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命题人: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Mg—24 S—32 Ti—48 Fe—56
Co—59 Cu—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因此也称为单细胞动物。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眼虫细胞的分化使得个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生理功能的效率 B.原生生物是一类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均为DNA
C.草履虫的细胞中有伸缩泡,可以增大膜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D.假设变形虫的有氧呼吸被抑制,不会影响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运输 2.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中间的亮层是蛋白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双层磷脂分子
B.恩格尔曼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C.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时,转化效率与DNA的纯度无关
D.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组成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3.科学家经过实验发现,若剥离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则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变得极为缓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剥离的蛋白质中含有协助运输水的蛋白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可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C.人工合成的脂双层中水的跨膜运输速率较慢 D.水分子只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细胞膜
4.下图为蝗虫精原细胞增殖和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A、a、B、b为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正处于染色体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n
B.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①②时期均可发生基因重组
5.核糖体是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下列关于核糖体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与噬菌体相同
B.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结合位点 C.核糖体的形成一定与核仁有关
D.一个D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
6.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者James P.Allison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学的本庶佑教授。他们建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癌症治疗原则:即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先天能力来攻击癌细胞;T细胞可以监控并及时清除癌变细胞。他们揭示了细胞中相关特殊蛋白质的功能:PD-1蛋白一种“T细胞制动器”,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阻断PD-1的功能有可能作为抵御癌症的新型疗法 B.癌变的细胞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C.发霉的食物中有黄曲霉菌,其产生的黄曲霉素诱发细胞癌变是生物致癌因子 D.这种疗法会产生一定副作用,可能是过度免疫反应所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可用来浸制标本,因其可使蛋白质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8g 乙烯和丙烯混合物中的极性键数目为4NA B.32g Cu和32g S 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C.精炼铜时,若阳极失去0.1 NA 个电子,则阴极增重3.2g
D.等物质的量的钠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氯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相等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实验目的 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有的实验操作 将混合物装入半透膜袋,并放入流动的蒸馏水中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NH4)2SO4 B C D 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除去Mg 粉中混有的Al 粉 用CCl4 萃取碘水中的I2 检验溶液中存在SO4 2‾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装置处的酒精灯,后点燃F装置处的酒精灯 B.B 装置中的现象为蓝色粉末变白,说明分解产物中有水生成 C.G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有CO生成 D.C、D、E装置中分别盛放澄清石灰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X的最简单氢
化物在常温下为液体,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金属元素中最小,Z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属于同一周期元素 B.四种元素中W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大 C.X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Y、Z形成的化合物溶解于水形成其水溶液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 + 2OH‾ = Cl‾ + ClO‾ + H2O B.Fe与少量稀的反应:Fe + 4H + NO3‾ = Fe + NO↑+ 2H2O 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 + 2H = Ba + H2O + CO2↑ D.用石墨电极电解MgCl2 溶液:2Cl‾ + 2H
+
+
2++
3+
Cl2↑+ H2↑
13.向21.6 g 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1L 1 mol/L 溶液,充分反应,放出NO气体且金属有剩余。则反应..
后溶液中c(NO3‾) 可能为 .
A.0.45 mol/L B.0.6 mol/L C.0.75 mol/L D.0.9 mol/L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力学单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B.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C.kg、m/s、N是导出单位
D.g、m、J是基本单位
15.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落地
前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C.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D.小球在前5 s内的位移是50 m
16.如图所示,有材料相同的P、Q两物块通过轻绳相连,并在拉力F作用下沿固定斜面向上匀加速运动,轻绳与
拉力F的方向均平行于斜面。当拉力F一定时,Q受到绳的拉力 A.与斜面倾角θ有关 B.仅与两物块质量有关 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
D.与动摩擦因数有关
17.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于
杆的中点,使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当杆与水平方向成60°时,拉力的功率为 A.mgLω B.
