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屋顶农业景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DEVELOPMENT COURSE AND EN LIGHTENMENT OF FOREIGN ROOFTOP AGRICULTURE LANDSCAPE 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杨亚荣黄小金 摘要: 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 rd)在他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 rden Cities of 通过对国外屋顶农业景观发展历史的回顾,将其分为三个时期并总结出各个时期 所具有的特点,阐述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茌屋顶农业景观上不同的发展模式, 通过案例研究进行总结与思考,在以上论述基础上提出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业景观都市农业屋顶农业景观城市化 中圈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 5)11-0138-02 Abstract: By reviewing the histo ry of the foreign rooftop agricultu re landscape,the development of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 riods and each one has its own characte r And discuss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l of rooftop ag riculture landscap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th rough the practical cases study to summary and thinking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and the practical meaning for our country can be put forward Keywords: Agricultu re Landscape U rban Ag ricultu re Rooftop—agricultu re Landscape Urbanization 1基本概念辨析 借鉴CAST(The Council on Agriculture,Science and Technology)组 织对都市农业的定义,在这里将屋顶农业景观定义为:“基于传统的屋顶 农业概念,屋顶农业景观是结合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技术、先进设 计理念而形成的新型城市屋顶绿化。是一个与城市规划、绿色建筑、景观 生态、循环经济以及社区邻里等多方面密切联系的复合体。 ’ 2国外研究综述 屋顶农业景观是现代城市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模式,同 时也是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农业景观在很多历史时期都曾出 现,但多数为偶然或自发行为。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都市农业及 屋顶绿化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 从4世纪以前的古埃及陵墓壁画开始到侣世纪后的英国自然风景园, 在整个西方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都是实用性和观赏性兼而有之, 在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不同态度中致使其功能和形式上的变化。18世纪 中叶以后,园林逐渐体现出民主的思想内涵,与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及 普通大众的生活发生更为联系紧密 。随着城市化问题不断加剧,现代风 景园林规划设计受到农业景观影响,逐渐出现相关理论的探索:埃比尼 138I学研探索环艺 Tomorrow)中对城市提出一套新的概念和模式,主张城市与乡村融合;弗 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认为应该将田园引入城 市;“斯德哥尔摩学派”(Stockholm Schoo1)主张在城市中创造田园风光; 米歇尔・高哈汝(Michel Corajoud)提出应该唤起人们对农业景观的关注: 施罗墨 可龙森(Shlomo Aronson) ̄.J1主张传承本土的农业文化等。如果 说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是最早都市农业的萌芽,那么1919 年德国建立的“市民农园”则是其最早的雏形,在这些理论与实践的基 础上,直到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首次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随后, 一些学者及国家机构相继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_3 J。屋顶农业景 观便是在都市农业的概念下提出来的,但它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出现, 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_用拱券支撑的高台建 筑,屋顶形成庭院,种植果树、蔬菜、花卉及其他观赏作物,形成一个非 常宜人的居住环境。它是园林、建筑和植物结合非常早的案例。随后的古 希腊阿多尼斯花园(Adonis Garden)、法国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新建筑五要素》提出的“屋顶花园”概念以及1959年由塞.