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优化》教学案例
源城区公园西小学    王远珍
[案例背景分析]
《优化——沏茶问题》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1页数学好玩的内容。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本课是以“沏茶”的生活素材为背景,鼓励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教材设计了“在情境中明确任务“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鼓励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优化》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让学生经历从优化的角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教学片段]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干过家务活吗? 生:干过。
师:谁能说说都做了哪些家务? 生1:我会帮家长扫地。 生2:我会帮家长洗碗。 生3:我会帮妈妈晒衣服。
师:周末小明也主动帮妈妈做家务,瞧,他做了些什么?(课件出示小明帮家长扫地、擦桌子、烧开水的图片)
师:他把做家务的时间也记录下来了,你猜:小明完成这些家务一共需要几分钟?(扫地8分钟、擦桌子2分钟、烧开水10分钟。) 生:20分钟。
师:小明是个聪明、爱动脑的孩子,他完成这三件家务事只用了10分钟,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明是怎样做的吗?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方面的知识。(板书:优化)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做家务”的情景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悦的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新课 (一)观看视频。
师:我们看一看,小明沏茶要做几件事情?(出示课件)如果小明一件一件地完成,需要多长时间?请你们计算一下。
生:8+1+2+1+1+1=15(分钟)
师:小明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他想什么呢? 生:想怎样才能尽快地让客人喝上茶? 师:“尽快”二字怎样理解? 生:用最短的时间将这些事做完。
师:对,聪明的小明就想跟大伙比比,看谁能设计出一个最佳的沏茶方案。 师:小明给咱们发来了一个温馨提示的信息:设计时应该考虑:1、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哪些事又可以同时做?
【评析:多媒体符合人类的记忆过程,多媒体展示知识空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通过观看视频,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
(二)议一议
师:同学们,你们敢不敢跟小明比一比呀? 生:敢。
师: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设计一个最优方案,与小明比比吧。(全班巡视)
【评析:通过让孩子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在讨论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比一比
师: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展示你们设计的方案。 生:
方案一、洗水壶--洗茶杯--接水--烧水--沏茶
(找茶叶)
要用时间:1+2+1+8+1=13(分钟)
方案二、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要用时间:1+1+8+2+1+1=14(分钟) 方案三、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找茶叶) (洗水杯)
要用时间:1+1+8+1=11(分钟)
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合理,又省时间?为什么?
生:我认为第三种方案最合理,因为我们可以在等烧开水的同时洗水杯,找茶叶,这样就可以节省3分钟时间。
生:我认为第一种方案用了13分钟,比第二种节省了1分钟,但又比第三种方案多用了2分钟,所以我也认为第三种方案是最优方案。
师:小明的方案也出来了。(出示课件)他的方案是跟你的一样的吗?谁是大羸家?你能看懂他的沏茶方案吗?
生:能
师:像小明写的这样图示,我们把它叫做“流程图”,以后我们要解决这类问题也可能利用这种流程图帮助解决。
【评析: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一说,让学生以动促思,以思促言,达到学以致用,又通过几种方案的对比,经历优化程序节省时间的过程,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四)小结
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呢?
(1)先观察做事情的顺序。 (2)再考虑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3)写出做事情的顺序。 (4)最后计算出所需时间。
【评析:数学小结是数学思维活动延续和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教学的小结,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易形成系统,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创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上升到更高的水准】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今天同学们学得真棒,下面我来考考大家会不会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找杯子倒开水 等开水变温 找感冒药 量体温 1分钟 6分钟 1分钟 5分钟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上面的事情?最少要用多少时间?  学生完成,教师巡视,指名学生回答。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这节课很有趣,我学到了怎样合理地安排时间。
生:这节课我学得很开心,我觉得通过合理安排时间,能使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
师:你们学得真棒!最后老师把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课件):“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案例反思]
本节课通过视频及图文并茂的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素材“沏茶”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教师采取导、说、议、做的教法,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操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教学中,教师坚持给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更乐于学,主动学,更积极表现自我。通过这节课教学,让我更深地认识到:联系生活的课堂,且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一定是有效而富有魅力的课堂。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汇报交流时,应引导学生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观点,多引导,多引领,做到学生多说,教师少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