3
mgLω 2
13
C.mgLω D.mgLω 26
18.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某人造卫星在赤道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
轨道半径为r,且r<5R,飞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在某时刻,该人造卫星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的正上方,则到它下一次通过该建筑物正上方所需要的时间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约为6.6R)
A.2π
gR23-ω0 rr3 gR2
B.2π
gR2+ω0r3
2π
C.2π D.gR2
-ω0r3
19.火星成为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二颗星球,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着陆前,绕火星表面匀速飞行(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
影响),宇航员测出飞行N圈用时t,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火星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火星探测器在轨道上匀速飞行的速度约为
2NR t42N2rB.火星探测器在轨道上匀速飞行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t24 N2r3C.火星探测器的质量为
gR2t2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3 M N2D.火星的平均密度为
gR2t220.中国版“野牛”级重型气垫船,自重达540吨,最高时速为108 km/h,装有M-70大功率燃气轮机,该机额定
输出功率为8 700 kW。假设“野牛”级重型气垫船在海面航行过程所受的阻力f与速度v成正比,即f=k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题中所给数据,能计算阻力f与速度v的比值k
B.在额定输出功率下以最高时速航行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为2.9×10 N C.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4 350 kW D.“野牛”级重型气垫船的最大牵引力为2.9×10 N
2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带有光滑定滑轮的竖直杆,用轻绳一端系着小滑块,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现
用恒力F1水平向左拉滑块的同时,用恒力F2拉右侧绳端,使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过B点后到达
5
5
C点,若AB=BC,则滑块
A.从A点至B点F2做的功等于从B点至C点F2做的功 B.从A点至B点F2做的功小于从B点至C点F2做的功 C.从A点至C点F2做的功可能等于滑块克服F1做的功 D.从A点至C点F2做的功可能大于滑块克服F1做的功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
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
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两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与细绳连接,结点为
O,细绳下挂一重物,两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连有细绳.实验时,先将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上,另一条橡皮筋任其下垂(图中未画出),如图甲所示;再将另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B上,如图乙所示.
(1)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两橡皮筋的另一端连接的细绳a、b长度要相同 B.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要测量图甲和图乙中橡皮筋的长度
D.要记录图甲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 E.要记录图乙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 (2)对该实验“两条相同的橡皮筋”的要求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的材料和原长相同即可 B.橡皮筋的材料和粗细相同即可 C.橡皮筋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要相同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23.(10分)
为了“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以下为该实验中的部分内容:
(1)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分别为3.09cm、3.43cm、3.77cm、4.10cm、4.44cm、4.77cm,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小车在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由于该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和阻力未知,由另一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测算小车的质量和小车在水平长木板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一定,且远大于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
a-F图线。如图所示,图线_____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
的(填“①”或“②”)。由图像可求得小车的质量m=_____kg, 小车在水平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f= N。 24.(14分)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内壁光滑,在筒内放有两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球P和Q,且R=1.5r。在圆球Q与圆筒内壁接触点A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当用水平推力推动圆筒在水平地面上以v0=5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压力53传感器显示压力为25 N;某时刻撤去推力F,之后圆筒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x= m。已知圆筒的质量与
4圆球的质量相等,取g=10 m/s。求: (1)水平推力F的大小; (2)撤去推力后传感器的示数。 25.(18分)
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C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处,摆线刚好被拉断,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点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小孔A进入半径R=0.3 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当摆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A孔。已知摆线长L=2 m,θ=60°,小球质量为m=0.5 kg,D点与小孔A的水平距离s=2 m,g取10 m/s。 (1)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 (2)要使摆球能进入圆轨道并且不脱离轨道, 求摆球与粗糙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的范围。 26.(15分)
