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

来源:九壹网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诘问(jí) 惶恐(huáng) 愧怍(zuò) B.粗拙(zhuó) 门槛(kǎn) 翳蔽(yì) C.震悚(sǒng) 憎恶(zèng) 揩汗(kāi) D.哀悼(dào) 滞笨(zhì) 头颅(lú)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捷 云宵 鉴赏 人声鼎沸 B.感概 绽开 争执 疲倦不堪 C.悔恨 激荡 奥秘 花团锦簇 D.拼凑 企盼 寻觅 小心冀冀

3、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到西部扎根。 ....C.经过十年生态治理,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从不毛之地到如今绿意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D.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二号送上太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1 / 10

5、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6、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打开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 ① ③ ② ⑤ B.③ ⑤ ① ④ ② C.① ③ ⑤ ④ ② D.④ ① ③ ⑤ ②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木兰诗》) (2)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7)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 / 10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节选)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博学而笃志 (2)人不堪其忧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年与时驰 .

2.与“夫君子之行”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毛之地 .C.下车引之 .3.翻译下列句子。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4.(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________”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 “________”字,对比鲜明。

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曲肱而枕之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我长大了

3 / 10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4 / 10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是 __________ 描写,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4.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_________(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_____________(详写,略写)。请从括号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 5.“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5 / 10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⑪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锻炼人、出息人啊!”

⑫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⑬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⑭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6 / 10

⑮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是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颗小白杨。

2.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 “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7 / 10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8 / 10

参:

一 D C B D B D

(1)关山度若飞 (2)会当凌绝顶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隔江犹唱后庭花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濯清涟而不妖 (7)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

1.(1)坚定 (2)能忍受 (3)达到 (4)迅速逝去 2.A

3.(1)时间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2)放松懈怠就不能够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够修养性情。 4. 静 躁

5.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言之有理即可) 三 【答案】

1.希望早点进入中学早点成为大人。

2. 环境描写 作用:为下文写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3.因为我的车撞人了,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 详写 略写 5.符合题意即可 1.C

2.刚到哨所,面对艰苦环境,火热的心变凉了;在小白杨树下接受传统教

9 / 10

育后,感到充满力量;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心怀喜悦。

3. “才”和“终于”两个词(副词)连用,强化了他们路程的不易和艰难,突出了驻守塔斯提哨所边防军人的感人形象。 “反复”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这一射击成绩是哨所从未有过的,难以相信,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 4.儿子的举动是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侧面表现能锻炼人,出息人。 5.答案要点:①指塔斯提哨所;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不平凡的中人;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牢记嘱托的精神。 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