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郫县“传统农业旅游”转型“都市农业旅游”思考
作者:邓清南,许虹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5期
摘要:郫县作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已成功地完成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成都市郊休闲农业旅游的市场竞争,郫县传统的生态农业旅游升级为都市型农业旅游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探索。根据郫县农业旅游发展的实际,就此进行了一些粗略的思考。
关键词:郫县;传统农业旅游;都市农业旅游;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62-02
作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郫县,农家旅游经济迅猛发展,培育出农科村、金沙村、筒春村等四季鲜花盛开、游客不断的旅游基地;建成了风格独特、新颖别致的农家旅游接待点120余家;发展成为适应市民休闲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新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郫县还建成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西部软件园、星火科技密集区、生态示范区、“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四川省对外经济开放特别试验区、省级工业开发区、“公司+农户”改革试点县、成都市卫星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近年来,郫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统揽县域经济,经济飞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百强县”第八十九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西部“百强县”第七位,连续五年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 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82亿元,其中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三产业增加值达47.91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城郊型经济强县。但是,全国领头羊的郫县农家乐旅游,现正面临尴尬的情势:农家乐旅游市场日益萎缩,客源不断流失,旅游产品单一与老化,新的经济增长点缺失等。为了重振郫县生态农业旅游,重展当年农家乐旅游的榜样风范,将郫县农家乐旅游的范型由“传统型”农业旅游转换为“都市型”农业旅游的定位,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和创新之路。         一、郫县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郫县地处天府之国腹心,位于川西黄金旅游线、成都市西部通道第一站,县内交通便捷,有317国道、成灌高速公路、沙西快速通道、成都绕城高速、高新西区围城路五条快速通道以及建设中的地铁2号线横贯全境,经高新西区产业走廊,与成都市无缝连接。郫县距成都市核心城区10公里,距成都火车西站8分钟车程,距火车北站25分钟车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距成都南站20分钟车程,距双流国际机场30分钟车程。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郫县集成都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客流于一体,是成都市城市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底蕴厚重。郫县建县史有两千三百多年,是历史上古蜀国都城和古蜀文明发祥地。县域内的望丛祠是全世界蜀人祭祖的圣地,“望丛赛歌会”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城遗址、杜鹃城遗址、德源商周遗址、望丛祠、唐昌文庙、安靖邓家双斗桅杆、扬雄墓、严君平墓和何武墓等历史遗迹,是国家的重要文物保护区域。郫县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扬雄、严君平、何武、张俞、韩素英、廖昌永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郫县人文积淀丰厚,不仅水美花香,而且文气很盛。“吃在四川,味在郫县”,郫县美食甚多,蒋排骨、杨鸡肉、魔方豆花等特色美食让众多食客流连忘返。郫县物产丰饶,郫县豆瓣蜚声中外,郫县蜀绣、川派盆景、唐昌板鸭、太和牛肉、唐元无公害韭黄、古城柚子、花园腌肉等土特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郫县是川菜之魂——郫县豆瓣之乡,“郫县豆瓣制作技艺”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蜀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赋予了郫县博大而精深、独特而神韵的历史人文底蕴。         3.生态环境优美。郫县地处天府之国腹心地带,都江堰自流灌区上游,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点,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是九环黄金旅游线上的天然绿色走廊。川西平原典型的田园风光和水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水域资源,孕育了浓厚的古蜀文明和丰富的川西民俗文化资源。郫县现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县境内绝大部分为平原,呈现一级台地、漫滩一级阶地和扇形平原的地貌景观,以蒲阳河、走马河、柏条河、徐堰河及江安河为主的各条河流,总长158公里,是郫县的主要水资源,形成了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风景河段和漂流河段。郫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15.7度,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气候环境十分宜人,最适合开展各种乡村休闲旅游活动。
二、郫县转型“都市农业旅游”的战略思考
从以上所分析的成都近郊传统农业旅游产品的供给特点和市场需求特点可以看出,成都近郊的都市农业旅游产品无论在产品开发方面还是在游客旅游消费方面均表现出尚未发育成熟的特征,还处于都市农业旅游的萌芽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缺乏都市农业旅游应有的功能和气氛。