推 荐 下 载
2
2
※精品试卷※
叠氮化钠(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最理想的气体发生剂原料。工业水合肼法制备叠氮化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NaNO2溶液 CH3OH Ⅰ H2SO4溶液 Ⅱ A溶液 NaOH水合肼 混合液 Ⅲ 蒸馏 CH3OH B溶液 Ⅳ Ⅴ 产品 结晶 抽滤,洗涤, 干燥 CH3ONO 已知:NaN3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难溶于水的AgN3;部分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CH3OH 水合肼 (N2H4•H2O) 亚甲酯(CH3ONO) 请回答:
(1)步骤Ⅰ中NaNO2与稀硫酸发生副反应生成两种气 体(其中一种气体在空气中可以转化为产物中的另一种气体) 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步骤Ⅱ中生成NaN3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模拟步骤Ⅱ,实验装置如右图 (装置中冷却水省略,下同):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发现温度在20℃左右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最高,但是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 。(合理给分)
③图中X处连接的最合适装置应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3)步骤Ⅱ中制备叠氮化钠的操作是_______;步骤Ⅲ中溶液A进行蒸馏的合理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①打开K1、K2,关闭K3 ②打开K3 ③加热 ④关闭K1、K2 (4)步骤Ⅳ对溶液B加热蒸发至溶液体积的1/3,NaN3结晶析出。
①步骤Ⅴ可以用 洗涤晶体。
A.水 B.乙醚 C.乙醇水溶液 D.乙醇
推 荐 下 载
熔点℃ −97 −51.7 沸点℃ .7 118.5 溶解性 与水互溶 与水、醇互溶,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17 −12 溶于乙醇、乙醚 ※精品试卷※
②沉淀滴定法测定产品纯度,是以淡黄色K2CrO4溶液作指示剂,将AgNO3标准溶液滴入样品溶液,至少量
Ag2CrO4出现(即析出橘红色沉淀),达到滴定终点。AgNO3溶液要装在棕色的酸式滴定管里进行滴定,理由是 。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滴定管管尖不可接触锥形瓶内壁
B.滴定时滴液速度应先快后慢,接近终点时一滴一摇 C.滴定过程中可用蒸馏水将锥形瓶壁上粘附的溶液冲下 D.若未等滴定管液面稳定就读数,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E.若发现AgNO3溶液滴加过量,可回滴样品溶液,至红色褪去 27.(14分)
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份是MgO(占40%,质量分数),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1)实验中需要1 mol/L的硫酸800 mL,若用 98% 的浓硫酸(ρ= 1.84 g/mL)来配制,量取浓硫酸需要使用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填写选项字母)
A.10 mL B.20 mL C.50 mL D.100 mL
(2)加入的NaClO可与Mn反应:Mn+ ClO‾ + H2O = MnO2↓+ 2H+ Cl‾ ,在该步骤中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除含有Fe(OH)3、Al(OH)3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除钙”前,需检验滤液中Fe是否被除尽,简述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5)已知MgSO4、CaSO4 的溶解度(单位为 g/100 g 水)如下表: 温度(℃) MgSO4 CaSO4 “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Ⅰ”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便得到了MgSO4∙7H2O (6)实验中提供的硼镁泥共100 g ,得到 MgSO4∙7H2O 为172.2 g ,则MgSO4∙7H2O 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 28.(14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 推 荐 下 载
3+
2+
2+
+
40 30.9 0.210 50 33.4 0.207 60 35.6 0.201 70 36.9 0.193 ※精品试卷※ A B C D E F (1)A的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R是由表中已标出的A~F 中某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Na2FeO4是工业常用的消毒剂,利用R 制备Na2FeO4的原理如下,请补齐缺少的物质,并配平反应方程式的系数:
___ Fe(OH)3 + ___R(________) + ___ NaOH = ____ Na2FeO4 + ___ NaCl + ____H2O
(3)气态氢化物沸点:D _____ E;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A _____ D(填“>”,“<”或“=”) (4)E 的某种氧化物通入F 单质的水溶液中,并不能增大F 单质水溶液的漂白性,请结合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表中未标出的某种金属元素的单质G ,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①写出 G 转化为 K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 L 转化为 M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9分)
在玻璃温室中,某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种单色光对某种绿色蔬菜进行光源(补光)试验,结果如图所示,补光的光强度为150μmol·m·s,补光时间为上午7:00-10:00,温度适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1)补光效果最好的补光组是_____________。若该补光组在9:00突然停止补光,则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_________。
(2)根据光合色素吸收光谱分析,不同单色光补光后结果不同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3)有人认为不同单色光补光后也会影响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进而影响光合作用。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
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霉素(GA)转运到糊粉 层后,诱导相关酶的合成,进而调节相关的代谢过程,从 而促进种子的萌发.如图所示,请回答:
