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园
XinXiaoYuan
人文社科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
熊晓君
(武夷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摘要:本文将语料库与多义词教学中的原型范畴、隐喻、转喻以及文化语境等相关研究结合起来,提出隐喻和转喻
是多义词义项扩展的内在动因,并通过语义关系网和映射关系图将多义词义项延伸的理据性直观地呈现给学习者,从而帮助其提升学习多义词的效率。
关键词:语料库;多义词教学;隐喻;转喻;语境
一、引言
语料库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具有充足的英语语言材料,能够确保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获得真实的语料输入,掌握英语词汇的深层意义。语料库的检索功能可以提供词与词之间的语用联系,结合语境学习词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我校使用的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有配套语料库,适合词汇教学。
多义词即为一个词语具有多个相互联系的义项。认知语
转喻等认知手段将言学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通过隐喻、
一个基本词汇的中心义项向其他义项拓展而产生的,各个义项通过范畴化互为关联,形成了一个多义网络。
二、多义词的教学和习得现状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基石。多义词则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Byrd(1987)指出,《韦氏新大学词典(第七版)》中
36%的单词是多义词,且多数为基本词汇。
根据国家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于普通大学生词汇量的一般要求为“掌握词汇量应达
。面对艰巨的词汇量,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到约4795个单词”
英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始重视词汇的教与学,但依然不得其法。学习者只会死记硬背,过程非常枯燥乏味,既浪费时间,效率又低,久而久之,必然会挫伤学习者单词学习的积极性。
三、语料库词汇教学法指导下的多义词教学
语料库是按照一定采样标准采集来、能够代表一种语言或者某语言的一种变体或文类的电子文本集。词汇教学是语料库资源和研究手段应用于外语教学时间最早和成果最多的一个领域,对传统的大学英语词汇是一个丰富的补充。
南开大学的叶嘉莹教授是笔者钦佩的一位学者。据说,她
的课常常“跑野马”,却又出口成章,随手拈来,一个精彩还未结束,另一个精彩又接踵而至,深入浅出,入情入理,体现出十分深厚的学识涵养。她以其丰富的学识魅力征服了所有听课的人,唤醒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放弃了“有用”的专业课,静下心来,聆听“无用”的文学课。这无疑给“功利”的社会添加一道振奋人心的亮丽色彩,也给了大学语文教师深深的启迪。
叶嘉莹教授的境界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山仰止,景行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大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前行,不断止。
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学识魅力,才能离“业精”越来越近。大学语文教师真正做到“业精”,也才能让“爱生”师德落到实处。
四、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务实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各类应用文的撰写规范和写作要求,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特点,设置公文、职场类文书、礼仪信函类文书等几大模块。本课程的教学一定要注重实践环节,如教师应在课果只是学理论,那无异于是纸上谈兵。笔者认为,
堂改错、写作训练及作业反馈等实践互动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务实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这对当今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言行举止比较随意,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字写得很糟糕,文字表达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对教师不够尊重,基本素养可想而知。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灌输一种理念:写文章和做人是密切相关的,只有踏踏实实学会做人,才有可能写好文章。
设置“职场类文书”这个模块,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为大
这个模块的重点是教导三时要面临的求职和毕业做好准备。
学生制作一份规范出彩的求职简历,也把历届“求职简历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个环节中,笔者给
突每个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即用电脑设计一份完整美观、
出个人优势的求职材料。很多学生做简历非常用心,个别班级作业上交率为百分之百,学委按学号姓名排得井然有序。每份作业笔者都认真地审阅,用红字在电子作业上写出评语,指出不当之处,并在课堂上打开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反馈。学生在哄堂大笑或啧啧赞叹中对于应该如何制作个人简历、自己的不足是什么都了然于胸。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发现了问题、提高了动手能力,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写作的重要意义。
·82·
2016年第11期总第426期
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注强调语言的理据性,即分析单词义项背后的理据性。Boers和Lindstromberg(2006)指出,用认知的方法教授单词,可以采用两个步骤:其一,尽量使学习者理解其中心意义(核心意义或原型意义);其二,向学习者呈现其他意义是如何从中心义项扩展而来的。结合认知语言学对多
义词的理据分析,笔者以高校普遍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
《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在词汇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对策:
