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GSM频段的功分器PIM测试系统设计

GSM频段的功分器PIM测试系统设计

来源:九壹网
第33卷第8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33 No.8 2010年8月 JOURNAI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g.2010 GSM频段的功分器PIM测试系统设计 窦建华 , 秦润成 , 周 禺 , 周其运 , 李 凯 (1.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2.安徽易科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大功率多通道通信系统中无源互调干扰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研究学者对互调 干扰测量的重视。文章鉴于商用的无源互调测试仪在测试PIM信号时较难实现多端口同时测试的需求,自 行设计了一个在GSM频段下的功分器三阶PIM测试系统。系统同时测试了功分器3个端口的PIM信号, 测试的平均结果满足测试指标要求。 关键词:互调干扰;无源互调测量;GSM频段;功分器 中图分类号:TN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060(2010)08—1194—04 Design of PIM testing system of power divider in GSM frequency range DOU Jian-hua , QIN Run-cheng , ZH0U Yu。, ZHOU Qi—yun2, LI Kai (1.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2.Anhui E-corn Technology oC.,Ltd, Herei 230601,China) Abstract:As the problem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interference in high-power and multichan— nel system is increasingly critical,many experts and researchers have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PIM testing.In view of the difficulty of testing PIM signals of multiple ports synchronously by eom— mercial PIM testing system,this paper designs a third-order PIM testing system of power divider in GSM frequency range.The PIM signals of three ports of power divider are tested synchronously and the average result meets the testing demand. Key words: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testing;GSM frequency range;power divider O 引 言 互调的产生机理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 在当代无线通信系统中,随着大功率无线通 1 PIM的基本理论 信系统在远程遥感通信和功率传输等方面越来越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简称 广泛的应用[1],随着接收机灵敏度的不断提高,无 PIM)是由于无源射频器件,如天线、耦合器、功分 源互调产生的系统干扰日益严重,对干扰信号的 器及同轴线接头等非线性器件所引起的。当在大 测量越来越被运营商、系统制造商和器件制造商 功率多信道系统中,这些无源器件的非线性会产 所关注。由于无源互调信号非常小,因此对其测 生比工作频率更高次的谐波,这些谐波与工作频 量非常困难。 率混合会产生一组新的频率,对多载波通信系统 目前,无源互调测量方法尚无相应的国际标 造成严重的干扰[3],从而影响正常通信。一般简 准,通常采用IEC推荐的传输和反射测量方法。 单情况下,非线性器件由频率分别为^和 的2 良好的测试方法和系统测得的结果能为研究无源 个非调制信号激励,即有: 收稿日期:2009—08—31;修回日期:2009—10—20 作者简介:窦建华(1954一),女,山东青岛人,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8期 窦建华,等:GSM频段的功分器PIM测试系统设计 1195 Vm—V1cos(2nfl£)+V2cos(2 ̄f2£) (1) 非线性器件的传输函数可用一个 阶的幂级 数表示为: V 一k1Vi +kz +…+k (2) 其中,k ,kz,…,k 为依赖于非线性器件特性的系 数,将(1)式代入(2)式中进行整理得到 的频 谱。互调信号可以表示为: 一mfl—nf2 (3) 其中,m和7"/都为整数,可为正负数和零,order= ImI+I I定义为互调信号的阶数_4]。