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综合分析类
笔记八:(答题方法——词句理解)
笔记九:(真题讲练——词句理解——例 3) 审题:
1. 作答任务:谈谈对“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 2. 作答范围:材料 3。
3. 作答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 200 字。
批注汇总:
标准答案:
1. “错位”是指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要根据各 城
市间的地理、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不同,实施不同的人才、避免同质化的竞争;
2. “对位”是指人才引进工作要立足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明确角色定位, 采用合理的人才路线,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注重发掘本土人才;
3. 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
参:
1. “错位”是应根据城市经济、地理和人才需求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人才引进,这 样
做能避免同质化竞争。
2. “对位”是指因根据城市的优势特色、角色定位来引进人才,并加强人才生态建设、 挖掘培养本土人才,这样做能避免人才引进了留不住或厚此薄彼等问题。
3. 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
笔记十:(真题讲练——词句理解——例 4) 审题:
1. 作答任务:谈谈对划线句子“40 年巨变之后,说走就走,路不再长” 的理解。 2. 作答范围:给定资料 2。
3. 作答要求:(1)紧扣资料,观点明确;(2)分析透彻,条理清晰;(3)不超过 300 字。
批注汇总:
现代交通与互联网相结合,更便捷。
现代交通更加多样化,包括高铁、航空、普铁、公路运输,无缝对接,零距离换乘。 后,中国铁路进入新一轮的告诉发展期,各项交通建设居世界之首。 自行车与互联网结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互联网+交通”正在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
得出直接含义:40 年以来的发展,我国在交通方面得到了飞速进步,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参: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经过 40 年以来的发展,我国在交通方面得到了飞速进步,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体现在:1.现代的交通呈多样化,包括航空、高铁、普铁,公路运输,无缝对接、零距 离换乘。
2. 党的后,中国铁路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各项交通建设发展居世界之首。 3. “互联网+交通”正在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 4. 自行车与互联网的结合,解决了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笔记十一:(真题讲练——词句理解——例 5) 审题:
1. 作答任务:谈谈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用成为每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 这句
话的理解。
2. 作答范围:给定资料 2。
3. 作答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字数不超过 250 字。
批注汇总:
原因:信用记录成为了信用度的评判标准。
原因: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每个机构的信用度都可以被量化,信用成了可以直观被 评估的事物。
作用:信用提升了交易效率,为新经济提供支撑。 作用:提高效率。
作用:提供了公平发展的机会,促进了创业创新。 作用:提供便利,提高效率,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的发展。 作用:促进政务精细化管理。 解释:信用是对个人的一种人格勾勒。 作用: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塑造和谐社会。 参:
“身份证”是代表个人身份的凭证。这句话是指大数据时代到来后,信用是对个人的一 种人格勾勒,成为了能够代表每个人身份的凭证。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每个机构的信用度都可以被量化,信用成了可以直观被评估的 事物,信用记录成为了评判一个人信用度的凭证。
信用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效率,为新经济提供支撑,提供了公平发展的机会,促进了创 业创新,提高了公民道德水平,建设了和谐社会。
因此,我们要加强信用体系全面建设。
笔记十二:(答题方法——评价) 1.题目形式
题干中出现观点(或社会现象),请你分析,谈看法、认识、见解。(评价、评析) 2.作答思路
(1) 表达观点(表态)
①正确:支持、赞同、正确、理解、很重要等;
②错误:片面、偏激、不科学、不支持、反对、存在……问题等; ③部分正确:不完全正确、需辩证看待、有利有弊; ④不能判断:尚需观察、尚不能确定。 (注:如果明确要求判断正误必须写出对或错)
对观点(或社会现象)结合材料进行解释,材料中没有解释可以用自己的理解简单解释。
(2) 论证观点(论据)
判断观点的理由:材料中的对表态有利的信息都是理由。
(3) 得出结论(结论)
可针对观点(或社会现象)提出简单对策;可再次对观点进行肯定或总结。
笔记十三:(真题讲练——评价——例 6) 审题:
1. 作答任务: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谈谈你的 看
法。
2. 作答范围:给定资料 2。
3. 作答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 250
字。
批注汇总:
标准答案:
一、新技术在目前不能突破社会结构屏障,将来能否突破则有待观察,有利也有不利, 应辩证看待。
二、有利表现:1.改善农民工生活与交往方式,提供求职便利、精神寄托、心理抚慰。 2.为农民工提供表达渠道,拓展视野,转变意识;3.帮助农民工获得信息、知识及经验,建立维权组织,获取外界帮助。
三、不利表现:马太效应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极分化,进一步拉大差距。 只有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即将新技术与传统人际网络、社会关系、组织管理机制相连 接,才能发挥作用。
笔记十四:(真题讲练——评价——例 7) 审题:
1. 作答任务:对“报复性熬夜”这一现象进行评析。 2. 作答范围:给定资料 4、5。
3. 作答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 300 字。
批注汇总:
直接含义:指由于工作超支了休闲的时间,但是客观上又有休闲的需求,只能向睡觉索 要时间。
负面影响大,使得睡眠数量和质量双双下降,而且相互影响,恶性循环。 休闲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不良的方式会更加不利,折射出休闲教育的不足。 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难有休闲时间。对休闲方式的选择错误。 参:
1. 所谓“报复性熬夜”是指由于工作超支了休闲的时间,但是客观上又有休闲的需求,
只能向睡觉索要时间。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会带来负面影响,也反应出一些深层的社会问题。
2. 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于:使得使得睡眠数量和质量双双下降,而且相互影响,恶性循 环,
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工作和生活。
3. “报复性熬夜”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人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难有休闲时 间。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对休闲方式的选择错误,折射出休闲教育的不足。
4. 所以,应该要加强休闲教育,倡导良好的休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