给友人一个平安的微笑。重逢团聚的美好时刻,才是最温馨和最幸福的时光。
C.伟大的“五四”精神,成为穿越时空的“青春密码”,回望历史,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告慰“五四”先贤:“这身经百劫的民族,归来仍是少年!”
D.回望百年党史,人们愈加强烈地感受到,今天尤须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让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火不熄。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七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9 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经过20余年高速发展,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极具创造力的文学样式,日益成为新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网络文学整体稳健升级,显示出强大的内生发展力。一方面,现实题材创作成为主流风向标。这既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倡导、市场和读者的期待,也是网络文学自身发展与变革的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走向现实题材的广阔天地,以新时代生活经验激发类型写作的活力,创作出一批现实题材“爆款”,使网络文学总体艺术水准明显提升、思想内涵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类型写作不断进化。一批作家在既有类型传统基础上持续精耕细作,创作风格日臻成熟,向着精品化方向努力。此外,越来越多90后、95后新锐作家脱颖而出,不仅为网络文学新增体育、科幻等题材类型,也以其轻松幽默的文风为网络文学注入活力。新生创作力量源源不断的加入,将不断夯实网络文学创作的“金字塔”塔基,使网络文学保持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材料二】
今天,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更好地推动网络文学“走出去”需找好着力点。 鼓励海外华裔作家从事网络文学创作。早在1991年,由海外华侨创办的中文电子刊物《》即已问世,为日后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国门开辟了先河。鼓励海外华裔作家进行网络文学创作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形式之一。
拓宽国内外媒体推介渠道。随着中国网络文学越来越受海外受众的欢迎,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还是数字报刊、手机网络等,都可积极推介优秀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
培养翻译人才,建立翻译机制。近年来,国内外翻译家、广大网络文学爱好者以及各翻译网站都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作出了贡献。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2月27日)
【材料三】
网络文学具有商品属性、文学属性与网络属性。就此而言, 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对“传统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性变化,也有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性。中国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也需要辨析和理性认识。这里说的“文学传统”,并非仅为“古典文学”,而是广义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文学传统”。具体来说,就是以儒道释体系为思维特征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既包含唐诗宋词与优秀的古文传统,也包含上古神话、民俗学等古典传统;还有就是通俗文学传统,主要指起源于明清时期及清末民初之后大盛的言情、武侠、侦探等类型文学;另外还有发端于“五四”,目前成为主流的“新文学”主潮。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3月18日)
七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9 页
4. 阅读三则材料,下列对文本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迅速得益于国家的、作家的创新和读者的需求。 B.中国网络文学应在多方面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 C.中国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D.中国网络文学包含文学传统、古典传统、通俗文学传统等文学。
5. 阅读材料一,中国网络文学整体稳健升级体现在哪些方面,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题材创作成为主流风向标。 B.网络文学的类型写作不断进化。 C.作家改变类型向精品化方向努力。 D.新锐作家为网络文学注入活力。
6. 依据上述三则材料,我们青少年在今天应该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做些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青少年多阅读文质兼美的网络文学作品。 B.我们青少年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交流活动。 C.我们青少年参与介绍、传播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 D.我们青少年积极参与网络文学写作与创新的活动。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②望湖楼:古建筑名,位于杭州西湖畔。
7. 下列对本诗的分析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乌云翻涌如墨汁泼洒,却遮不住山,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 B.第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把飞溅的雨点比作“跳珠”,形象地写出雨的大和急。 C.第三、四句写风吹云散雨过,西湖水碧如镜,表现了天气转变之快,境界大开。 D.全诗写诗人陶醉于西湖美景,由雨推及整个人生,表现出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
①
②
七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9 页
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节选自清袁枚《子不语·卷十四·卖蒜叟》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旁睨而揶揄之 .B.叟能如是乎 .
C.老人自缚于树 .D.卒不肯告人姓氏 .
