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六套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六套题)

来源:九壹网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

《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秋暝(mín míng) 浣(huàn wán)衣 聒(guō guā)噪 湖畔(b....àn pàn)三更(gēng gèng)更(gēng gèng)加 乌啼(dì tí) 寒...山寺(sì shì)泊(bó pō)船 血泊(bó pō) ...

二、辨字组词。(提示:最后两列,先写出形近字,再组词) 泊( ) 愁( ) 眠( ) 榆( ) 帐( ) 伯( ) 恕( ) 抿( ) ( ) ( ) 三、查字典填空。

1.如果你不认识“暝”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 部,再查 画,在“山居秋暝”中“暝”的意思是 。 2.“歇”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歇”的意思有:①休息;②很短的一段时间;③尽。在“随意春芳歇”中“歇”的意思是 ,在“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中“歇”的意思是 。(填序号) 四、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这四句诗描绘的是山间 (季节) (时间)的景色。其中“ ”一句描绘的是静态的景物,“ ”“ , ”三句描绘的是动态的景物。

1 / 22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出这四句诗描绘的景象。

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孙”指 ,诗句的意思是 ,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一程,水一程”点明了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 。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

枫桥夜泊

, 。 姑苏城外寒山寺, 。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是 代的诗人 写的,描绘了 (季节)的景象,从“ ”“ ”两处可以看出。

3.全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A.对美丽的秋夜江景的喜爱 B.旅途中孤寂忧愁 六、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2 / 22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 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我还知道一些词牌名: 、 。 2.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那畔: 聒: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深夜众多的营帐里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因思念家乡久久不能入睡。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词人不能出门,实在是很无聊。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4.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写几句话。夜深了,诗人站在营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想什么?

七、诗歌与绘画关系密切,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请为下面的图画配上恰当的诗句。

3 / 22

一、míng huàn guō pàn gēng gèng tí sì bó pō

二、停泊 老伯 愁苦 宽恕 睡眠 抿嘴 榆树 愉 愉悦 蚊帐 账 账目

三、1.日 10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2.X xie 欠 9 ③ ①

四、1.(1)秋天 傍晚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2)示例: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枝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流泻于山石之上。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一群勤劳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归来。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晃动,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

2.诗人自己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凭它消逝,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热爱山居生活,喜归自然

3.作者离故乡之远,行军之难 行进的方向 五、1.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夜半钟声到客船 2.唐 张继 秋天 霜 江枫 3.B

六、1.长相思 示例:如梦令 蝶恋花(答案不唯一) 2.那边,指关外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4 / 22

3.C

4.示例:诗人望着故乡的方向,他想起了家的温暖,想起了家中的父母。

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

《四季之美》课后作业及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lí míng( )快要到来了,在空中翩翩飞舞的yíng huǒ chóng( )不见了,它们飞了一夜,都回家休息了。天空下着méng méng xì yǔ( ),这样的天气让人yù fā( )感到惬意。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凛冽(lǐn) .B.闲逸(yì) .C.红晕(yūn) .D.漆黑(qī) .3.选字填空。

暮 慕 幕 墓

(1)夜晚的天空像被一块( )布遮盖住了一样,漆黑一片

5 / 22

(2)他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真让人羡( )。 (3)笼罩在( )色里的小山村非常美丽。

(4)清明节,很多在外的游子都会回到家乡扫( )。 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心旷神怡 旷日持久 ..B.成群结队 归根结底 ..

C.比翼而飞 鳞次栉比 ..D.闲逸 隐逸 ..

5.可以用来形容“他们夫妻俩事业上互相激励,生活上互相关心,恩恩爱爱,生活得幸福美满”的词语是( )。

A.夫唱妇随 B.比翼而飞 C.相敬如宾 D.情投意合 6.读句子,完成练习。

(1)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2)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3)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读上面三句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面三句话都是对景物的动态描写,体现了景物的动态美 B.上面三句话分别描写了萤火虫飞行、乌鸦归巢、大雁比翼而飞 C.这几句话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

D.句中“迷人”“动人”“感动”写出了作者陶醉在动态美的氛围中

6 / 22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 ,夏天的 ,秋天的 和冬天的 ,启迪人们从四季的变化中去细细品味人生的真谛。

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凛冽:

扫兴: (2)分别用“ ”画出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两个自然段的结构方式都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3)关于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 22

A.两个自然段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四季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B.作者抓住“归鸦”“大雁”“风声”“虫鸣”来写秋天美丽的黄昏,“点点归鸦朝窠里飞”“大雁比翼而飞”是动态描写

C.作者说“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是因为火盆驱走了寒冷大

D.冬季最美是早晨,美的景物有“雪”“霜”“火盆”,“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属于静态描写 9.按要求完成练习。

(1)把下列景物与对应的季节连起来。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2)积累描写四季的成语,分别写出一个。

我能写出一句关于四季的古诗: 10.小练笔。

请仔细观察一处景物,仿照本文的总分结构段式写一段话,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8 / 22