(1)种子萌发时,胚乳中葡萄糖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葡萄糖先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后减少的原因 是葡萄糖转运至胚后,被________(填代谢过程)消耗。 (2)α-淀粉酶耐热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 β-淀粉酶不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钝化。根据
它们的这种特性,如需测定大麦种子匀浆提取液中α-淀粉酶的活力应给小麦匀浆提取液提 供__________条件,进而测定α-淀粉酶的活力。
(3)为研究淀粉酶的来源,研究者为萌发的种子提供C标记的氨基酸,结果发现α-淀粉酶有放射性,而β-淀粉酶没有放射性,种子萌发过程中新合成的是_____________(填“α-淀粉酶”或“β-淀粉酶”)。
(4)若要验证糊粉层是合成α-淀粉酶的场所,可选取有糊粉层和无糊粉层的去胚大麦种子,用_________处理,检测是否产生α-淀粉酶。 31.(11分)
鸡(性别决定为ZW型)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类型(相关基因用M、m表示),芦花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非芦花羽毛无横斑条纹;鸡又分为毛腿和光腿两种类型(相关基因用N、n表示)。纯种芦花光腿鸡与纯种非芦花毛腿鸡杂交后,得到了芦花毛腿的雌雄鸡,得到的两种鸡自由交配,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雄鸡 雌鸡
(1)控制羽毛类型的基因M、m位于___________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
(2)若干对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交配,子代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为7:1,亲代芦花鸡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芦花鸡的一个优良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疾病(B、b),该病在幼禽期就会表现出来。4只表现正常但均产生过患病子代的雄鸡与多只正常雌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227只幼禽,其中有56只患病幼禽且均为雌性,由此推测该致病基因为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请写出相关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育种工作者想消除这种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基因,而且想尽量多地保存其他个体,对于171只表现型正常的子代进行处理,其中雌鸡应_____________;所有雄鸡分别与表现型正常的雌鸡进行交配,后代出现患病鸡的概率是_______。
推 荐 下 载
14
毛腿 75 74 光腿 26 25 芦花斑纹 101 50 非芦花斑纹 0 49 ※精品试卷※
32.(10分)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转录、翻译可以同时进行;下图是大肠杆菌中某个基因的表达过程,图中字母A-E表示相关物质或结构,①-④分别代表相应箭头,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D是_______,图中参与完成_________的过程,产物是________(填字母); (2)图中转录进行的方向是______(填序号),翻译时核糖体沿C移动时方向是______(填序号); (3)图中DNA合成的多个mRNA碱基序列是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多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______(填“是”或“否”)相同,原因是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1题解答。如果多做,则
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容升温,气体的压强增大,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气体分子数密度增大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 D.干湿泡湿度计的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越远
E.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过程中从外界吸热2.5×10 J,并对外界做功1.0×10 J,则气体的温度升高,密度减小
(2)如下图所示,一环形玻璃管放在水平面内,管内封闭 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固定的活塞C和一能自由移动的活 塞A将管内的气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Ⅰ、Ⅱ。现保持气体 Ⅱ的温度不变为T0=300 K,对气体Ⅰ缓慢加热至T=500 K, 求此时气体Ⅰ、Ⅱ的体积之比。(活塞绝热且不计体积) 34.[物理——选修3–4](15分)
(1)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A点,且再经过0.6 s,P点也
开始起振,则该列波的周期T= s,
推 荐 下 载
4
4
※精品试卷※
从t=0时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 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 ,O点所经 过的路程s0= 。
(2)如图,三角形ABC为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O为BC边的中点,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自O以角i入射,第一次到达AB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θ=15°,BC边长为2L,该介质的折射率为2。求:
①入射角i;
②从入射到发生第一次全反射所用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的速 度为c,可能用到:sin 75°=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根据物质结构有关性质和特点,回答以下问题:
(1)过渡元素Co 基态原子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电离能I4 (Co) < I4 (Fe)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磷的氯化物有两种:PCl3和PCl5 ,PCl3中磷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PCl3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其中PCl3的沸点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PCl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酞菁铟是有机分子酞菁与金属铟形成的复杂分子,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该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σ键
b.π键
c.离子键
d.配位键
(4)氯有多种含氧酸,其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HClO4 1×10 106+2
或tan 15°=2-3). 4
HClO3 1×10 HClO2 1×10 ‾2HClO 4×10 ‾8Ka 从物质结构的角度解释以上含氧酸 Ka 依次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钴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①已知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 0,0),C 点为(