睨:斜着眼睛看 是:正确 缚:捆绑 卒:最终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A.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B.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C.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D.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二精通拳术,每天在演武场传授棒,引来许多人站在一道墙外观看。 B.杨二认为自己武艺高强看不起别人,没想到却败给一个不起眼的老人。 C.卖蒜老人无声地制服了杨二,可见老人是一个深藏不露、武艺超群的人。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目中无人,否则就会吃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6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五、(26分)
阅读《骆驼祥子)的节选部分,完成12、13题。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到满意。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耍无赖。
起初人家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一来,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到了。
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他竟变成这个样子。
12.选文从三个方面写祥子的无赖,依据提示补充空处内容。(4分)
→借钱耍无赖(不还) →
七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9 页
13.文中划线句子表现了祥子什么性格特征?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20分)
沙岛上抗风桐
①天是湛蓝的天,海是碧澄的海,地是透绿的地。美丽的海南省三沙市,宛如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②然而,三天两晚的三沙之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不是这里的碧海蓝天,也不是这里的海鸟白沙,而是一种树,一种深深扎根海岛的常绿乔木,它叫抗风桐。
③人生第一次来到三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下飞机,好友老冯就热情地领着我们来到海边喝茶。这是一片林荫,炙热的阳光和强烈的紫外线被挡住了,我坐在藤椅上,海风吹过,心中无比惬意。我打量着四周,却发现这片树林与以往见到的都不一样,它们叶子并不浓密,树冠连成一片,树干挺拔向上。
④“它们叫抗风桐,”老冯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还有个名字叫麻枫桐,印度洋海岛常见的树种,我国的和西沙群岛也很多,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们!”
⑤抗风桐?这是第一次听说的树名。我起身走近一棵,仔细打量它。它枝干白中透灰,胸径足有四五十厘米,高有十几米。叶对生,呈椭圆形,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
⑥老冯告诉我,2013年9月底,风力超过15级的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南洋杉、苦楝、榄仁等,一夜之间,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还有的已然踪影全无,唯有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虽然有的枝干折断,但这些掉在地上的枝干却在不久后又长出了新根,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成了抗风桐的“新生代”。
⑦听了老冯的介绍,我不禁对眼前的这些抗风桐肃然起敬。我想,它正是以这样伟岸的身躯、粗壮的枝干,护卫着南海星罗棋布的岛屿与礁盘;正是以这样巨大的叶冠、翠绿的叶片,装点着三沙的绿色;正是以这样纵横交错的根系,深扎在砂岩中,任凭海水侵蚀,高温烘烤,坦荡着生就的倔强与从容。
⑧第二天一大早,红日从南海的天际线刚刚升起,我们乘坐冲锋舟从永兴岛来到赵述岛。据说,有关南海诸岛的潮涨潮落景、金戈铁马事、波涌浪卷情,几乎都可以在赵述岛上领略和参悟。
⑨一到赵述岛码头,渔民符名友热情地迎接我们。坐上他的电瓶车,穿过一片椰林,绕过一座海水淡化处理厂和一幢幢渔民新居,来到一排树前停了下来。我一看——抗风桐!
⑩当初,符名友的爷爷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来到赵述岛,那时这里还是一座荒岛。渔民的渔船是小小的木帆船,稍有风浪便不敢出海。改革开放后,为渔民修建了港湾,帮助渔民贷款购置了排水量很大的渔船,渔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后来,在党和的帮助下,渔民们拆旧房建新房,全岛48户渔民,家家都住上了新屋。海岛周边的海堤用钢筋水泥加固了,道路也拓宽了。岛上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种上了一排排、一片片的椰子树、木瓜、榄仁和抗风桐。符名友如数家珍般讲述着他们渔村的历史与变化。
七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9 页
⑪边上的渔民告诉我,符名友今年46岁,14岁时就跟着爷爷的脚步,从老家琼海迁到了赵述岛。他驾驶渔船风里来雨里去,已在岛上工作生活了32年。三沙的人,出海如同出征,保家就是卫国。符名友不仅是一位渔民,还是南海前哨一名耕海守海的警防志愿者。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抗风桐”。
⑫将要离开三沙的时候,我心中萌发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眷恋。这天一早,我独自来到抗风桐林。朝霞把南海映照得一片火红,抗风桐林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金光。抚摸着抗风桐伟岸的身躯,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它的仰望和崇敬。
⑬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
14.阅读第③~⑥段,请简要概括抗风桐的特点。(4分)
15.阅读全文,说说你对“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抗风桐’”这句话的理解。(6分)