1.黎明 萤火虫 蒙蒙细雨 愈发 2.C

3.(1)幕 (2)墓 (3)暮 (4)墓 4.C 5.B 6.C

7.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8.(1)刺骨地寒冷。文中指无雪无霜的早晨很寒冷。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文中指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而让人心情低落。

(2)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A (3)C 9.(1)

(2):春:春暖花开 夏:烁玉流金 秋:秋高气爽 冬:天寒地冻 10. 示例:春天的早晨真美呀。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9 / 22

叶子嫩得仿佛能滴水。看!树叶儿抽出了新芽,芽儿又小又绿,好像玉砌的一般。看!那儿还有许多花苞呢,一个一个地立在枝头,仿佛已经立了千百年,一直没有动过。看!前面那条小河里的冰早已融化了,已经有几只鸭子先来试水温了,这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呀……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

《鸟的天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1)她的睡眠不guī lǜ( ),想 jiū zhèng( )过来很难。 (2)我们划动chuán jiǎng( ),乘着小船穿过狭窄的河道,终于到达了tǎ lóu( )前。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shǔ ②shù

数( )不胜数( ) 数落( ) 数以万计( ) 数九寒天( ) .....3.按要求完成练习。

“应接不暇”的意思是 ,其中“暇”的意思是 。请从“暇”“瑕”“遐”中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目不( )接 洁白无( ) 自顾不( ) ( )不掩瑜 闻名( )迩

4.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 (2)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

10 / 22

影子。 ( )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5.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①这段话是围绕“ ”这个词来写的,其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鸟的 。

②我能仿照画“ ”的句子写写花园里的蝴蝶或者池塘里的青蛙、小鱼。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①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 )。

A.标示着重强调的内容 B.标示引用的内容 C.标示特定称谓 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 ,不加引号

的“鸟的天堂”指的是 。

③作者之所以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是因为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 (时间),他看到了 ,却没见到一只鸟,但是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

11 / 22

(时间),他见到了 的热闹景象,所以作者才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下列词语中与“不可计数”的意思相近的是( ) ①数不胜数 ②心中无数 ③不计其数 ④如数家珍 ⑤不胜枚举 ⑥车载斗量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2)选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 ,特点是 。第二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特点是 。 (3)画“ ”的句子中“卧”字运用了 的修辞手

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榕树 的特点。

(4)读画“ ”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12 / 22

。 (5)“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是总结的句子,也是抒发情感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7.小练笔。

作者在描写鸟的时候,先写了群鸟纷飞的壮观场面,接着重点写了一只画眉鸟。这种写法叫作点面结合。请你运用这种写法,写一写同学们课间活动时的情景。

下课了,操场上变得热闹起来。

。 8.读诗歌,完成练习。

“三百年”写出了大榕树 的 特点;“浓荫十亩”写出了大榕树 的特点;“鸟千双”写出了大榕树 的特点;“新枝还比旧枝壮”写出了大榕 树 的特点。

1.(1)规律 纠正(2)船桨 塔楼 2.① ① ① ② ①

3.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

13 / 22

来 空闲 暇 瑕 暇 瑕 遐 4.(1)√ (2)× (3)×

5.(1)①热闹 形态 姿态 ②示例:花园里的蝴蝶真多呀,大的,小的,红的,金的,有的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在汲取花蜜,有的在嫩叶上小憩。

(2)①C ②大榕树 作者亲眼所见后,认为大榕树确实是鸟的天堂。 ③傍晚 茂盛的大榕树 早晨 万鸟齐飞(群鸟活动) 6.(1)A

(2)枝干 枝干多,树木大 树叶 绿,富有生命力 (3)拟人 大,茂盛

(4)示例:这句话通过“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写出了树叶的多,树的茂盛。从对树叶的颜色的描写,表现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5)对榕树的喜爱与赞美

7.示例:同学们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有的跳皮筋,有的打篮球,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你瞧,那个穿红衣服的女生跳得多好,她的绳越摇越快,她跳得也越来越快,活像一只动作敏捷的小燕子。 8.生长时间长 大 鸟多 生命力旺盛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

《月迹》课后作业及答案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4 / 22

嫉妒(jí jì) 屏气(bǐng píng) 袅袅轻烟(miǎo niǎo) 骨....朵儿(gū gǔ)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完成练习。

lěi lèi léi

果实累累( ) 累赘( ) 日积月累( ) ...劳累( ) 累及( ) ..

