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
一单选
1在土方开挖中,挖土机的适用范围
挖掘基坑、沟槽、清理和平整场地;装卸、起重、打桩(更换工作装置后)
正铲:开挖停机面以上的土壤,只适宜在在土质较好、无地下水的地区工作
反铲:开挖停机面以下的土壤,适用于开挖小型基坑、基槽和管沟,尤其适用于开挖柱基,以及泥泞的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
拉铲:用以开挖沟槽、基坑和地下室等,也可开挖水下和沼泽地带的土壤。
抓铲:可用以挖掘柱基的基坑和沉井,以及其他的挖方工程,最适宜于进行水中挖土。
2如何浇注混凝土
注入、平仓、振捣和养护
3在浇注混凝土时,雨天施工及晴天施工的要求
每天砌筑高度1.8m
4框架结构混凝土浇注的流向
每层每段中,浇筑顺序为先浇柱,后浇梁、板。
柱基础: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
柱:从两端同时向中间推进
与柱连成整体的梁板:柱后1~1.5h
肋形楼板的梁板:同时浇筑,先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型,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而且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梁高>1m先单独浇梁
无梁楼盖:柱帽下50mm处暂停,然后分层浇筑柱帽,下料应对准柱帽中心,待混凝土接近楼板底面时,再连同楼板一起浇筑。
楼梯:自下而上一次浇筑完成
剪力墙:门窗洞口应两侧同时下料,先浇筑窗台下部,后浇筑窗间墙
5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压力(取最小值)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取两式中教小值):
F=0.22γctoβ1β2V∧½
F=γ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 ;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
t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o=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
V——混凝土地的浇筑速度,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影响因素:水泥品种与数量、骨料种类、水灰比、外加剂等原材料,浇筑时温度、浇筑速度、振捣方法等外界施工条件,模板情况、构件厚度、钢筋用量、排放位置。容积密度,浇筑时温度、浇筑速度、振捣方法影响最大。
6后张法对预应力构件张拉的顺序
对称进行
(配有多根预应力筋的构件应同时张拉,如不能同时张拉,在确定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时应采用分批、对称张拉原则。分批张拉时,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张拉力应加上该弹性压缩损失值,使所有预应力筋张拉后具有相同的预应力值。但当张拉应力值超过允许的最大应力值时,应采用后期补强的方法。
对于平卧叠浇的预应力构件,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宜先上后下逐层进行,为了减少叠层之间的摩擦力、粘结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采用自上而下逐层加大张拉力的方法,但底层超张拉值不得比顶层张拉力大5%(钢丝、钢绞线)或9%(冷拉钢筋),且不得超过最大张拉应力的限值。)
7.履带式起重机仰角
起重量、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的大小取决于起重臂长度及其仰角大小
起重长度一定:仰角↑起重量和起重高度↑起重半径↓
仰角不变:起重臂长度↑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起重量↓
仰角≤78°
8扣件式脚手架的形式有
外脚手架(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框组式脚手架)、吊式脚手架、悬挑脚手架。
双排式,单排式
扣件用可锻铸铁铸造或用钢板压制,其基本形式有三种:
a:供两根成垂直相交钢管连接用的直角扣件
b:供两根成任意角度相交钢管连接用的回转扣件
c:供两根对接钢管连接用的对接扣件
9砌筑用脚手架高度控制在多少
双排式<46m,20m以下双管,20m以上单管
每步架高度为1.2-1.4m,其宽度一般为1.5-2m,外脚手架所承受的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
10完成结构吊装任务的主导因素,选用怎样的机械
根据厂房跨度、构件重量、吊装高度以及施工现场条件和当地现有机械设备等确定机械类型。
中小型:自行杆式起重机
高度跨度较大:塔式起重机
以上难以实现时,拔杆吊装
大跨度:自行杆式起重机、牵缆式起重机、重型塔吊
11预应力先张法 锚固 水平构件计算
12内张法,除外围。。。以外,还有哪些优点
平卧起吊抗弯强度,不满足要求直吊,满足要求斜吊。斜吊的特点是柱不用需要翻身,起重钩可以低于柱顶,当柱身较长,起重机臂长不够时,斜吊法较为方便。
13柱吊时,采用直吊法还是斜吊法,它的取决因素是什么
根据柱起吊后柱身是否垂直
14屋架绑扎方式,绑扎点由实际确定
吊索与水平线夹角不宜小于45度。
上弦节点处,左右对称,高于屋架中心