16.阅读全文,说说“抗风桐”具有怎样的精神,请简要概括。 (6分)
17.结合全文,说说“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8、19题。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我们只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就能学习到广博厚实的语文;我们只要在语文里用心品味,就会感悟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七年级(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
18.(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将此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补充完整。(2分) 宣传标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
(2)一些经营者为了提高门店的吸引力,常常在门头牌匾上使用错别字、繁体字或者
谐音字等。如“百味熟屋”“福東茶庄”“衣见钟情”……这种不规范用字存在着种种弊端,请你列举两条弊端。(2分)
19.同桌小李说:“招牌上出现错别字是正常现象,大家不在意不就过去了,何必横挑鼻子竖挑眼?”你将如何劝导他改变这种不正确的想法呢?(100-120字) (4分)
七、作文(50分)
20.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说明:(1)请将题目横线上空缺部分填上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2)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七年级语文 第 6 页 共 9 页
参
1.A 【解析】看搭配,连语境 先做第二空,“尝而得之,不尝不知其味”“尝”搭配品味 ,再做第四空 从“思而有之,乐时不思其乐,何乐之有?忧时不思其忧,何忧之有?”,可知乐忧是一种心态。
2. D 【解析】缺宾语,在句末加宾语“的考查” 3. C 【解析】“回望历史”前应打句号。 4. C 【解析】应从每则材料概括主要内容
5. C【解析】与文意不符,原文是“一批作家在既有类型传统基础上持续精耕细作,创作风格日臻成熟,向着精品化方向努力” 6. B 【解析】与网络文学关系不大
7. D 【解析】作者陶醉雨景,没有推及整个人生,本诗并没有表现出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8. B 是:这样 9. A
10. A 【解析】“引来许多人站在一道墙外观看”理解有误,应该是来围观的人非常多,像一堵墙一样。
11.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良久”“鼓腹”“纵”“跌”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棒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像一堵墙一样。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了也没什么可怨恨的!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他)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原来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
七年级语文 第 7 页 共 9 页
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始终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12.爱占小便宜、 编谎骗钱花(一点2分,答案是词语或段意就行) 13.厚颜无耻(不知羞耻、恬不知耻)(2分,不是四字短语扣1分) 文学文本阅读答案只要是核心语意就可。
14.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叶冠巨大、生命力强。(一点1分)
15.符名友像抗风桐一样护卫赵述岛、建设美化赵述岛,(2分)有着与生俱来的倔强与从容。(2分)
16.坚韧顽强(不畏强暴)、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一点2分)
17.对抗风桐坚韧顽强、自强不息等精神的赞美之情;对抗风桐及像抗风桐一样鞠躬尽瘁,保家卫国,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的崇敬之情。(答出情感即可,一点2分) 18.参:
(1)在语文中品味(感悟)生活(2分)(2)损害规范用字的正常秩序;影响城市形象;误导青少年识字。(一点1分,两点即可,共2分)
19.小李,招牌上出现错别字虽然事情不大,但有些时候关键时刻一个错别字可能铸成大错,小而言之影响青少年正确识字、辨别事物,大而言之影响单位形象,甚至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形象,所以招牌应从规范书写每一个汉字做起。(观点1分,支撑2分,表达1分) 20.
作文审题:(1)你是我最.....的人(可补充:喜欢、尊敬、佩服、感动等)
(2)未按要求审题在四类及以下给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分数 内容 一类卷 50-41 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二类卷 40-36 切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三类卷 35-30 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四类卷 29-11 与题意有联系,中心不明五类卷 10-0 文不对题。 七年级语文 第 8 页 共 9 页
具体、充实。 容具体。 容尚具体。 确,内容空泛。 表达 文体特点突出,语言流畅,构思巧妙,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符合文体特点,语言通顺,条理较清楚,结构较严谨。 基本符合文体特点,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错别字,条理尚清楚,结构基本完整。 不符合文体特点,语言不够通顺,错别字、语病较多,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 语无伦次,结构残缺,不成文。 说明:①三个错别字扣1分,不重复计算。
②不足600字多于3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300字, 20分以下。 ③标点符号不规范扣1分。卷面不整洁扣1分,书写潦草扣1分。
七年级语文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