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教学设计
执教: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为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融入及学会与人合作。通过练习排球双手正面垫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培养自觉参与锻炼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软式排球运动属于休闲体育,它具有趣味性强、易学的特点。软式排球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更能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使之更生活化。 三、教学目标
1、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协作精神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2、复习排球垫球动作,改进双手正面垫球动作,提高垫球的稳定性,培养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
3、通过下肢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垫球手型和垫球点
难点:垫球动作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五、组织与教法
1.本课的教学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充分发挥小组长和教学骨干的作用,关注每个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
3.教师通过引导、语言提示,巡回指导、游戏、对比展示、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达成本课任务。
4.营造和谐、愉快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尝试成功,感受乐趣。 六、教学流程
教学常规→准备活动→复习垫球→游戏→素质练习→整理放松→师生讲评 七、教案
教  案
班    级:                 学生人数:      男 人,女  人 任教教师:                 上课时间:  1、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协作精神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教 学 2、复习排球垫球动作,改进双手正面垫球动作,提高垫球的稳定性,培养学生学习目 标 排球的兴趣。 3、通过下肢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教 学 1、软式正面垫球练习 内 容 2、素质练习(齐心协力、蛙跳) 教 学 正确的击球点和正面垫球的姿势 重 点 教 学 顺 序 顺 序 场 地 排球场、30个软式排球、雪糕桶8个 器 材 教 学 动作的协调性 难 点 教学常规→准备活动→复习垫球→游戏→素质练习→整理放松→师生讲评 达成目标 1、加强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作风和自觉性;      2、提高学生的小组自主组织练习能力,培养运动前热身的良好的习惯,预防运动受伤;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教学内容 1、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     2、慢跑 3、准备活动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腰部运动 (5)弓步、侧压腿 (6)膝关节 (7)手腕、踝关节 教师活动 1、课堂常规 (1)课前检查 (2)宣布课内容、教学目标 (3)安排见习生     2、组织及提示学生练习 学生学习 1、体委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快、静、齐  2、分组、组长组织慢跑和准备活动   时负间 荷         7            小  准备部分      3、模仿练习,积极参与,充分活动各关节 1、改进垫球动作,提高垫球技术,激发学习排球的兴趣;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基 本 部 分  2、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   3、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及集体协作能力 1、回顾软式排球垫球部位、手型和垫球要领 2、分组自主复习 (1)分组练习 (两人一组一人垫一人观察/一抛一垫/自垫) (2)展示对比 齐心协力 方法:小组以深蹲姿势最快完成为胜利。 规则:1、一定是深蹲跳跃; 2、中途中断时要重新排好才能继续向前。 1、组织教学顺1、 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认序 真思考; (1)提问 O O O O O O O O O (2)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 O O O O O O O O O (4)巡回指点 X X X X X X X X X (5)纠正动作  X X X X X X X X X 2、积极参与练习 1、分组 2、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3、要求   1、 积极参与,发挥小组团队配合精神   O  O  X  X  O  O  X  X  小组自主练习、积极参与  注意安全     19         5         中     蛙跳 组织及提示学(三组)每组5次 生练习   3      6     小   结 束 部 分 1、身心放松,调整运动后的疲劳;  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畅谈感受,感受跑的乐趣。 1、慢跑、整理放松  2、小结本次课情况  3、回收器材  4、宣布下课 1、正确引导学1、积极主动参与、放松 生自我放松、表扬鼓励与自我评价; 2、小结本次课  3、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2、认真总结,自我评价 4、师生道别 3、回收器材 4、师生道别 心理指标预测 平均心率 100—130次/分 练习密度 45%—50% 强度指数 ±1.4 课后反思