跨度≤18m,两点绑扎;18~24m,四点绑扎;30~36m,9m横吊梁,四点绑扎
起重机优点
桅杆式:制作简单,装拆方便,起重量较大,受地形小。但服务半径小,移动困难。
履带式:造作灵活,使用方便,有较大的起重能力,在平坦坚实的道路上还可负载行走,更换工作装置后可成为挖土机或打桩机,是一种多功能机械。
汽车式,轮胎式:转移迅速,对路面损伤小: 但吊装时需用支腿,不能负载行驶,不适于松软和泥泞的场地。
轮胎式起重机:与履带式起重机基本相似,行走装置采用轮胎,配有4-10个或更多轮胎,并有可伸缩支腿,起重时可帮助增加机身的稳定性。
塔式:具有较高的起重高度、工作幅度和起重能力,工作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机械运转安全可靠,操作和装拆方便
二多选
1防止流沙的措施,减少动水压力
1) 枯水期施工2)打板桩3)水中挖土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5)地下连续墙法6)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
动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明排水
2埋深不同时、地的桩,打桩的顺序
(1) 打桩顺序:(1). 桩距大于或等于4倍桩的直径或周长时,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打(2).大面积的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打、自中间向四周打(3)规格不同,先大后小,先长后短。(4)标高不同,先深后浅。
3关于梁,钢筋混凝土测模荷载的组合值(不考虑荷载分向系数)
(1)模板及支架自重(2)新浇混凝土自重(3)钢筋自重(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5)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6)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7)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4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预应力筋和混凝土构件的分别受力情况
预应力筋:受到张拉力传递预应力到混凝土
混凝土:受到预压力而完成弹性压缩
5卷扬机,滑轮组,动滑轮的工作线数
滑轮组共同负担重物钢丝根数称为工作线数。
卷扬机分为:1.单筒快速卷扬机2.双筒快速卷扬机3.单筒慢速卷扬机
滑轮组由一定数量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穿绕的钢丝绳所组成,具有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的功能。
滑轮组的名称:M个定滑轮N个动滑轮组成=MN滑轮组
快速:4~50kN 慢速:30~200kN
工作线数1~20
6后张法预应力钢筋采用钢管,胶管,抽芯时,应注意什么
钢管:防止在浇筑硂时钢管产生位移,每隔1m用钢筋井字架固定牢靠。钢管接头处可用长度为300~400mm的铁皮套管连接。
胶管:防止在浇筑硂时钢管产生位移,直线段每隔600mm用钢筋井字架固定牢靠,曲线段应适当加密。胶管两端应有密封装置。
三简答题
2柱子在吊升时,可分为旋转法及滑行法,比较其优缺点
答:旋转法要求起重机具有一定回转半径和机动性,故一般适用于自行杆式起重机吊装。其优点是,柱在吊装过程中振动小、生产率高。尚须指出,采用旋转法吊柱,若受施工现场的,柱的布置不能做到三点共弧时,则可采用绑扎点与基础中心或柱脚与基础中心两点共弧布置,但在吊升过程中需改变回转半径和起重机仰角,工效低,且安全度较差。
滑行法的特点是柱的布置较灵活;起重半径小,起重杆不转动,操作简单;可以起吊较重、较长的柱子;适用于现场狭窄或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吊装。但是柱在滑行过程中阻力较大,易受振动产生冲击力,致使构件、起重机引起附加内力;而且当柱子刚吊离地面时会产生较大的“串动”现象。为此,采用滑行法吊柱时,宜在柱的下端垫一枕木或滚筒,拉一溜绳,以减小阻力和避免“串动”。
4混凝土配料时,为什么要进行配合比换算
答:不进行配合比换算的话,必然会改变原理论配合比的水灰比、砂石比及浆骨比。当水灰比增大时,混凝土粘聚性、保水性差,而且硬化后多余的水分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气泡,或者水分蒸发而留下气孔,石混凝土的密实性差、强度低、收缩大、徐变大、抗渗和抗冻性能差,若水灰比减少时,则混凝土流动性差,甚至影响成型的密实,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松散、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现象。同样,含砂率过大时,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流动性差;含砂率减少时,则砂浆量不足,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更严重的是将影响其粘聚性和保水性,产生粗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溃散等不良现象。而浆骨比是反映混凝土中水泥浆用量的多少,如控制不准,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流动性。所以,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中必须及时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基坑底长70m,底宽60m。场地地面标高为180.5m,某坑底面的高度为172.5m,四面放坡,坡度系数为0.5,试计算挖方工程量。
