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1)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1)

来源:九壹网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1)

摘要]引见了端盖的改良设计,简明剖析了批量消费条件下其冲压工艺进程及模具设计要点,并论述了铸件改冲压件的优点、可生性、经济性等。 关鍵词 端盖 冲压工艺 模具设计 1引言

端盖是某通用机械上的一种零件,运用数量较多(每台6—8件),原为铸铁件,如图1所示,其工艺进程为:铸造——机加工(车、铣),工序较多、消费周期长、资料消耗多、效率低、本钱高,不能较好地顺应消费开展的需求。笔者经过对该零件结构及运用要求的剖析研讨,依照不降低运用功用为前提,将其改为冲压件,如图2所示。资料08F,厚度1mm,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加工。经实际证明,该工艺可行性好,效率高、本钱低、经济效益清楚。

2 工艺剖析及工艺方案确实定

冲压是机械制造业中一种较先进的加工方法,与切削加工相比,具有资料应用率高、制品力学功用好,互换性强、消费效率初等优点。在经济、技术两方面郁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把铸造件改为冲压件,目的是为了提高牛产率,降低本钱,添加经济效益,但能否可行,需求具有如下条件:①制品改良后须不降低原运用功用要求;(2)制品须具有相当的消费批量(每月2000件);(3)改良后的制件应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经对原制件停

止仔细剖析以为可行,改为图2结构,剖析其冲压工艺性,主要上艺难点在于4个凸台的成形,其相对高度较人,凸台之间距离又相对小,因此,在成形进程中,资料变形复杂,尤其足凸台内侧及两凸台之间圆弧局部,资料补充困难,仅靠变薄拉仲难以到达要求,且易出现拉裂,经充沛思索成形条件和冲压工艺难点剖析,提山改良设计后冲压工艺要点:①采取预冲中心孔,以改善4个凸台内侧及凸台之间的资料活动;②将毛坯下成方形,以便四角从外侧补充4个凸台用料,⑦采取先将4个凸台拉伸到一定高度时再落制件外圆料的方法,使得在拉仲进程中资料易于失掉补充日外圆相对准确(后一工序停止前,不用再修外圆边)。

综合上述剖析,确定冲压工艺进程如下:用两个复合工序(2副模具)完成对该制什加。第一道工序:冲山心预孔-拉凸台斗-落料。第二道工序:冲孔(修内孔边)。

3模具结构

3.1 冲中心预孔拉伸落料复合模

冲孔拉伸-落料复合模如图3所示,采取后侧滑动导向模架,正装式结构。其任务进程是:开模形状下,先将板料放在落料凹模3及冲孔凹模4上,挡料销6定位,起动压力机,滑块F行,弹压卸料板7在弹簧9的作用下将板料压紧,随着滑块的下降,对板料先冲中心预孔,随后拉仲4个凸台,当凸台拉伸墓本成形即拉仲深度为5mm后,落料凸模10与落料凹模3末尾落料,滑块继续下行至下死点,关于件停止镦压校形。滑块间程,弹压卸料板7将废料卸下,打料板16将制件推下,中心预孔废料从下模中漏下,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加工。

3.2 应当留意的效果

冲孔-拉伸斗落料复合模装配须保证。末尾任务的顺序为:冲中心预孔-拉伸4个凸台-落

料,即图3中下模中件3、件4上平面下齐时,上模件15下下作面最低,件10成形凸局部次之,落料凸模(件10的外部)最高。

压、卸料局部经试模调整应保证压边及卸料力适当,举措顺畅,功用满足模具任务要求。

3.3 冲孔(修内孔边)拉伸复合模

冲孔(修内孔边)-拉伸复合模如图4所示,采用后侧滑动导向架,倒装式结构,用于完成内孔修边及外边缘拉伸,其任务进程复杂,不再赘述。

4 完毕语

经实践消费验证,端盖经上述结构改良设计及工艺改良后,在完全满足运用要求状况下,

消费效率大幅度提高,制品尺寸动摇性添加,资料消耗降低,制形本钱累计降低20%。按单件浪费2元,该型号产品产量5万台/年计算,那么直接浪费资金为:2元/件*(6~8)件/台*5万台/年=60~80万元/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以上方法对相似产品具有一定的自创作用。运用异样方法,该厂曾经对同系列零件停止了相应改良,效果良好。

充沛应用现代制造技术对传统机械零件停止结构改良、优化设计、优化工艺方法,是机械行业搞好外部挖潜、提高效率、添加效益的重要途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