当2个或 者2个以上的激励信号通过无源器件时,由于其 非线性特性,产生新的谐波和不同阶数的互调信 号,这些信号共同组成了V。 的频谱。 2 PIM信号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在大功率多通道通信系统中,多载波信号通 过天线、电缆、耦合器、功分器及连接插头等无源 器件,混合后产生的PIM信号有时落到通信系统 的接收带中[5],对系统通信产生干扰。一般在2 个载波频率,l和,2的发射通信系统中,产生的 PIM信号如图1所示。 三阶PIM  ̄-PIM I T I I I I l L一高阶PIM—J , 图1产生的PIM信号频谱图 根据文献E4J可知,在频率为f3—2 一,2的 三阶PIM信号的电压幅值为: 0 蚴≈÷K3 V2cos(Z ̄(2fl一厂2)£)(4) £士 PIM的功率与发射载波的功率有关。经过 修正和改进后的功率关系为: PP ~Pj P2 (5) 同理,在三阶互调频率f3—2 一厂 处,改进 后的功率关系也可以表示为: PP肿~P1P; (6) 其中,Pr帅为三阶PIM信号功率;尸 和Pz为输 入载波的功率。由(4)~(6)式可知,三阶互调信 号功率随着载波功率的增大而呈非线性的增大, 对系统的发射系统或者接收系统造成的干扰也会 增强。通常,奇次PIM信号测量最为棘手r6]。这 些信号一旦进入基站接收频段后,功率电平超过 接收机的噪声水平,系统载波干扰比则会降低,对 系统会产生噪声干扰,减小系统的通信容量,所以 各通信系统要严格测试和控制奇次PIM信号,尤 其是三阶PIM信号的功率电平 。 3 PIM信号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PIM信号的测量是PIM频率研究、PIM信 号的预测和PIM机理研究等问题中的一个重要 研究方向,测量所得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PIM的 预测,并为研究无源器件的PIM产生机理提供可 靠的实验数据[2]。 由表1所列的测试指标,依据IEC62037标 准(产品无源互调指标为一150~160 dBc),本文 设计了一个二功分器PIM信号测试系统,测试的 结果达到了测试指标的要求。 表1 GSM频段下的功分器PIM测试指标 3.1功分器PIM测试系统的设计 当前,许多射频器件制造商和使用方由于自 身不能设计专用的PIM测试系统,因此采用商用 系统进行PIM测试。商用系统虽集成度高、使用 方便,但是整个测试系统较为昂贵、测试扩展不灵 活[ 。本文基于表1的测试指标和3端口同时测 试PIM信号的需求,自行设计了一套在GSM系 统频段下的二功分器三阶PIM信号测试系统。 由(3)式知,fl一960 MHz,f2—935 MHz,^一 2 一Yl一2×935—960—910 MHz,即在GSM 系统的接收通带(890 ̄915 MHz)910 MHz处产 生了三阶互调信号。 测试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图2中,源信号 和 通过功率放大器后由“二合路器”合成为 共缆传输的功率信号(,1+f2),功率信号经“反射 PIM双工器”"IX通道,由其公共端口馈送至功分 器( JT)输入端(端口1)。功率信号再经DUT端 口2和3分别输出至“传输PIM双工器”1和2,其 中功率信号经“传输PIM双工器”1和2的TX通 道输出后被功率负载吸收。系统中,,】和 的互 调信号经过功放后,被合路器和反射双工器TX通 道隔离(160 dB),不会造成测试干扰;而DUT产生 的PIM信号则经端口1、2和3分别输出至反射和 传输双工器的RX通道,再分别由相应的频谱分析 1196 合/ ̄zr_,_Lk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3卷 仪读出。由“反射双工器”输出的PIM信号称为反 均为5O Q的低互调功率负载。此系统因只有2台 射PIM信号;由“传输PIM双工器”输出的PIM信 频谱仪,采用换接方式分别读取“传输PIM双工 号称为传输PIM信号。系统中,负载1和负载2 器”1和2 RX通道输出的PIM信号。 厂2 图2功分器的PIM信号测试系统 在不改变DUT连接状态下实现同时测试3 为测试系统剩余互调指标,采用比对测试的 个端口的PIM信号功率,系统的功率电平和衰减 方法。实际测试了DIN—M型电缆(Andrew公司 等配置见表2和表3所列。 提供测试指标),测试结果见表4所列。 表2设计的PIM测试系统的器件参数 表4采用本系统测试电缆的结果比较 表3设计的PIM测试系统的各电缆参数 由表4可以看出,系统剩余互调指标达到了 电 缆 a b c d e 163.2 dBc,满足测试一150 dBc被测件(DUT) 插人损耗/dB 0.5 0.5 0.5 0.2 0.2 的要求。 电 缆 f g h i 测试功分器PIM信号时,2个信号源上设置 插入损耗/dB 0.5 0.5 0.2 0.5 的频率为fl一960 MHz,f2==:935 MHz,对应 3.2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实现 PIM信号频率为f3:910 MHz。调整功率放大 由仪器和设备构建的实际测试系统,如图3 器功率,在端口1进行功率校准,测得信号功率为 所示。 43.0 dBm。由频谱仪分别读出反射和传输PIM 互调值见表5所列。测试重复3次,每次保持功 率3 min,测试结果取3次平均值。图4所示为某 一次的测试结果。 