111,,),则B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 2223
②已知晶胞参数 a = 0.5485 n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g/cm。(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聚合物H( )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广泛用于各种刹车片,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C、D、G 均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 Diels—Alder 反应:
(1)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B→C”的反应中,除C外,另外一种产物是___________。 (3)D+G→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Q是D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Q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3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5)已知:乙炔 与1,3−丁二烯 也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请以1,3-丁二烯 和 乙炔 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
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古人有云“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酿酒失败为什么会出现变酸的现象呢?法国科学家巴斯德也曾发现酿酒业出现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并对此进行了根源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酿酒失败出现变酸时,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_________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当缺少糖源时,该菌可利用酒精做碳源,相关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庭酿制葡萄酒常用带盖子的瓶子,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拧松瓶盖一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瓶盖拧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右图是酿制果酒的实验装置图,图中有一处错误, 请指出错误并改正____________。
(4)为获得高纯度的果酒,需要对所用酵母菌进行分离 和纯化。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稀释涂布平板法,除此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等方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核心都是要防止_______________。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分)
溶菌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将人类溶菌酶基因导入奶牛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中,通过克隆技术获得重组细胞,再培育该细胞可获得转基因克隆奶牛,人们可以从这种转基因克隆奶牛的乳汁中分离提纯人类溶菌酶。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人类溶菌酶基因导入奶牛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中时,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要使该基因只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选择性表达,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要在目的基因前接上_______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奶牛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通过克隆技术获得重组细胞时,选择的卵母细胞必须发育到_______________期。 (3)科研人员通过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生物工程技术名称)来设计改变酶的构象。
(4)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得到了多种突变酶,测得酶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
酶 野生型T4溶菌酶 突变酶C 突变酶F (注:Cys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键的位置)
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和增加____________得以实现的。
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 Cys51,Cys97 Cys21,Cys143 Cys3,Cys9,Cys121,Cys142,Cys1 二硫键数目 无 1 3 Tm/℃ 41.9 52.9 65.5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1、A 2、D 3、D 4、C 5、B 6、C 29、(9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680nm补光(1分) 增多 (2)光合色素对不同单色光的吸收量不同
(3)取四组不同光照射相同时间下的等量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比较不同色素提取液层析形成的色素带(4分) 30、(9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淀粉水解 呼吸作用(1分) (2)高温条件(70℃) (3) α-淀粉酶 (4)赤霉素(GA) 31、(11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Z染色体(1分)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1分) (2)ZZ:ZZ=3:1 (3)隐性(1分) P ZZ × ZW ↓
F1 ZZ ZZZW ZW(要求注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 (4)全部保留 1/8
BB
Bb B
b
Bb
B
MM
Mm
32、(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核糖体 翻译 B (2)① ④
(3)这些mRNA是同一个基因转录而来(2分) 是 由于图中翻译形成多肽链的模板mRNA碱基序列相同(翻译的模板是相同的mRNA)(2分) 37、(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醋酸菌(1分) C2H5OH+02→CH3COOH+H2O (2)放出瓶中CO2 创造无氧环境以便继续酒精发酵 (3)瓶中葡萄汁的量太多,应不超过2/3,不能淹没排气口 (4)斜面接种 穿刺接种 杂菌污染 38、(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酶和DNA连接酶 乳腺蛋白基因启动子(3分) 显微注射法 (2)减数第二次中 (3)蛋白质工程 (4)半胱氨酸的位置和数目 二硫键数目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7 D 26、(15分) (1)2NO2‾ + 2H+ = NO↑+ NO2↑+ H2O(2分)
