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5期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总第29卷第160期)
企业经济
河南地方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刍议
杨芬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招生就业处,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技术创新联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产学研协 作角度,探索河南省地方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的重点、难点,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模 式,从科学引导、出台支持、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推动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快速发展,推 进产业集群发展,助力中小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加快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升级。
关键词:河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doi : 10. 3969/j. issn. 2096 - 2452. 2016.05.010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2452(2016)05 -041 -0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以技术合作为基础, 两个以上中小型企业或其他机构联合对某一项新技 术或新产品进行研究开发的阶段性组织。以企业之 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等为目的,通过某 种组织或契约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要素双向和 多向流动的松散型关系网络组织。
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成 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整合有 关资源,分摊研发费用,规避开发风险,加快技术创
新。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合作,形成合力, 联盟的作用远大于各成员作用之和。联盟开发的技 术能够带动整个行业技术的提高,使非成员单位收 益,产生“溢出效应”。
一、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意义
数据显示,2015年河南省45. 9万家中小企业 带动1307. 49万人就业,实现增加值22007. 32亿 元,占全省GDP总量的59. 45%,同比增长8. 88%,
收稿日期:016-09-17
高出全省GDP增速0. 58个百分点。占河南省企业 总数98%以上的中小企业,已然成为构建现代产业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由不 同的创新联盟构成的创新体系,不仅能够实现整个 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能够形成多元的 创新网络,促进不同创新联盟体的紧密联系,推动完 善区域创新体系。
1.技术创新联盟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 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 拓展生存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但是,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投人,技术创新商业化阶段 越长,越难获得成功,因此合作创新成为世界各国推 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式。推动技术创 新联盟不断完善,促进相关中小企业建立合作伙伴 关系,实现技术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利于新技术、新 产品的形成,有利于掌握国际前沿技术,能够提升成
作者简介:杨芬(1982 -),女,河南温县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招生就业处助教。
• 41 •
河南地方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刍议
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抱团发展的一种新的形 式。中小企业为数众多、层次不一,专业人员和技术 力量参差不齐,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自发组织建 立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形式和客观效果都不甚规范 和明显。因此,地方牵头或委托专业行业组织, 加强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并加大支持力度, 推动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一些中小企业对持续技术创新认识不够,没有 发挥好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没有把持续创新作为企 业长远发展的“发动机”,仅把技术创新当作权宜之 计,重视短期见效的项目,对长期才能见效的项目不 愿投资开发,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不足。另外,中小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失,技术人才流动性大、 稳定性差,不利于中小企业及联盟持续创新能力的 2.培育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
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完善的创新 机制和创新网络,以实现主导产业自身的不断更新 和可持续发展。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正是由众 多的中小企业、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等组成创新联盟 体,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能为产业 集群带来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是产业集群式发展 的必要条件。因此,技术联盟可以加快产业集群发 展,促进产业链的形成,激发中小型企业经济活力, 只有众多的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形成合聚 之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众创新,推动社会经 济进步。
二、河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河南省一些地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存在起步较晚、技术创新基础条件薄弱、技术创新可 持续能力差、机制尚不成熟等客观状况,与先进地区 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地方要进一步加 强对技术创新联盟的培育和支持,全面落实国 家和我省科技创新有关要求,结合地方特色和优势, 通过科技计划等方式引导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并发 挥作用。
1. 技术创新基础薄弱,制约联盟健康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一些地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有关支 持资金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更是 相距甚远,部级以上科研成果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 以及高新技术成果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相对较低。2. 不健全,持续创新能力不高
对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来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联盟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联盟内部对各 成员企业的组织管理相对粗放和松散,缺乏高效便 捷的运作机制。科技成果积累和持续创新突破能力 不足。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之间,缺乏相互交流和学习,存在行业内重复研究现 • 42 •
提高。
3.配套不全,管理粗放
地方缺乏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发展 阶段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针对性支持和精细化 管理。首先,部分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合作的积 极性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联盟之间缺乏科学的 分工合作,普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难以发挥集体 创新的作用。第二,外部支持的缺位也增加了联盟 技术创新的风险,多数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迫 使企业压缩科研开支,关键性技术得不到突破,制约 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第三,服务体系不完善,某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加剧了联盟技术创新的不 确定性,创新联盟处于松散状态,影响中小企业科技 创新的发展。
三、地方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政 策建议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推动中小 企业加快发展的文件,如《关于 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 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 见》《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 见》等。河南省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小微企业 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培育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 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地方来说,要将国 家和河南省制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 出台配套,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 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 良好环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促进科技 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要积极培育认定一批省级中 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给予各种方式的资金支 持,进一步激发小微企业活力、动力和创造力。
1.优化创新环境
部门要按照行政的改革要求,大力推
河南地方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刍议
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以激发中小企业 的活力和创造力;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与银行合作,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建 立成长型、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项目库,探索股权投 资基金,开展融资租赁、建立应急资金等方式,多渠 道、多途径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困 境;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收费减免措施,免去一 部分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 事业性收费;推动建立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清单制 收和再创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
4. 加强科学管理,构建健全的机制
对河南部分地区来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要科学指导 联盟加强对各成员企业的组织管理,构建高效便捷 的运作机制;提高联盟成员企业集体学习能力和人 才培养能力,提升科技成果积累能力和持续创新水 平;要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之间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最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物 度,督促各地公布相应收费清单,并实现常态化公 示,大力减轻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本,加快创新 步伐。
2. 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
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联盟与地方高校、科研院 所对接合作,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作机制,帮助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瓶颈突破。以提高中 小企业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技术信息交流、产学研项 目推介为主要内容,给予中小企业联盟优惠扶持政 策,设立专项基金助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 发展,促进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 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各种硬件和软件建设,形成 中小企业携手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3. 借鉴先进地区技术创新联盟的经验
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一些省 (市)和河南省部分地区走出了一条支持企业技术 创新联盟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 下特点:创新联盟起步早、动手快;公共研发平台水 平高、基础强;与高校院所互动广、合作实;协同创新 的招法多、机制活;与上下游企业关联紧、产业链长 等。这些联盟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研发 投入的主体、科研组织的主体以及成果转化应用的 主体,乃至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进而牢牢把握先 行优势,引领行业发展。他们在优化创新环境、完善 激励机制、实施人才战略、健全支持服务体系等诸多 方面提供了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地方应详细考 察学习和深入调研分析,结合本地实际加以消化吸
力财力,充分发挥好集体创新的作用。5. 做好“互联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新课题
当前,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加快了 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促进了新产品、 新技术、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有关部门要根据 职能分工抓紧抓好这方面的工作,推动“互联网+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更好更快地成长,引领技 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广大中小企业也要加快信息化 建设和技术创新联盟工作实施,和企业共同推 进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 手段的应用,积极探索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 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静.“新常态”背景下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J].现代商业,2015(01).
[2] 陈光华,梁嘉明,杨国梁.企业吸收能力、研发资助
与外部知识获取对产学研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 国科技论坛,2014(7).
[3] *.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R].北京:亚太
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2014.
[4] 王庆娟.产业集群视角下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2012(23).
[5] 郑昕.在新常态下做好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是我们义不容
辞的责任[R].广州:全国中小企业服务联盟能力竞赛 表彰总结及经验交流工作会议,2015.
(责任编辑:樊霞)
•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