由于系统连接的双工器和电缆都有一定的插 入损耗,可由频谱仪上显示的功率计算出各端口 的实际PIM信号功率(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3个端口的实际值均满足 ≤一107 dBm(一150 dBc)的要求。对于无源互 图3功分器PIM信号的测试系统环境 调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虽然目前还没有相应的 国际标准,但是在与测量精度有关的功率校准和 第8期 窦建华,等:GSM频段的功分器PIM测试系统设计 1197 系统的剩余互调上,符合了IEC所建议的系统指 标 。从系统的结构来看,系统灵活性高,可根据 测试指标自行设计系统的一些器件,拆卸方便,信 号源、频谱仪等通用仪器的利用率高,而且可以同 时测试3个端口的PIM信号,适用于同时测试多 端口PIM信号的需要。 dBm 表5测试值与端口实际功率值(a)端口l (b)端口2 (c)端口3 图4功分器3个端口测试的PIM信号 4结束语 通常在商用PIM测试仪器上同时进行3个 端口网络的PIM测试很难实现。本文根据测试 antennas[C]//IEEE VTs 54th Vehicular Technology onference,2001:2623—2625.C Es] Christianson A J,Henrie J J,Chappell W J.Higher order intermodulation product measurement of passive compo nents[J].IEEE Transaction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2008,56(7):1729—1735. ncente C,Hartnagel H L.Passive-intermodulation analy— E6] Vi指标自行设计了一个二功分器PIM测试系统,不 但系统达到了较好的自身互调测试指标,而且从 测试结果来看,同时测试3端口的PIM信号功率 均符合测试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sis between rough rectangular-waveguide flanges[J]. IEEE Transaction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2005,53(8):2515—2525. [7] Henrie J,Christianson A,Chappell W J.Prediction of pas— [参考文献] sive intermodulation from coaxial connectors in microwave networks[J].IEEE Transaction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anson A,Chappdl W J.Cancellation of [1] Henrie J,Christipassive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in microwave networks Techniques,2008,56(1):209—216。 tvov A P,Zelenchuk D E.Passive intermodulation gen— f8] Shieration on printed lines:near-field probing and observa— EC]//Proceedings of the 38th European Microwave Con— ference,2008:1018--1027. tions[J].IEEE Transaction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2008,56(12):3121—3127. cente C,Wolk D,Hartnagel H L.Experimental analysis [9] Viof passive interrnodulation at waveguide flange bolted con— E2] 王海宁,梁建刚,王积勤,等.大功率微波条件下的PIM问 题综述[J].微波学报,2005,21(增刊):1—6. ikov V,Vainikainen P.Near-field scanner E3] Hienonen S,Golfor the detection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sources in base nections[J].IEEE Transaction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2007,55(5):1Ol8—1028. station ant....I-J].IEEE Transaction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2004,46(4):661—667. ikov V,Hienonen S,Vainikainen P.Passive intermodu一 [4] Gol1ation distortion measurement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责任编辑张秋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