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验一 熔点的测定

实验一 熔点的测定

来源:九壹网
实验一 熔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原理和意义。 2、掌握毛细管法测定熔点的操作。

3、了解显微熔点测定仪和全自动熔点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熔点:一般定义是晶体物质受热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严格的定义应当是晶体物质在一定大气压下固-液平衡时的温度,此时,固液共存,蒸气压相等。

2、熔程:全熔与初熔两个温度之差。

初熔:晶体的尖角和棱边变圆时的温度(或观察到有少量液体出现时的温度)。 全熔:晶体刚好全部熔化时的温度。

3、特点:⑴操作正确时,纯品有固定的熔点,熔程不超过0.5-1℃。

⑵混有杂质时,熔点下降,熔距拉长。

4、用途:⑴由于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故测定熔点可鉴定有机物。甚至能区别熔点相近的有机物。

⑵根据熔程的长短可检验有机物的纯度。

注:多晶体样品有多个熔点,固熔体共熔混合物有固定的熔点。

5、测定方法:⑴毛细管法(Thiele管法、全自动熔点仪)。⑵显微熔点测定仪。 三、物理常数

乙酰苯胺 m.p. 114-115℃ 四、主要仪器规格

带胶塞的温度计,b形管(Thiele管),熔点毛细管,酒精灯,滤纸,称量瓶,小胶圈,石棉网,玻管 五、主要试剂

乙酰苯胺,液体石蜡,灯用酒精 六、实验装置

七、操作步骤

【操作要点】

⑴ 装样:研细,装实,高度2-3 mm。易升华的化合物,装好试样后将上端封闭起来,因为压力对熔点的影响不大,所以用封闭的毛细管测定熔点其影响可忽略不计。易吸潮的化合物,装样动作要快,装好后也应立即将上端在小火上加热封闭,以免在测定熔点的过程中,试样吸潮使熔点降低。 ⑵ 准备热浴:浴液的选择与用量。 ⑶ 装置:温度计及熔点毛细管的插入位置。

⑷ 加热:速度的控制。温度在100℃以下,升温速度5℃/ min。100-120℃之间,升温速度1-2℃/ min。最好0.2-0.3℃/ min。

⑸ 读数:小数点后一位数,初熔的温度,全熔的温度,熔点范围不超过2℃,偏差不超过1℃,重复两次以上,两次之间重复偏差不超过1℃,否则数据无效,重测。

⑹ 降温:熔点以下30℃左右,才能换样。 ⑺ 平行实验:3个。

⑻ 拆除装置:先擦干温度计上的液体石蜡再水洗,回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