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湘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来源:九壹网
 课题:《高傲的女孩》教案 第2课时 主备人:刘 敏 审核人:何永坚 实施时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中感受交友的吸引力以及美好。 重点:理解课文,弄懂课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 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感悟与人交往的好处。 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及方法: 方法:引导、点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1.学生朗读生字词。 2.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3.指名学生谈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精讲点拨】 一、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理解句子,全班交流。 (1)“后来,朋友一大堆,并排走在路上,就像一长溜栅栏”。 (2)“我真想能走到挺不一般的朋友,然而,这事像是注定要经过一些风雨的。 二、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教师出示思考题 (1)“我”和叶小绿是怎样认识的? (2)“我”和叶小绿讨论解决上述问题。 批注: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上述问题 (1)“我”和叶小绿少年宫的美术班认识的。 (2)“我”和叶小绿相互吸引,两人能够心心相通。 【展示合作】 1.学生自由交流:“挺不一般”的朋友,是怎样的朋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7自然段。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我”对友谊又有了怎样的体会?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讨论) 4.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友谊的体会 5.学生自由朗读8-10自然段 6.提问课文的题目“高傲的女孩”有什么含义? 7.引导学生说一说学习课文的方法和学习的体会。 【达标检测】 一、写出下面含有“情”的词语。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叶小绿说:“大家说你是一个高傲的女孩”(改为转述句) 2.她一直跟到弄堂口才倏地不见了。(缩句) 【课后反思】 课题:《那只松鼠》教案 第2课时 主备人:刘 敏 审核人:何永坚 实施时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松鼠的可爱及“我”对松鼠的爱,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呵护生灵的教育。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可爱。 难点:体会作者矛盾的心情。 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及方法: 方法:引导、点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2.能够流利、通顺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课文。 【精讲点拨】 一、复习导入 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再次感受松鼠的灵巧、聪慧。 2.看到这么可爱的小精灵,你心里会怎么想? 二、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默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我”对松鼠的爱?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相关的句子,教师随机指导。 出示句子: (1)“逮住了一只松鼠的我,心里当然异乎寻常地高兴。„„真想买一只„„” 批注: (2)“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乞 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 【展示合作】 一、学生再一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质疑问,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 1.因为爱,“我”捉到了松鼠;因为爱,“我”又放了它。这两种 爱有什么不同吗? (捉住它,只是满足了自己的欲望,没有顾及它的感受是一种自私的爱;放了它,让它自由自在地和伙伴们一起生活在山林里,是对弱小生命的尊重,是一种伟大无私的爱。) 2.你觉得那只松鼠是恨“我”,还是感谢“我”呢?为什么? 二、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课文学完了,我们心中充满了感动,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2.如果“我”没有放那只松鼠,后来会怎么样呢? 【达标检测】 一、我会选词填空 不动声色 泰然自若 1.他( )地完成了一系列动作。 2.面对危急情况,爸爸总是灵活应对,( )。 二、我会给句子瘦身 逮住了一只松鼠的我,心里当然异乎寻常地高兴。 【课后反思】 课题:《那只松鼠》教案 第1课时 主备人:刘 敏 审核人:何永坚 实施时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会写课文中的12个生字。 2.理解新词的意思。 3.摘抄描写松鼠可爱的句子。 1.认识、会写课文中的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及方法: 方法:引导、点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批注: 1.运用已学的方法,自学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并学 会字意。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精讲点拨】 一、出示生字卡,学生学习生字 1.学生拼读生字。 2.指名读,师生纠错正音。 重点指导: “窜”是三拼音节,声母是平舌音,并注意与文中“蹿”的读音进 行比较;“颤、梢、厦”的声母是翘舌音;“隐”的韵母是前鼻音。 3.自主识记生字。 4.认读词语。 逃窜 逮住 踪迹 树梢 蹑手蹑脚 毛茸茸 乞求 蔑视 颤抖 隐没 高楼大厦 逃之夭夭 【展示合作】 1.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参与指导,重点思考下列问题: (1)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2)你觉得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3)小作者为什么要捉小松鼠?捉到后为什么又放了? 2.师生共议。 3.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 【达标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Sōng shǔ táo cuàn dài zhù ( ) ( ) ( ) shù shāo huó pō qǐ qiú ( ) ( ) ( ) 【课后反思】 课题:《童诗两首》教案 第1课时 主备人:刘 敏 审核人:何永坚 实施时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童诗《大小》,理解童诗内容。 2.朗读童诗,背诵童诗,感受童诗包含的情感。 3.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懂诗歌。 1.朗读童诗,理解童诗内容。 2.体会童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及方法: 方法:引导、点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1.运用己学的方法,自学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并学会字意。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精讲点拨】 1.