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来源:九壹网
科技信窟 物联网工程毫业人才培荠方案搽讨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赵学健王晓军 [摘要]近年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为了抓住这一机遇,培养物联网产业需要的人才,各高校都积极申报物联网工程专业 或依托桌专业设置该培养方向。但是,要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常j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是关键。本文从物联网技术自身发 展、物联网相关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三个角度,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物联网 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 培养方案 人才需求 全面发展 1.引言 物联网的思想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书中提及 了物物互联的思想,只是受限于当时无线网络技术及传感设备的发展 水平,并未引起重视。1999年,美国Auto—ID中心在物品编码、RFID技 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5年,国际电信联 盟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 时代即将来I 。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了“智慧地球”的 概念,奥巴马对此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物联网 研究的热潮。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等都表示将大力发展物联网产 业。物联网技术作为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近年来已经成为全球科技 人员和决策部门持续关注的热点,相关产业研讨和学术交流如火 如荼,方兴未艾。据美国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 I,到2020年,物联网将 大规模普及,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与人的通信业务比例将达到30:1, 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亿万级”产业 。 2010年教育部批准了我国部分211学校申办物联网工程专业,对 于大多数没有获批的学校可以在传统专业下设置物联网培养方向。目 前,各高校与物联网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 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比如很多高校在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专业设置物联网工程培养方向。要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制 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关键。然而各高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都是刚刚成 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培养模式,都处在探索阶段,所以有必 要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从物联网技术 自身发展、物联网相关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三个角 度,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物联网工 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2.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 ̄(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 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可把任何物品与互联 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 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使人与物之间以及物与物之间实现智慧对话,创造 个智慧的地球。从上述概念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物联网的核心和基 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进行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其 次,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 信。 上述介绍的是物联网的定义之一,因为,迄今为止物联网在全球范 围内还没有一个精确且公认的定义,这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第一,物 联网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相关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第二, 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网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不同领域的 研究者对物联网思考的出发点不同,暂时还没有达成共识。在这样的 大背景下,如何合理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使其课程体系的 设置在有限的学时要求内能比较全面的覆盖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是非 常困难的。 物联网工程专业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 .[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紧密相关,如何建立起物联网工程专业与众 多相关专业的联系,并对物联网专业与众多相关专业进行区分,是合理 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础。 物联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比如射频技术、分布式计算、传感器、嵌 入式智能、无线传输及实时数据交换和互联网都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 术,并在相关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的新颖之处在于利用这 些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建立一个物物相连的网络,从而完成远程实时数 据交换与控制,方便人们生产生活。因此,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不能直 接从已有应用照搬到物联网应用中来,比如说标识技术、通信技术、网 络技术、网络定位和发现技术、数据和信号处理技术、搜索引擎技术、安 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等,物联网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实时关注上述物联 网关键技术的发展状况,使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关键技术的发展相吻合。 3.物联网人才需求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覆盖到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环境、娱乐、公共 事业、安全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包括了各行各业、各个物品。但从产 业发展的角度看,不同国家都确定了各自发展的重点。从我国的情况 一来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智能交 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和智能物流领域 。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众多,按照物联网的体系架构进行划分,可以分 为以下三类:感知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定位、地理识 别系统、多媒体信息等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外部世界信息的感知和识 别;网络技术,通过广泛的互联功能,实现感知信息高可靠性、高安全性 传送,包括各种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组网技术、网关技术 等;应用技术,通过应用中间件提供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 协同及共享和互通的功能,包括数据存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平台服 务、信息呈现、服务体系架构、软件和算法技术等。 根据各地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江苏、浙江、广东、北京、成都等 地都纷纷上马物联网项目,并制订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其中江苏拟在 2010年全省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超1500亿元,2015年超4000亿元,其 中无锡要达1000亿元。浙江要在2015年物联网产值达到1000亿元。 广东提出2年内物联网设备制造业产值超1000亿元;物联息服务 业产值超10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产业的大力发展造成 对物联网人才的大量需求。以无锡为例,无锡到2015年总投资4O亿 元,建成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发展和标准制订的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 院,集聚各类传感网企业500家,实现产值500亿,需要引进和培养高级 物联网人才5000名,集聚从业人员5万人。仅仅无锡就需要5000名高 级物联网人才,全国需要的物联网人才数量可想而知一r。 因此,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各行业对物 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制定,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物联网 专业相关人才。 4.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思 想道德,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拥 有扎实的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能在信息网络等领域 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产品设计等方面l丁作的专业型人才,使 毕业生具备无线传感网和RFID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的能力;具备物 联网设备配置与调试的能力;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基本故障排除的能 力;具备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适应于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 需求。 4.1专业能力要求 1)学习物联网、传感网以及相关支撑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 地掌握物联网技术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 2)掌握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集成和应用通信系 统的能力; 3)掌握互联网、嵌入式系统、电子识别技术和传感器等应用技术, 具备开展研究、设计和开发物联网与传感网应用系统的专业技能; 4)接受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训练,具有综合相关理论、知识 与方法进行物联网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运用能力。 4.2综合素质要求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党的领导;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 人民服务,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具有 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品质;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译、写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 外文专业文献; 4)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 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军事训练标准,具备健全的 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美育素养,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 国的神圣义务。 物联网的应用必然将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其所面临的安全隐私 等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物联网专业 (下转第67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JOO1612JX18)。 作者简介:赵学健,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王晓军,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网络安全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