当“累累”的意思为接连成串的样子时,读( );当“累累”的意思为形容累积得多时,读( )。

3.下列不属于“倏忽”的近义词的一项是( )。 A.突然 B.忽然 C.悠忽 D.骤然 4.看图理解词语。

根据右图,我能想到课文中的成语是: 。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知道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

5.下列句子中的“袅袅”与“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中“袅袅”的意思相同的是( )。

A.歌声细得像一丝头发,似有似无,袅袅不断,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

B.小村上空升起袅袅炊烟,好像一个身穿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C.春天来了,垂柳袅袅,让人陶醉其中。

D.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种浸满茶香的气息,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

15 / 22

6.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月亮是一盏黑暗中的明灯,让夜行的人们明确前进的方向。

★月亮是 ,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也许由于这里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1)选文主要描写的是三峡 (时间)的景色,描写的主要景物是( )。

A.黄昏 B.夜 C.月亮 D.山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 A.时间 B.空间 C.事情的发展

1.jí bǐng niǎo gū

2.léi léi lěi lèi lěi léi léi lěi lěi 3.C

16 / 22

4.面面相觑 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示例:瞪目结舌 5.D

6.示例:一曲思念的歌谣 使远在他乡的游子获得心灵的慰藉 7.(1)夜里 C

(2)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晚的山的黑和陡,月光的明亮。 (3)A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习作:______即景》课后作业及答案

1.审题我有法。

(1)审要求:从习作的题目上来看,本次习作属于 。 A.半命题作文 B.命题作文 C.选题作文 D.话题作文 (2)审体裁:本次习作属于 (写景 状物 抒情)类文章。

(3)审内容:本次习作的对象可以是 (A.自然现象 B.自然景观品)(多选),重点是观察景物的 ,写下观察所得。

2.选材巧安排。下面不适合作为本次习作选材的一项是( )。 A.日常物品,如:储蓄罐、书木、文具

B.自然景物,如:江河湖海、丘陵草原、花草树木

17 / 22

C.自然现象,如:雨、雪、日出、月夜 D.身边的景观,如:家乡、窗外、公园 3.构思讲策略。

(1)明确中心。我要写的景色是 ,它的特点是 。

(2)选择角度。想要写好这篇习作,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要用心观察,写出景物的静态和动态,使画面更加鲜活 B.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C.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展开一定的想象

D.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的形状、颜色及其变化形象地写出来 E.对景物的描写可以一笔带过,只要表达真情实感即可

4.好词常积累。积累词语,并将下列词语按照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千姿百态 ②清澈见底 ③五彩缤纷 ④一碧千里 ⑤娇艳欲滴 ⑥亭台楼阁 ⑦百花齐放 ⑧流连忘返 ⑨万紫千红 ⑩身临其境

(1)人的感受: (2)颜色: 5.教你一方法。

①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里。墙角的花披着如水的轻纱,似红霞摇着修长的花枝,散发着醉人的花香。②清风阵阵,给人带来一丝凉意。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窃窃私语,又像在编织夏夜的梦。草丛里各种不知名的虫儿唱着歌儿,此起彼伏,组成一支和

18 / 22

谐的乐曲。

(1)第①部分运用了 (化静为动 化动为静)的描写手法,通过对月光、 和 的描写,突出了夏夜的恬静。第②部

分运用 (动态 静态)描写,通过对 和 的声音的细致刻画,写出了夏夜热闹的景象。 (2)请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映出 。一阵微风吹过,湖水 。

1.(1)A (2)写景 (3)AB 变化 2.A

3.(1)示例:家乡的小河 清澈、甘甜 (2)E 4.⑧⑩ ③④⑤⑨

5.(1)化静为动 叶 花 动态 树叶 虫儿

(2)示例:高高的青山,天空中的朵朵白云 泛起涟漪,一圈一圈向外荡漾开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秋天最美是(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 )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

19 / 22

叫人感动。夕阳西沉,( )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

1.根据课文在括号里补全内容。

2.画“ ”的句子采用 (描写方法),展现了 归巢和 群飞的景象,形象地描绘出了秋天黄昏时分的动人画面。

二、照样子,把画面描写具体。 例:院子的,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1.夕阳西下,种田的人们回家。

2.眼前是一个不大的池塘。

三、写宣传语。

班级要举办一次庆中秋迎国庆的晚会,下面是天天制作的海报,请你为他写一句能打动人的宣传语。

20 / 22

四、把古诗词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 ,桃花流水鳜鱼 。

箬笠, 蓑衣, 不须归。

1.本词的作者是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 的情景,通过山光水色和鲜明的 形象,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画。

2.这首词中表示颜色的字有 ,整首词描写的画面色彩丰富。还写到了两种动物,它们是白鹭和 。其中“白

鹭”闲适的象征,写白鹭的自在飞翔以衬托渔夫的 。

一、1.黄昏 归鸦 夜幕 心旷神怡 2.动态描写 乌鸦 大雁

二、1.示例: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被高山隐去,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扛起锄头,三三两两的,彼此吆喝着从四面八方的农田里朝着村子移动。 2.示例:可别小看了眼前这个不大的池塘,池塘里的鱼是我们一家人的快乐源泉,爷爷总坐在池塘边拿钓鱼竿跟小鱼玩捉迷藏,孩子们总是围着池边和鱼儿“赛跑”。

三、示例:万家团圆迎中秋,四海欢腾庆国庆。 四、飞 肥 青 绿 斜风细雨

21 / 22

1.张志和 捕鱼 渔夫 2.白、青、绿 鳜鱼 悠闲自得

22 /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