V=(1/3)H(S上+S下+√[S上×S下])
H=180.5-172.5=8m
B/h=0.5 b=4m
V=1/3*8*(78*68+70*60+√[78*68*70*60])=37930.21m³
2已知某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280;820;1100;199(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已测出砂的含水率为3.5%,石的含水率为1.2%,搅拌机的出料容量为400L,若采用袋装水泥(50kg一袋),求每搅拌一罐混凝土所需要各种材料的用量。
C:S:G:W=280:820:1100:199 Ws=3.5% Wg=1.2%
C’=280Kg
S’=S(1+Ws)=820*(1+3.5%)=848.7Kg
G’=G(1+Wg)=1100*(1+1.2%)=1113.2Kg
W’=W-SWs-GWg=199-820*3.5%-1100*1.2%=157.1Kg
水泥=280*0.4=112Kg(取100Kg,即两袋)
砂子=848.7*100/280=303.1Kg
石子=1113.2*100/280=397.57Kg
水=157.1*100/280=56.11Kg
3某预制钢筋混凝土梁L1:梁长6米,断面b*h=250*600,钢筋简图见下图表,试计算L1中钢筋的下料长度。
○1号:5950+2*5*20=6150mm
○2号:(250+400)*2+4050-4*0.5*20-2*2*20+2*5*20=5430mm
○3号:5950+2*5.5*12=6082mm
○4号箍筋:四条边相加+50mm
4某场地最佳设计平面计算标高为Ho,已知挖方量Vw,挖方区面积Fw,填方区面积Fr,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最终可松性系数Ks’。如考虑土的可松性系数(不计设计标高调整后Fw,Fr的变化),该设计标高应提高多少?
根据书上公式得:△h=Vw(Ks’-1)/(Ft+FwKs’)
5某设备基础长80米,宽30米,厚1.5米,不允许留施工缝,现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共用两台搅拌运输车供料,每台搅拌运输车的供料能力为33m/h,途中运输时间0.5h,混凝土初凝时间为2h,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浇注分层厚度取300mm。试确定混凝土
的浇注方案。
6某构件长度为16mi,预应力钢筋为4?15.24mm的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mk=1860MPa,单根据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为140.00mm2(平方),Es=1.95*10(五次方)MPa,控制张拉应力为0.6fmk,张拉程序为0~1.03Qcon,初应力为0.1Qcon,采用逐根张拉方法。要求计算最后一根钢筋初张拉与安装张拉时:(1)钢筋的张拉力分别为多少?(2)上述张拉时钢筋的伸长值各为多少?
7某基坑底面积如“凹”形,每短边的边长A为10米,底边边长为3A(即30m);侧边长为2A(即20m)。四边放坡,边坡系数n为0.5,基坑深度H为4米,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为1.4,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Ks’为1.2。
求:(1)该基坑下口底面积F1?上口面积F2?基坑高H/2处的面积Fs?
(2)该基坑的挖方量V挖?
(3)该基坑的挖方量能回填压实多大体积的坑Vs?
(1):F1=30*20-10*10=500㎡
F2=34*24-6*8=768㎡
Fs=32*22-8*9=632㎡
(2):V挖=H(F1+4Fs+F2)/6=4*(500+4*632+768)/6=2530.67m³
(3)Vs=Vw*Ks/Ks’=2530.67*1.4/1.2=2952.45m³
8某混凝土搅拌生产浇注工地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施工配合比用量kg为:水泥:砂:石:水=C:S:G:W=300:600:1200:150。现场的砂、石含水率分别为4%和2%,用袋装水泥,每袋50kg,搅拌机的几何容量为1m3(立方),装料容量为0.6m3,出料容积为0.35m3,搅拌机每生产搅拌一盘混凝土需3分钟。
求:(1)搅拌机每拌一次,各种材料的投入量(施工配料kg)?
(2)搅拌机每小时的理论生产率P理和实际生产率P实际(m3/h)?
(1)
C=300Kg
S=S(1+Ws)=600*(1+4%)=624 Kg
G=G(1+Wg)=1200*(1+2%)=1224 Kg
W=W-SWs-GWg=150-600*4%-1200*2%=102 Kg
水泥=300*0.6=180Kg(取150Kg,即3袋)
砂子=624*150/300=312 Kg
石子=1224*150/300=612 Kg
水=102*150/300=51 Kg
(2)
P理=0.6*60/3=12m³/h
P实际=0.35*60/3=7 m³/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