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老年病“年轻化”的状况和原因分析

我国老年病“年轻化”的状况和原因分析

来源:九壹网


我国老年病“年轻化”的状况和原因分析

摘要:相当长时间以来,人们习惯把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甚至肿瘤都归纳为老年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所谓的老年病却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也引起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上述病症的发生率,确实通常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以致在老年人中发病的比例高于年轻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不都起源于老年时期,甚至有些病的发病高峰期在中年。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所谓的老年病却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老年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老年病“年轻化”的状况

下面列举我国的一些老年病年轻化现象:

1.心血管病。心脏病在我国至少“年轻”了l5岁!据调查,发现60岁以下的患病人群增长迅速,急性冠心病男性在45至49岁年龄组增加了50% ,女性55至 59岁年龄组增加了32%。最年轻的心梗患者刚刚三十出头。

2.糖尿病。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发现,近20年来因糖尿病致死者增加了3倍,是现代十大死亡原因中增长最快的疾病。而20至35岁的年轻糖尿病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其中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发病初期都有体形肥胖的现象,而且愈肥胖,发病的时间愈早。

3.乳腺癌和大肠癌。医学界已经确定,在所有的癌症中,乳腺癌、大肠癌同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密切相关,而这两种疾病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明显提高。

4.颈椎病。天津一家医院近日对2000例颈椎病患者做的调查显示:青少年颈椎病患者从4年前的8.7%上升到12%。因颈椎病而引发脑供血不足、胃肠疾病等多种颈源性疾病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5.宫颈癌。据统计,目前35岁前的宫颈癌患病率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12.9%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最小的患者年仅l3岁,住院病人中以26~35岁已婚妇女居多。

6.脑血栓。这种病一般是在老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的基础上形成的。北京10年问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35岁年龄组男女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36% 和220%,与亚洲其他国家趋势相同。

7.痛风。在不足20年时间里,痛风的初发平均年龄下降了6.3岁,不足40岁初次发病者增加了26.3%。其中90%以上的年轻痛风病人有经常大量饮酒和嗜好吃肉、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类成分食物的习惯;40岁以下的痛风患者约85% 的人体重超重。

8.前列腺疾病。前列腺肥大这种老年男性常见疾病近年来也趋于年轻化。北京一家医院今年开展了前列腺疾病普查,发现患者群以40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最年轻的一位患者年仅23岁。

9.这些事例不仅仅在新闻当中听闻,其实很多的事情也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还记得当时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就有一个同学被查出来得了胃癌,也就是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年,可能是因为过多的食用垃圾食品,也可能是过多摄入不健康水源,尽然在这么小的年纪得了癌症,如果这件是不是发生在我身边,当时我是想都不敢想,癌症竟然可以出现在那么小的年纪。

前面的例子只是众多老年病“年轻化”状况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很多的事例就不一一例举出来了,但是这个时候一个疑问出现在我们心中,为什么这些所谓的老年病会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呢?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人类社会在进步,医学不停地发达,不停地完善,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年病还在逐步的“年轻化”呢?这些状况真的可以仅仅凭借着医学系统的完善来阻止吗?难道科技真的能够决定一切吗?我们自身是不是不在那么重要了?

二、老年病“年轻化”的原因分析

1.生活、饮食习惯是引起病因的罪魁祸首。 随着物质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很多年轻人只讲究吃的好,大量摄入一些高热量、高脂肪食品,而忽视科学饮食,导致营养失衡:同时缺乏必要的运动,吃的多、动的少,使人体负荷增大。长期以来,很多年轻人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为荣,以抽烟为帅气,或常食烤制食物、烟熏、油腻食品,殊不知不合理的饮食背后隐藏着诸如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

2.工作压力是帮凶。 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剧增,更多的年轻人重视事业有成,忽视业余爱好培养,生活中只有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导致一些疾病提前发作的重要因素。 压力会促使肾上腺释放出大量的肾上腺皮质素,以减少呼吸时的紧张反应。但是这会降低身体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甚至会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压力会使心脏跳动加快、血压上升,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容易导致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压力会使血糖浓度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提高能量供应和反应速度。但身体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损坏肾的功能,并使血糖失调,造成糖尿病。压力会把胆固醇释放到血液里,以提高能量供应,帮助肌肉运动。但因为胆固醇比例上升,也会增加动脉硬化的危险,甚至引发心脏病。

3.遗传基因也是潜在的病因。也有许多老年病并非是后天的犯病,而是因为先天就有的,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就是一种带有遗传基因的病症。