CH3ONO + N2H4 + NaOH =(箭头也行)NaN3 + CH3OH + 2H2O(2分)
推 荐 下 载
8 B 9 D 10 A 11 C 12 A 13 C ※精品试卷※
或 CH3ONO + N2H4∙H2O + NaOH =(箭头也行)NaN3 + CH3OH + 2H2O (2)①球形冷凝管(1分) 冷凝回流,平衡气压(1分) ②20℃冷水浴 或 缓慢通入气体等 (合理即可)(1分) ③ C(1分)
(3)①(1分);④②③ 或 ②④③(1分) (4) ① D(1分)
② AgNO3溶液显酸性,且见光易分解(2分) BCD(2分) 27、(14分) (1) D (2分)
(2) 2Fe2+ + ClO‾ + 2H+ = 2Fe3+ + Cl‾ + H2O(2分) (3)SiO2,MnO2(2分)
(4)取最后一滴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溶液,如果溶液颜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Fe被除尽;若出现红色,说明没有除尽(2分)
(5)蒸发浓缩(高温浓缩),趁热过滤(2分) 过滤 或 过滤洗涤(2分) (6)70%(2分) 28、(14分)
(1)NaOH电子式(2分)
(2)次氯酸钠(2分) 2 3(NaClO)4 2 3 5(2分) (3)> , <(2分)
(4)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或 SO2 + Cl2 + 2H2O = 4H+ + SO42‾ + 2Cl‾(2分) (5)①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2分)
② 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 (2分) 35、(15分)
(1)3d4S的排布图(1分) 铁失去的是较稳定的3d中的一个电子,Co失去的是3d中的一个电子(2分) (2)sp3,三角锥形,小于(3分) (3)abd(2分)
(4)非羟基氧个数依次减小或中心原子价态依次减小(2分) (5)①(
11,0,)(2分 ) ② 227
2
5
63+
(3分)
36、(15分)
(1)消去反应(1分) 对苯二甲酸 或 1,4-苯二甲酸 或 p-苯二甲酸(1分) 硝基、氯原子(2分)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2)O(2分) H2O(1分) NH2(3)n+nCOOHHHNOHNCOCOH+(2n−1)H2O (2分)
nNH2COOHHOOCCOOHHOOCCH3COOH(4)10(2分)
CH3(其中之一即可,1分)
(5)
BrHCCHBrBrBrNaOHHOOHHOOH(3分)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参
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 题号 答案
14 A
15 D
16 B
17 C
18 D
19 BD
20 AB
21 CD
22.(5分)
(1)BCE(3分,答对一个选项得1分,答错一个选项扣1分,最低得分为0分) (2)C(2分)+
23.(10分) (1)0.34,0.46 (2)①,0.5,0.1 24.(14分)
解析 (1)系统匀速运动时,圆球Q受三个力作用如图所示,其中传感器示数F1=25 N。设P、Q球心连线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 2R-2r1
cos θ=2r=2① 则圆球重力mg=F1tan θ②
由①②式解得θ=60°,mg=253 N③
当撤去推力F后,设系统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
v20=2ax④
推 荐 下 载
系统水平方向受到滑动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⑤
系统匀速运动时F=μMg⑥ 其中Mg=3mg,由③④⑤⑥解得 103
a=3 m/s2,F=75 N⑦
(2)撤去推力后,对球Q,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 θ-FA=ma⑧
解得FA=0,即此时传感器示数为0 答案 (1)75 N (2)0 25.(18分)
解析 (1)摆球由C到D过程机械能守恒,则 1
mg(L-Lcos θ)=2mv2D 在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v2
DFT-mg=L 联立得摆线的最大拉力为FT=2mg=10 N。 (2)摆球不脱离圆轨道的情况有:
①摆球能到达A孔,且小球到达A孔的速度恰好为零 对摆球从D到A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1
-μ1mgs=0-2mv2D 解得μ1=0.5
②摆球进入A孔的速度较小,在圆心以下做等幅摆动,不脱离轨道 其临界情况为到达与圆心等高处速度为零 1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mv2
A=mgR
11对摆球从D到A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gs=2mv22
2A-2mvD 解得μ2=0.35
③摆球能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则不会脱离轨道在圆周的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1
由动能定理得-μ2
3mgs-2mgR=2mv-2mv2D 解得μ3=0.125
综上所述,动摩擦团数μ的范围为0.35≤μ≤0.5或者μ≤0.125。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mv2
mg=R ※精品试卷※
答案 (1)10 N (2)0.35≤μ≤0.5或μ≤0.125 33.(15分) (1)CDE (2)答案 5∶3
解析 设环形玻璃管内Ⅰ、Ⅱ两部分的初始体积为V0,加热前后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0、p,Ⅰ中气体体积的
p0V0pV0+ΔV增加量为ΔV,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Ⅰ中气体有T0=,由玻意耳定律,对Ⅱ中气体有p0V0=p(V0TV0
-ΔV),代入数据,解得ΔV=4,
V0+ΔV5故此时气体Ⅰ、Ⅱ的体积之比为V0-ΔV=3。
34.(15分)
(1)0.2 s;y0=-0.02 m(-2cm);s0=0.3 m(30cm)
解析 (1)由图象可知:波长λ=2 m,振幅A=2 cm。 Δx6
波速v=Δt1=0.6 m/s=10 m/s, λλ
由v=T可解得,周期T=v=0.2 s。 (2)波向右传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下。 由t=0至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止,经历的时间 315
Δt2=Δt1+4T=4T,
t=0时O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故经Δt2时间,O点运动到波谷,
即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y0=-2 cm=-0.02 m,
T质点O每4通过的路程为一个振幅,经Δt2时间,质点O通过的路程
s0=15A=30 cm=0.3 m。
答案:0.2 s;y0=-0.02 m;s0=0.3 m
(2)【解析】①根据全反射定律可知,光线在AB面上P点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由折射定律得 1
sin C=n 代入数据得C=45°
① ②
③
设光线在BC面上的折射角为r,由几何关系得r=30° sin i由折射定律得n=sin r 联立③④式,代入数据得i=45°
推 荐 下 载
④ ⑤
※精品试卷※
OPL②在△OPB中,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75°=sin 45° ⑥
设所用时间为t,光线在介质中的速度为v,得OP=vt ⑦
cv=n 6+2
联立⑥⑦⑧式,代入数据得t=2cL.
⑧
推 荐 下 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