1.正确定位与规划引导。郫县的农业旅游规划应该定位为都市型农业旅游,划分为三大农业功能区和发展IT大道和沙西线现代都市农业的综合示范带。三大农业功能区即西南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北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区、中部及东部现代农业加工物流区。西南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以传统种养农业为主;北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景观,拓展现代农业的观光旅游功能,开发以花卉苗木、特色蔬菜为主的乡村农业观光、以境内滨水地区风景为依托的乡村画廊旅游以及以古蜀文化、川西民俗文化为载体的天府蜀源文化等旅游产品,构建该区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品牌;中部及东部现代农业加工物流区重点发展以川菜加工为主体的加工业,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网络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着力打造郫县乃至成都市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目前,各乡镇都缺乏发展都市型农业旅游的详规划与细则,使得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农业旅游产品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造成产品低层次重复开发,市场混乱,经济效益低,整治难度大的局面。要使生态农业旅游上档升级,成为有特色、有吸引力、能持续健康发展的旅游产品,必须编制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对其发展加以正确引导。
2.采取管理质量型发展模式。从管理人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近几年,郫县农业旅游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资源潜在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大旅游发展相关的商业、交通、餐饮等行业也亟待大力发展。有效改善市区和郊区各景点之间、联结各景点的公共交通状况;组织各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加快新线产品的完善,增强吸引力;对旅游“冷点”进行积极开发与宣传等等,都将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整体承载力与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都市旅游者参与农业旅游的因素中前五位原因分别是:旅游内容单调无新意;景点无特色;景点环境脏、乱、差;交通费时费力;拥挤。这五个原因大都跟管理因素有关,这也说明成都市郊“都市农业旅游”仍有不少管理潜力可挖。为此必须加强现有旅游产品的质量管理,从管理人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3.突出旅游活动休闲性。休闲型旅游产品可以在保持现有棋牌活动、歌舞、游泳、钓鱼、球类等大众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民族歌舞、节庆活动表演、标本采集等活动。(1)旅游漂流:在府河源头和柏条河上开展橡皮船漂游,木排、竹筏、木船戏水等活动,并在一定时期举行漂流比赛,增加景区的吸引力。(2)趣味钓鱼摸鱼:在合作水产养殖区开辟一个鱼趣园,开展垂钓、摸鱼等活动。(3)乡村狩猎:在合作、德源、红光等地的特种禽畜养殖基地建立一个狩猎场,向场内投放珍稀禽畜养殖场繁殖的野鸡、七彩山鸡、野兔、鸵鸟等动物供游客猎杀,满足城市游客寻求刺激的旅游需求,并可将收获制作成特色菜肴。(4)珍禽烧烤活动:在特种禽畜养殖园区或水产养殖区内设一小型露天烧烤场,供游客烧烤各类特种珍稀水产和禽畜,游人钓上的鱼、猎杀的动物均可在此现烤现食。(5)动物逗趣活动:建立一个动物趣园,养殖具有观赏性和商品价值的各类珍稀动物品种,并进行人工驯化后开展动物逗趣活动,供游客与可爱的小动物嬉戏、合影。也可开展古代民间广泛进行的斗牛、斗羊、斗鸭、斗鸡、斗鸟、斗蟋蟀等活动,让游客领略惊险刺激的场面。(6)民俗文化旅游:在农科村建一座“川西乡村民俗园”,从建筑、服饰、饮食、节庆活动、婚庆习俗等多方面展示川西民俗风情。为了增加吸引力,园内可以定期组织“民俗文化节”、“民族篝火晚会”、“园艺盆景展”、“根雕艺术展”、“民俗风情摄影展”、“曲艺表演”、“民间灯舞表演”、“友爱百米长龙、友爱花鼓、友爱抬料号子表演”等活动。
参考文献:
[1]熊伟,康刚.重庆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与思考[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蔡庆丽.都市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关俊利.浅析中国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郭春华,李宏彬,冷平生.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景观建设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4).
[5]吴必虎,等.上海市民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1997,(1).
The Thinkings of“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ourism”Transforming         to“Urban Agriculture Tourism”ThinkinginPiCounty
DENG Qing-nan1,Xu Hong2
(1.Chengdu Electromechanical College,Chengdu 611730; 2.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106,China)
Abstract: As the birthplace of Farm Fun,Pi County h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primary development stag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tourism.To face the need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 of Farm Fun tourism,and Chengdu suburb of leisure agriculture tourism market competition,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of Pixianshouldupgrade to urban agriculture.a very good exploration of,Based on the practices of Pi County agri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this paper has made some rough thinking to the urbanagriculturetourism in Pi County.
Key words: pi county;traditionalagriculturetourism;urbanagriculturetourism;strategic thinking[责任编辑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