奥 斯蒙得松(T.Osmundson)设计建成,被认为是现代屋顶花园发展史上的 一个里程碑的“奥克兰港市凯泽(Kaiser)中心屋顶花园”,它将现代技术、 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完美地结合 J。 20世_ ̄B6o年代,随着绿色屋顶技术在欧洲各国广泛开展,到2O世纪 末已经逐渐成为一项产业,随着技术和观念的更新,关于屋顶农业景观 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一些发达国家之间逐渐展开。美国是屋顶农业景观 实践的领导者,在西雅图、纽约、芝加哥等地有着很多优秀的创新实践。 2007年启动的“PlaNYC 2030”——“规划纽约”项目,将减免建造绿色屋 顶者的税收,这将为屋顶农场的建立带来更大的动力。德国在屋顶绿化技 术上属于领先的国家,1982年,德国开始立法,强制推行屋顶绿化。 2001年开始实施 ̄92ooo年东京规: ̄lJ(Tokyo Plan 2oo0)以及2002年开始实 行的屋顶农场计划,种植果树和蔬菜,为人们提供所需食物的同时增加 城市生物多样性 J。加拿大蒙特利尔1995年成立89Santropol Roulant厨 房使用社区屋顶花园的产品为超过9O人提供外送食品,这是一个慈善性 质的义工计划,食品都供应给社区的老年人和穷人…。由于各国、各地区、 各城市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发达国家在相对成熟和完 善的资金及相关的支持下,通常以商业贸易形式发展,与经济利益挂 钩,同时伴随着一些非营利社区服务计划,在保障城市食物安全和体验 自我种植乐趣的同时,也推动社会公平公正、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在一 些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在特殊时期下的一种缓解手段或一些市民 自发的种植行为,它是一种提供食物保障、解决温饱和城市减贫的重要 力量,这些地区的实践活动多采用简易种植方式。古巴在上世纪90年代 的“特殊时期”为应付食物危机进行非传统的食物供应计划,旨在提高 地方食物自给自足的能力,减少交通运输、冷藏、储存和其他资源消耗活 动。可以说,无论从市民的个人参与还是的战略支持,古巴都可以作 为都市农业解决解决食物危机的最成功案例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首都 雅加达于1998年3月9号颁布了题为“将大雅加达特区私有的闲置土 地用于都市农业发展”的“第184号法令”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短期 策略 。由此可见,不同国家地区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屋顶农业景观项目带 有各地特色和明确的发展导向性。 3案例解析及小结 3.1日本涩谷表参道屋顶菜园(Japan Shibuya Omotesando roof farm) 位于日本东京银座商圈的屋顶农场——日本涩谷表参道屋顶菜园, 成立了银座农园株式会社进行统一管理,进行本地生产和本地消费。它是 住宅公共屋顶农场的典型代表,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大家共同经营的种 植场所。管理者在屋顶上开辟一块集中的地块,分成若干小地块,每个小 地块租给社区周围的居民进行种植,这些小地块彼此之间是相互的, 由租用者自行管理,居民可以在公共屋顶上按其爱好种植喜欢的蔬菜瓜 果、香料及药材等。住宅公共屋顶农场不仅具有生产及绿化功能,让周围 居民能够体验自给自足传统农耕文明的乐趣,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公共活 动,促进邻里交流的绝佳场所。 3.2布鲁克林农场(Brooklyn Grange) 纽约皇后区的布鲁克林农场由Ben Flanner ̄l办,是美国纽约目前最 大的商业性质的屋顶农场,农场面积40000平方英尺,它利用仓库的屋 面,铺设7.5英寸厚的多空隙的富含有机质的轻质土壤Rooflite soil,种植 了100多种蔬菜。农场中采用不施农药化肥的有机种植方式,一年种植 期为9个月,冬季采用传统农业中作物覆盖的方式,保证土壤肥力 。生 态、有机的种植模式受到周围社区居民和附近的各大餐厅的青睐。布鲁 克林农场的农夫们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使市民们在吃上健康优质食物的 同时,也能够参与其中,体验最原始的劳作,参与定期举办讲解农业知识 的免费课堂,为城市人提供放松心情、接受教育的好机会,建立城市与农 业、社区居民与农夫的桥梁。此外,他们更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来证实都 市农业是可以在城市生存的,商业性质的屋顶农业保障了其正常有序的 运营,同时增强了社区邻里的凝聚力,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课外 学习的机会,有利于经济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盖瑞康莫尔青年中心屋顶花园(the Gary Come r Youth Center Roof Garden) 盖瑞康莫尔青年中心屋顶花园是由美国芝加哥Hoe r r Schaudt Landscape Architects设计的一个都市农业项目。这个总面积为8160平方 英尺的绿色屋顶,利用了传统上我们容易忽视的建筑空间,营造出一个屋 顶农业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休闲场所,为周边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户外学 习与实践的公共场所。2010年AsLA专业奖评委会对它的评价是“这个项 目是如此简单、直接,显然是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之间良好合作的成果, 成效显著”【 。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屋顶农场概念,盖瑞康莫尔青年中心屋顶花园 是一个集生产、艺术、生态及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屋顶绿化形式。 在建成后的第一年就生产了近1 000磅的有机食品供学校学生、本地餐厅 和咖啡厅食用。