4.体检意识差是大多数较不发达地区的主要犯病根源。患者对很多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也使他们在疾病预防方面丧失科学的判断。由于很多疾病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使一些患病年轻人产生“平安无事”的假象,从而难以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我们现在缺乏一种完善的疾病预防体系,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只做一些基础性研究,而忽视了大众科普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也致使社区百姓很难接受医疗机构进社区的相关宣传;老年病应以预防为主,预防则主要依靠基层预防保健体系的完善,但由于卫生资金大多投向大医院、大单位,导致一些基层疾病预防保健体系因资金缺乏难以为继,提高群众的科普意识也就无从谈起。

5.大量化学药品、试剂的使用,使我们的食品再不安全,成为老年病“年轻化”的部分原因。我国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在标准中没有提及的食品种类,表示国家尚未批准在该类食品中使用某种添加剂.通过对此次测试结果的分析,几类食品样本中近50%的样本存在甜味剂和防腐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情况.果脯蜜饯类20个样本中有17个样本存在超限量使用甜味剂情况,其中有14个样本糖精钠使用超标,占果脯蜜饯样本的70%;9个酱莱样本中有4个样本的甜味剂超标;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7个样本甜味剂超标,均为甜蜜素超限量使用;果冻,糖果,口香糖和八宝粥样本中未发现超量使用的问题,但八宝粥中存在甜味剂超范围使用情况。

6.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忘了“本”。各种病毒的侵入,汽车身后的尾气,工厂的废气等等无补侵害着我们美丽的家园.试问为什么我们的家园受到了威胁,为什么树木被大量的砍伐,为什么空气不在新鲜,这一切一切正是科技带来的种种罪证.现代科技是给我们带了一些舒适与方便,可同时也带了幅面影响,试问没有了美好的环境人类该怎么舒适生存呢?如果人

们还不赶快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进行补救的话,人类终将会被科技所毁灭。同时,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它的普遍性,也使人们进一步容易犯老年病,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中年人沉迷于网络世界,游戏、聊天他们乐此不疲,忘记了锻炼自己的身体,平衡自己的饮食,多数时候连续十几个小时的游戏只能吃泡面这种垃圾食品。

三、怎么样有效地预防老年病“年轻化”

1.改变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出门乘车、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增加了年轻人患老年病的几率。年轻人应当吃少、动多,既能“管住嘴”,也能“管好腿”,加强体育锻炼和健身运动,合理搭配饮食。

2.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紧张的工作环境容易使年轻人患上高血压等老年病,应当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保持良性的竞争,使年轻人在工作时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国职业人群的心理压力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来自经济环境、技术革新的要求、竞争程度和社会对职业的期望等几大因素。具体到各个职业里面,与其工作内容、工作角色、人际关系、组织管理、薪金待遇、工作环境都有紧密联系。管理层应尽量采取措施,防止员工受到伤害,而不应本末倒置,却要求员工改变自己去迁就压力源。他举例说,单位要清楚界定员工的角色与责任,这样可以避免角色冲突。当员工的工作或福利有重大改变时,事前应征求员工的意见,让他知道事情的进展,这可减少员工对职业的不确定感。“在工作环境方面也要多动脑筋,打个比方,如果一个车间的设备布置得太拥挤,员工就可能感到压抑而厌烦,降低工作绩效。领导者还应关心和培训员工的抗压能力,帮助他们提高沟通技巧,增加交往机会,提供社会支持。”

3.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和保健意识。老年病主要以预防为主,而预防的前提则是年轻人对这些疾病的科学认识以及保健意识的提高。除了日常的宣传普及外,应当从根本上提

升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增强他们对疾病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自身的保健意识。

4.构建完善的疾病预防保健体系,从基层做起为各种疾病构筑“安全防火墙”。应改变卫生资金的投向,加强对基层、社区疾病预防保健体系的支持力度,争取从源头上提升公民的保健和预防意识,杜绝因“无知”而导致老年病向年轻人集聚。

5.定期的检查。定期的健康检查很有利于及早发现病征。及早确诊,及早治疗,效果好,花费少,身体受的损害小。 虽然现在中国的医学普及率还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经常性的去医院检查身体,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都可以及早的发现自身的不健康因素,来从摇篮里扼杀那些病因。

参考文献

《老年病年轻化与防治》,涂才江 《家庭医学》 1998年02期

万方数据库 http://www.wanfangdata.com.cn/ 高菊 《老年病缘何“年轻化”》 .健康生活.2000(4)-26-26.

作者不详《十种“老年病”年轻化》.中国农村科技.2002(7)-57-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