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教学生涯
叶良锡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
那就是教师;
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
那就是师魂;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
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
在同一片天空下,
我们用爱岗、敬业、奉献播撒着希望……
每当我听着这首诗,我总是无比地激动。因为这就是教师!这就是我所从事的职业。一转眼已经来到场桥二小第5年了,真正算我的教学生涯应该是有6年了,因为2008年的时候曾经在湖岭镇中代课一年。从当初一个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而今变成了一个“有妻子、有孩子、有房子、有车子。”虽然房子、车子不算好,但妻子、孩子很好,我感到
很知足、很幸福。
还清楚的记得当初在进修学校参加新教师培训那富有个性的自我介绍:在教师进修学院培训的第一天,因为是第一节课和我们数学班班主任谢余清见面,他要求我们作自我介绍讲讲“我是谁”的问题。对于谢老师我早已认识了,而且非常崇拜他,可以说是我自己要努力的成为的目标。
我是第二个上场讲的,下面是我的介绍内容:我是谁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下面我来讲讲谁是我吧!叶良锡就是我。2008年我毕业于丽水学院,08年我参加的是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结果惨不忍睹,招23个我却考了第24名。那个失忆沮丧的人就是我。我怀着失忆的心情来到自己母校——湖岭镇中。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学生的尊敬;感受到同事们的热情;得到了领导们的关切。今年十一的时候湖岭的学生还特意来“场桥二大”看过我,我觉得那就是当老师的快乐,这就是教师收获的幸福!
我觉得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两个轮子:一个是反思,一个是情感,教育需要不断地反思,更需要注入情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只有两个轮子并驾齐驱,才能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希望大家去多想想“谁是我”,而不是去多想“我是谁”,因为我是谁——只是对目前情况的概括,而谁是我——是对今后发展的预设。别样的自我介绍赢得底下新教师的阵阵掌声,还受到了谢老师的表扬!
从那时起我就坚定用情感去温暖我的学生,用反思促进我的教学,所以在教学工作上我一直兢兢业业,5年来获得很多的荣誉和成绩:瑞安市新教师培训优秀学员、瑞安市教师专业知识竞赛三等奖、瑞安市论文评比三等奖、瑞安市级课题立项、瑞安市公开课1节、所教班级2次获得瑞安市数学毕业监测A等成绩、学区教育博客评比三等奖、学区优秀家访教师、学区听评课比赛二等奖、学区作业设计论文一等奖、3节学区公开课,3次学区
级观点报告及经验交流、多次校级公开课、2012年1月转为正式党员、曾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教师……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我负责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在瑞安市级立项,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填补了学校教学课题研究的空白。我觉得教育跟课题研究分不开的,应该让科研深深地扎根于课堂教学。课题是搞教学研究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所必需的。最近在教导处打杂,更是感触很深觉得校本教研也应该与课题相结合,这样的教研之路才会走得更远更有意义。
记忆最深刻的是2013年1月凭借自己的努力评上了学区第四届小学数学教坛新秀整个过程。至今仍历历在目,第一轮现场教学设计,第二轮抽签赛课,第三轮结构化面试,三轮血腥拼杀,历时2个月之久,我终于脱颖而出,获得新秀称号。要感谢很多人: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老婆,我三次试教和正式赛课都全部到场,搞得比我还紧张,我赛完课后,她对我说了一句话:我现在也会教数学了,我当时听这句话觉得特别感动,妻子很好!第二个要感谢的是池仁松老师从百忙之中抽身不辞辛苦地指导我;第三个要感谢的是文钦表哥虽没有现场指导我,但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想法;第四个要感谢的是我自己为了准备第二轮的上课我在之前收集了很多资料也积极去猜题了,虽然最终猜错了,赛课前一天晚上还拉着老婆当学生还忙到三更半夜一点多,但我觉得整个过程让我很有收获。而后为了准备第三轮的面试我居然看完了三本书: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第二本《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第三本《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我感觉那时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我真佩服自己的毅力。新秀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至少鞭策我继续前行。
我之所以取得很多的成绩,我觉得全归功于学区中心组这个平台的锻炼。中心组是一个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我非常感谢当初学校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参加这个“教研之家”。我在这里呼吸到了新鲜的教学空气,受到了最前沿的教学理念的熏陶,也非常感谢
中心组把唯一一次瑞安市级公开课的机会让给了我。经历了市级公开课的洗礼,我变得“成熟”了许多。我深深地明白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简单的告诉,我们的应试教育一味教授给学生知识,教师成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沦为知识的奴隶,学生拥有了“死”的知识,却丢了“活”的智慧。所以我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尽量提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尽量向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所说的智慧课堂靠近。
回首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回想起自己和学生的点点滴滴,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也许很平凡,可是只要我们追求作为、追求奉献,平凡中也会孕育出伟大。我们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我们是平凡人,都为着一个不平凡的梦想在默默耕耘。朋友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和希望,为了人类美好的明天,我将一如既往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