屋顶土壤层为18—24英寸,可以满足多种农业作物的生产 要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美国传统的农业形式 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花园中线性的小路是由可回收材料铺设而成,同时, 建筑屋顶形成了一个与周围环境有很大差异的微气候环境,减少了气候变 化引起的成本控制。穿插在花园里的环形设施,为楼下健身房和咖啡厅带 来自然照明的同时也给整个线性、规则的布局带来不一样的节奏感。在设 计之初,景观设计师、建筑师以及学校教师密切合作制订了一个屋顶花园 的生产、管理和维护计划,保证其正常有序的运营 。 3.4小结与思考 日本涩谷表参道屋顶菜园是住宅公其屋顶农场的一个典型代表,它 是传统意义上的屋顶农业,由社区统一管理再出租给个人,是一种自给自 足的管理模式;布鲁克林农场是在公共建筑上建造的大型以营利为主要 目的商业性质的屋顶农场,它是一种集中的管理与运营模式;盖瑞康奠尔 青年中心屋顶花园则是景观设计师与建筑师密切合作,给人们提供户外 学习与实践的一个公共场所,是一个集生产、艺术、生态及教育于一体的 新型城市社区屋顶绿化形式。以上三个案例从设计理念到技术措施有其 N(I与不同的地方,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屋顶农业景观解决城市化 问题的可行性,引发了我们对新型城市绿化从形式到功能的反思:在设计 中除了考虑其所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时,应当更多的将其作为一 种社会性的景观,赋予更多的综合功能,包括用来加强城市与社区内部间 的联系,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的人居环境等。在城市居民对可持续生 活的诉求下,实现对未来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规划与设计,从设计以人为 本的视角,回归设计的本源 J。 4对我国发展匿顶农业景观的借鉴意义 据估计,世界城市人 ̄ ̄12o25年将达Nss4I,其中80%将居住在发展 中国家的城市中心L6j。随着土地稀缺、能源匮乏、粮食危机、食品安全等 城市问题愈演愈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此外,我 国近年来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失业和过早退休常常意味着被排除在社 会生活之外。屋顶农业景观的理念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借鉴国外的发展 经验,结合我国地域性特征,屋顶农业景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有效缓 解当前社会问题的手段。相较于传统的农业景观,节约城市用地,发挥景 观生态性的同时,它能有效地发挥城市失落人群对社会的责任感与热情, 让他们帮助建设与管理城市中的灰空间,美化城市的同时他们也将从对 社会的贡献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能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提供给小孩们一 个体验自然的课外学习场所;促进了城市社区邻里间的交往,缓解城市生 活压力,也给一部分失业人群带来就业机会等有效补偿;此外,当国家面 临比较严重的经济问题时,它能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要真正实现城市屋顶农业景观的构想,还要解决当前设计中可 能面临的几个问题:一,需要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资金祀相关支 持。二,提升我国屋顶农业施工技术和材料的成熟度。三,建立一些非营 利组织的慈善机构。四,需要打破农田与城市对立的传统观念。 5结论 农业曾是带领人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随着工 业的兴起,农业在人类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比重开始下降。城市社会 的到来,特别是体验经济的兴起,给农业地位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契机。屋 顶农业景观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它 不是一个能够彻底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方法,应理性地将其看成是一种有 效的缓解手段,纵观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屋顶农业景观是一个动态的 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居民的需求,不断 发展出新的模式。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从-个社会改良者的角度来看城 市公共绿地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设计。一 参考文献 1]王沂 空中农园 的设计和应用模式研究嘲南京林业大学,2013 脚于晓森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D]JL京林业大学,2010 _31苗润莲国外都市农业发I ̄- ̄IIIN[MIAL京:=fll农业出版社,2014 f5]周璇 赵纪军,赵斌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 (下册)[q_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3 昀[ 酌尼克马克等着蔡建明等译. 北京:liltl-印书馆,2005 科技大学2012 【8】李惊现代城市农业景观基础设施口】风景园林2013,03:20-23 嘲埃I;LW. ̄.ITiI@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_ E京痫务印书馆,2010 环艺}学研探索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