自主识记生字:翔。 2.设问导入 言) 3.学生自由读童诗 4.听录音朗读童诗,并说说童诗应该怎么读(学生学着录音的朗读节奏,并根据节奏练读) 5.指名读童诗,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6.轻声读,说说每小节主要写什么。 7.想一想,课文中为什么说“大象和蚂蚁,大小都一样”? 大与小是一对什么词?谁能举例具体说一说大和小?(学生自由发 批注: 8.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重点抓住第二小节,懂得大也是生命, 小也是生命。大小只是生命的状态不同,而对于宝贵的生命价值, 大小都一样。 9.指导朗读。 【展示合作】 1.出示小黑板,理解“大象并不是那么大,只是看上去很大;蚂蚁 并不是那么小,只是看上去很小。”(小组讨论) 2.学生齐读第一节童诗,问:读了这一节,你体会到了什么?句式练习:用“并不是„„只是„„”说一句话。 3.学生齐读第二节,说一说大象和蚂蚁有什么共同之处?句式练习:用“有„„也有„„”说句话。 5.学生讨论:读了两节诗,你有什么体会? 6.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 【达标检测】 1.读一读,写一写。 (1)大象并不是那么大,只是看上去很大。 并不是 ,只是 。 (2)大象有一个宝贵的生命,蚂蚁也有一个宝贵的生命。 有 ,也有 。 2.你发现周围事物中还有什么看上去不同,其实也一样的? 【课后反思】 课题:《我的房间》教案 第1课时 主备人:刘 敏 审核人:何永坚 实施时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认读本课7个生字,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内容与同学展开讨论、交流并合理想象。 3.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培养阅读的能力。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对自己的房间有什么希望。 2.理解现在的房间与希望中的房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及方法: 方法: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批注: 1.运用已学的方法,自学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并学 会字意。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并学会字意。 【精讲点拨】 1.激趣导入新课 你有自己的房间吗?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 2.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 3.自学生字。 4.指名读词语,小老师带读。 螳螂卵 蝉 蜕壳 惊讶 蛹 冥王星 甘蔗 煎饼 帷帐 5.边读边思考 (1)“我”现在的房间怎样? (2)“我”对自己的房间有什么希望?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展示合作】 1.再一次的朗读课文,指导朗读。 2.小组讨论。 (1)想想“我”所希望的房间跟现在有哪些不一样?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喜欢? (2)你还喜欢房间是怎么样? (3)小作者希望自己的房间跟现在不一样,可为什么还是最喜欢现在的房间呢? 3.说一说:《我喜欢我的房间》或《我希望中的房间》。 【达标检测】 1.读句子,用加点的词造句。 那是一间普通的房子,有墙壁,有门窗,有小床,有故事书和玩具。 .... 【课后反思】 课题:《童诗两首》教案 第2课时 主备人:刘 敏 审核人:何永坚 实施时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懂得生命的可贵,体会时间的意义,明白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生命的可贵和时间的珍贵。 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及方法: 方法:引导、点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1.听写词语:蚂蚁、跳跃、飞翔、一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精讲点拨】 1.导入 世界是变化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变化的童诗——《不久以前,不久以后》。 二、初读课文 1.自然读诗,要求认真地读几遍,读准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师生评议。 3.齐读 4.学生质疑,教师疏导。 【展示合作】 1.自由学习童诗的第一、二、三小节,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与 批注: 小伙伴一起。(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 2.全班交流。(出示相关诗句,随机指导) (1)“不久以前的一滴泪珠,/不久以后的一抹欢乐。” (2)“不久以前的一枚鸟蛋,/不久以后的跳跃飞翔。” (3)“不久以前的一个春天,/不久以后的遍野金黄。” 3.自由读第四小节,想象不久以前的“我”是什么样,不久以后又 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了这样的变化,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4.小结:变化是一种生动,变化是一种活力,变化是一种勇气。变化需要靠热情来支持,变化需要行动来验证。只要努力,一切都可以改变。 5.仿照课文,续编童诗。 【达标检测】 一、我能写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宝贵——( )——( ) 欢乐——( )——(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不久以前一枚鸟蛋, 不久以后的 。 不久以前的一个春天, 不久以后的 。 【课后反思】 课题:《口语交际》教案 第1课时 主备人:刘 敏 审核人:何永坚 实施时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了解男孩和女孩在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2.敢于、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勤于思考和乐于表达的习惯。 1.根据话题收集资料,展开辩论,敢于、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幻灯片。 及方法: 方法:引导、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批注: 1.学生自由阅读口语交际材料《男孩和女孩》,想想这份材料主要 说了几个意思。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体会。 【精讲点拨】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在交朋友时,你会顾及对方是男孩或 是女孩吗? 二、讨论交流 1.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大家在交朋友时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注意到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先自己读一读课文中的对话,再来说一说男孩和女孩在哪些方面有什么不同。 幻灯片演示: ( )的男孩 ( )的女孩 2.小组讨论 3.自由发言 【展示合作】 一、屏开辩论 1.按观点的不同进行分组,认为“男孩好”的同学为甲方,认为“女 孩好”的同学为乙方,持其他看法的同学为观众,以“男孩好还是 女孩好”为话题展开辩论。 2.甲乙双方屏开辩论。 3.评价引导。 4.听了甲乙双方的辩论,持其他观点的同学一定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自由发言) 二、全班交流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板书:男孩、女孩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三、小结 【达标检测】 1.说一说男孩和女孩在哪些有什么不同? 2.说一说男孩和女孩的优点?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