1.让学生通过语料库了解多义词
语料库是一种事实性的语言资源,用来改进人们对于语言结构和语言应用的描述并用于多个方面。向学生演示一些
课文中具有原型范畴义项的多义词。原型范畴义项,
即多义词的核心义项,通常是词义范畴中更为典型、
更容易提取、使用频率更高的义项。因此,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原型义项是最
易于习得和接受的。教师通过讲授多义词的原型意义,
能够帮助学习者深入地了解该词的核心,打下良好的猜测词义的基础,从而更容易理解其他义项以及词义范畴。学生通过语料库实际操作,逐渐全面客观地掌握多义词的原型义项以及常用搭配。
2.通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多义词词义演变的理据分析以及隐喻、转喻思维的培养
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其主动参与图式建构体验中的认知结构,从而去探索发现词汇知识,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多义词的多个义项可以组成一个集合,集合的中心点为核心义项,其他义项以该中心点出发向不同方向辐射出去,是集合呈现放射状的网络结构。作为人类思想的两种主要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将放射状网络中的多个成分关联起来。在教授学习者学习多义词的引申义过程中,应引导学习者了解多义词的原型范畴义项,并以此为基础,根据语境猜测多义词的其他引申义项,再借助隐喻和转喻分析引申义项的构建过程,实现从初步语义化向深层次语义加工的转变。
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2单元课文中有whenhisparentsdon’tlikewhathewears,theystarttobughim.”bug本义为“臭虫”,这里译成“唠叨、烦扰”。除此之外,bug通过隐喻或转喻映射层层递进实现其他引申义,通过图示学习者能了解到该词的映射网络:bugn.臭虫(映射)n.病菌Metaphor(隐喻));n.因病菌引起的疾病(Metonymy,(转喻));n.(机器等的)故障;缺陷(Metonymy,(转喻));vt.烦扰;纠缠;恼
怒(Metaphor(隐喻))
。在教授“bug”词义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词义映射网络图将该词的核心义项和引申义项以更为系统和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让学习者以原型范畴义项为源域,以引申义项为目的域,进而分析引申义项扩展的认知理据,帮助其通过认知规律组建多义词的理据性联系网,提升其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使学习者更快、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记忆多义词引申义和提高推理能力的目的。
3.通过语料库语境比较英汉多义词的异同语境共现(Concordance)是检索词在被检索语料文本中所呈现的语境共现行列表。在检索词周边通常有一定范围的语境,大学英语课文往往会涉及文化语境。隐喻和转喻是词汇意义扩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决定因素,同时,隐喻和转喻都同样对文化语境存在依赖性,因此,在讲解多义词引申义项时,结合文化语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手段。要引导学习者了解
人文社科
中国文化作为源域语言文化与英语所体现的目的域语言文化是存在异同的。
从基本层面而言,人类认知世界的共同特征导致了英汉多义词某些义项意义的相似性,从而产生了“文化共核词”。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第9单元练习中出现了
“atleastafoot”一句,讲解多义词“foot”时,教师可以先讲解该词的基本义项“脚、足”,再引导学习者从英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着手,分析比较英汉词义之间异同,具体操作为:先让学生找出该词词义的共性:thefootofthebed床脚;thefootofthehill山脚;footsinthecider下脚料。从这些英汉共性可以看出,两种语言文化都认可“foot(脚)”可以引申为位置下端、底部、沉淀物。可见人们的基本认知大体相同。再让学生
找出词义之间的差异:
“foot”在英语文化中可作为度量单位“英尺”,这是来源于英国13世纪初期,全国贸易没有统一的尺
度,约翰王在地上踩了一脚并宣布以此长度为丈量标准。
“afoot”
(一英尺)长约30厘米,在汉语文化中并没有这样的长度单位。“脚”在汉语文化中有引申义项“帮手”。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有“我又不能自去,少不得要他作脚”,这也是在英语文化中没有的义项。文化的独特性影响引申义项中隐喻的差异,学习者在了解了文化语境在多义词词义引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之后,借助词义扩展中的文化共性来实现词汇学习的正迁移,区分词义扩展中的文化相异性,规避汉语词汇背景知识对英语多义词理解所带来的负迁移,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多义词的词义。
四、结语
基于语料库的词汇教学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通
过原型范畴、
隐喻、转喻、语境等认知机制对多义词原型范畴义项和引申义项进行理据性分析,势必能帮助学习者分清义项的主次轻重,进而在脑海中形成编码,减轻单词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并非所有的多义词都存在着必然的理据联系,教师应当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传统教学法,循序
渐进地帮助学生建立多义词的语义辐射网络。同时,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学习,通过观察语料来掌握词汇用法,发现词汇学习的规律,从而提高非专业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剑平.辅以语料库的新认知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2006,27(3):1-5.
[3]文秋芳.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4]甄凤超.语料库数据驱动的外语学习—思想、方法与技术[J].外语界,2005(4):19-40.基金项目:武夷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词库建设(xj2014019);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寓本土文化于大学英语单词教学以朱子文化为例JAS150607)。作者简介:熊晓君(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