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测试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测试

来源:九壹网
1.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理论的是( )

A.拉瓦锡 B.牛顿 C.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2.下列生活事例中,在本质上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功夫深,铁杵成针 B.佳节到,焰火缤纷 C.春天到,冰雪融化 D.美酒开,满屋飘香

3.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5.需要垫在石棉网上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

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20 mL,该生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其体积为10 mL。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大于10 mL B.10 mL C.小于10 mL

D.无法判断

7.实验室加热约150 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⑥

8.下列物质中,按纯净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天然水、可乐

B.氢气、液态氮气 C.矿泉水、清新的空气 D.二氧化碳、牛奶

9.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 B.农家肥料的腐熟 C.酒精灯平稳燃烧 D.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10.水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很广泛,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在集气瓶的底部加少量的水。该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A.作溶剂

B.作反应物 C.作催化剂

D.保护集气瓶

1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镁+氧气

氧化镁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12.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O2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是否收集满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 13.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 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主要有( )

①采用二氧化锰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 ②反应都不需加热 ③都利用含氧物质分解来达到目的 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4.(2012·娄底中考)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15.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16.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固体粉末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⑤⑥ C.②③①④⑥⑤

D.③②①④⑥⑤

17.小明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的体积占容器容积的4/5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18.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说明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填充稀有气体可以使灯泡经久耐用

C.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氦气密度小且性质较为稳定,可填充气球 1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D. 空气中的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20.反应原理

(1)加热高锰酸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符号表达式,下同) (2)分解过氧化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氯酸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图是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及探究其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请回答: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收集氧气可选用D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

(3)观察F装置中的实验现象: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这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固体小颗粒的缘故。

2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部分实验操作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段上升液柱,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是用

________法收集氧气。

(3)根据丙图所示: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________(选填“正”或“倒”)放在桌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可选用A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填一种)。二氧化锰

是反应的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_(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完成下列问题:

(1)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的________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装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某同学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在燃烧匙中放少量硫粉,点燃后

伸入充满氧气且底部有较多量水的集气瓶中(如图所示)。观察到实验现象后,立即将燃烧匙浸入瓶内水中。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26.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作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物质名称:A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F__________。 (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